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永昌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古代诗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7高一下·肇东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感慨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李白《蜀道难》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2. (6分) (2016高二上·舒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

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

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

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

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

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

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

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

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

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

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2014年4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汉学是外国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 . 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C . 汉学研究不但促进、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D . 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 . 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C . 汉学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D . 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者应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B . 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只要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 . 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 . 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
3. (11分) (2017高三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廷机。

字尔张,晋江人。

万历十一年,以进士第二授编修。

累迁祭酒。

故事,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

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

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久之,迁南京吏部右侍郎,署部事。

二十七年,典京察,无偏私。

尝兼署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

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

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允,越二年始受任。

时已进左侍郎,遂代郭正域视部事。

会楚王华奎因正域发其馈遗书,诬讦正域不法数事。

廷机意右楚王,而微为正域解。

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不报。

廷机遇事有执,尤廉洁,帝知之。

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给事中王元翰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

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与焉。

给事中曹于忭、宋一韩、御史陈宗契不可。

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廷机三辞始视事。

元翰及给事中胡忻攻之不已,帝为夺俸,以慰廷机。

已而姜士昌、宋焘复以论廷机被黜,群情益愤。

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且遣鸿胪趣出,坚卧不起。

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

同官叶向高言廷机已行,不可再挽,乃加太子太保。

赐道里费,乘传,以行人护归。

居四年卒,谥文节。

廷机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

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

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

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廷机始与叶向高并命。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五》有删节)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不报。

B . 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不报。

C . 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不报。

D . 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不报。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古官名。

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B . 编修是古代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等的史官,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属翰林院,以一甲的第
二、第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C . 祭酒是官职名,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

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是掌管国子监的最高级主管。

D . 乘传及乘坐驿车。

“传”音“chuán”,指驿站的马车。

文中乘传指李廷机回家时,皇帝特许他乘坐驿站的马车,这是皇帝对其所看重的臣子的一种优厚待遇。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廷机性格复杂。

他特别廉洁,做事有主见,做事公正无私。

同时他非常刻薄,偏执,刚愎自用。

他为国尽忠,大局意识强。

B . 李廷机人缘较差。

在他入阁前,多有朝廷大臣阻挠他入阁;在他入阁后,依然有人对他予以猛烈攻击,希
望把他从辅臣位子上拉下来。

C . 李廷机深受皇帝器重。

在他受到攻击时,皇帝始终信任他,在李廷机入阁辅政后,皇帝还把攻击他的人夺俸或罢官。

D . 李廷机较有见识。

四川巡抚主张讨伐安尧臣,贵州守臣则反对。

这种情况下,李廷机力主撤兵,并且结果平安无事,他因此受到人们称赞。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事,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

②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

4. (7分) (2017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得张正字书
陈与义①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辞职,闲居江州。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送老”句有叹岁月流逝之意“人迹稀”既指环境幽静,又有孤寂之意。

B . “一觞”句指心灰意冷,借酒浇愁,“无机”指自己在官场失意,已无再起机会。

C . “此时”句承上六句而来,写百无聊赖之际忽得张正字书札,内心顿生喜悦之情。

D . 本诗写于辞职隐居之时内心郁闷和得书之喜形成鲜明反差。

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不施藻绘,诗风朴质老苍。

(2)
颈联是怎样写景的?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5. (6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能概括出诗人被捕前全部经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与“诚宜开张圣听”意思相同,形成首尾照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在比照同学优厚的生活条件中,表现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以及自安心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8高二上·河池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平安夜的愿望
侯发山
12月24日,儿孙们约好了似的,如小鸟归巢一样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家里一改往日的清静,热闹起来,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这才像个家嘛。

老焦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

不知道谁说了一嘴,明天是圣诞节,今晚是平安夜。

“剩蛋”还有节日?老焦憋住笑,没敢多问,怕他们笑话他没文化。

在他们老家,“剩蛋”就是二球,二百五的意思。

前年跟小女儿冬去杭州旅游,在岳王庙里,看到“岳母刺字”的铜像后,老焦忍不住说道:“这个丈母娘真狠心!”弄得冬他们几个很没面子,私下没少数落老父亲。

接到他们归来的消息,老焦早就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大家一落座,一道道菜便粉墨登场了。

