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敬业娱乐业课堂实录修订版

合集下载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2019.7-8 语文秋学逓讯•初中|45|
I课堂I
本版编辑/佩兰
的不二法门。”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观点应该是“是否与《礼记》《老子》
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师:你是把上下两行完整的句子全读出来了。同 学们注意一下,这个长句子中有一个连词,是什么?
生:分号。 师:不是标点符号,是连词。这个连词是什么? 生:但。 师:“但”表示什么关系? 生:转折关系。 师:这说明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后半句,所以我们 可以说后半句是作者的观点。“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生:“不二法门”是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 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师:议论文中的观点应该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 判断的陈述句。所以,这一句话我们怎么样表述会更 好?换句话说,这个后半句能不能用陈述句来表述? 生:”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独一无二。 师:“独一无二”是形容词,不是名词,不能放 在“的”后面。应该怎么表述呢? 生:“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这个观点大声读一遍。 生:“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方法。 (二)活动二:跳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师:“敬业乐业”在文中分别涵盖哪些段落?大 家找一找, (生默读寻找。) 生:敬业是第6自然段。 师:你找得很快,但是有一点点拘泥于某一段篇 幅了,上下段再看看,好吗?旁边的同学谈一谈。 生:敬业是第6、7两自然段。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6自然段的首句是“第一要敬业”,第7 自然段的内容写的是敬业的事儿。 师:你抓住了文中的关键性语句。第6自然段的 首句是“第一要敬业”,第8自然段的首句是“第二 要乐业”,全文思路非常清晰。那观点和主要内容之 外的第2-5自然段能不能删去呢?请同学们跳读文 章,梳理文章思路。 (生跳读课文。) 生:我觉得不应该删去,因为文中有这样一句 话:“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师 :我们 明确 了 “ 是什 么” 的问题 ,下 面我们看 看 “ 为什
么” ,我们从 “ 有业 ”谈起 。 学生 齐读 : “ 饱食 终 日,无所 用 心 ,难矣 哉 ! ” “ 群 居终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做 找到这 几个 问题 的答案 ,需要 同学们 跳读课 文 ,依 据文 中不及 义 ,好行 小慧 ,难矣哉 ! ” 师 :请 同学用 自己 的话解 释一下 。 生 1 : “ 饱 食 终 日,无 所 用 心 ,难 矣哉 ! ” 指那 些 好 吃懒 作 的人终 日游荡 ,无所事事 ,这种 人是很难 造就 。 生2 : “ 群 居终 日 ,言不 及 义 ,好 行小 慧 ,难 矣 哉 ! ” 指 和大家 整天混在 一起 ,不说一句 有道理 的话 ,光凭 卖弄 小聪 明
的 吗?
生 7 :能有 事可 做 ,并 且能 全心 全意 、心无 旁骛 的投入 到 自己所做 的事情 中。 生 8 :还应该 能从 中发现乐趣 ,达 到乐 以忘忧 。 师 :齐读最 后一段 ,再次感 受 。 全 班齐读 最后一段 。
5 . 2为 什 么
明确 :总—— 分——总 5 . 深 入 探 究 出示学 习方法 :学习议论 文 ,我们 可 以从 这个角度 人手 :
生 2:我想 当一 名画家 ,用我 的笔描绘 出五彩 的世 界 。 生 3 :我想 当一 名军人 ,保 家卫 国。
职 业及 现 在正 在做 职 业上 预备 的人—— 学 生— —说 法 ” ,也就 是 说作者所 说 的业 应 当还包括 同学们 。 c认 真地做 一件事 情就是 业。 生3 : “ 凡可 以名 为一件 事其 性 质都是 可敬 的 ”说 明作 者 认 为只要 是认真 地做一件 事情就 是业 。 师 :同学们说得 真是太 好 了 ,集思 广益 我们 的答案 就完 整 而 且准确 了 。正 如同学们 所说 ,作者 所说 的业不仅 仅指 的是 职 业 ,他认 为凡是 做事情都 是业 。 师 :敬 业怎么 理解 ? 生4 : “ 主一 无适便 是敬 ” 就是让 我 们专一 于 某种 工作 不 旁 及其 他的事情 就是敬 。 师 :很 不错 ,其他 同学 还找 到别 的句 子 了吗? 生 5 : “ 凡 做一件 事 ,便 忠 于一 件事 ,将全 副 精力 集 中到 这事 上头 ,一 点不 旁骛 ,便是 敬 。 ”这是 让 我们 专心 致 志 ,一 点私心 杂念也 没有 的去 做好每 一件事 。 师 :对 ,这就 是成语 “ 心无 旁骛 ”的意思 。 师 :再 结合 文章语句 ,说说 什么是乐 业 。 生6 :乐业 就是 能从 自己所 做 的事情 中领 略 到趣 味 ,以之

