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PV工艺产业化的一些关键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一致性 不好 就 不 奇怪 了 。 印刷法是将两种前体 “ 墨水 ”涂敷到两种不同的衬底上,再把它们 “ 粘合”在一起 ,快
速加热这种 “ 三明治”就可形成致密 的有着所希望纳米结构 的 CG 膜 。快速热退火可使扩 IS 散减至最小,两种前体膜分开制备又易于控制。 这种方法所制 电池效率较高,对衬底的选择
性 也强 。
( 邓志杰
摘译 )
薄膜 P V工 艺产业 化 的一些关键 问题
薄膜 P ( V 光伏,太 阳电池 )在美国所 占市场份额持续急剧增长 ( 20 从 03年的 l%到 0 2 0 约 4%) 全球 计 划到 2 1 , 膜 P 电池 生产 能力 > 70W 德 国正在 安装 一 4M 06年 4 , 00年 薄 V 3 0M 。 0W 的 C T 薄 膜太 阳 ( de 电池 )电站 ,耗 资 13亿 欧元 ,相 当于平 均 电价 3 2 . .5欧元/ ,这 是 全球 w 目前 已安装 P V系统中价格最低的 。但对薄膜 CG 铜铟镓硒)和 CT 太 阳电池的研究开 IS( de
薄膜 P V的产业化 美国和全球的一些薄膜 P 公司正集 中精力进行 a s ( V _ i 非晶 S ) CG 、 de i 、 IS CT 等薄膜 P V 工艺的产业化 。例如在美国进行薄膜 s 和 as V i _ iP 研发生产 的有 U iS lr l 家公司, n— o a 等 6 CT 电池有 Fr t oa 等 8 de is lr S 家公司, I S电池的有 G o a o a 等 l 家公司。 n—o a CG lb l lr S 5 U iS lr
收层。
Fr tS lr是世 界上主 要 的薄膜 P i s oa V厂家 ,他 们 己在 俄 亥俄 州建成 了生产能 力为 9 M 0W
பைடு நூலகம்
以上的生产厂。 主要生产 CT 组件, de 该公司最近在德国建立了新生产线, 生产能力为 10W 2M , 并 计划 在 马来西 亚建立 生 产 能力为 2 0W的生 产厂 ( 2 0 建成 ) 4M 在 0 9年 。该 公 司 C T de电池组
件的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不断下降, 由 2 0 年的 6 W .4 04 M ,29 美元/ 下降到 2 0 年 w 06 的 12 美元/ (0W 。到 2 1 年 的 目 .5 w 9M ) 02 标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和 成品率使生产成本下降到 0 7 . 美元/ 。在价格上可与常规电力竞争。 w 全球范围内有 5家公司目前正在进行 CG IS电池组件的产业化,他们是德国的 Wr h ut S l 、S lu c l ,美国的 Go a o a ,日本的 H na S oaSe l公司;其生产能 oa r ufr e l lb lS lr o d 和 hw h l 力为 5 7 v年, 同 时,全球 有 3 公司 正在 “ ~2M、/ 4家 积极 地 ”开发 薄膜 C G V 工 艺,这 些 I SP 公司使用着大约 l 种不同的沉积技术生长 CG 0 I S吸收层 ( 有溅射/ 硒化、蒸发、共蒸发、溅 射 陕速热处理,“ 墨水 ” 硒化、纳米墨水印刷/ / 快速热处理等 ) 。商业化产品常利用共蒸发法 或 两步加 工法 ( 如先 溅射 沉积 随后进 行 硒化 )来 制备 吸 收层 。所有 公 司都是 用 Mo作 背接 例 触 ( 通过溅射沉积 ) ,对于前接触多数公司则用 Z O ( n 采用溅射法或 C D法 ) V 。 研发重点和工艺问题 对于 C G I S薄膜 P ,为生产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产品要着重关注 以下 6方面 :①生长 V CG I S吸收层的设备标准化。②提高组件效率 。③防止可弯 曲 CG I S组件受潮 。④用适 当技 术沉积圆柱形 CG I S结构以制备高效率 电池和组件。⑤沉积较薄 ( m 的吸收层。⑥制 ≤l ) u 备 出符合 化学 计 量 比的 CGS吸 收层 ,且 具有 良好 的大面 积均 匀性 。 I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7 08 期
池。 似乎在相同条件下所制 电池, 其性能却差别很大,许 多公司试 图生产 出性能一致的电池
