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墙体裂缝的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墙体裂缝的治理措施
墙体裂缝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房屋裂缝的出现,轻则影响房屋的美观,严重的会影响整个房屋的结构承载力甚至有使房屋倒塌的危险。

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对墙体中常见的裂缝进行了分类,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防止裂缝给出了具体的措施,最后,结合常见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开裂进行了实例分析。

标签:房屋;墙体裂缝;治理措施
1.墙体常见的裂缝主要分成以下三类。

1.1温度性裂缝。

这种裂缝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这种裂缝常见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

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至产生温度性的裂缝。

1.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

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缝会随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

这种裂缝一般成斜裂缝,且裂缝走向凹陷处。

这种裂缝在建筑物下部比较明显,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缝等。

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缝,且首先在窗角上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刚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纵横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产生水平推力而形成力偶,从而导致交接处的竖缝。

1.3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

因房屋结构的原因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结构设计有差错,由于计算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砌体施工质量差,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都会降低砌体承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载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2.产生裂缝的原因
建筑物裂缝形成主要是由于设计、材料或施工方面的原因:
2.1设计不合理。

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

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

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墙砌体材料强度偏低、不同砌体混合砌筑、砌体强度与砌筑砂浆强度相差过大或外墙批荡砂浆强度与墙体强度差距过大等设计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开裂。

2.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如礼堂、厂房等工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

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涨作用也会在窗台发生裂縫。

2.3温度应力造成裂缝。

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各部分温度差异引起温度变形不协调,从而导致的墙体开裂。

这类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的砖混住宅中,裂缝形式有“八”字形缝、45度斜裂缝、水平缝、垂直缝等。

2.4施工质量标准不合格引起。

砌体强度低。

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

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

砌筑砂浆强度偏低(偏高)。

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

配料方面砂配多了砂浆强度偏低,水泥配多了砂浆强度偏高;水多了,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

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3.防治建筑墙体裂缝的措施
3.1在工程设计上要下足功夫。

搞好工程设计,强化墙体防裂缝设计的要领与理论,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体设计,确保墙体质量。

墙体抹灰砂浆中掺一定量纤维,增强抗裂能力。

外墙装修有条件的全部增设钢丝网。

砌体墙有窗台的,全部改用混凝土窗台。

墙体砌筑用的材料尽可能使用一种,避免多种材料混合使用。

尽可能保证墙体所用砌块、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强度、吸水率、热胀冷缩等统一协调,基本一致。

在不同材料界面增设钢丝网,管线预埋位置增设抗钢网。

3.2在打牢地基等基础性工作上下足功夫。

要合理设置沉降缝。

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

可在基
础(±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

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对探出的软弱部位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反砖旋,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

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

3.3在减少温度应力上下足功夫。

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其间距30mm。

当采用现浇砼挑檐的长度>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其宽度>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对于已经产生温度裂缝的砌体,裂缝稳定后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数量较少且裂缝宽度不大的墙体裂缝可在消除裂缝表面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后,采取压力灌浆的办法进行修补;对于数量较多、宽度较大的墙体裂缝宜先将墙面抹灰全部剔除,并在墙面横竖灰缝剔除深度不小于10mm的砂浆,清扫墙面灰尘并浇水湿润裂缝,用水泥稠浆封堵裂缝,在砖墙两面分别挂双向φ6@200钢筋网片,用φ6穿墙筋勾住两钢筋网片,然后用高强度砂浆抹面。

3.4在规范施工技术上下足功夫。

砌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砂浆搅拌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和配料。

应提高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

砌体施工每日砌筑的高度不能超过1.8m的规范要求。

认真做好墙体装修施工方案,做好平层、面层及各分项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

批荡应按要求分层进行。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砌体在砌筑过程中严禁打凿,特别是轻质砌体。

砌体质量要严格控制好,砂浆要饱满,拉结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留设。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的施工质量管理。

对局部墙体太厚要采用加钢丝来加强。

墙体抹灰层采用加钢网来抗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网处于批荡层的中间位置,以利钢网能充分发挥抗裂作用。

预留施工孔洞应按要求留设和封堵。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开裂实例分析
4.1裂缝特征。

易出现竖向裂缝的部位有门窗洞口在过梁和窗台部位,自由长度较长的额墙体,通缝或纵横墙体交叉部位,不同材料砌块混砌的接茬部位,在墙体开槽凿洞埋设管线的部位,砌块存放龄期短、砌块强度低的墙体。

易出现水平裂缝或裂缝的有填充墙顶(尤其是顶层)和门窗四角。

其中房屋两端第一、二开间墙体裂缝较重,墙体裂缝有“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阴轻;顶层重”的特点。

4.2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砌块建筑的墙体裂缝,除了在设计、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外,还应针对砌块建筑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4.2.1在设计中注意温度变化、干缩变形对砌体的影响,参照外地经验并結合实际情况,伸缩缝的设置距离不宜超过40m。