《敬业与乐业》课件 根据王君课堂实录整理

《敬业与乐业》课件 根据王君课堂实录整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 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 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 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 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万般皆 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 “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 其是体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 地为人生价值取向。因此有很强的针 对性。
例证法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典型)的 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
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会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
分析例证法的作用应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 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 把握例证法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证法/道理论证
引证法是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证 明论点的方法。因为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 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敬业 与 乐业
议论文 (演讲稿) -----梁启超
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
亵渎:xìe dú 轻慢,不尊重。 骈进:pián 并进,一起前进。 断章取义: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
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wù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例:这个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目提出议论的范围(论题)或提出了本文 的论点。
第二步:看第一段。如第一段有几句话,则先看结尾的 一句,再看开头;如第一段的后面几句话是对第一句的 解释,则看第一句话。
①如有一句名言,然后再有一句作者的语言,那么,把 作者的语言作为论点
②如只有一句名言,则可以把这句名言直接作为论点。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 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 性,论证有力。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榜样示范法
邀请优秀职业人士分享工 作经验和感悟,树立榜样 ,引导学生培养乐业精神 。
敬业与乐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课程内容
将敬业与乐业精神融入课 程内容中,帮助学生理解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实践环节强化
通过实践环节,如实习、 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 体验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重 要性。
评价与反馈
建立评价机制,及时反馈 学生在敬业与乐业方面的 表现,引导学生不断改进 和提高。
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扮演不同职业角色,体 验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培养 敬业精神。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敬业精神的 具体表现和意义,促进学生对 敬业精神的理解。
乐业精神培养方法
01
02
03
情感教育法
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式学习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让学生感受工作的乐趣 和成就感,激发乐业精神 。
100%
乐业是敬业的动力
乐业精神能够激发人的工作热情 和创造力,推动人更加努力地工 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敬业精神。
80%
敬业与乐业相互促进
敬业精神和乐业精神是相辅相成 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和 职业发展。
03
敬业与乐业的教学实践
敬业精神培养方法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敬业精神 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敬业精 神的重要性。
工作态度,能够使人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乐业精神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02
具备乐业精神的人,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享受
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乐业精神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03
乐业精神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最新5篇)

《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最新5篇)

《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最新5篇)敬业与乐业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

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课《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课《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课《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本节课的主题是“敬业与乐业”,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敬业”和“乐业”两个词,然后询问学生这两个词的含义和区别。

学生踊跃参与,纷纷举手表示:“敬业是指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不断努力。

”“乐业则是指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和充实感,把工作当做自己生命中的有意义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负担和包袱。

”接着,教师展示了一张图片,上面写有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不会觉得它是一份工作,而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教师反复强调这句话的含义,并让学生们看看自己是否有获得这种工作体验的机会。

很多学生都表示,在生活中,只要希望得到什么就必须为其付出努力,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工作给自己带来的薪水。

接下来,教师展示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图片和相应的名言,如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快乐是劳动的结果”和杰出作家杜拉斯的“用心工作,用心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全部”。

教师鼓励学生们多读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和名言,从中获取灵感和价值观。

接着,教师进行了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不同的职业,如医生、工程师、教师等,并表演其职业角色,展示出所在职业的责任和特点。

这种角色扮演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价值。

最后,教师提醒学生要认识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要尽心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和成就感,让工作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们踊跃发言,表现出对敬业和乐业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获取启示和价值。

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认识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谈及自己的看法和实践经验。

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从事的工作充满了热爱和热情,把工作看做一种享受和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工作中可以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范例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范例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范例一、简介作者,激兴趣师:同学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他的文字被人评价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

他就是学贯中西的梁启超先生。

1922年,梁启超先生来到中华职业学校,面对这些即将走向社会走上职业生涯的学生作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敬业与乐业》。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精彩的演讲稿。

(板书:演讲稿)二、预习检测,辨字词师:课前已经请同学们预习过,接下来,我们看看预习的成果——语言积累的情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个词。

