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产减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资产减值

发表时间:2008-11-05T11:28:57.51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闫舒静1 曲晓春2

[导读] 摘要: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资产确认计量

摘要: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资产确认计量

一、资产减值会计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就资产减值的定义做了明确说明,即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价值)的差额,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账面价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值。资产减值会计就是资产在期末时,按可收回价值与账面价值孰低计量,并将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的一种会计核算模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明确提出资产减值的概念,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的会计处理,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使资产的价值与其应具有的盈利潜能保持一致。资产减值的计提,对提高企业资产质量,降低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资产减值会计也存在问题,为企业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和准则的不完善给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带来难度。

1、确认时间不明确。新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年末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预计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且是必须每年至少一次。对“定期”的概念没有具体规定,这给企业造成很大的随意性,使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可比性。

2、计量标准的多重性。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八项资产减值确认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判断标准,即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采用了永久性标准,应收账款、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采用了可能性标准,只有对短期投资和委托贷款采用了经济性标准。由于永久性标准和可能性标准在应用中很难确定,对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带来了可能性。

3、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核算方法不同,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大不相同。比如,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可以采用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即使对于相同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不同方法计提的坏账准备也是不同的。同样存货的计量上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且比重较大的生产企业,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其影响就比采用其他方法要小一些,另外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可以采用投资个体计提,也可以按投资类别和投资总体计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4、会计处理方法不当。我国虽然在会计准则许多方面已经跟国际接轨,但在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上仍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如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法定资产重估增值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但对资产减值则一律作为费用或损失确认,这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

(二)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存在的问题。

1、不提或少提减值准备。我国很多企业的存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及无形资产等项目存在余额,但当期没有计提减值准备,即使计提了减值准备,其计提比例相对于资产总额也是偏低。

2、计提秘密准备。2001年出现的众多巨亏公司中,其亏损总额有一半是由于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减值准备造成的。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亏损性公司与盈利性公司相比,其计提减值准备的比例和比重较大。上述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计提秘密准备以操纵利润的现象,即某一年度滥用稳健性原则多计提减值准备,一次亏个够以待来年“扭亏为盈”。

3、减值准备的计提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减值准备的计提规定在不少方面还不够明确,操作起来不好把握,给上市公司留下了太大的选择权,使很多上市公司在决定计提与否以及计提比例高低时随意性很强,公司惯例层可借此操纵利润。

4、信息披露不足。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但披露只是对《企业会计制度》中相应条款的重复。很少有公司结合自身情况提供对资产减值的具体原因的详细分析,对于减值准备的具体数额的确定,其理由与依据更是缺乏详细的解释。

三、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对策

1、充分认识全面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意义。企业应当认识到,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不仅可以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可能会使企业暂时面临亏损的局面,但这是提高资产和收益质量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从长远看,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除,可以避免因资产虚增、利润超额分配而造成企业财力下降的状况,提高风险防范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较为原则化,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全面和具体。例如,国际会计准则在估计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明确区分外部和内部两类信息来源并作出了系统的提示,还明确要求在进行资产减值判断时,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而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迹象的提示过于笼统,也没有对市场利率或市场其他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对资产产生的影响作出相应的规定。又如,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国际会计准则按照单项资产和现金产出单位分别规范,并解决了资产减值测试的操作性问题;而我国会计制度值规定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要求按现金产出单位进行减值测试,同时也没有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由于资产减值,特别是存货和长期投资减值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其确认和计量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借鉴惯技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高管人员行为的内部约束,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控力度,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管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

逐步建立起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加强对高管人员的外部约束,通过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实施间接控制,是对高管人员会计政策选择最有效的激励余数机制之一。

4、加强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减值计提事项的关注。资产减值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手段。自2001年新会计制度实施当年就体现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