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原理,包含了氯碱工业,电解法制取金属钠,侯氏制碱,生产盐酸,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Ca(ClO)2),部分生成物己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差
B.氯碱工业制得纯碱
C.侯氏碱法的产品是NaHCO3
D.工业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而不是氯气和石灰水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
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
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
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
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5.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6.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c物质会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C.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髙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7.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A.8g B.10g C.12g D.14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gH2O
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 8%的生铁
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D.将l0gCuSO4·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9.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9a B.1﹣8a C.12a D.8a
10.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CuO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得到N2
D.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
11.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下(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2H5OH)。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B.步骤Ⅱ、Ⅲ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
C.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D.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
1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13.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屮加入W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混合物仍是W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取值范围是W≥8g B.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10g
C.最后得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是19.7%D.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7g
14.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反应)。
取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 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 C.X是银
D.c: d=1: 1
15.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
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
A.40% B.41.2% C.57.1 % D.8.4g
16.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
A、稀盐酸
B、水
C、加强热
D、CaCl2溶液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8.如表除杂的方法和试剂都正确的是()
D CaCl2溶液C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19.A~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D、F均是单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④中一定包含复分解反应
B.做反应①的实验,要先加热A再通入B
C.反应④用于湿法冶金,可制取Zn、Cu、Ag
D.E可以是酸、盐或有机化合物
2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值为 4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3 21.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2.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鉴别物质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镁和锌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活性炭和氧化铜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3.下列除考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24.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
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上述变化情况的是(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沉淀的质量)
A.
B.
C.
D.
25.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 NaCl、CaCl2、NaOH、K2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
种粉末24g 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10g沉淀和滤液。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且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CaCl2、NaOH和Na2CO3
B.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可能含K2CO3和NaCl
C.滤液中一定含NaCl和K2CO3,可能含NaOH
D.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NaCl、CaCl2、NaOH
二、实验题
2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不含HCl 气体的二氧化碳。
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
(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 ___→ ___→ 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若将二氧化碳通入大量的新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CxHy)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
使该有机物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装置中,洗气瓶B1、B2都吸收水分,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仪器E的玻璃管中有机物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质量增加ag,仪器B2的质量增加b g,则在该有机物试样组成中x : y = ________(计算结果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Ⅰ.写出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Ⅲ.①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温度、浓度、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实验编号
甲乙丙丁
药品
m g大理石块状块状粉末状粉末状
n g盐酸(过量)稀盐酸浓盐酸稀盐酸浓盐酸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甲与_________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快慢的影响;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若在收集得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稍作震荡,试液颜色变为______色,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Ⅳ.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选择装置D收集甲烷气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
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下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Ⅰ可以证明。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
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现象。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
”你认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29.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
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
Cu+4HN03(浓)=Cu(NO3)2+2N02↑+2H2O得到。
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NO2能与碱溶液反应。
现给出下列装置(A—F):
(1)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最好选。
(2)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氮可将其通过。
(填物质名称)
(4)NO一遇到O2就会变成NO2,收集NO应用法。
(5)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
(6)小林同学用装置BC组合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是_____;试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他制取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30.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得到了新突破,下面是用秸秆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的流程图.
(1)下列与二甲醚具有相同化学式的有机化合物是___(填字母编号).
A 甲烷(CH4)
B 酒精(C2H5OH)
C 醋酸(CH3COOH)
(2)上述实验过程中,溶解和蒸发时都要使用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其中在蒸发结晶时,该仪器的作用是___.
(3)秸秆与氧气反应前,需将其粉碎,目的是___.
