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反对外国侵略的⽃争资料讲解
第⼀章、反对外国侵
略的⽃争
第⼀章反对外国侵略的⽃争
⼀、教学⽬的与要求
1、本章共有两条线索、三个基本问题。

两条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民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争。

三个基本问题是:第⼀,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反侵略⽃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民反侵略⽃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给中国社会和⼈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了解近代中国⼈民抵御外国侵略⽃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

3、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多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民去努⼒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历史,正确认识外国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纠正“侵略有功、殖民有利”的错误观点。

2、通过了解近代中国⼈民英勇地反抗外来侵略的⽃争,认真分析近代中国⼈民反侵略⽃争的意义;
3、分析总结反侵略⽃争失败的原因与历史经验教训。

三、学时
2学时
引⾔: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孔都滴着⾎和脏脏的东西。

”列宁说:“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并把⾮资本主义的古⽼国家卷⼊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资
本天⽣是追求利润的,⽽利润来⾃市场。

世界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的扩张史是⼀部西⽅列强恃强凌弱,以⾎腥暴⼒和残酷战争侵略掠夺和殖民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在西⽅列强的世界征服计划中,东⽅的中国—⼀个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创造了独步世界的农耕⽂明、幅员辽阔的远东国度,⼀直是它们追寻的⽬标。

从1840年起在以后的80年⾥,列强的侵略⼀步步加深,中国⼈民反对外国侵略的⽃争⼀代代前赴后继;列强⽠分中国的图谋被粉碎;随着反侵略⽃争的失败,中国⼈民的民族意识也开始普遍觉醒。

第⼀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为什么要使⽤“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呢?因为这个概念更准确的界定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外国侵略中“外国”⼀词的本质属性。

本章所讲这⼀段时间,正是西⽅和⽇本的资本主义由⾃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的阶段。

本章所讲的反对外国侵略的⽃争,即包括⾃由资本主义阶段中国⼈民反对列强侵略的⽃争,也包括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民反对列强侵略的⽃争。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以及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前,有⼏种观点:【有⼈说:“鸦⽚战争的⼀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明”,还有⼈说:“没有西⽅的殖民侵略,东⽅将永远沉沦。

”⾯对这些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听完下⾯的讲述,同学们就会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先和主要的是进⾏军事打击。


⼀、军事打击:主要表现在四个⽅⾯。

(⼀)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武装侵略,其中⼤规模的侵略战争有五次,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

分别是:【⼀起看看图⽚。


1840-1842的第⼀次鸦⽚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

1856-1860年的第⼆次鸦⽚战争: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法新约》。

1894-1895年的中⽇甲午战争:《马关条约》(1895年)。

1900-1901年的⼋国联军侵华战争:《⾟丑条约》(1901年)。

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完整。

(⼆)屠杀中国⼈民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侵略者屠杀了⼤批中国⼈民,犯下了许多滔天罪⾏,制造了⼀系列惨案。

(三)破坏中国领⼟、主权完整
主要包括四个⽅⾯:1、割占中国领⼟:2、在中国驻兵:3、设⽴租界:4、强占租借地,划分势⼒范围:
(四)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勒索的⼤量赔款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拉⼤了中国本⾝存在的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列举⼏次战争赔款】【掠夺财富,见图⽚】
⼆、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西⽅列强在政治⽅⾯采⽤的主要⽅式是控制中国政府,镇压中国⼈民的反抗,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在中国寻找他们的代理⼈,把中国的当权者变为它使⽤的⼯具。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天津条约》⾸开了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先例。

外国公使或⼤使进驻⼀国的⾸都这本来是外交的正常现象,但在近代中国,这却是⼀个标志性的事件。

因为这更⽅便了外国政府以太上皇的⾝份对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1900年美国公使要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到⼭东镇压义和团就是⼀个例⼦。

2、享有领事裁判权
所谓领事裁判权,简单地说,就是外国⼈在中国犯了法,中国政府却不能过问,⽽是由外国的领事来裁决,这就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这⼀规定使外国⼈可以在中国横⾏不法,中国政府却⽆权⼲预。