(屏显:旁骛)生1:旁骛(wù)师:读得很准确。

我们看,这个“骛”字的形旁是:马,它最初的意思真的和马,和马的奔跑有关,它的意思是:纵横奔驰。

后来引申为:追求。

那么,你能说说“旁骛”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吗?生1:别的追求。

师:很好。

我们再来看这个“鹜”字。

它和前面那个“骛”字读音相同。

你能不能推断出它的意思会和什么有关?生2:和鸟有关。

师:对的,这个“鹜”指的就是野鸭。

你判断的依据是?生2:它的形旁是:鸟。

师:很好。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形旁来分辨字形和字义了。

接着来看,请一位同学读这个词。

(屏显:强聒不舍)生3:强(qiáng)聒不舍。

师:哦,你能不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3:(读出课下注释)师:根据课下注释解决问题,是个很好的办法。

请把这个词的前半部分的意思再读一遍。

生3:过分啰嗦。

师:哦,那也就是说,我说的话其实听众并不想听,于是我就是反复啰嗦,目的是?生3:强迫对方来听。

师:很好,那么请你再读一下这个词,注意,请根据意思,读准读音。

生3:强(qiǎng)聒不舍。

师:很好,请坐。

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辨别多音字的读音了。

我们共同体会汉字的造字之美。

再来,文中多处引用经典名言,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屏显:“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礼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把握中心论点和写作思路。

⑵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⑶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⑷体会演讲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中锻炼独立思考和交往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点评课前3分钟: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百零八将梁山好汉在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虽然最后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但在我们心中他们永远是——英雄!(锻炼学生的练笔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激情诵读导入:师:天地苍苍,乾坤茫茫,我们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男1: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女1: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男1: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女1: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齐: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师: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成就经典名篇《少年中国说》,令我们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议论文比较抽象,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从语言气势,思想意识上刺激学生接下来的时间集中精力坚持学习)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梁启超的演讲《敬业与乐业》(板书)。

三、师:谁来介绍一下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作者简介,有学生独立来完成,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师: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面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的一次演讲。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文本把握]课文《敬业与乐业》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稿,作为议论性文章被列为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

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现实感很强,还有一篇著名的带有文言色彩的散文《少年中国说》曾被选入教材,可谓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鼓励和进取精神。

“少年中国”是梁先生对中国未来的一种寄托,一种期待和希望所在。

梁先生从戊戌变法到晚年的执教清华、南开,作过无数次的精彩演讲,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时局、历史、生活、人生、书法、艺术、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晚年的演讲,更是人生经验和学术研究的集中阐发,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敬业与乐业》则是梁先生1922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所做的一次演讲,正可列为梁先生晚年之演讲,其“智慧的光芒”在于:首先,传统意蕴深厚。

当时作者退出政坛赴欧考察,对西方社会诸多弊端有所认识,回国之后力主发扬传统文化,试图用东方文明来疗救灵魂、拯救世界。

作者在说理中大量引用传统经典,演讲的背后浸润着博大精深、极为深厚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意蕴。

其次,论述层次分明。

演讲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毫无疑问,“敬业”“乐业”是本篇演讲论述的侧重点,所以开门见山指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但正文先从“有业”谈起,强调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因为这是基本前提,然后引出对待职业的态度首先要做到“敬业”,紧接着作者对什么是“敬业”、怎样做到“敬业”做出分析,接下来谈的一点是“乐业”,对于“乐业”应有的心态以及“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用自己通俗的说法总结全文,所谓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在于寻找“趣味”,从而向听众发出号召,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有业——敬业——乐业”三者层层递进,论述清晰层次分明。

再次,引证材料丰富。

除了大量引经据典,作者还列举孔子和百丈禅师等事例,引证材料显得丰富厚重,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强化了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度。

《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4篇)

《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4篇)

《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4篇)《敬业与乐业》课堂篇1一、设计说明:《敬业与乐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

它首先是一篇主旨鲜明,层次清楚的议论文,其次它还是一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的。

因为文章的这些特点就注定了它在本单元中甚至整个初三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议论文,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书中接触了一个单元,对议论文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已经开始学习写一些简单的议论文,但无论从学生的阅读还是写作来看,学生对议论文掌握得情况都不容乐观,因此学好这一单元的文章,对学生进一步了解并学会使用议论文体是至关重要的。

而本篇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无论在议论的层次、结构还是方法等方面都是最有代表性的。

