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巴西》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2.了解巴西人种构成,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人种构成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2.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情况。
3.了解巴西工业生产与农矿产品分布的关系。
4.了解怎样合理开发与保护热带雨林。
教学重、难点: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课堂内容:(一)导入。
学生引用瑞奇·马丁的世界杯歌曲来导入新课,以此使学生有个对巴西初步的风格印象。
(二)1.学生根据PPT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人种构成,期中人种构成作为一个易错点、重点讲解一下。
2.读图9.16,卞卡一家人,以此提问:巴西的家庭为何有如此的人种构成,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回答原因是殖民、黑奴贩卖。
3.做活动题,思考巴西多元文化受那些方面影响,结果如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案来回答,互相补充交流质疑,最后总结出正确答案。
(三)1.读图9.20,说出巴西的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单元、主要河流、首都。
在书中画出来。
2.找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说出原因是什么?学生将学案的答案交流、补充、质疑,最后总结出正确答案。
3.结合活动题工业矿产资源的分布,说出学案中讨论出的答案,根据学案的提示回答出4个方面。
4.根据图9.19,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过程,盛产的产品、产量首位的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在书中划出来。
(四)1.在书中划出亚马孙河的地位。
2.根据图9.25,区分出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找出巴西人过去破坏热带雨林的行为,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4.想一些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再根据阅读材料读一读巴西政府的措施。
5.进行短暂的辩论:热带雨林究竟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三、总结1.总结课堂学生的表现,表扬大家。
2.总结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强调重、难点。
强调将课堂知识落实到书上。
附:导学案第二节巴西(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2.了解巴西人种构成,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人种构成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9.2巴西 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一、知识点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探究一: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1.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邻国。
巴西位于洲部。
北邻、、、和,西界、、南接、和,东濒洋。
2.说明“巴西是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热带国家”巴西国土面积仅次于、、、,居世界第位,人口数量仅次于、、、,居世界第位,且位居洲各国之首,从而说明巴西是一个、的国家。
3.在巴西的地形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4.总结:⑴、巴西国土主要由、两大地形区构成。
⑵、______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_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___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
探究二:1.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2.在巴西,由于欧洲白种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华人的到来,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鲜明的种族特征。
读课本插图9.20,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
结合课本91页第一段内容,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巴西,白种人占_____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_____%,_____人占6%,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3.指导读图9.21,请说出A、B、C三张图中分别展示了哪一项文体活动?图中展示的每一项活动的发源地在哪?A图的桑巴舞源于,B图的狂欢节是,C图的足球发源于。
进一步说明社会环境对民俗有重要影响。
总结:造成民族大熔炉的原因→现代拉丁美洲的人种、文化是受影响的结果。
二、知识点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探究三:1.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总结:单一生产_____产品,现代工业__________。
2.读“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⑴巴西的东南部是主要分布地区,云集着世界著名的铁矿公司。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巴西1. 教学目标1.利用巴西地形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结合巴西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状况。
3.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 教学重点/难点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 教学用具课件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三幅图片,分别为足球、狂欢节、烤肉和咖啡,问学生三幅图片是哪个国家的代表?学生经国预习知道是巴西,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西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
新授新课:一、民族大熔炉以卞卡同学的家庭组成为例子,让学生说出其家庭特点生:人种复杂(幻灯片)三句有关巴西人种特点的话,判断正误师:饼状图可见,白色人种最多,但与混血人种相当。
巴西的文化具有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
幻灯片显示巴西独特的文化。
二、巴西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观察地图册或者幻灯片的巴西基本地理位置图,看巴西主要位于哪两条特殊的纬线之间?主要位于什么温度带?生: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师:热量充足2. 海陆位置巴西濒临哪些大洋?生:大西洋3. 半球位置幻灯片呈现巴西的经度范围,结合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能不能判断出来他的半球位置?生:北半球,西半球二、地形特征学生找出巴西两个主要地形区、一条河流,教师讲解其特殊性。
学生结合幻灯片两幅图说出地形区和气候的对应关系。
三、农业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学生通过自学的形式找出巴西主要的农作物有什么?哪些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咖啡王国、甘蔗、柑橘),哪些粮食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大豆、玉米、水稻)?四、工业1.学生读图填空,找出巴西主要矿产资源、工业部门等。
2.学生读图总结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讲解三个主要城市。
五、热带雨林的保护图片呈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并总结,动画呈现热带雨林面临的威胁活动一:学生角色扮演成开发商、当地农民、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等,陈述自己对巴西热带雨林的观点。
活动二:比手气,拼实力不同热带雨林的动物对应不同难度的习题,学生选择并回答。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巴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二)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教学过程:(一)第1课时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是为了让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国地理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观察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巴西的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巴西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巴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工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图片。
4.文字材料:关于巴西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世界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巴西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主要介绍巴西的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继第一课时对巴西的总体介绍之后,对巴西的更深入探讨,旨在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巴西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巴西的基本概况。
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对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巴西的地理特点、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扎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巴西的地理特点、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南美洲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巴西的地理特点、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分布等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巴西的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案例,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巴西。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相关资料。
2.巴西地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经济状况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3.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巴西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巴西的基本概况,那么巴西有哪些地理特点呢?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巴西的气候类型分布图、经济状况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巴西的气候特点、经济状况。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两张图表,我们能了解到巴西的哪些气候特点和经济状况呢?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巴西的文化特色。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巴西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巴西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拓展内容,如关注巴西的足球运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话题。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如通过地图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拓展成果和感悟,互相学习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地图、地球仪、白板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教学课件、相关视频资料等。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在线地图、巴西相关新闻报道、经济发展数据等。