3、把持中国海关
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位来华洋⼈像赫德那样,对中国海关和近代中国的外交、政治、经济与⽂化教育等各⽅⾯,施加了如此全⽅位的、深刻的影响。

(⼆)镇压中国⼈民的反抗
这个⽅⾯的事例⾮常多,⽐如说直接动⽤陆海军镇压太平天国;再⽐如说在1870年的教案中,资本—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判处教民死刑,流放地⽅官25⼈。

资本—帝国主义镇压中国⼈民的反抗最典型的事例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特别值得⼀提的是《⾟丑条约》规定,中国⼈不得参与和成⽴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组织,这说明资本—帝国主义不但企图驯服清政府,⽽且企图驯服中国⼈民。

(三)扶植和收买代理⼈
中国毕竟不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他们也不可能按照⾃⼰的殖民地的⽅式来统治中国,特别是中国⼈民的反抗⽃争,以及那些反抗⽃争所体现的不屈不挠精神和牺牲精神更使资本—帝国主义有所顾忌,所以资本—帝国主义就要在中国寻找代理⼈。

列强在中国寻找代理⼈是从第⼆次鸦⽚战争开始的,他们寻找代理⼈的⽬的就是要统治中国。

他们⽀持奕、⽂祥等满族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他们甚⾄还企图将中国的最⾼统治者慈禧太后变成他们的代理⼈。

慈禧太后善于玩弄权术,在顽固派和洋务派中间进⾏操纵,逐步达到她统治的⽬的。

她本来是与资本—帝国主义有⽭盾的,后来在⼋国联军的强烈打击下,她提出了:量中华之物⼒,结与国之欢⼼。

这个⽅针说明资本—帝国主义已经把清政府变成了洋⼈的朝廷。

三、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经济掠夺的主要⽅式是控制中国的通商⼝岸,剥夺中国的关税⾃主权,进⾏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最后达到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的。

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卷⼊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控制中国的通商⼝岸
从1840年到1919年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通商⼝岸达到⼆⼗多个。

【思考:旧中国的通商⼝岸与今天的开放城市有什么区别?】
答:近代的通商⼝岸是在不平等条约下中国被迫开放的,外国商⼈在通商⼝岸享有⾃由居住、⾃由贸易、设⽴洋⾏、⼯⼚、银⾏等权利,他们控制了中国通商⼝岸的贸易和经济,⾛私鸦⽚、贩卖华⼯,从中国攫取了⼤量的财富。

所以它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

与当今改⾰开放中的⼝岸有本质的区别:
第⼀,前提不同。

现在中国是主权国家,同外国的关系是以“平等互利”五项原则为基础的。

今天的开放是在我们拥有主权情况下的主动开放,⽽且外国⼈在中国的⼀切⾏为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没有任何凌驾于中国法律之上的特权。

第⼆,⽬的不同。

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政策,是在独⽴⾃主、⾃⼒更⽣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泛地开展经济、技术、⽂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达到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

第三,⽅向不同。

当前中国的改⾰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相⼀致的。

实⾏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向,⽽不是全盘西化,把中国纳⼊西⽅资本主义体系。

(⼆)剥夺中国的关税⾃主权
资本—帝国主义剥夺中国的关税⾃主权是从第⼀次鸦⽚战争后开始的。

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反⽽成为外国对中国进⾏经济侵略的⼀个重要⼯具。

(三)向中国倾销商品
外国资产阶级凭借种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

1、倾销洋货——倾销鸦⽚、棉制品和其他商品(图)
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超。

此后,除1872年到1876年曾⼀度⼩量出超外,⼀直是⼊超,⽽且数额越来越⼤。

2、开设洋⾏:开设洋⾏数量变化情况(图)
(四)进⾏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业,控制了中国的⾦融、交通运输等重要⾏业,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性,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但是这些资本不是由外国输⼊的,⽽是在中国直接掠取的。

1、设⼯⼚、开矿⼭
2、办银⾏、投放贷款: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的银⾏,是它们对中国进⾏资本输出的枢纽。

