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说“冬”
富丽
四季更迭,岁月流转,在经历了春的烂漫、夏的热烈、秋的浓情之后,我们又将迎来冬的凛冽。
“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
”冬的意象之于我们,总是伴随着白雪、严寒。
然而,“冬”字最初的含义,却跟冬天并无关联。
“冬”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像是在丝线或绳索的两头各打一个结,表示两个端点。
因此,文字学家们普遍认为,“冬”是初表示终结、终了等意思。
例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
”大意是说,暴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
在这里,“冬”表示的就是终了、贯穿始终的意思。
顺便插一句,在绳索上打结这种做法跟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有关。
据《周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在文字产生以前,“结绳”是人们用以计数或者记录重大事件的一种原始方法。
不只在中国,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曾使用过类似的方法。
而在汉字中,除了“冬”以外,十,廿,卅等字很可能也都保留了结绳记事的印记。
比如说“十”,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最初就是用在绳子上打一个结的方式表示数字“十”。
“冬”字本来的意思是终结、终了,而冬季是一年四季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的末尾,因此,当四季的概念产生以后,“冬”这个字形就被用来表示“冬季”了。
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言“冬,四时尽也”,显然针对的是“冬”作为季节名称的用法,而非它的最初含义,这一点值得注意。
“冬”被用作季节名称之后,人们在原字形上添加“糸”构成“终”字,以表示“终结”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在有的版本的《老子》中,“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中的“冬”被直接写成了“终”。
当“冬季”成为“冬”的基本含义之后,其字形也沿着这一脉络继续发展。
“冬”的金文形体中增加了“日”,像是“日”被覆盖住了,意味着阳光不太温暖,借以强化“冬”的含义。
而“冬”的小篆字形,则去掉了“日”,在下面增加了。
是“冰”的早期写法。
水凝结成冰是冬季的特征之一,在字形中加“冰”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冬”的季节特征。
再往后发展,楷书字形“冬”下面的两个点儿就是由“冰”演化而来的。
“冬”的字形虽然经历了一个多变且有趣的发展过程,然而,不得不说,它的意思和用法却如同北方冬季的景色一样单一。
随着它作为拟声词表示击鼓或敲门等声音的用法被“咚”所取代,现在的“冬”基本上只保留了“冬季”这样一个单纯的含义。
不过,从我国古代诗文来看,人们对冬季的认识和看法却并不单一,因而有了从不同角度对冬天的称说方式。
古人把冬季的三个月,即孟冬、仲冬、季冬全称“三冬”。
因此,“三冬”常常被用作冬天的代称。
例如杜甫曾在《遣兴五首》中用“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抒发自己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
冬日里天地间一片清寒的景象,因此,冬天又有“清冬”之称。
唐代王维在《赠从弟司库员外絿》一诗中所写“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是在积雪覆盖的冬日远山中,看到了润泽和勃勃生机。
如果说,“三冬”“清冬”还能让人一眼看出跟冬天在意义上的关联的话,那么,“北陆”一词
就不那么直观了。
“北陆”原本指的是太阳在冬天的方位,后来被用来代指冬天。
例如唐代王季则《鱼上冰》:“北陆收寒尽,东风解冻初。
”冬寒将尽,冰雪开始消融,自然界孕育着生机。
除此之外,冬天还有九冬、玄序、岁余等诸多别称。
通过古人描写冬天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在人们的认识中,冬季的严寒固然使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但同时也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提供了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条件和时机。
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我国广为人知。
诗人以季节作喻,提醒在黑暗和困境中奋斗的人们要对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早于雪莱一千多年,唐代吕温就曾在《孟冬蒲津关河亭作》一诗中写道:“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只有经历了严酷的冬天,才能迎来春光明媚,这是人类千百年来体悟出来的自然之道和处世哲学。
唯有不惧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选自《月读》2017年第11期)【附录】“冬”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冬简化字:冬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冬给我们的直观印象入手引出“冬”最初意义的话题,既婉转又紧扣标题。
B. 作者两次引用《老子》中的相同句子,是为说明“冬”由最初意义到今义的变化。
C. 作者善用联想手法,由“冬”的最初意义想到“十,廿,卅”等字,增强文化色彩。