产品遇到 了麻烦。 许多研究人员把这种易变性 归因于材料系统的复杂性并认为其解决办法是 更精确地控制工艺条件和膜 的组份 。 但也有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弄清楚材料 的基 本结构 。对 结构较简单的 C S( u S2 I C I c)进行 了大量深入 的研 究。( a可 “ n G 自由地”替代 I) n 。最好的 C S电池 “ I 处于 ”四元相 图的两相区,在该 “ 区”范围内,C IS ̄ 相和 B u ea n 相 共存, 每一相所 占份额随整个膜组份而变而不随单个相的组份而变。有人提 出,a 相是 p型 的半导体, B 相是 n型半导体,而 电池性能取决于这两相之 间的作为内吸收层的结 ( ) , 按照这一模型,理想 电池结构是:两相形成两个连续的相互贯穿的网络 。 模型可 以解释 某些 ( I S电池 )性能之 “ :只要少子 “ CG 谜” 相”形成载流子的连续通道,那么 a 相和 B 相 的相对份数和膜 的组份就不那么重要了。另一方面 , 膜的性能与 “ 纳米级 ” 组份有关——它 驱动着相分凝,与结构特 征 ( 晶界)无关。 如 CG 则与 C S IS I 情况不同,添加 G 以后 ,有助于产生所希望 的纳米结构。G 可使 a a a 相 产生分凝,I n可使 B相产生分凝,而每种相的带隙都与其组份有关 。如果膜 中的 G 的浓度 a 超过 3 %,则 a相和 B相之 间带 隙差别 太 大而 不能 形成 有用 的结 。 5
在 CG 膜 中形成纳米级相结构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在大多数加工方法中,不论是基 IS 于真空的 P D 法、蒸发法还是非真空 的粉末法,所制膜都要进行热退火处理,以便使金属 V ( 或金属氧化物 )前体与 S 发生反应,高温退火还有助于扩散和相分凝 。退火后的膜结构 e 也不必与金属前体所产生的结构完全相同,但起始的金属结构很难控制,因此,所得材料性
2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7 08 期
是美 国 的主要 “ 家 ” 20 年 可累 计安 装 10W U iS lr在 多结 电池 开发方 面 受到 N E 玩 , 07 2M 。 n-o a RL
( 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的支持 。应用材料公司承接 了单结和迭层 、 s / 美 a i纳米 s _ i (m coop ” 太阳电池组件工程 ,到 目前为止,该公司己向中国、印度、德国、西班牙 “ ir mr h ) 等国家销售了 2 0多 M 0 w的组件。 美国 l 家 CG 5 IS电池公司利用多次沉积法生长薄膜 CG 吸 IS
发 仍 未停 止 。
20 0 6年全球薄膜 P V所 占市场份额不到 6 ,但在美 国,它却急剧增长,2 0 % 0 6年市场份 额超过 了 4% 4 ,估计 20 年将达到 5% 07 5 ,其主要生产厂家是俄亥俄州的 Fr t o a 和密执 is lr S 安州 的 U iS lr两家 公 司 。 n- o a
速加热这种 “ 三明治”就可形成致密 的有着所希望纳米结构 的 CG 膜 。快速热退火可使扩 IS 散减至最小,两种前体膜分开制备又易于控制。 这种方法所制 电池效率较高,对衬底的选择
性 也强 。
( 邓志杰
摘译 )
薄膜 P V工 艺产业 化 的一些关键 问题
薄膜 P ( V 光伏,太 阳电池 )在美国所 占市场份额持续急剧增长 ( 20 从 03年的 l%到 0 2 0 约 4%) 全球 计 划到 2 1 , 膜 P 电池 生产 能力 > 70W 德 国正在 安装 一 4M 06年 4 , 00年 薄 V 3 0M 。 0W 的 C T 薄 膜太 阳 ( de 电池 )电站 ,耗 资 13亿 欧元 ,相 当于平 均 电价 3 2 . .5欧元/ ,这 是 全球 w 目前 已安装 P V系统中价格最低的 。但对薄膜 CG 铜铟镓硒)和 CT 太 阳电池的研究开 IS( de
薄膜 P V的产业化 美国和全球的一些薄膜 P 公司正集 中精力进行 a s ( V _ i 非晶 S ) CG 、 de i 、 IS CT 等薄膜 P V 工艺的产业化 。例如在美国进行薄膜 s 和 as V i _ iP 研发生产 的有 U iS lr l 家公司, n— o a 等 6 CT 电池有 Fr t oa 等 8 de is lr S 家公司, I S电池的有 G o a o a 等 l 家公司。 n—o a CG lb l lr S 5 U iS lr
收层。
Fr tS lr是世 界上主 要 的薄膜 P i s oa V厂家 ,他 们 己在 俄 亥俄 州建成 了生产能 力为 9 M 0W
பைடு நூலகம்
以上的生产厂。 主要生产 CT 组件, de 该公司最近在德国建立了新生产线, 生产能力为 10W 2M , 并 计划 在 马来西 亚建立 生 产 能力为 2 0W的生 产厂 ( 2 0 建成 ) 4M 在 0 9年 。该 公 司 C T de电池组
