高三语文名校重点班总复习讲解(1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名校重点班总复习讲解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18)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

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答案] B C
[分析]第2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道多选题B、C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B项说:“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

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实实在在,如公共建筑的转门、酒吧的小门、厨房的门、玻璃门等等,这些都是读者十分熟悉的,从这些实在的门写起,自然拉近了
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赋予了象征意义,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能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作者的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的深化。

C项说:“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这一小段赏析也是正确的。

在这段中,作者说“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自己的家当然是最熟悉的,连自己最熟悉的家都可能会发生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工人修理好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的事情,那么对于其他许许多多可能发生的未知,聪明的人自然要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对待了,这就是文章前后的内在联系。

A、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

A项的错误在于“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确实,作者在谈“开门”时,多谈的是积极的一面,在谈“关门”时,谈了令人伤感的一面,有消极因素,但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知的神秘色彩,“门”是隐秘的象征与文章的神秘色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D项的错误在于“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典型意义”还说得过去,而“现实意义”则根本谈不上,说有“强烈的”就更错了。

E项的错误在于“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与前文“最终判决”和“一个结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倒是与后文的“一扇门轻轻关上”对举着说的,尽管这句话的确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但把它联系到前文说它反映了作者的“畏惧”和“悲伤”则是错误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002年全国高考题)
话说知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
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

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困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

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

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

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

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

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

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

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洌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
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

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分析]第19题主要考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级。

这篇散文以“知音”为话题,表达了作者对神往和渴求知音的理解。

作者认为,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知音是越多越好的;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一个钟子期而放弃自己花费千辛万苦得来的演奏技艺,艺术的追求应当永远坚持下去。

为了表达清楚这样的观点,作者就需要在文章前面先讲一讲“知音的传说”,俞伯牙自然是其中的主角,而读者也只有理解了伯牙的思想感情才能读懂作者在下文所要表达的观点。

因此,这个题目考查的重点就在于对俞伯牙思想感情的理解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两千多年来传颂的一段歌颂崇高友谊的佳话。

这个故事怎么来的?什么是知音?作者先用文学的笔法做了介绍。

俞伯牙专心致志地鼓琴,钟子期能随着他弹奏出来的琴声感受到泰山江河。

琴声是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但钟子期却完全能够领会,竟如同他自己演奏的一样。

如此神奇,怎能不令俞伯牙兴奋;遇到这样理解欣赏自己演奏的知音,又怎能不让伯牙感激呢?从此,伯牙的演奏只给“知音赏”,钟子期一死,他也就不再抚琴了。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楚上面的意思,然后要能够进行概括。

问题的焦点在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的原因,难点在于恰当的概括。

其中“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两
句话是答题思考的主要内容,伯牙的“兴奋和感激”的情绪由此而生。

两句中,第一句与第二句基本意思一样,但是两个角度。

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的角度说的。

因此,概括的时候这两层意思都要有。

如果只答“因为知音难觅,所以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就过于简略而显得空泛。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分析]第20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及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能力层级是C级。

所谓文化,一种意义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两千多年来,知音的故事一直在华夏子孙中间传诵,人们以追求像伯牙子期这样的崇高友谊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

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到唐代诗歌,诸多的典籍中都作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

可以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深入华夏文章,对这样具有文化含量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这些内容散见在这篇文章中,因此本题还具有对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的考查。

答案要点是两条,第一条以文章第一段为主要思考内容,需要的是加工概括,比较容易。

第二条首先要有敏感,在初读的过程中就要有这种敏感。

难点在于将文中几处提到的出处和引用能够进行概括。

《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是古代典籍,诗歌也在典籍之列,例如《全唐诗》,因此应该用“古代典籍”概括。

2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

(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分析]第21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是C级。

文中说“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以此转入这篇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
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而作者的主观感悟,又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

这篇散文就是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

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

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

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实在是来之不易,怎么能因为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了,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意在如以往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

读懂这里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本文的思想。

因此,这道题的分量也就加重了。

回答本题要关注第3段、第4段,尤其对第4段内容的理解,关乎本题答案是否完整准确。

第4段主要叙述描写伯牙学琴的艰辛经历,目的在于说明伯牙不应终止自己的演奏,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这层意思。

这段内容与上一段是有密切联系的,单从语言标志上看,段首一句“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中的“更何况”三个字就表明了前后两段内容上的联系,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劝慰”俞伯牙。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愈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案]AE
[分析]第22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A是正确选项。

B项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虽然全文有较大的篇幅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断。

就全文来看,“表达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才是主要内容,文中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都是为这个“主要内容”服务的。

第二,“知音难觅但又可求”并不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主题。

根据文意,可以看出,作者“话说知音”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钟子期而终止演奏,应该继续用琴声培养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的演奏技艺是多么来之不易啊,不应该因为钟子期不再能欣赏而放弃。

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

C项的错误主要在于“也融人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这样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D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实际,从原文中看不出最后一段对第一段的内容做了“进一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

最后说一说E项,这是一个正确选项。

“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表达,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的感受,可以使读者从“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语言中去体会获得知音所产生的愉悦;“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行动”,这样的表达,可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赶快寻觅知音的鞭策。

这个选项的判断需要有语言的敏感,也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所以说“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这是因为作者将非常抽象的“美感”通过“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传达出来,以此触发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进而使之转变为读者的一种感觉。

第二句与此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是“形象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020年全国高考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
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

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

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

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

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

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

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

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

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
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

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19.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分析] 第19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于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

而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关键。

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

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呢?答案就在第二段。

但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内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案]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分析] 第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从文中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仗着年少气盛,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

概括起来,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

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人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分析] 第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主要为C级,也涉及E级。

作者在第4段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如果不结合乡土情结,只笼统回答深化主题、丰富内容之类,就没有太大的意思。

只有结合乡土情结,才能深入地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联系全文来看,前面所写都是对个人家乡的思念眷恋,到了这一段,才把对乡土的思念眷恋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第四段中“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叙述,则是对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的具体说明,也是对第一段中“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的照应。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乡土情结已升华为民族凝聚力,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本文的主题自然得到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