4.2.2在结构计算时考虑砌块体特性,对温差及收缩作用产生的应力作充分的估计,对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事先采取必要的技术处理措施:①设T型构造
柱。

在纵横墙体交叉部位、墙体转角处、框架平面外的填充墙与柱的链接部位可设置T型砼构造柱;在满足高厚比要求的情况下,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6m。

②设置水平加强带。

每道填充墙至少设置一道C15砼加强带(钢筋两端伸入构造柱或框架柱预埋铁件焊接),墙高超高超过4m时宜设置两道。

无门窗洞口时,可设置在1/2墙高部位;层高3m左右时,宜设置在窗台部位;墙体较高时,可设置在门或窗过梁部位。

水电管线必须在砌墙前埋设,并沿管线设置细石砼加强带。

③加强顶层及应力集中部位的砌体。

顶层两端端部开间及相邻开间外墙的门窗洞口两侧增加两孔配筋芯柱,插筋锚固于顶层及下层顶部圈梁内,且该范围内沿墙高每隔两皮砌块设置通长接筋(包括山墙);顶层内外墙交接处亦增加两孔配芯柱;适当增强顶层钢筋砼圈梁;窗台下设2中6通长构造拉筋,亦可设现浇砼通长的窗台板或钢筋砼带。

4.2.3小砌块制成后必须达到28d才能使用。

规程规定“龄期不足28d及潮湿的小砌块不得进行砌筑”,其目的,除保证砌块强度在砌筑时能达到设计要求外,以避免砌块含水率过大时上墙,造成以后交大的干燥收缩。

4.2.4控制砌块上墙时的相对含水率。

国家砌块标准中根据使用地点、年平均湿度的不同,规定了砼小砌块出厂时的量大相对含水率,小砌块的相对含水率应蕊40﹪。

为了不使砌块上墙时及上墙后含水率过大,除应做到砌块成型后28d 出厂外,在工地现场,还应做到堆放场地干燥,有防雨、排水措施,砌筑时小砌块不宜浇水(天气炎热干燥时可适当洒水湿润),雨天不应施工并应对砌体进行防护等。

4.2.5提高混凝土小砌块自身的防渗性能。

采用振动力大的成型机和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提高砌块的密实度以及在砌块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均对提高小砌块自身的抗渗性能有利。

加强进场原材检验,严把砌块质量关。

排砖组砌前精心选砖,对于几何尺寸超差较大的砌块必须予以剔除。

确保墙体砂浆饱和度。

凡砂浆饱满度达80%以上。

砌筑时采用级配良好,有机质含量符合JGJ52—92标准,含泥量小于3%。

同时应及时对砌体进行补缝和勾缝用水泥砂浆,应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缝时间应掌握在以砌筑后灰缝砂浆能用手指压出清晰指纹面又不粘手时进行。

4.2.6堵好脚手眼。

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进行,应先将架眼清理干净,然后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两侧均用填满,直至密实为止。

做好外墙抹灰。

外墙抹灰分两层进行,底层宜用1:3水泥砂浆打底,面层可采用1:1:4混合砂浆,涂刷优质防水涂料或在面层砂浆中掺入适当的防水剂。

外墙抹灰脚手架甩搓时,应在搓端抹实压平,定浆后可切成反搓。

当下层接搓抹灰前,反搓处充分洒水浸润,刷素水泥浆一道,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

做好外墙饰面层。

外墙饰面层是防渗的第一道防线,镶贴块材前需检查基层抹灰质量,发现空鼓裂缝要返工重抹,若基层砂浆已干燥,应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饰面施工。

要确保饰面块材四周留缝必须勾严溜实,用掺3%的水溶液拌和素水泥浆,从粘结砂浆的表面再勾一遍缝;在饰面块顶部贴压缝砖,防止由顶上的缝隙向下渗水;窗台面的流水坡要缩进窗框下并抹出圆弧;凡挑出墙面的构件和突出墙面线条的下口均设滴水线。

4.2.7卫生间隔断砌块进行防水处理。

墙体与楼、地面交接处的墙脚,可在楼面上预先浇筑一道与墙体同宽的150mm高的素混凝土墙,再在其上砌筑砌体;砌筑砂浆应选用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5,穿墙管孔周边要用干硬性砂浆分层堵实;卫生间隔墙砌体尽可能不留设脚手眼。

5.结语
综上,本文对墙体中常见的裂缝进行了分类,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防止裂缝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对于提高防治墙体裂缝,提高建筑质量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许俊民,严兵.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预防[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2]李慧民,吴敏敏.砖混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价值工程,2010(04).
[3]董鹤亮,朱林.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原因浅析[J].煤炭技术,2002(09).
[4]张玉梅.温度应力对顶层墙体的损坏及防治[J].煤炭技术,200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