件的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不断下降, 由 2 0 年的 6 W .4 04 M ,29 美元/ 下降到 2 0 年 w 06 的 12 美元/ (0W 。到 2 1 年 的 目 .5 w 9M ) 02 标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和 成品率使生产成本下降到 0 7 . 美元/ 。在价格上可与常规电力竞争。 w 全球范围内有 5家公司目前正在进行 CG IS电池组件的产业化,他们是德国的 Wr h ut S l 、S lu c l ,美国的 Go a o a ,日本的 H na S oaSe l公司;其生产能 oa r ufr e l lb lS lr o d 和 hw h l 力为 5 7 v年, 同 时,全球 有 3 公司 正在 “ ~2M、/ 4家 积极 地 ”开发 薄膜 C G V 工 艺,这 些 I SP 公司使用着大约 l 种不同的沉积技术生长 CG 0 I S吸收层 ( 有溅射/ 硒化、蒸发、共蒸发、溅 射 陕速热处理,“ 墨水 ” 硒化、纳米墨水印刷/ / 快速热处理等 ) 。商业化产品常利用共蒸发法 或 两步加 工法 ( 如先 溅射 沉积 随后进 行 硒化 )来 制备 吸 收层 。所有 公 司都是 用 Mo作 背接 例 触 ( 通过溅射沉积 ) ,对于前接触多数公司则用 Z O ( n 采用溅射法或 C D法 ) V 。 研发重点和工艺问题 对于 C G I S薄膜 P ,为生产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产品要着重关注 以下 6方面 :①生长 V CG I S吸收层的设备标准化。②提高组件效率 。③防止可弯 曲 CG I S组件受潮 。④用适 当技 术沉积圆柱形 CG I S结构以制备高效率 电池和组件。⑤沉积较薄 ( m 的吸收层。⑥制 ≤l ) u 备 出符合 化学 计 量 比的 CGS吸 收层 ,且 具有 良好 的大面 积均 匀性 。 I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7 08 期
池。 似乎在相同条件下所制 电池, 其性能却差别很大,许 多公司试 图生产 出性能一致的电池
产品遇到 了麻烦。 许多研究人员把这种易变性 归因于材料系统的复杂性并认为其解决办法是 更精确地控制工艺条件和膜 的组份 。 但也有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弄清楚材料 的基 本结构 。对 结构较简单的 C S( u S2 I C I c)进行 了大量深入 的研 究。( a可 “ n G 自由地”替代 I) n 。最好的 C S电池 “ I 处于 ”四元相 图的两相区,在该 “ 区”范围内,C IS ̄ 相和 B u ea n 相 共存, 每一相所 占份额随整个膜组份而变而不随单个相的组份而变。有人提 出,a 相是 p型 的半导体, B 相是 n型半导体,而 电池性能取决于这两相之 间的作为内吸收层的结 ( ) , 按照这一模型,理想 电池结构是:两相形成两个连续的相互贯穿的网络 。 模型可 以解释 某些 ( I S电池 )性能之 “ :只要少子 “ CG 谜” 相”形成载流子的连续通道,那么 a 相和 B 相 的相对份数和膜 的组份就不那么重要了。另一方面 , 膜的性能与 “ 纳米级 ” 组份有关——它 驱动着相分凝,与结构特 征 ( 晶界)无关。 如 CG 则与 C S IS I 情况不同,添加 G 以后 ,有助于产生所希望 的纳米结构。G 可使 a a a 相 产生分凝,I n可使 B相产生分凝,而每种相的带隙都与其组份有关 。如果膜 中的 G 的浓度 a 超过 3 %,则 a相和 B相之 间带 隙差别 太 大而 不能 形成 有用 的结 。 5
在 CG 膜 中形成纳米级相结构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在大多数加工方法中,不论是基 IS 于真空的 P D 法、蒸发法还是非真空 的粉末法,所制膜都要进行热退火处理,以便使金属 V ( 或金属氧化物 )前体与 S 发生反应,高温退火还有助于扩散和相分凝 。退火后的膜结构 e 也不必与金属前体所产生的结构完全相同,但起始的金属结构很难控制,因此,所得材料性
2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7 08 期
是美 国 的主要 “ 家 ” 20 年 可累 计安 装 10W U iS lr在 多结 电池 开发方 面 受到 N E 玩 , 07 2M 。 n-o a RL
( 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的支持 。应用材料公司承接 了单结和迭层 、 s / 美 a i纳米 s _ i (m coop ” 太阳电池组件工程 ,到 目前为止,该公司己向中国、印度、德国、西班牙 “ ir mr h ) 等国家销售了 2 0多 M 0 w的组件。 美国 l 家 CG 5 IS电池公司利用多次沉积法生长薄膜 CG 吸 IS
发 仍 未停 止 。
20 0 6年全球薄膜 P V所 占市场份额不到 6 ,但在美 国,它却急剧增长,2 0 % 0 6年市场份 额超过 了 4% 4 ,估计 20 年将达到 5% 07 5 ,其主要生产厂家是俄亥俄州的 Fr t o a 和密执 is lr S 安州 的 U iS lr两家 公 司 。 n- 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