-巴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落后于南方,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③巴西的人地关系
-巴西的人地关系复杂,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在大豆种植和矿产开发等领域。
-巴西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如设立保护区、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巴西的人民对自然环境有深厚的感情,环境保护意识较高,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4)分析巴西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5)研究巴西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了解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课时,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陆地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以及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地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3. 学会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解读地图。
三、教学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西宽约4,320公里,南北长约4,300公里。
-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8,511万平方公里。
- 巴西的人口约2.1亿,是世界上人口第六多的国家。
2. 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糖和芒果生产国之一。
- 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石油产量居世界前列。
3. 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解读地图- 学生通过辨认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信息,获取有关巴西地理特征的信息。
- 学生运用图例和比例尺对地图进行解读,理解地理信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未知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2.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调查巴西的主要自然资源,并汇报给全班。
3. 图片解读:学生观察并解读巴西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信息。
4. 问答交流: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巴西地理知识的理解。
5. 小结归纳:对本课时所学的巴西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2. 基于学生的问答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巴西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我的理想旅行目的地”作业,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了解其地理特征和旅游资源,并展示给全班。
2. 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纪录片,扩展他们对巴西及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 (新版)新
第二节巴西课标内容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民族等人文地理要素的概况。
课标分解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一】目标与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1.根据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难点: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及形式:课前播放第30界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里约八分钟”表演的视频。
·提出任务:同学们知道下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同学们对巴西有何印象?一提起巴西就让我们想到桑巴舞和足球,可见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的影响之大。
同学们一定很向往去巴西旅游吧,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朋友:刘星,他也像同学们一样对巴西产生了浓厚兴趣。
刘星一家在今年2月份去巴西旅游,领略了巴西的异域风情,但是他们有很多问题和困惑,今天就让我们用“地理眼”帮他们解决问题吧。
设计意图:用大家熟悉的桑巴舞和足球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创设刘星一家人去巴西旅游的情景,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向同学们提出任务,以此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贯穿起来,从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讲授新课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
必答不需举手,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但必须在老师宣布开始后才能进行。
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次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第一关:了解巴西文化。
第二关:聚焦经济发展。
第三关:保护热带雨林。
闯过三关后,得分最多的小组的同学获胜。
一、了解巴西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展示刘星寄回来的照片(景观图),刘星产生了下列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
课题第二节巴西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目标1. 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2. 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3. 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的影响。
4. 能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5. 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6. 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7. 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8. 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9. 知道热带雨林的分布以及存在的危机。
10. 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1.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亚马孙热带雨。
2. 巴西工农业的特征及主要城市名称和分布地区。
难点:1.巴西工农业的特征及主要城市名称和分布地区。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建议与反思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巴西人民过狂欢节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巴西的地理位置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南北美洲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到巴西,位于哪个大洲上。
2. 教师展示世界政区图,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二)巴西主要的地形区以及地形特征1. 教师展示巴西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到大西洋、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
2.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地形类型。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占巴西陆地面积的2/3。
亚马。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中应包括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深入学习巴西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学生可能对巴西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像进行解释。其次,学生可能对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此外,学生可能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用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巴西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例如,可以准备巴西的地形地貌图、气候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巴西的自然景观、城市风貌等。
3.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需要进行地图制作实验,应准备足够的地图材料、颜料、剪刀等工具。同时,要确保实验器材的使用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在课堂管理上,我注意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是有时候在处理学生纪律问题时,我可能过于严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采取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此外,还可以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室布置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安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距离深入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巴经贸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对国际友好合作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有黑人,但是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可是人数占一半以上的是白种人,看看教材P82,卞卡的祖先有一种肤色呢?她是多少个种族的混血儿呢?……
这就是巴西种族构成的特点,这里是混血种人的社会。巴西最典型的文化就是狂欢节、桑巴舞、足球。他们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例如狂欢节……
(过渡)
(3)自然环境
(2)巴西经济特征及主要的经济作物。
(3)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保护。
2.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资料分析巴西自然环境对工农业产生的影响。
三、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实施时间:
2014年 月 日 星期
五、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导入】
微课程和一张肺部图片导入。
【教学过程】
1.(过渡)这是什么?……
③通过教材P86的图9.24可以知道巴西工业分布的特点,其中石油和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铁矿分布范围较广。
5.