它们凭借各种特权及雄厚的⾦融实⼒,逐步地控制中国的财政⾦融,成为对华经济侵略的中⼼。

对华贷款:在旧中国,外国向中国政府的贷款,也成为列强相互争夺的⼀项权益。

因为⼀项贷款权的取得就包含着其他许多权益的攫取。

这种借款,是
⼀种“灾难性”的借款,它“把中国推向毁灭的边缘”。

所有借款,都是经过外国银⾏之⼿。

在⼀部有关中国银⾏的西⽂著作中写道:“外国银⾏的繁荣,是建⽴在中国的不幸之上⽽不是幸运之上的。


3、修铁路
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1840年前,中国⼈不知铁路为何物。

但是,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他们开始在中国修建铁路。

中国境内的铁路绝⼤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

与此同时,外国资本还控制中国沿海和内河的主要航道的航运业。

评价
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不仅阻碍中国民族⼯商业的发展,⽽且对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造成严重破坏。

这⼀切,加上中国封建地主残酷剥削,导致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萎缩和衰败。

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性。

中国被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国的经济附庸。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

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
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民的贫困。

四、⽂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进⾏侵略活动
资本—帝国主义的⽂化侵略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在传教的名义下进⾏的。

不法传教⼠的活动激起了中国⼈民的义愤和反抗。

所以从⼗九世纪六七⼗年代后,国内的教案就不断的发⽣。

殖民者借助传教、办学、出版等⽅式,传播奴化思想,消解民族精神。

圣约翰⼤学校长声称:“我们的学校就是设在中国的西点军校”,要训练中国“未来
的领袖和司令官”。

⽇军“笔部队”成员更是公开叫嚣:“军⼈⽤⼑剑来刺⽀那⼈,我们⽂化⼈就是要⽤笔把他们的灵魂挖出来。


(⼆)、利⽤宣传宗教和西学,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五、思考题
【以上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下⾯我们来思考⼀个问题: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先看看殖民者的观点——福泽谕吉,⽇本近代第⼀位军国主义理论家,其肖像⼀直印在⽇本最⼤⾯额的万元纸币上。

甲午战争期间,他发表《⽇清战争是⽂明与野蛮的战争》⼀⽂,声称⽇军是为中国的“⽂明开化”⽽战,为中国四百余州“迎来⽂明⽇新的曙光”。

中国⼈“应当向⽂明的引导者⽇本国三叩九拜,感谢其恩。

”尔后,他⼜发表⽂章,⿎吹⽇军必须加紧进攻中国,“蹂躏(蹂躏⼀词是福泽在原⽂中直接使⽤的汉字词汇)四百余州,加快其亡国的机会。


【有些⼈认为:“鸦⽚战争⼀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没有西⽅的殖民侵略,东⽅将永远沉沦”。


持这些观点的⼈往往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觉的⼯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的理论根据。

那么如何⽤理论与历史统⼀的⽅法来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著名论断,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个是建设性的使
命,即在亚洲为西⽅式的⾰命奠定物质基础。

”这⼀论断基本上也适⽤于整个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

如何理解破坏性使命?被侵略国家往往是⾃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根基⽐较牢固,⽣产⼒发展受到束缚。

西⽅殖民者把这些亚洲国家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摧残亚洲国家现有的⽂明、财富的同时,会⽡解这些国家的⾃然经济的根基,迫使这种桎梏经济发展的旧结构解体。

“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这就是破坏性使命的含义。

如何理解建设性使命?殖民地宗主国家侵略落后国家之后,为了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产地、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往往会在被侵略国家投资办⼯业和交通、电讯事业,这就把资本主义⽣产⽅式、管理⽅式等等带到了被侵略国家,使这些国家产⽣了⼯⼚、铁路。

…马克思称此作⽤为“为西⽅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论是“破坏性使命”还是“建设性使命”,都不是西⽅殖民者的主观愿望,⽽是它的部分⾏为和政策措施的客观效果,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西⽅殖民者充当了“历史不⾃觉的⼯具”。

