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2、简述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答:(1)城市人口规模扩大;(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3)区域性城市不断成长;(4)市镇迅速发展,新兴城镇发展,城镇系统不断完善;(5)城市分布广。

3、简述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特点。

答:(1)三重城墙,分别是外城皇城内城,宫城居中,处于中轴线上。

(2)规则的宫城与不规则苑囿相结合。

(3)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

呈方格网布局。

(4)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5)体现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制。

(6)城市建设与规划有统一的领导,规划意图得以实现(刘秉忠)元大都成为当时最宏伟的城市之一。

4、简述曹魏邺城规划特点以及意义。

答:(1)曹魏邺城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

一方面集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不同点是,分工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了等级的森严。

(2)整个城市布局体现了空间对称的艺术手法,道路正对城门,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对后来影响很大,如唐长安。

(3)改正了东都洛阳的东西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规整,前朝后寝。

5、简述西汉长安修建过程以及建设特点。

答:
1、修建过程:(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2、规划要点:(1)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6、简述宋东京规划要点。

答:(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7、简述周王城制对我国城市规划历史有何影响?答:(1)周王城的规划意匠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有关。

井田的基本单位——夫,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被用来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

(2)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3)当时已会定水平并运用简单的天文知识来定朝向方位。

(4)轴线对称布局。

(5)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堂后寝”。

(6)建筑的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8、简述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答:(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

(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

(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

10、简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2)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3)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12、试述《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内容及两者的差异。

答: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宪章》:(1)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2)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引导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

(3)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一个完整的城市。

1977年国际建协•秘鲁利马《马丘比丘宪章》:(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提出了动态规划的概念。

(3)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体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两者的差异:(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
《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第二篇:城市建设史总结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1 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 1.1.1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状况
依附自然采集的生活,主要的居住方式为穴居、树居等,没有固定居民点。

1.2 原始的居住形式
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穴居及巢居的时间最漫长,影响也最大,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半穴居及地面建筑。

1.2.1穴居
⑴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记载:《易经·繁辞》,《墨子·解过》,《论语》⑵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象形文字
早期的穴多为竖穴。

穴与窖不同,窖一般多小而深,多为储藏用。

1.2.2巢居
⑴我国古代关于巢居的记载:《庄子·盗跖篇》,《风俗通》⑵巢居方式的演化——干阑式建筑 1.2.3半穴居
⑴半穴居方式发展演变历程——穴居与巢居形式的结合
⑵半穴居居住空间基本形态多为方形袋穴,4m*4.3m,穴深
0.8m,中央为火坑,屋中间有支柱,四周也有支柱。

1.2.4地面建筑⑴基本形式:接近半穴居的形式,穴更浅,凹下22—28cm,基本形式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为3.89m*3.58m,12根柱径15—22cm的圆柱;圆形建筑直径5m,周围与圈圆形柱子,中间位火炕。

⑵地域分布及发展特征:黄河流域,随着建筑向地面的发展,长方形平面逐渐取代圆形和方形平面,面积由小增大,室内空间逐渐由单室向双室、多室进化。

东北及内蒙古发现大石堆砌建筑。

1.3原始的居民点
1.3.1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

1.3.2原始居民点的选址
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

1.3.3原始居民点的分区
简单分区,住址与葬地的区分,窑地(主要的手工业制陶)与住区的分开,出现了公共仓库区。

1.3.4原始居民点中的建筑
建筑布局:有一定规律,聚落中心为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周边为居住的小房子,开门方向朝向中心大房子。

建筑分区:出现明显的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分区。

建筑规模:小屋住4—5人。

1.3.5原始居民点内的其他设施壕沟、围墙:为了防御 1.4
城市的产生
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原始社会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

1.4.2城市的形成
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

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原始居民点→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城郭沟池(城)→产生了私有制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剩余产品
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既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小结:
1.原始初期:巢居穴居—固定居民点
2.原始村落后期:
村落简单分区(居住区、墓葬区和陶窖区);
建筑有分工与组合(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储藏空间)3.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与城墙在概念上有区别思考题:
原始的居住形式包括哪些?
举例说明,原始聚落的布局体现了哪些规划思想?简述城市的产生过程? 2殷周时代的城市
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发展概况
公元前17世纪,商部落灭夏朝(奴隶社会形成于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生产技术有了新发展,出现铜器,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革,农业产量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类型增多、商业兴盛,出现了货币,创造了版筑技术。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对立,社会出现分化。

公元前1066年,兴起于渭河上游的周部落,灭商朝,建立周朝,建立更为完善的奴隶制度。

2.1 殷商时代的城市
2.1.1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
夏朝存在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在夏朝中、后期,中国的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有二里头古城、阳城、平阳、安阳、原城、河洛等城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为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它是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志。