【教学小结】
抬头看课件快速记忆有关美国的重点知识,5分钟。
六、课后分类作业
地理学科无课后作业,完成学案中习题即可。
七、板书设计
八、安全提示
要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九、课后反思
热带草原气候
东南亚
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以南非洲
可可
热带草原气候
②通过教材P84图9.19可知,巴西在20世纪以前依靠单一的初级的农矿产品,现代化工业不发达;但是,在二战结束以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与世界重要生产国的行列。
巴西
课题:巴西
共1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是本册书中关于南美洲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了解。
但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文化以及独特的政治制度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观察和地理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了解,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巴西的独特政治制度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准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巴西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原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巴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类型、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知道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分析】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
教材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
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3、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周游世界快一学期了,发现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巴西的自然环境1、巴西地理位置和面积活动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巴西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和形成过程;2、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特征、以及主要城市名称和分布地区;4、知道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技能目标:1、能根据地图相关信息分析巴西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征;2、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3、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解情感目标: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1、巴西经济特征和主要热带经济作物;2、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和保护;3、主要城市的分布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教学难点:1、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地形对气候、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影响;2、如何对热带雨林合理开发利用?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准备:相关图表及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图表分析、启发、讨论、比较等综合法;教学安排:二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将同大家一块从美国向南出发,经过墨西哥到足球王国----巴西去旅行让我们先来认识巴西的自然环境。
(课件展示)9-17巴西在世界的位置、9—18巴西的地形图(提问)从这两幅图中可获取巴西哪些方面的信息?(同桌讨论、举手回答)(展示小结)地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有十个陆上邻国;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小之间,热带面积广大;主要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是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最大的河流;热带气候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课件展示)巴西人口、面积资料表面积人口巴西 851万平方千米 1.7亿占拉丁美洲的百分比 43 33在世界各国中的位次 5 5(提问)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是哪些国家?请一位同学依次说出。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素养、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四个方面。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环境综合分析能力。
(3)巴西的自然资源:学生需要知道巴西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铁矿资源、石油资源和农业资源等。
(4)巴西的经济发展:学生需要了解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咖啡和甘蔗产量,以及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5)巴西的人口分布:学生需要掌握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较高。
2.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相关知识。
2.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巴西的地理特点。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巴西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巴西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10.巴西的生态环境问题:巴西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面临着亚马逊雨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和国际社会正在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问题。
11.巴西的文化特点:巴西拥有多元文化的背景,巴西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12.巴西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巴西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双边和多边合作等活动。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地图、数据可视化工具等,帮助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巴西课标内容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民族等人文地理要素的概况。
课标分解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一】目标与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1.根据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难点: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及形式:课前播放第30界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里约八分钟”表演的视频。
·提出任务:同学们知道下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同学们对巴西有何印象?一提起巴西就让我们想到桑巴舞和足球,可见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的影响之大。
同学们一定很向往去巴西旅游吧,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朋友:刘星,他也像同学们一样对巴西产生了浓厚兴趣。
刘星一家在今年2月份去巴西旅游,领略了巴西的异域风情,但是他们有很多问题和困惑,今天就让我们用“地理眼”帮他们解决问题吧。
设计意图:用大家熟悉的桑巴舞和足球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创设刘星一家人去巴西旅游的情景,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向同学们提出任务,以此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贯穿起来,从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讲授新课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
必答不需举手,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但必须在老师宣布开始后才能进行。
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次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第一关:了解巴西文化。
第二关:聚焦经济发展。
第三关:保护热带雨林。
闯过三关后,得分最多的小组的同学获胜。
一、了解巴西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展示刘星寄回来的照片(景观图),刘星产生了下列疑问。
针对刘星的疑问,同学们选择词条进行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完成表格。
此环节为必答题,答对的小组得50分。
有错误酌情得分。
问题引领:1.为什么桑巴舞有非洲的鼓乐和舞蹈又有葡萄牙民歌音乐呢?足球起源于英国,为什么在巴西盛行?图文资料葡萄牙的民歌、游戏与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堪称世界一流。
资料: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
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大批的非洲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
完成表格2.为什么巴西的混血种人多?图文资料巴西人种构成图卡卡的一家得出结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非洲的黑人以及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通婚比较普遍,后代多为混血种人。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图文资料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将历史溯源和文化现象、融合的地域文化整合在一起,有效地指明巴西多元文化的特点的形成原因,即殖民历史。