从后果和影响来看,⼀⽅⾯,西⽅殖民者对落后国家的侵略,促使那⾥封建经济结构解体,刺激了那⾥资本主义的产⽣,从⽽打破了这些国家封闭落后的社会结构,为现代化提供了⼀定的条件。

另⼀⽅⾯,西⽅的侵略,⼜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呈现依附性的畸形、⽚⾯的发展,为了⾃⼰的利益,西⽅殖民者往往还扶植和保护落后国家的⾃然经济,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呈现先进⼯业与落后农业共存的⼆元结构状况,使被侵略国家民族⼯业难以独⽴地发展壮⼤,这⼜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之⼀。

(列宁指出,当资本主义唤醒亚洲,并在那⾥到处激起民族运动之后,所谓⽂明、进步的欧洲资产阶级为了
⾃⾝的利益,便与落后反动的中世纪势⼒结盟,不惜采⽤⼀切野蛮、残暴的⼿段,扼杀着落后国家摆脱落后、追求⽂明的努⼒。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近代中国⽽⾔,具有“双重作⽤”】:
积极作⽤的⼀⽅⾯: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们的眼界;把西⽅技术带⼊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产⽣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业的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作⽤的⼀⽅⾯:破坏了中国的领⼟、主权完整、独⽴,是造成中国近代⽇益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

综合来看,消极作⽤远远⼤于积极作⽤。

第⼀,从结果来看,西⽅的侵略并没有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从可能性来看,⼀个国家如果没有外⼒的推动,是否会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中国的改⾰开放);第三,从内因与外因的作⽤来看,外因只是必要的条件,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

外部影响仅仅是提供前提,提供条件,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如何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通过内因起作⽤的,这就是近代中国⼈民的社会⾰新以及为寻求民族独⽴与富强⽽进⾏的⼀系列探索与奋⽃,这才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真正推进
⼒量。

资本—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充当了历史的不⾃觉的⼯具。

因此,我们要客观、辩证地分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双重作⽤”,认识到“帝国主义就像是⼀种药,⼀⽅⾯能治你的病,另⼀⽅⾯也可以把你搞垮。

”(费正清:《伟⼤的中国⾰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第1版,第47-49页。

)就其主观动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的经济,因此他们千
⽅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相对于它对中国社会产⽣的消极作⽤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

正如⽑泽东所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个封建社会变成⼀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它们⼜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个独⽴的中国变成了
第⼆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的⽃争
为了捍卫民族⽣存的权利,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各民族、各派别,以进⾏民族战争的形式,共同抵御外敌,进⾏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争。

中国⼈民以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争精神,在中华民族⾰命⽃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反抗外来侵略的⽃争历程
(⼀)⼈民群众的反侵略⽃争
1.三元⾥⼈民的抗英⽃争
中国近代史上⼈民群众⾃发的⼤规模武装反侵略的第⼀声。

它⼤长了中国⼈民的志⽓,⼤灭了侵略者的威风,表现了中国⼈民的反侵略精神,为以后的反侵略⽃争开辟了道路。

2.太平军多次重创洋枪队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

3.台湾⼈民坚决反抗侵略者
台湾⼈民的反割台⽃争。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给⽇本。

台湾绅民发檄⽂,表⽰:“愿⼈⼈战死⽽失台,决不愿拱⼿⽽让台”。

4.义和团与⼋国联军拼死鏖战
1900年⼋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在天津⽼龙头⽕车站、紫⽵林租界等地与⼋国联军拼死鏖战。

义和团与清军还在东北抗击沙俄侵略军。

5.反教会⽃争
从1861年到1870年:这阶段反教会⽃争的主要特点是官绅参加并领导⽃争,⽐较典型的是天津教案。

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阶段中国的边疆危机⼗分严重,反教会⽃争主要发⽣在云南、⼴西、⼴东等省,下层民众的参加⼈数越来越多。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这时期甲午战争爆发,帝国主义掀起⽠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盾上升为主要⽭盾,所以反教会⽃争和反⽠分逐渐结合,⽃争规模更⼤,由焚毁教堂,驱逐传教⼠发展到武装起义,动员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终于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义和团运动是反教会⽃争的会合。