本单元共有六篇文章,其中包括三篇演讲稿,一篇悼词,综合性学习也要求学生学写演讲稿,并且进行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体会演讲稿的特点,把握演讲的技巧,学习写演讲稿,学会演讲是本单元教学的重中之中。

而本文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也是演讲的特点和技巧体现得很明显的一篇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渗透演讲的相关知识,无论对于本单元后面的几篇课文的教学,还是进行综合性学习都是大有帮助的。

根据以上这些,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目标设计好了,整节课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了。

在解决了字词,理顺这篇文章写作思路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对议论文知识的领悟和演讲特点的体会上。

但是怎样能让学生和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呢?如果教师生搬硬套地讲,就会在无形中抹杀这篇文章的深刻意蕴,更会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恐怕学到的也会寥寥无几。

思量再三之后,我把目光索定在文章2-5段的教学上,因为这一部分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足,论证方法灵活,演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通过解决为什么要有业、敬业、乐业的问题,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论证方法,大家可以给议论文扩充事实、格言,这正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运用。

标签:敬业乐业实录一、简述《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生1:我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解除许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当一名画家,用我的笔描绘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中国人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往往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1922年,梁启超先生为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做了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

演讲结束,台下掌声轰鸣。

这篇演讲距今已有九十多年,但读来依然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聆听先贤的教诲,感受这篇演讲的魅力!2.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

屏幕显示梁启超资料,请一名同学大声朗读。

全班齐读《少年中国说》(节选)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明确词义:屏幕显示字词,全班齐读。

4.整体感知:4.1放声朗读,提取中心论点。

学生活动:朗读,明确中心论点: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阐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明确:三方面——有业、敬业、乐业。

4.3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明确:总——分——总5.深入探究出示学习方法:学习议论文,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同学们跳读课文,依据文中 5.1是什么师:大家在文中找到答案,“有业”指什么?什么是“敬业”?“乐业”怎样理解?明确:A业就是职业,正当的职业,凡是劳作都是业。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生1:第五自然段第一行“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这句话证明了作者所说的业,不光有职业,凡是劳作都是业,包括没有正式职业的人,比如说家庭主妇。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理清论证的层次结构。

3. 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4.把握文本主旨,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教学重点:1.明确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2. 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教学难点:把握文本主旨,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谈感受学生谈如何劝同学勤奋学习,最后引出课题。

二、理解题目,明确作者观点。

(1)从题目来看,文章谈的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明确题目即论题)(2)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学生解释“敬业”与“乐业”的含义)(3)学生谈预习课文后的感受: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框架思路。

三、初步感知课文文章的标题为“敬业与乐业”,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证明“要敬业”这个观点的?1.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

师明确:2.提问:如果是你,你打算如何证明“要敬业”这个观点?(思路及依据)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并导入对课文的研读。

3.梳理本文结构思路。

生答,师明确:分为三个部分,以“总——分——总”为结构模式。

先在第一段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然后分别论述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与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分析有业之必要(一)分析有业之必要读文章3—5段,我们读出了什么?明确:阐述了一个道理:对于一切无业游民,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都对他们无可奈何,由此看来,有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必要。

百丈禅师的例子强调每天都要有事可做。

(二)分析敬业之重要读6—7段,说说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以演讲的口吻朗读第6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划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以及作者提供的依据。

)师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1、导入---简介作者(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九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2)介绍作者,学生读注释: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着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着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初中七年级上册学过他的《最苦于最乐》。

梁启超真的很了不起,这个人太有智慧了,所以他才能够把他的九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中国近代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建筑学家等等。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

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着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成的故事》八年级课文。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着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着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梁思礼(1924年-),五子,着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优秀3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优秀3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优秀3篇《敬业与乐业》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2、简介作者二、检查预习三、精读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

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

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师:(黄山图片)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然而黄山的环卫工人更因为一种精神赢得世人尊重。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游览黄山时曾这样评价:“了不起!了不起!正因为有他们辛勤的劳动,黄山才能这么干静,这么漂亮。

”为什么安南能对环卫工人做出这么高的评价?我相信,当你们聆听近代学者梁启超在89年前的一次精彩演说,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去感受他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

(板书课题)师:这篇课文很长,不好读。

但老师相信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下面老师帮助大家检查一下。

(多媒体显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完成以下填空: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后分别讲述“”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敬业就是“”,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生踊跃举手。

