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特殊平行四边形证明及计算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E 金牌数学专题系列经典专题系列

初中数学中考特殊四边形证明及计算

一.解答题

1.(1)如图①,▱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AD,BC于点E,F.

求证:AE=CF.

(2)如图②,将▱ABCD(纸片)沿过对角线交点O的直线EF折叠,点A落在点A1处,点B落在点B1处,设FB1交CD于点G,A1B1分别交CD,DE于点H,I.

求证:EI=FG.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OA=OC,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继而利用ASA,即可证得△AOE≌△COF,则可证得AE=CF.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折叠性质,易得A1E=CF,∠A1=∠A=∠C,∠B1=∠B=∠D,继而可证

得△A1IE≌△CGF,即可证得EI=FG.

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OA=OC,

∴∠1=∠2,

在△AOE和△COF中,

,∴△AOE≌△COF(ASA),∴AE=CF;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由(1)得AE=C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A1E,∠A1=∠A,∠B1=∠B,

∴A1E=CF,∠A1=∠A=∠C,∠B1=∠B=∠D,又∵∠1=∠2,∴∠3=∠4,∵∠5=∠3,∠4=∠6,

∴∠5=∠6,在△A1IE与△CGF中,

,∴△A1IE≌△CGF(AAS),∴EI=FG.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在△ABC中,AB=AC,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交AB于点E,PF∥AB交BC 于点D,交AC于点F.若点P在BC边上(如图1),此时PD=0,可得结论:PD+PE+PF=AB.

请直接应用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当点P分别在△ABC内(如图2),△ABC外(如图3)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PD,PE,PF与AB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要证

明.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探究型.

分析:在图2中,因为四边形PEA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PE=AF,又三角形FD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FD=PF+PD=FC,即PE+PD+PF=AC=AB,在图3中,PE=AF可证,FD=PF﹣PD=CF,即PF﹣

PD+PE=AC=AB.

解答:解:图2结论:PD+PE+PF=AB.

证明:过点P作MN∥BC分别交AB,AC于M,N两点,

∵PE∥AC,PF∥AB,

∴四边形AEPF是平行四边形,

∵MN∥BC,PF∥AB

∴四边形BDPM是平行四边形,

∴AE=PF,∠EPM=∠ANM=∠C,

∵AB=AC,

∴∠EMP=∠B,

∴∠EMP=∠EPM,

∴PE=EM,

∴PE+PF=AE+EM=AM.

∵四边形BDPM是平行四边形,

∴MB=PD.

∴PD+PE+PF=MB+AM=AB,

即PD+PE+PF=AB.

图3结论:PE+PF﹣PD=A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难易程度适中,读懂信息,把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上的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过点C作CF∥DE交AB于点F.

(1)若点D是BC边的中点(如图①),求证:EF=CD;

(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AEF和△ABC的面积比;

(3)若点D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除B、C外如图②),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ABC和△AED是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ED∥CF,求证△ABD≌△CAF,进而求证四边形ED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2)在(1)的条件下可直接写出△AEF和△ABC的面积比;

(3)根据ED∥FC,结合∠ACB=60°,得出∠ACF=∠BAD,求证△ABD≌△CAF,得出ED=CF,

进而求证四边形ED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EF=DC.

解答:

(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

∴AD⊥BC,且∠BAD=∠BAC=30°,

∵△AED是等边三角形,

∴AD=AE,∠ADE=60°,

∴∠EDB=90°﹣∠ADE=90°﹣60°=30°,

∵ED∥CF,

∴∠FCB=∠EDB=30°,∵∠ACB=60°,∴∠ACF=∠ACB﹣∠FCB=30°,

∴∠ACF=∠BAD=30°,在△ABD和△CAF中,

∴△ABD≌△CAF(ASA),∴AD=CF,∵AD=ED,

∴ED=CF,又∵ED∥CF,∴四边形EDCF是平行四边形,∴EF=CD.

(2)解:△AEF和△ABC的面积比为:1:4;

(3)解:成立.

理由如下:∵ED∥FC,

∴∠EDB=∠FCB,

∵∠AFC=∠B+∠BCF=60°+∠BCF,∠BDA=∠ADE+∠EDB=60°+∠EDB

∴∠AFC=∠BDA,

在△ABD和△CAF中,

∴△ABD≌△CAF(AAS),

∴AD=FC,

∵AD=ED,

∴ED=CF,

又∵ED∥CF,

∴四边形EDCF是平行四边形,

∴EF=D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10,∠BAD=60度.点M从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AD边向点D移动;设点M移动的时间为t秒(0≤t≤10).

(1)点N为BC边上任意一点,在点M移动过程中,线段MN是否一定可以将菱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说明理由;

(2)点N从点B(与点M出发的时刻相同)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BC边向点C移动,在什么时刻,梯形ABNM的面积最大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3)点N从点B(与点M出发的时刻相同)以每秒a(a≥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射线BC方向(可以超越C点)移动,过点M作MP∥AB,交BC于点P.当△MPN≌△ABC时,设△MPN与菱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出用t表示S的关系式,井求当S=0时的值.

考点:菱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1)菱形被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那么分成的两个梯形的面积相等,而两个梯形的高相等,只需上下底的和相等即可.

(2)易得菱形的高,那么用t表示出梯形的面积,用t的最值即可求得梯形的最大面积.

(3)易得△MNP的面积为菱形面积的一半,求得不重合部分的面积,让菱形面积的一半减去即可.

解答:解:(1)设:BN=a,CN=10﹣a(0≤a≤10)

因为,点M从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AD边向点D移动,点M移动的时间为t秒(0≤t≤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