D. 文章引述雪莱和吕温诗句为“说‘冬’”话题的结语,有暗示、升华主题的作用。
(2)“冬”最初的意思和它后来的意思,二者间的相似性特点是什么?“冬”字意义演变过程属于汉字六书的哪一种?请简要分析这一过程。
(3)请根据文意说明,“冬”的字形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是怎样“多变且有趣的”?“冬”的意思和用法却“如同北方冬季的景色一样单一”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多处引述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请分类概括他们各自对“冬”的感受。
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答案】(1)B
(2)相似性特点:都是事物的终了和最终阶段。
演变过程:假借。
“冬”由丝线或绳索两端打结表示终了之意,后被假借为最后一个季节“冬季”之意,再表示“终了”之意时就在左半边加“糸”变成另外一个新字“终”来表示它最初的意义。
(3)怎样:最初是丝线或绳子两头各打一个结的形状,后变成在原字形下加一个“日”字,接着又变成在原字形下加“冰”字的最初写法,最后演变成今天的“冬”字形。
原因:“冬”最初的终了、贯穿始终之意被借走,以及后来拟声词的意思被“咚”取代,只保留了“冬季”那种清冷、严寒色调的意思。
(4)感受:引用王维的诗句,表达了在冬日看到的自然之景的润泽和生机。
引用王季则的诗句,表达了冬为自然界孕育着生机。
引用吕温的诗句,表明只有经历了严酷的冬天,才能迎来春光明媚,这是冬带给我们的自
然之道和处世哲学。
同时揭示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主旨。
体现:他们对冬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用他们的感受层层推进文章的深度,从单纯的景物描写,到韬光养晦的智慧乃至最后哲理的升华,起到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同时也和题目说“冬”相扣,表达作者对冬的独特感受和深刻体悟。
使得文章形散神聚,意趣横生。
【解析】【分析】(1)B项,“是为说明‘冬’由最初意义到今义的变化”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例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冬’表示的就是终了、贯穿始终的意思”“‘冬’被用作季节名称之后,人们在原字形上添加‘糸’构成‘终’字,以表示‘终结’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在有的版本的《老子》中,‘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中的‘冬’被直接写成了‘终’”分析,第一次引用是为了说明“冬”表示的就是终了、贯穿始终的意思;第二次引用,是说有的版本的《老子》中,把“冬”被直接写成了“终”。
故选B。
(2)结合“像是在丝线或绳索的两头各打一个结,表示两个端点”“‘冬’被用作季节名称之后,人们在原字形上添加‘糸’构成‘终’字,以表示‘终结’的意思”分析,二者的相似点为都是事物的终了和最终阶段。
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结合文本内容“‘冬’在……表示两个端点”“‘冬’字本来的意思是终结、终了,而冬季是一年四季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的末尾,因此,当四季的概念产生以后,‘冬’这个字形就被用来表示‘冬季’了”“‘冬’被用作季节名称之后,人们在原字形上添加‘糸’构成‘终’字,以表示‘终结’的意思”分析可知,“冬”由丝线或绳索两端打结表示终了之意,后表示“冬季”之意,再后在左半边加“糸”变成另外一个新字“终”来表示它最初的意义。
这是造字法中的假借。
(3)结合文本内容“像是在丝线或绳索的两头各打一个结,表示两个端点”“‘冬’的金文形体中增加了‘日’,像是‘日’被覆盖住了”“而‘冬’的小篆字形,则去掉了‘日’,在下面增加了……再往后发展,楷书字形‘冬’下面的两个点儿就是由‘冰’演化而来的”等分析概括“冬”的字形所经历的有趣的发展过程。
原因分析,结合后面内容“随着它作为拟声词表示击鼓或敲门等声音的用法被‘咚’所取代,现在的‘冬’基本上只保留了‘冬季’这样一个单纯的含义”“冬季的严寒固然使生存环境变得恶劣”等分析,“冬”最初之意被借走,后来拟声词的意思被“咚”取代,只保留了“冬季”一个单纯的含义,即清冷、严寒。
(4)结合“唐代吕温就曾在《孟冬蒲津关河亭作》一诗中写道:‘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只有经历了严酷的冬天,才能迎来春光明媚,这是人类千百年来体悟出来的自然之道和处世哲学。
唯有不惧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冬季的严寒固然使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但同时也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提供了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条件和时机”分析可知,引用吕温的诗句,表明冬季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提供了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条件和时机,表达了不用不挠、勇往直前的主旨。
作者这样构思,不同的人对“冬”的感受不一样,但是文章紧扣“冬”展开,以小见大。
结合“唯有不惧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分析,表达作者对“冬”的独特感受。
故答案为:⑴B;
⑵相似性特点:都是事物的终了和最终阶段。
演变过程:假借。
“冬”由丝线或绳索两端打结表示终了之意,后被假借为最后一个季节“冬季”之意,再表示“终了”之意时就在左半边加“糸”变成另外一个新字“终”来表示它最初的意义。