)师:你是今天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希望你有精彩的表现。

生: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而后分别讲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脉络,很好。

师:这篇文章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什么是“不二法门”?生:就是唯一的办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文中理解到的。

师:你理解的非常准确。

师:谁还能再说说“不二法门”的意思?生:独一无二的门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注释看到的。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读注释⑥。

(生读)师:书下注释是对文章重难点词句的标注,这篇课文有一些词不好读,有许多句子不好理解,只要借助课下注释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师:这篇文章对于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老师发现大家读书很认真。

那么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你感觉最难理解的段落。

能和老师交流一下读书的感受吗?生:我觉得第四段很难理解。

生:我觉得第三段有些难。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一、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敬业与乐业》。

课前,我听到有几位同学在争论《敬业与乐业》的论点是什么。

同学们,你们觉得《敬业与乐业》的论点是什么呢?生:论点是“敬业与乐业”。

因为我读过的有些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论点,比如《做人要诚信》什么的。

师:能联系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来学习,这一点非常好!不过你觉得“做人要诚信”和“敬业与乐业”是一个类型的题目吗?生:好像还不太一样。

“做人要诚信”是一句话,而“敬业与乐业”是一个短语。

师:非常好,你很快就看到了这两者的区别。

那你还能确定《敬业与乐业》的题目就是论点吗?生:我也不太确定。

议论文的论点,以前我把握得不好,找得不快也不准。

这节课,我想进一步通过学习《敬业与乐业》了解论点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师:很好,你阅读这篇课文的目的很明确。

其他同学有没有相同的困惑?(生零零星星举手。

)师:梁启超的文章读不太懂非常正常,因为梁启超所在的清末至民国提倡文体改革,出现了包括梁启超倡导的“新文体”在内的许多文体,再加上梁启超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学术视野很宽广,所以好多文章我们作为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他的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特别善于写作“与”的议论文,比如《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作官与谋生》《实业与虚业》等等。

但“与”这样的题目只显示了文章的论题,而看不出论点。

今天,我们就以《敬业与乐业》为例,一方面明确课文中的观点,同时也学一点把握这类文章论点的方法。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犹豫):文章很长,我想了解一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师:你的问题涉及议论文行文的逻辑关系,属于议论文要素中的论证要素。

生:我的问题是,梁启超写了那么多古代人的名言,能不能删去一些?师:好问题!你的问题涉及议论文的论据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也是读懂、读好议论文的三大法宝。

同学们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大家的预习很有效,已经读到文章的内部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君敬业娱乐业课堂实录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听王君聊课(60):难文易教,繁文简教——《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课前思考]这是一堂有很多外地老师来听的“家常课”。

备课的时候就要求自己有平常心,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

准备这堂课,我思考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敬业与乐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算长文,难文。

从思想意义上来看,涉及到生命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很容易上成政治课。

二是课文本身涉及的语料丰富,事例多,文言句子引用多,名句警句多。

初中生学习议论文本就有障碍,而这样一眼看去内容庞杂的议论文,如何在一节课里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收获我们首先必须对这样的文本进行文本特质定位。