并为混血种人数量多的特点埋下伏笔。
从而得出巴西文化多元、混血种人数量多的特征。
而其殖民历史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承转至第二板块。
教学评价:以巴西的文化现象作为兴趣点进行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图文资料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将文化现象、融合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溯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巴西文化形成的殖民历史背景。
二、聚焦经济发展探究活动一: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活动内容及形式:刘星发现巴西的农产品与他的家乡北京的大不一样,而且农作物的分布也与其他国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的影响,在老师的引导下,分三组进行探究。
分组探究巴西位置、地形、气候、开发历史等条件,综合以上条件,采用质疑—推测—验证的方法,根据巴西的自然条件推测主要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的分布,并且进行验证。
此环节为必答题,答对的小组得50分,部分答对者酌情给分。
问题引领1:(1)看图说出巴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推测并选择不同农产品的分布范围。
(2)看地形图说出巴西的两大地形区是什么?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推测并选择地形区进行合理布局农业。
(3)据气候分布图说出巴西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推测农作物的布局。
(4)综合地形和气候条件再一次推测农作物的布局。
进行验证。
分组活动:位置:__________带有利条件:__________选择农作物类型:A热带作物B温带作物两大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条件:_________森林布局在:__________,农作物布局在:__________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综合地形和气候推测森林和农作物布局,设计图例,并完成画图。
并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采用质疑—推测—验证的学习方法,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培养学生的因地制宜的观念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另外,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亚马孙平原地区不宜耕作,也为第三板块保护热带雨林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教学评价:学生在推测农业布局时,学会了学习方法,那就是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条件,考虑布局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并综合以上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合理布局。
教学过程体现了方法的指导。
探究活动二: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活动内容及形式:通过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探究,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把这种方法迁移应用到探究活动二当中,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此环节为抢答题,举手抢答,每一题答对者给20分。
补充答案正确的小组也酌情给分。
问题引领2:(1)巴西主要有哪些矿产资源?(2)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如何布局效益更大?推测布局。
(3)除了资源影响布局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影响布局?(4)综合以上因素,找出主要工业中心,推测布局。
进行验证。
图文资料矿产资源分布图 资源和工业分布图举例并列表:源的关系,当然也综合分析了交通、开发历史等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又一次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
教学评价:关于布局的学习方法,经过此次的迁移应用,学生们能够学会从考虑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工业布局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了学习方法。
承转:巴西独立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目前已经成为拉丁美洲经济较发达的国家。
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巴西成为飞机、汽车、钢铁、机械的主要生产国。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巴西的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
三、保护热带雨林·活动内容及形式:刘星对当地学生进行了采访(如下图),客串了一把记者,还查找了热带雨林的环境作用。
如果我们是开发商、政府官员、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怎样看待呢?下面四个组分角色扮演开发商、政府官员、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让另外两组充当记者进行采访,被采访的同学面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每组派一名同学表达观点,言之有理即给分。
最高50分。
·图文资料:马西等亚马孙流域国家在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上陷于两难境地。
下面是三位学生的对话。
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
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亚马孙热带雨林设计意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地球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尤其是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教学评价:这个过程中采访的同学举止大方,而被采访的同学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场面非常活跃,每个小组积极出谋划策,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
教学与反思本节课本着“知识—方法—观念”层层渗透的教学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法,导入有效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用这条主线将整个教学过程串联在一起。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本节课有效地整合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了方法的学习,即“质疑—推测—验证”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概括、分析和创新思维等能力;而且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因地制宜的观念,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致力于导”的教学理念。
课堂学习评价一、慧眼识图1.小明的爸爸是一位驻外使馆的工作人员,那个国家的国民特别爱踢足球和跳桑巴舞,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咖啡最多的国家。
该国是()。
读下图,完成第2~3题。
2.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成为经济支柱B.澳大利亚人口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因为这里地形平坦C.巴西是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气候使当地盛产咖啡、柑橘、甘蔗D.巴西人口多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3.关于图中澳大利亚和巴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B.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C.澳大利亚地跨南寒带和南温带D.巴西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广大读下图,完成第4~6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③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毁林开荒种地④修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巴西是南美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B.煤、石油储量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煤炭发电C.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D.全国大部分工业区分布在东南部沿海6.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原因中相同的是()。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C.海上交通便利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二、图说地理7.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享誉世界。
请根据以下的图文资料,探究巴西。
(1)概括出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根据自然条件,举例说出巴西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就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一、1.B 2.C 3.B 4.C 5.B 6.C二、7.(1)位置特点:大部分位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地形特点: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气候特点: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湿热。
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任选一点即可)(2)巴西的农作物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农产品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