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识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食性和活动习性
蚊类成虫多在黄昏、夜间和黎明时取食,蝇类和虻类在白天取食 多数蚊类在交配前有群舞现象,在黄昏或黎明前后,大量雄蚊在离地 面2~3米空旷地、草丛、树林、建筑物附近,聚集飞舞。此时,雌蚊陆 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将其携带出蚊群,在飞行中进行交配 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 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少数种 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
食虫虻科
a. b. c. d. e. f. g. 又称盗虻科。 小至大形,多毛。头宽,有细颈,能活动。 头顶在两复眼间下凹,复眼发达,单眼3个。 触角3节,末节具端刺。 口器细长而坚硬,适于刺吸。翅大而长,足细长多刺,爪垫大,爪间突刚毛状。 腹部8节,细长,雄虫有明显的下生殖板,雌性有尖的伪产卵器。 幼虫长圆筒形,分节明显,各胸节有1对侧腹毛。成、幼虫均肉食性,捕食小形昆虫等。
此时此时雌蚊陆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将其携带出蚊群将其携带出蚊群在飞行中进行交配在飞行中进行交配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少数种少数种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食性和活动习性食性和活动习性蝇类取食腐肉一般雌蚊交配后一般雌蚊交配后需多次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才能完成卵巢发育需多次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才能完成卵巢发育
2 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成虫的羽化有2种方式:直裂——成虫羽化时由蛹体的背面呈“T”字 形裂开;环裂——成虫羽化时由蛹的前端呈环状裂开。
生殖方式和繁殖力
绝大多数两性繁殖,一般为卵生,部分胎生,少数行孤雌生殖和幼 体生殖。双翅目昆虫发育快,繁殖力强,甚至很惊人。如在夏季,家 蝇6~10天即可完成卵到成虫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1~3天即可产 卵;一些寄蝇单雌可产卵6群中,有许多种类为非常重要的农业害虫或检疫害虫,如 小麦吸浆虫、稻瘿蚊、地中海实蝇和美洲斑潜蝇等。
重要检疫害虫
3. 经济意义
在腐食性或尸食性类群中,有些是重要的医学昆虫,能传播多种疾病, 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传播的疾病有病毒类的脊髓灰质炎、传染性肝炎、 天花和红眼病等,衣原体的沙眼,螺旋体的雅司病,细菌类的伤寒、痢 疾、霍乱和肺结核等,原虫类的阿米巴痢疾和鞭毛虫的蛔虫和绦虫病等。
蝗科
—— 蝗科的代表
多栖息于地表或寄主植物上,产卵于土中。由于繁殖力强,个体数量 众多,有时会聚集生活,形成群居型,并具迁飞习性,危害十分严重。
食蚜蝇科
a. b. c. d. 体中型,有黄色斑纹似蜜蜂 头大复眼发达 前翅R与M间有一段游离的伪脉 多捕食性,食蚜虫。
寄蝇科
a. 体小至中型,粗壮多毛。 b. 中胸后盾片发达,露在小盾片外成移圆形突起。 c. 幼虫寄生性,对象为鳞翅目幼虫、蛹及其他虫体上。
花蝇科
a. 体小至中型,外形与蝇科相似,细长多毛,活泼。 b. 中胸背板有 一条完整的横缝,将背板分为前后2块,连同小盾片共3块。 c. 腋瓣大。 d. 幼虫白色至黄色。多腐食,少数植食,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f. g. h.
体小而细长。 头小,近圆球形。 触角细长,14—15节,有轮生的毛,雄 虫触角上的环毛长而密。 复眼大,肾脏形,无单眼。 翅狭长,翅缘和翅脉具鳞片和毛,是本 科的主要特征。足细长, 栖息时后足通常向上丼起。 幼虫通称“孑孓”,头大多毛丛。生活 于水中,取食水藻、微生物等。 雄蚊取食花蜜及其它物质,雌蚊刺吸人、 畜血液,可传播疾病,是重要的卫生昆 虫。主要包括库蚊、伊蚊和按蚊3属。 如尖音库蚊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中 华按蚊是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
1 食性和活动习性
一般雌蚊交配后,需多次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才能完成卵巢发育。蚊 虫的吸血习性随蚊种而异,有的嗜食人血,有是嗜食其它动物血,有的 兼食人及动物血。幼虫的食性很复杂,大致包括植食性、腐食性、尸食 性、捕食性和寄生性。大多数幼虫喜欢湿润环境。
蝇类取食腐肉
2 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全变态。卵一般长卵形。幼虫无足,一般4龄,有显头型、半头型和无 头型3种类型。幼虫气门形式有:前气门式,仅胸气门有呼吸功能;侧气 门式,胸气门封闭,大部分腹节有气门并具呼吸功能;后气门式,仅腹部 最后1对气门有呼吸功能;无气门式,以体表或气管鳃交换气体。蛹有被 蛹、围蛹和裸蛹。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全世界已知20000多种,我国已知约2000种。其中主要包括蝗虫、螽 斯、蟋蟀、蝼蛄等类群。有的学者将该目分为蝗亚目和螽亚目;有的分 为蝗亚目、螽亚目和蝼蛄亚目;有的则分为剑尾亚目和锥尾亚目。
蝗亚目:蝗科 菱蝗科 螽亚目:蟋蟀科 蚤蝼科 螽蟖科 蝼蛄科
蝗亚目:蝗科 菱蝗科 螽亚目:螽蟖科 蟋蟀科 蝼蛄亚目:蝼蛄科 蚤蝼科
头部
在环裂亚目的一些蝇类中,触角基部上方有1倒“U”字形缝,叫额囊 缝 在额囊缝的顶部与触角基部之间有1个新月形骨片,称为新月片。
双 翅 目 昆 虫 的 头 部
正面观 侧面观
胸部
前胸和后胸较小,中胸较发达 前胸背板后侧部称为肩胛 中胸背板分前盾片、后盾片和小盾片 前盾片与后盾片间的外侧是背侧片 中胸侧板常分中侧片、膜侧片、翅侧片和下侧片。
双翅、直翅,同翅目昆虫特点
园艺昆虫识别
一、双翅目
1.