我必须想清楚:学生最可能在这篇课文里学到什么我最好在四十分钟里让学生学什么教什么最有效学什么最有效把它作为主题型文本吗我觉得不必要。

道理不再多说。

有许多问题是语文课解决不了的,那就点到为止。

部分精彩的文学作品具有微言大义的审美特征,可以在主题研究上下点儿功夫。

但这篇文章观点明确,是梁启超一家之言,没有必要去深究。

把它作为写作型文本吗也不妥。

初中生写议论文还在启蒙阶段,如果文本具有规范性的议论文特点,值得学生模仿,当然可以一试。

但显然,《敬业与乐业》不属于这样的文本。

那么,《敬业和乐业》的文本优势在哪里呢我觉得是大量的名言警句,大量的精彩的语言材料的集中呈现。

学生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就把这些语言材料背记下来,也是了不起的。

所以,《敬业与乐业》可以定位为积淀型文本。

这种文本的处理的特征在于:难文易上。

不着力于鉴赏,更不着力于分析,而着力于积累。

于是,这个课的课堂设计就出来了。

教学内容很集中,步骤也很简单。

?第一部分:速读课文,学字词第二部分:再速读课文,梳理内容第三部分:共鸣。

尝试现场演讲。

诵读记背共鸣语句第四部分:争鸣。

发表不用意见。

教师适当拓展?四个步骤中,最体现我自己的“文本特质研究”理念的是第三个步骤,也是课堂的核心步骤。

“现场演讲”和“记背语句”事实上都是积累层面的活动,目的都不是为了分析。

这和我自己在平常教学中注重咬文嚼字的特点是迥异的。

“争鸣”部分也不展开,教师点到为止,以免冲淡本课的学习目标。

?当然,这是一种尝试。

这样上,自己也诚惶诚恐。

习惯于追求深度的老师可能也会很失望。

我理解。

我的观点是: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要去“深”的。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根本文本特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抄一抄,记一记,也是不错的教学方法。

每一篇课文都去深挖,每一堂课都要有广度,揪住“文”不放,我们会被累死,学生也可能会学得“拉肚子”。

简单一些,清爽一些,务实一些,扎实一些,效率高一些,也是一种追求目标。

这堂课没有预习,现场读练,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在课上学得很主动。

教学层次还是比较有梯度。

不同学习基础的孩子我想都有收获。

我还有一个观点:课堂教学是有成本的。

成本低肯定比成本高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预习不预习,做不做“导学案”,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我在一线,我太知道现在的学生有多忙碌。

他们深陷应试的泥沼,作业永远做不完,考试永远应付不完。

所以,预习当然好啦,但事实上这可能是我们当老师的一厢情愿。

对一般难度的课文,我比较赞成不预习。

对一般难度的课文,我也比较赞成一节课处理完。

让学生多一点儿自由阅读,自由写作的时间,善莫大焉。

总之,教得简单,活得简单,现在的我,很向往这样的境界。

?最后,谢谢我的徒弟金艳老师听着录音一句一句整理课堂实录。

好辛苦!鞠躬了!(2013/6/9补记)???难文易教,繁文简教——《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执教者:王君整理:金艳?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师:现在开始上课。

第一件事情,翻到《敬业与乐业》,因为我们没有预习,现在快速把全文浏览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内容。

请给自然段标上小序号。

(学生看书)师:快速浏览完课文之后,在随记本上抄写字词。

字要写规矩,这个时候是可以出声的,一边写,一边读背。

抄完之后可以读读注释。

(学生抄词,读词)师:抄完之后读注释,大声读,读出声。

(生读注释)师:好,停!我看了,聪明的孩子一边读注释的时候,他就知道把注释上对你而言比较难的词语,用笔勾一勾,告诉自己这是难点。

史卓昕,这个词语读啥?[ppt展示字词。

略]生:赦。

师:赦,很好!不要读成“赫”了。

倪爽,请读这个词。

生:骛。

师:下边部分是啥生:马。

师:对,马,跑得很快!陈曲,这个读什么(师指“强聒不舍”的“聒”)生:聒。

师:聒,好。

同学们把这些词语一气儿读给自己听,开始!(生大声读词)?[Ppt展示梁启超的简介。

略]?师:这个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师是要经常读他的作品的。

他是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

而且他还是个着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个,还是九个孩子,每一个都极为出色。

我经常看他的家庭教育信件,很受启发。

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贯中西的人。

你们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什么文章生:《少年中国说》。

师:好,来,最后一句。

美哉我少年中国……预备起——(生背诵)师:今天学他的《敬业与乐业》,也是一篇好文字。

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速读,梳理基本内容[投影展示]?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分论点在第三段和第五段,快找……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比如……全文有很多事实论据,比如……本文用了讲道理论证……本文用了摆事实论证……本文用了对比论证……可以把“敬业”和“乐业”交换顺序吗?师: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用红笔圈出来。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

生: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

师:常青怡聪明,正是!请用红笔圈出来,这是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下边还有两个分论点,一目了然。

第一个在第三段,第二个在第五段。

都在段首。

张雪晴请说。

生: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师:看一个段落的中心句要先看它开头,然后看它的结尾。

开头结尾都没有,再看中间。

啊,老师教的方法要用啊。

分论点记下来没有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文中运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论论据。

看谁找得快,找到一句勾一句,找到一句勾一句。

加油!请钱诚先说。

生:第一段的“敬业乐群”和“安其居,乐其业”。

师:好了,找一句就够了。

大家一起来。

请圈出来。

继续,郭正秋。

生:主一无适便是敬。

师:很好,第二句了。

勾画。

继续,刀琪。

生:(沉默)师:不要急。

你行的。

沉着!扫视课文。

再看看。

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师:真好,继续!贾翔宇。

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师:真准确!请坐。

类似的这些引用别人的话就是理论论据,还有,再找一句。

闵佩南——生: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师:说话一点自信都没有,重新说!生:(大声地)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师:很好,请坐!以此类推。