⑶怎样:最初是丝线或绳子两头各打一个结的形状,后变成在原字形下加一个“日”字,接着又变成在原字形下加“冰”字的最初写法,最后演变成今天的“冬”字形。
原因:“冬”最初的终了、贯穿始终之意被借走,以及后来拟声词的意思被“咚”取代,只保留了“冬季”那种清冷、严寒色调的意思。
⑷感受:引用王维的诗句,表达了在冬日看到的自然之景的润泽和生机。
引用王季则的诗句,表达了冬为自然界孕育着生机。
引用吕温的诗句,表明只有经历了严酷的冬天,才能迎来春光明媚,这是冬带给我们的自然之道和处世哲学。
同时揭示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主旨。
体现:他们对冬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用他们的感受层层推进文章的深度,从单纯的景物描写,到韬光养晦的智慧乃至最后哲理的升华,起到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同时也和题目说“冬”相扣,表达作者对冬的独特感受和深刻体悟。
使得文章形散神聚,意趣横生。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涉及到手法、内容、观点等。
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要点的能力。
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准确概括。
“冬”字的含义在文中第二段“表示终结、终了等意思”,演变过程结合“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像是在丝线或绳索的两头各打一个结,表示两个端点”“这个字形就被用来表示‘冬季’了”“被用作季节名称之后,人们在原字形上添加‘糸’构成‘终’字,以表示‘终结’的意思”来答,“冬”是假借字,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意。
(3)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弄清题干要求,然后到原文寻找符合要求的信息,并将相关的语言材料整合起来,转述成答案。
(4)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
考生要详细了解引述的作用,并根据文章的思路赏析作者构思的独特之处。
引用杜甫、王维的诗句都在原文第八段,注意文中议论话语,“‘三冬’常常被用作冬天的代称。
……冬日里天地间一片清寒的景象,因此,冬天又有‘清冬’之称。
唐代王维……是在积雪覆盖的冬日远山中,看到了润泽和勃勃生机”,引用吕温的诗句在最后一段,注意“只有经历了严酷的冬天,才能迎来春光明媚,这是人类千百年来体悟出来的自然之道和处世哲学。
唯有不惧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表达的语意。
这些诗文表达的是对冬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又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感受,这些论据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紧紧围绕了文章的标题“说‘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的选择
秦羽墨
①燕子来的时候,村庄早就忙开了,犁田翻地,一派热闹景象。
谁也不知道它们具体什么时候来的,当我们注意到燕子时,它们已经布满天空。
②南风和煦,春光大好,燕子成排站在电线上,交头接耳一番,而后商量好似的,突然飞起,一个个好生自在。
它们飞得不像夏天那么高,而是贴着地,好像对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
别说是它们,就连每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满目的新鲜。
绿色铺满大地,有另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使人们内心变得丰茂而蓬勃。
③我发现刚来时燕子并不急着安家,而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成天以野地为家,像贪玩的孩子,将足迹印遍村庄的各个角落。
燕子不会随随便便把家安在哪里,它们非得绕梁
三日,经过细心查看和选择,在心中衡量比对一番,看看这个家是否结实稳固,这家人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值得跟他们一起风雨同舟。
④不知为何,所有燕子都觉得我们家不值得托付终生,我们家搬到村口好几年了,也不见有燕子来筑巢。
这件事很令我想不通,怎么说新屋也比以前奶奶家的老屋结实多了,屋前的树渐渐成荫,而且又在村口,按理说它们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奶奶家的旧堂屋有三窝燕子,我们家这么多年却连一窝也没有,燕子好像把我们一家人给遗忘了。
这件事不单令我烦恼,父亲也担心起来,照传统说法,燕子是否前来筑巢,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
起初他以为屋才新修,燕子们还不熟,过一两年就会来,然而五六年过去了,依然空空如也。
燕子并不是没来看过,每年春天有好多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家门口飞来飞去,左右徘徊,可最后过家门而不入,只惆怅地望一眼便转身而去,有的飞了很远还忍不住不停回眸,遗憾得很的样子。
⑤到底是什么让它们望而却步?又是什么让它们觉得遗憾呢?一对燕子来了,发现这里没一点前辈的痕迹,于是就以为不可靠,而后来的燕子也都人云亦云?我不相信燕子会像人一样刻薄,村里总要修新屋,每座新屋也总要有第一对新燕前来安家。
哦,对了,我猜燕子一定是觉得我们家氛围不好,因为我们家总是很难和睦相处,不是夫妻吵架,就是父子相抵,难得有平静的时候,燕子可不喜欢在这种环境里过日子。
父亲发脾气时如打天雷,就算不发脾气也不怒而威,他从不喜欢我带朋友来家里玩,燕子肯定看到了这些,一个连同类都容纳不了的人怎么可能容下燕子?