二里头城址位于洛阳市区东20公里,偃师市区西南9公路,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

二里头城址总体布局大体是: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相连。

2.1.2商城(郑州)⑴概况
郑州发现商代夯土墙和大片遗址,约2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居住遗址以及各种作坊,从遗址的规模、居民的成分、职业、大量的作坊等情况推断为大城市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⑵城市形态及分区
郑州商城平面近似长方形。

北城墙长约1690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长约1870米,周长将近7公里,包括总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分明。

城市内分布有宫殿、平民住宅区、手工作坊、农业居民点、墓葬区。

货币出现标志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和兴盛。

⑶建筑建筑技术:住宅建造中出现版筑墙技术。

建筑类型:地面住屋、半穴居住屋、全部地下穴居。

建筑面积:大小悬殊大,反映阶级差别。

⑷城市选址
商城的选址注重“近水”,商城附近有贾鲁河、金水河、须索河等,城市与河流关系密切。

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与农业有密切关系。

2.1.3殷墟(安阳小屯)⑴概况
安阳小屯一带,洹河两岸发现大片遗址,有宫室、庙宇、一般住宅、坟墓、土穴、窖和地牢等;城市规模大,范围长达100多公里;以小屯村为中心,发现大量的夯土房屋台基,考证为当时宫室建筑群的遗址;有功能分区,但不严格;王宫分为北、中、南三区;外围有大沟,为防御性沟壕。

⑵宫室建筑群遗址
数十处王宫建筑遗址全为地面建筑,形状多为矩形或凹形,面积
大的为40m*10m,中小型的有28.4m*8m,朝向为正南北,柱下有垫石(当时已注意测定水平)。

房屋结构:由柱础支撑的高大木架构。

王宫附近有窖穴。

王宫的外围为密集的居住遗址(奴隶主和平民),王宫的基址有一定布局,成组排列,住宅有东西、南北两屋相对,中间为庭院(当时已注意朝向和日照)。

半穴居(牲畜或罪犯或奴隶)。

各种手工作坊和墓葬。

2.2 周代的都城
2.2.1早期的都城——周原
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范围约200多平方公里。

2.2.2西周的丰京及镐京
在今西安西南丰水东西岸,城址范围无法肯定,但发现有瓦片,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后来由于政治中心在黄河上游,对于下游的商业中心不便统治,于是在周武王时期在洛阳附近建周王城。

2.2.3洛邑(王城)
周王城规划结构的主要特征:
①城为重城环套形制,规模为方九里
②据井田规划概念,将全城划分为面积相等九分,按方位主次,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分区③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位于城中央
④宫城前方为外朝,后面为市,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置在外朝左右两侧
⑤全城道路网及其他各区均环绕宫廷区,沿主轴线对称罗列,以突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和主轴线的主导作用
⑥宫城是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 2.2.4西周的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
①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规模普遍小;
②形成三级城邑网——周天子—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
③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④城市建设有了一定的规制;⑤发明了瓦,脱离了“茅茨土阶”。

(建筑材料)2.3 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
2.3.1邑
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

《尔雅》记载:“邑外为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可见邑即一般村落。

《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可见邑为奴隶主的驻地。

2.3.2邑与市
中等的邑有时候设市,故称之“有邑之市”,规模相当于赶集的“市”、“墟”、“场”等。

并非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井:市一定在居民点(邑)中,居民点中必然有井。

2.3.3城与国“筑城以卫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国在周代国与城意思相同。

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2.3.4城与廓
“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之为城,外之为廓。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内之为城,外之为廓”,说明城与廓的区别较大,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已经有阶级区分,奴隶主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廓内。

2.3.5城与城市
城与市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是城墙。

城市的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即代表私有制及阶级的产生,需要用城垣来保护私有财产,如《礼记》中记载,“城廓沟池以为固”。

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要设置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一般的居民点(邑)中分化出来。

2.4 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 2.4.1周代的城制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周朝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

《考工记》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考工记》记载,可推测当时已会定水平并运用简单
的天文知识来定方位。

周代建筑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

周代城制对中国古代城市有很大影响,它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如城市的规模,形制要按礼制的等级,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城市道路等级及规模讲究均衡对称等,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中心性质城市的城制有深远影响。

2.4.2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
①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
②没有完整的城墙及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
③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及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的比例;
④城市功能不完整,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有空白地段,五建设;⑤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

小结:殷商:城市(奴隶主的驻地),城市中有明显的阶级对立。

殷周:《周礼·考工记》空间布局制度对后代影响很大。

思考题:
1、城与廓的概念。

2、城与市的概念。

3、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附图说明)。

4、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意思。

5、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

3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3.1 城市建设及发展建设 3.1.1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和丰富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使筑城与攻守城技术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这一时期铁器工具出现并广泛运用于生产,标志着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商业发展也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

3.1.2城市建设
商业交换的发展,使部分封建主集中的都城,或交通要道,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由于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城市防御功能加强。