全文还有很多事实论据,就是别人的故事。

师:常青怡最聪明,你来。

生:就是有一个老爷爷,特别……师:其实你说的是成语——生:佝偻承蜩。

师:从课文的呈现方式来看,这个成语其实应该算做什么论据啊生:理论论据。

师:嗯,理论论据,不是事实论据。

自己纠正了非常好。

好,还有吗,举了那么多例子。

刘佳妮说。

生:嗯,那个……(声音非常小)师:你的声音太小,我相信后面没有一个老师听得见。

我离你远点啊,今天你说的我听不清楚,就别坐下去,说吧,老师相信你。

生: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

师:很好,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了。

请坐。

好孩子。

大声说话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能力。

请继续。

生:当木匠和当政治家比较。

挑粪的和当军人比较。

师:这些都属于事实论据。

它们也就对应着相应的论证方法……再问,孩子们啊,先说的敬业,然后说的乐业,语言表达的形式上是一模一样的,请问,可不可以先说乐业,再说敬业换一换,可以吗生:不可以。

师:谁来说理由。

请折振尧。

生:如果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职业的话,他也不会从这个职业当中获得乐趣,获得乐业要比敬业困难度更高一些。

师:很好,他有一个内在的顺序,内在的逻辑。

必须是先“敬”,然后你才能到达“乐”的境界。

很好。

?[投影展示全文结构图。

略]??师:大家不用抄,这个文章结构,看一下就可以了。

这是最典型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一点玄妙都没有。

全文就是一个什么结构啊生:总——分——总。

师:梁启超这样的大学问家,你看,写文章的时候都讲究总分总,都讲究把分论点表达得那么清楚,眉清目秀。

所以,要学习。

??第三部分:共鸣?[投影展示]?学习方法:争鸣——共鸣??师:刚才我们梳理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

接下来我们还是采取“共鸣和争鸣”的议论文的学习模式来学习。

先努力共鸣。

我们为共鸣做点儿热身运动。

这是一篇演讲稿,好,现在我们就尝试演讲,在演讲中感受作者的观点。

请听要求。

(老师布置不同的组承担不同段落的演讲任务)师:待会儿每组派代表上来参加现场演讲比赛,每人只有一分钟的演讲时间。

不用全部都讲完,选取其中的某些部分就可以了。

好,开始准备。

?[投影展示]?尝试演讲:如果你是梁启超,你正站在演讲台上……请各自选择3、4、5、6段的部分内容,设计现场演讲。

语气、神态、动作都要恰当。

每人讲一分钟。

??(生分小组准备)师:提醒,每个人都要有准备,可以尝试着讲给同伴听听。

(几分钟之后)师:好,最后20秒准备……最后10秒……上台的演讲者一律不要拿书哟!(学生做吃惊状,啊!!)师:好,时间到,只有一分钟,我们看哪一组讲得最好。

我负责计时并且评价。

评价标准是看你演讲的内容是否饱满准确,还有你演讲的姿态等等。

现在开始。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参加比赛,各有特点,风格迥异,教师点评表扬。

气氛非常热烈)?师:好,小组比赛结束。

很精彩,很享受。

现在开始自己演讲给自己听,时间也是一分钟。

(学生各自活动演讲,做语言训练)师:好,停。

我特别欣赏这个小组的同学演讲,他们小组的每一位同学演讲的时候都手舞足蹈,很有激情,很有教育别人感染别人的风范。

现在我们就尝试“共鸣”。

梁启超这篇文章好,年龄越大越感觉几乎每一句都是警句。

?[投影展示]?“梁氏”警句整理:请勾画背诵至少五句……??师:好,现在找出一句你觉得特别有感触的,圈出来,然后,很大声地朗读出来。

不用解释。

朗读,背诵,宣传。

一句即可。

常青怡,带头。

大声读。

生: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师:要专一,要持恒。

生: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师:你可不太“敬”哟,特别是对于语文学科,作业一次不交。

希望从此改变。

继续。

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师:专心致志战胜一切。

你说话速度可以略慢一点儿。

生: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