⑥我将自己的揣测告诉父亲,他表面骂我是胡说八道,但我注意到,自那以后父亲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捏着嗓子,显得非常小心,绝不在大门口亮嗓门。
架也不怎么吵了,有时就算忍不住吵,也躲在房间里尽力压低声音。
⑦果然,没过两个月,就有一对燕子前来探听虚实。
它们在堂屋转了一圈,觉得不合适,审度再三之后,它们决定将巢筑在门前的晒楼下。
然而,问题来了,那对燕子将巢搭在松动的木板下,每次巢穴快要建好时,人在上面一走动,就会掉下很大一块。
燕子因此做了很多白功,常常眼看要大功告成,最终却功亏一篑。
有时燕子忙了一天,正想着休息,突然间头顶山崩地裂,燕子不知发生了什么,吓得惊慌失措,尖叫着飞了出去,直到天黑也不敢回来。
好不容易才招来这对燕子,怎么能让它们因此弃家而去。
这个家需要它们,我需要它们。
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搬来梯子,在燕巢边安装了一块篾搭将燕巢兜住,然后再用绳子将它们和木板捆在一起,使之牢固,这样人在上面走动,波动要小得多。
从此,燕子有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家,虽然偶有脱落,也无关大碍了。
⑧可是,燕子的到来并没改变父亲的脾气,他很快便旧病复发,遇到一点小事就骂骂咧咧,而我也毫不示弱。
真不明白,我们怎么就成了一家人。
燕子看见我们吵架,受了惊扰,经常伸出长长的脖子往下看,尤其有了乳燕之后,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地围观,跟在街上看热闹似的。
它们一定不明白这些人怎么一天到晚有那么多事可吵,也许心里还觉得好笑……那段时间,住在我家的燕子常常半夜被吵醒,不知丢了多少好觉。
⑨现在父亲不在了,我也离开了老家,只有母亲一个人和它们生活在一起。
母亲向来很有耐心,脾气也好。
想来他们一定相处甚欢,日子过得舒适自在。
离开村庄十年,想必燕子们早就不认识我了吧?