形态特征
2.
3.
生物学特征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1.形态特征
口器吸收式;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或细长多节,或短而少 节;前翅膜翅;后翅退化为棒翅;跗节5节;雌虫无产卵瓣。 幼虫无足型。
1.
2. 3.
头部 胸部
腹部
头部
口器有刺吸式、舐吸式、切吸式等。复眼发达,部分种类雄虫为接眼,单 眼3个,少数单眼缺。 触角形状多样:环裂亚目触角具芒状,触角芒光裸,或基部半光裸、端半 部羽状,或全羽状;短角亚目触角第3节末端常有端刺;长角亚目触角6~18节, 末端无触角芒或端刺。
瘿蚊科
a. b. c. d. e. f. 体微小,纤细,外形似蚊。 复眼发达,长左右愈合成1个。 触角念珠状,每节上有环状细毛。 足细长,翅较宽,纵脉仅3-5条,翅基部有1个基室。 幼虫纺锤形,头部退化,中型腹板常有1突出的剑骨片,为弹跳器官。 幼虫捕食、腐食或植食性。
虻科
a. b. c. d. e. f. g. 体粗壮,中至大形,头部大,后方平截或凹陷。 复眼大,占据头的大部分,雄虫为接眼,雌虫为离眼。 触角3节,基部2节明显,第3节最大、角状、由3—8个亚节组成。 口器适于刺吸,下颚2节,粗短,末节大,成瓣状。 胸部发达,多茸毛。翅大,透明或有色斑。腋瓣发达,边缘有茸毛。平衡棒显著。 足较粗,中足胫节有2距。跗节5节。腹部阔扁,多毛,可见腹板6节。 幼虫长圆柱形,多水生或半水生,肉食性,捕食小动物。雌成虫善飞,主要刺吸哺乳 动物的血液。如牛虻等。
双翅目可分为长角亚目、短 角亚目和环裂亚目共3个亚 目。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 我国已知约6000多种。
大蚊科
a. b. c. d. 体细长似蚊,中或大形。 头大,无单眼,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 栉齿状或锯齿状。 主要特征是中胸背板有一“V”形沟。 足细长,转节与腿节处常易折断。
蚊科
a. b. c. d. e.
1 有听器,在前足胫节或腹部第1节上;前足步行足;雌性成虫产卵器外露 …………………………………………………………………………………2 无听器,前足开掘式,成虫产卵器不外露(蝼蛄亚目) …………………5 2 触角长于身体,产卵器刀剑状,听器在前足胫节上(螽蟖亚目)……3 触角短于体长,产卵器凿状,听器在腹第一节两侧(蝗亚目)…………4 3 跗式4-4-4式;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螽蟖总科Tettigoniodea 跗式3-3-3或3-3-4;尾须长,产卵器剑状……………蟋蟀总科Grylloidea 4 前胸背板不盖住腹部,跗式3-3-3……………………蝗总科Locustoidea 前胸背板特发达,后伸盖住腹部甚至超过腹末;跗式2-2-3…… ……………………………………………………………菱蝗总科Tetrigoidea 5 大形种,后足腿节弱,不能跳跃,跗节2-3节…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 小形种,后足腿节特别膨大,善跳跃,后足跗节1节……………………… ………………………………………………………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
一、直翅目
1. 2. 3.