(4)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写出含K化合物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
31.兴趣小组对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相同质量的石灰石与同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成表中实验:
(1)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②,得出的结论:在相同条件下,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_______。
(3)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__和_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稀盐酸浓度的关系是
____。
(4)要比较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快慢,除了可以看反应结束的时间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
(5)将过量的石灰石分别加入400mL,浓度各为1、2、3、4、5、6mol/L的盐酸溶液中。
资料:mo1/L是一个浓度单位,读作摩尔每升,数值越大说明浓度越大。
盐酸的利用率与盐酸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盐酸利用率不是很高的原因,除了盐酸挥发外,你认为还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验证用较浓的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A、由碳酸氢钠受热转化为碳酸钠可知,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错误;
B、氯碱工业制得纯碱、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盐酸等,错误;
C、侯氏碱法的产品是Na2CO3和NH4Cl等,错误;
D、由于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太低了,不适用于大量生产,故工业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而不是氯气和石灰水,正确。
故选D。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①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可能还含有铜,故该说法不正确;
②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故该说法不正确;
③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
Cu+2AgNO=2Ag+Cu(NO);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
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
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 ,故该说法正确;
④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
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故该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有:③④;故选:B。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
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推断D 是碳酸钙;根据C 和D 可以相互转化,则C 为二氧化碳;根据A 既可以转化成B ,又可以转化成C ,A 既可能是碳,也可能是氧气,但由于题中A~G 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本题中这种元素只能是氧元素才能推出合理结论,因此A 是氧气,B 是一氧化碳;根据D 是碳酸钙,E 、F 均可以转化为碳酸钙,则E 、F 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或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根据D 、E 、F 都可以和G 、H 反应,且G 可以转化为H ,在初中阶段可以推知G 、H 都是酸,且G 是含氧酸,H 不一定是含氧酸,在初中阶段可以推断H 是盐酸, 则G 是稀硫酸。
因为稀硫酸和粉末状的碳酸钙能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在不断搅拌时稀硫酸和块状碳酸钙也是能反应的),稀硫酸和可溶性碳酸盐、氢氧化钙都能反应,而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盐酸,所以推断G 是稀硫酸合理。
【详解】
A 、根据题意A~G 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分析可知A 是氧气,是单质。
根据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D 是碳酸钙。
选项A 正确;
B 、根据分析,题中反应可能有化合反应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有分解反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但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因为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氧气转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都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选项B 不正确;
C 、因为E 、F 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也可能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所以E 、F 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选项C 正确;
D 、根据分析可知,H 是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D 正确。
故选B 。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详解】
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 ,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0g+10g-209g=1g
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x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23H Al 2273
x y
273=x y
x=9y
2 Mg H
242
10g-x1g-y
242
=
10g-x1g-y 12y-x=2
由x=9y和12y-x=2得,
2
y=g
3
,x=6g
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
27
6g17.3g
78
÷≈,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4
10g-6g9.7g
58
÷≈,
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3g+9.7g=27g
故选D。
6.D
解析:D
【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B. 降低温度,c物质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C.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能形成75g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髙到
t2℃时,ab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在升温时,溶解度变小,析出固体,成为t2℃时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t2℃时c的溶解度比t1℃时a的溶解度小,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选D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要使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必须使硫酸消耗多余的Fe:从
CuSO4+Fe=FeSO4+Cu,可以看出铁转化出铜,这是一个使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而题目明确的说明过滤后的固体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同,这只能说明氧化铜被溶解后,硫酸仍然有剩余,剩余的硫酸继续消耗铁粉,且消耗铁粉的质量与前一步固体增加的质量相等;利用这一等量关系,计算所加入氧化铜的质量;
【详解】
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
2442CuO +H SO CuSO +H O
8098160m x y
═
8098m x
= 80=160m y
x =9880
m y =2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c ;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d ,
44Fe +CuSO FeSO +Cu 561606464-56=82m a
═固体质量增加
1602=8m a
a =0.1m 2442Fe +
H SO FeSO +H 56
9898100g 14%-80b m ↑⨯═
56=9898100g 14%-80
b m ⨯
b =8-0.7m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即:a =b
0.1m =8-0.7m 解得m =10g ,
答: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10g 。
故选B 。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关系4:32:36=1:8:9,则1gH2能与8gO2完全反应生成9g水,反应后氢气有剩余,错误;
B、160t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60t×85%=136t。
设136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x=95.2t
可炼得含杂质4. 8%生铁的质量为:95.2t÷(1-4.8%)=100,正确;
C、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与金属的活动性没有关系,错误;
D、l0gCuSO4·5H2O中CuSO4的质量为:10g××100%=6.4g。
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4%,错误。
故选B。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则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8a=1−9a。
故选A。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钙,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钠,选项错误;
B.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也可能有银离子,因氯化银、硫酸钡都是白色的不溶于硝酸的沉淀,选项错误;
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通过浓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通过灼热CuO,一氧化碳能与灼热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最后得到
N2、CO2,选项错误;
D、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中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能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和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镁,能和上述两种沉淀反应,将沉淀溶解的是硫酸,余下物质是硝酸钠,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选项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B
【解析】
A、由于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实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B、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由于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杂质,可能含有碳酸钙;
D、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小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故选B.
点睛:分析反应后的成分是,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24
24g100% 4.8g
120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质量=
96
19.2g100%19.6g
98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19.6%=100g
÷;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
16
1.8g100% 1.6g
1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中氧元素质量=1.6g。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g
100%25%
1.6g+4.8g
⨯=。
故选
C。
13.D
解析:D
【解析】
解法一:
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
CuO+H2SO4═CuS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