【启⽰】农民阶级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势⼒的主⼒军和重要⼒量,但是由于落后的⽣产⽅式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带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和⼈民的解放,只有在⽆产阶级的领导下,农民阶级的⼒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争
爱国官兵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精神,并在⼀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聂⼠成殉难纪念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紫⾦⼭路与⽔上公园北路交⼝处。

1900年7⽉9⽇,聂⼠成率部英勇抗击⼋国联军,因寡不敌众,被⽇军包围,仍与敌激战两⼩时,终因连中数弹,壮烈殉国。

1905年清政府⽴碑纪念,谥号“忠节”。

⼆、粉碎⽠分中国的图谋
(⼀)边疆危机和⽠分危机
19世纪70⾄90年代,⾃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夺取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规模的掠夺领⼟的时代”。

中国这个还保存着名义上独⽴的半殖民地国家,成了尚未被⽠分的“仅有的富源”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边疆危机:19世纪70⾄80年代,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边疆危机”。

【见表】
潮。

中⽇《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本,更⼤⼤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分中国领⼟的野⼼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盾。

由此,德、俄、英、法、⽇等国于1898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范围,掀起了⽠分中国的狂潮。

1900年⼋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帝国主义者⽠分中国的图谋更加露⾻。

欧美报刊纷纷公开讨论如何⽠分中国,有的国家中甚⾄还成⽴了所谓“和平⽠分中国会”等团体。

(⼆)列强⽠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原因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盾和互相制约---重要原因。

⽡德西向德皇威廉⼆世报告说:“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本占领福建。

⽇本⽅⾯对于德国之据有⼭东,则认为危险万分。

各国⽅⾯对于英⼈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

”因此,要实现⽠分中国,“彼此之间必将发⽣⽆限纠葛”,甚⾄会爆发战争。

因此,列强经过反复争吵、协商,最后认定,还是暂缓⽠分中国,⽽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具,实⾏“以华治华”,对⾃⼰更为有利。

原因之⼆:中华民族进⾏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争---最根本原因
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战到底的英雄⽓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分中国。

⽡德西向德皇威廉⼆世报告说:“⽆论欧、美、⽇本各国,皆⽆此脑⼒与兵⼒,可以统治天下此⽣灵四分之⼀也。

”“故⽠分⼀事,实为下策。


(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评价
由于当时中国⼈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阶级以压迫中国⼈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阶级的欺骗;由于⼩⽣产者的局限性,义和
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这些历史教训,是应当记取的。

【但是,⼀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抹煞:】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分中国的⽃争中,发挥了重⼤的历史作⽤。

所以经过这次⾎战之后,外国⼈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正是因为义和团运动促进了⼈民的觉醒,才使得为⾰命苦⽃的孙中⼭感到国内风⽓为之⼀变,“知国⼈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并从团民的勇猛反抗中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他断⾔:列强⽠分中国的梦想永⽆实现的可能,因为“分割之⽇,⾮将⽀那⼈屠戮过半,则恐列强⽆安枕之时矣。

”此后,中国共产党⼈更是明确地将义和团的英勇⽃争视为“五⼗年后中国⼈民伟⼤胜利的奠基⽯之⼀。

”(周恩来)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讲了以上内容,请同学们思考:近代中国反侵略⽃争失败的原因何在?】
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包括:吏治和军队腐败;战争指导思想错误;不了解世界⼤势)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包括:武器装备落后;军队素质极差;指挥⽆⽅)
(“落后者是要挨打的”,这是1931年斯⼤林在⼀次演说中提出的命题。

他指出:“打落后者,打弱者,——这已经成了剥削者的规律。

这就是资本主义弱⾁强⾷的规律。

”)
对于近代中国⼈民的反侵略⽃争,有⼈提出这样的观点:“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失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抵抗是徒劳的,结果是误国,是付出更多的代价”,主张抵抗则是不负责任的“蛮⼲”。

特别以林则徐的抗英⽃争为例,认为林则徐不务实,坚决抵抗是盲动,明知中国弱还要打,结果越打英国索价就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