除了凉菜,都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直往人鼻孔里钻;花红柳绿的,耀人的眼睛。

老焦发现,儿孙们几乎不动筷子,却都盯着手机。

老焦忍不住说道:“春,这是你爱吃的红烧鲤鱼。

”春是老大。

他头也没抬,说:“爸,等会儿,我给老板问候一声。


老焦看了看老二,说:“夏,这是你爱吃的拔丝山药。


夏只顾瞄着手机,说:“爸,等会儿,我给朋友聊着呢。

老焦看了看大女儿秋,说:“秋,这是你爱吃的炝冬笋。


秋也没抬头,说:“爸,等会儿,我把这批货发走。

老焦转脸看了看冬,说:“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


冬没吭声,看着手机出了神。

“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趁热吃吧。

”老焦以为冬没听见,加大了语气。

冬点了点头,说:“爸,等会儿,我给同事说点悄悄话。


老焦把目光投向孙子小欢:“小欢,这是你爱吃的山鸡丁儿。


小欢说:“爷爷,等会儿,我正在战斗,不能临阵脱逃”
战斗?老焦吓了一跳,旋即明白是网络游戏。

他对孙女小喜说:“小喜,这是你爱吃的瓜丝儿。


小喜说:“爷爷,等会儿,我把鬼片看完。


老焦吆喝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响应。

看到有的菜凉了,他就挪动脚步去厨房热菜,一盘又一盘,一趟又一趟。

小欢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说声“我饿了”然后拿起筷子叨菜。

老焦趁机又催促吃饭,大家才不情愿地拿起筷子,一边叨菜一边看手机。

小欢一边往嘴里塞鸡丁,一边皱着眉头叫道:“爷爷,您爱吃啥菜啊?”
小喜说:“爷爷最爱吃剩菜!”
一句话,大人们都笑了。

看得出,那笑不是十分的自然。

春忙转移话题,说:“大家都许个愿吧,圣诞老人会帮大家实现的。


听说圣诞老人要来,最开心的要数孩子。

小欢说:“我要当班长。

’”
小喜说:“我要当班花。


春说:“争取来年当上部门主管。


夏说:“明年赚20万。


秋说:“到美国旅游一次。


冬说:“减肥十斤。


轮到老焦了。

他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犹豫半天,还是没说话。

小欢说:“爷爷,圣诞老人真的会来,去年我睡觉前许愿要个新书包,醒来就发现枕头边有个新书包。


“真的,”小喜点点头,“我许愿要个蝴蝶发卡,第二天就发现书包里有个蝴蝶发卡。


“真的这么灵验?”老焦有点不相信。

春夏秋冬一律憋着笑,忙点了点头——他们想给老人买点礼物,却不知道老人缺少什么。

之前他们给老人买了不少东西,除了吃的,好多都没拆封。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老焦说:“我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冬说:“爸,您怎么老想着我们呢?不算,说您自己的。


“说您自己的。

”其他几个人也随声附和。

老焦这才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说:“我、我希望自己变成手机。


手机?在座的都傻乎乎地瞅着老焦。

“我要是能变成手机,就能跟你们不离不弃了……”老焦解释道。

(摘自《微型小说月报》,2017年第1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描写儿孙们回家时热闹的场景,与下文儿孙们不顾老焦的感受、各自玩手机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欲抑先扬,发人深思。

B . 老焦不知道圣诞节,不懂得“岳母刺字”的故事,这一情节的描写,凸显了老一辈人没有文化、与年轻人有隔阂的现状。

C . 小说细节描写很出色,“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等从正面描写了老焦看到儿孙们归家后的高兴;而“咧嘴一笑”等则表现了老焦对儿孙们各自玩手机的无奈。

D . 这篇小说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又有乡土气息较浓的口语,还有幽默诙谐的语句,语言清新、朴实、自然。

(2)这篇小说以“平安夜的愿望”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试做简析。

(3)这篇小说以老焦劝儿孙们吃饭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9高二下·临海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在互联网上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是18—25岁的独生子女,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幸福不应是只为自己,实现父母或社会的期望才是最大的幸福;观点二,不必太在意他人的期许,这是你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2-1、
2-2、
2-3、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
3-1、
3-2、
3-3、
3-4、
4-1、
4-2、
5-1、
5-2、
5-3、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6-1、
6-2、
6-3、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