对城市选址有所研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者农村。

3.2 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3.2.1燕下都(公元前4—前3世纪)①地理位置
在河北易县,是现存战国最大的城市遗址。

②平面布置
城市位于两河所夹的河滩地带,分为内城(城)和外城(廓)两部分,设有城墙,城墙为版筑夯土墙。

内城东侧设有城壕,内外城之间设城墙和运粮河,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城内还有一些利用天然土台筑成的夯土台,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城墙的外围;考古发现,居住主要分布在内城和外城的南部,临中易河;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部和北部,墓区位于内城的西北脚。

③规划思路
基本建设在东城(内城),西城(外城)除一些坟墓和两处遗址外,并没有其他的遗迹。

整个城的中北部都属于宫廷区的范围,宗庙均分布在此区内,其他的手工作坊均环布在宫廷的周围,从而形成一个以宫为主的政治活动的中心。

城之南部则安排市、民间手工作坊等,组合而为一个以市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综合区。

3.2.2赵邯郸(公元前4—前3世纪)①时期公元前386年赵国都城迁至邯郸,公元前228年为秦所灭,先后建都159年,是春秋末的重要城市。

②位置
位于太行山东麓,其宫城在今邯郸西南,由三个小城组成。

③平面布局
城内总平面面积为512万平方米,东城东西最宽处935m,南北最宽处1434m。

西城比较的规整,东西宽1326m、南北长约1396m。

北城也近方形,东西宽1362m,南北长约1557m。

城址有土平台15处,有几处形成一条轴线。

南面一台面积最大。

台东西两侧有双列柱石,是宫殿的主要的建筑遗址。

④规划思路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构成。

“赵王城”是“城”:宫殿,庙宇,社稷等几种与此,是政治活动中心。

“大北城”是
“廓”,手工作坊、市等集中于此,是经济活动中心。

3.2.3齐临淄(公元前4世纪)①位置
位于今山东临淄城北,还有残址。

②规模
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宏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城市总人口在30万以上。

③平面布局
由大城和小城构成,大城南北约4.5公里,东西4公里,周围约7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大城主要是居民点、工商业者和军队驻扎地;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自成体系,有以“恒公台”为主体的建筑群),近似锯齿形,主要驻扎贵族王宫,与大城相接,有道路相连。

城市已形成商业街道,有比较完整的防水设施,并与城外河流联系起来,城内有排水沟,从城内排出城外,出口处有石栏防御。

3.2.4曲阜县鲁城
呈不规则横长方形,城垣南垣较直,东、西、北三面皆有弧度,四角呈圆角,周围有城壕。

共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门,南面两门,绝大部分门道宽10米左右,东北门宽14米。

城市道路有两层.10条主干道,东西向和南北向各5条,宽度10米。

曲阜县鲁城是已发现的最早采取外廓维护宫城的“回”字形布局的都城。

以宫为中心规划,宫城位于中央微偏东处。

城区内分区布置,以主次尊卑来安排。

市在宫城北,基本上也位于规划主轴线上;宫城内部采用前朝后寝制度;城内主要干道纵横各设三条,与《考工记·匠人》记载一致,道路分布密度和路幅宽度视所在地段交通要求而定,并不强求划一。

3.2.5郑韩故城
位于今河南郑县城附近,城分为主城及外廓城两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m,南北宽约4500m。

主城内是宫殿区及贵族居住区,居住区位于宫殿的北边,遗址中又房基、下水管道和水井,居住区北有残存的烧陶窑址。

外廓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居住区,还有一座仓城。

3.2.6淹城
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有三重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和外城为不规则圆形。

三道城墙为土筑,都只有一个城门,不开在一个方向,有一条道路通向内城。

城墙外有护城河。

为战国时期城市遗址 3.2.7楚都郢
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内的长江北岸,纪山之南,又称纪南城。

城址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城门有7个。

城外有护城河。

宫殿区、金属铸造作坊区、制陶作坊区、古井。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
据今人对春秋时期35各国家的统计,其时共有城邑600个,如果再加上其他未统计的国家,当时城邑当在千个以上。

城镇的地理范围广及黄河、长江两大主要流域。

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
如战国时七大诸侯国都城人口都达万户以上,用地规模一般都达10平方公里以上。

3、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
当时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陶、临淄、邯郸、宛、洛阳、大梁、安邑、吴、郢等不下二三十个。

4、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这里讲到选择城址应该注意的条件,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要求城市布局要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形态不必方方正正,道路不必横平竖直。

《管子·大匡》又说:“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这种对城市讲究实际的功能分区,至今还为城市规划建设所遵循。

5、列国都城一般都由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根据考古资料,这一时期各国都城建设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1)一般都有大小两个城池,即有“城”与“郭”之分,大城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兼有一部分贵族宅第。

小城是君王的宫城,城内有建造在高大夯土台基上的豪华宫殿。

至于各种手工作坊,有的位于小城里,有的分布于大城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