(选自《文苑》2018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初来的燕子以野地为家,慎重地选择安家地点,这既介绍了燕子的生活习性,也引出下文燕子不愿在我家筑巢的内容。
B.在写燕子围观我家吵架的细节中,“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形象地表现出燕子家的和睦幸福,以此反衬我家的不和睦。
C.文末的“离开村庄十年,想必燕子们早就不认识我了吧?”一句,蕴含着作者离开村庄后淡淡的感伤和对燕子们的怀念。
D.文章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记叙了燕子筑巢的事情,展现农家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笔法细腻,情感真挚,引人思考。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本文标题为“燕子的选择”,有人认为也能以“家”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答案】(1)B
(2)新屋需要燕子,因为再传统说法中,燕子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燕子能在我家筑巢,意味着吉祥;我希望燕子的到来能让父亲的脾气有所改变,改变我家的氛围,让家人能和睦相处。
(3)认可“燕子的选择”。
理由:燕子选择和睦的家庭来筑巢,这其实就是“我”渴望的家庭氛围,以此为标题能突出文章主题,也显得含蓄内敛,能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文章内容围绕“燕子的选择”展开,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认可“家”。
理由:“家”是文章的主题所在,作者渴望温暖和谐、和睦共处的家;以“家”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可指燕子的家,也可指作者的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解析】【分析】(1)B项,“‘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形象地表现出燕子家的和睦幸福”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燕子看见我们吵架,受了惊扰,经常伸出长长的脖子往下看,尤其有了乳燕之后,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地围观,跟在街上看热闹似的”,这一细节表现的是燕子们看热闹的情景,不能体现幸福。
故选B。
(2)“这个家需要它们,我需要它们”,“它们”指“燕子”。
这句话字面含义即“燕子对这个家,对我很重要”;结合上文,“家需要燕子”是因为“照传统说法,燕子是否前来筑巢,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文中第5段写道“我猜燕子一定是觉得我们家氛围不好,因为我们家总是很难和睦相处” ,以及第6段“我将自己的揣测告诉父亲,他表面骂我是胡说八道,但我注意到,自那以后父亲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捏着嗓子,显得非常小心,绝不在大门口亮嗓门。
架也不怎么吵了.有时就算忍不住吵,也躲在房间里尽力压低声音”这些情节表明“我需要燕子”的最根本原因是,想要改变家庭氛围,渴望一家人和睦相处。
(3)本题我认为“燕子的选择”更好。
从情节上,春天燕子选家——不来我家筑巢——来我家筑巢——我维护燕巢——回想老家,牵挂燕子等情节,都与“燕子”有关,“燕子”是主要写作对象,是核心词语;从主旨上,以“燕子的选择”来寄托我期盼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幸福生活的愿望,含蓄内敛,能引起读者深思。
故答案为:⑴B;
⑵新屋需要燕子,因为再传统说法中,燕子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燕子能在我家筑巢,意味着吉祥;我希望燕子的到来能让父亲的脾气有所改变,改变我家的氛围,让家人能和
睦相处。
⑶认可“燕子的选择”。
理由:燕子选择和睦的家庭来筑巢,这其实就是“我”渴望的家庭氛围,以此为标题能突出文章主题,也显得含蓄内敛,能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文章内容围绕“燕子的选择”展开,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认可“家”。
理由:“家”是文章的主题所在,作者渴望温暖和谐、和睦共处的家;以“家”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可指燕子的家,也可指作者的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⑵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理解句子含义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
“这个家需要它们,我需要它们”指新屋需要燕子,因为在传统说法中,燕子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燕子能在我家筑巢,意味着吉祥。
②我希望燕子的到来能让父亲的脾气有所改变,改变我家的氛围,让家人能和睦相处。
⑶本题考查对小说题目的探究能力。
解答时,观点不要求统一,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标题式探究试题,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切入点着手: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简明、形象与生动。
燕子选择和睦的家庭来筑巢,这其实就是“我”渴望的家庭氛围,以此为标题能突出文章主题,也显得含蓄内敛,能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雨
王蒙
①我喜欢雨,从小。
②“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小雨便是大自然的温柔与谦逊,大自然的慷慨与恩宠,却也是大自然的顽皮。
它存在着,它抚摸着,它滋润着,却不留下痕迹。
用眼睛是很难找到它的,要用手心,用脸颊,用你的等待着春的滋润的心。
③也有“凄风苦雨”“秋风秋雨愁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其实那倒不一定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天。
即使这样的天气也给繁忙的人们带来休息,带来希望,带来遐思。
④正因为有雨中的忧伤的甜蜜,人们才伸出双臂歌唱雨后初阳的万道金光。
于是有了那波里的名歌《我的太阳》。
⑤而暴雨和雷雨又是多么欢实,它们驱走暑热,它们解除干渴,它们弥合龟裂,它们叮叮咚咚地敲响沉闷的大地,它们咋咋呼呼地嬉闹着对人们说:“别怕,我们折腾一会儿就走。
”
⑥小时候,我最喜欢北京城夏日的大雨。
雨中,积水上冒出一个又一个的半圆形的小泡儿。
⑦“似水晶,非琉璃,又非玻璃,霎时间了无形迹。
”我的姨妈教过我这样的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