形态特征 分类的主要依据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形态特征
(1)口器咀嚼式 (2)前翅皮革质,覆翅,后翅 膜质,作纸扇状褶,叠臀区 发达 (3)前足开掘式或后足跳跃式
形态特征
(4)产卵器发达、刀状、剑状或锥状 (5)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或腹部第一节上; (6)多数种类雄虫具有发音器; 在螽斯和蟋蟀中,其雄虫的1对前翅组成 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有听器。在蝗 虫类中,发音器由前翅和后足腿节组成; 听器着生在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
实蝇科
a. 小至中型,常有黄、棕、橙、黑色。
b.
c. d.
头圆,球形。
复眼大,常有绿色光泽。 翅面常有褐色云雾状斑纹,Sc呈直角弯 向前缘,中室2个,臀室三角形,末端 呈锐角。 雌虫腹末产卵器细长。
e.
f.
幼虫植食性,危害果实、种子。
潜蝇科
a. b. c. d. e. 体微小至小型,黑色或黄色。 触角短,第3节呈球型。 前缘脉在Sc脉末端处常有缺刻。 中脉间有2个闭室(基室、中室),基室下方有1小臀室。 美洲斑潜蝇
腹部
自外观上看由4~5节组成,雌虫腹部第6~8节常缩入体内,
能伸缩,形成产卵管。
实 蝇 的 伪 产 卵 器
二. 生物学特性
全变态,但长吻虻科、蜂虻科、小头虻科、拟长吻虻科等的一些种类为 复变态。多数陆生,喜欢潮湿的环境;少数水生。有植食性、肉食性和 腐生性。
食性和活动习性
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经济意义
3. 经济意义
另外,双翅目由 于繁殖力强,在科 学研究和饲料开发 中有非常重要的价 值。如果蝇、家蝇 和麻蝇等。
黑腹果蝇
3. 经济意义
在捕食性和寄生性类群中,部分种类可寄生于人畜体内外,造成蝇蛆 症、睡眼病等,必须注意预防和治疗;部分种类寄生于害虫体内,可作 为益虫加以保护利用。
寄蝇及其寄主
三,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蝗亚目(锥尾亚目) 触角短于体长之半;多具腹听器;以后足摩擦前翅 或腹部背板发音;跗节3节或3节以下;产卵器短,凿状。多在白天活动。
1 蝗科Locustidae 英文名称:short-horned grasshoppers。触角丝状或棒状;前胸背板 发达,马鞍形,仅盖住前胸和中胸背板;多数种类具2对发达的翅,少数 种类翅短或完全无翅;跗节式3-3-3,爪间有中垫;雄虫以后足腿节摩 擦前翅发音;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具1对鼓膜听器。
侧面观
背面观
胸部
前翅发达,膜翅后翅棒翅一些蝇类前翅的内缘近基部有1~2个腋瓣, 在腋瓣外有1个小翅瓣。部分蝇类的前缘脉有1~2个骨化弱或不骨化的 点,使该脉似被折断,称缘折,它可能出现在靠近R1的末端或肩横脉附 近。
胸部
在有瓣蝇类中,头部和胸部的一些鬃毛常有固定的位臵和排列次序, 并给予特定的名称,叫鬃序;足跗节5节;前跗节有爪间突或无爪间突, 爪间突刚毛状或垫状。
分类的主要依据
(1)触角的长短 触角长于体的是蟋蟀和螽斯, 触角短于体的是蝗虫和蝼蛄; (2)前胸背板的形状及发达程度 菱蝗的前胸背板为菱形,向后延 伸盖住胸部,甚至盖住腹部 (3)足的发达程度和跗节的数目 蟋蟀、蝗虫、螽斯的后足为跳跃 足,蝼蛄的前足为开掘足;螽斯 各足的跗节均为4节,其它类群 多为3、2或1节 (4)产卵器的有无、形状 蝗虫、螽斯、蟋蟀的产卵器发 达,呈凿状、刀状、剑状或矛状 等;蝼蛄无特化的产卵器。 (5)听器的有无、位置及形状 在螽斯和蟋蟀中,其雄虫的1 对前翅组成发音器;前足胫节基 部具有听器。在蝗虫类中,发音 器由前翅和后足腿节组成;听器 着生在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
剑尾亚目:螽蟖科 蟋蟀科 锥尾亚目:蝗科 蝼蛄科 蚤蝼科 菱蝗科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蝗亚目: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两侧,产卵器 状,前足步行式,触角短于体 长。 螽蟖亚目: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产卵器刀剑状,前足步行式,触角长于 体。 蝼蛄亚目:前足开掘式,产卵器、听器不外露,触角短于体
亚目及总科检索表
重要医学昆虫
3. 经济意义
但是,一些种类在尸体的法医鉴定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已被应用在 刑事案件的调查和侦破中,是法医昆虫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法医昆虫及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3. 经济意义
在吸血性双翅目昆虫中,一些种类除直接骚扰人畜和吸血外,还传播 多种疾病,包括疟疾、丝虫病、睡眼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和黄热病等, 也是重要的医牧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