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菜系的传统特色对楚菜发展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菜系的传统特色对楚菜发展的启示
食物是探索世界的通道,通过探索饮食文化,更加理解身处的土地,不仅看到疆土的物产分布,也可看到历史流变。
3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我省两位楚菜研究的代表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姚伟钧和作家、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特聘教授曾庆伟,梳理楚菜发展流变脉络。
楚菜源于江汉平原,已绵延2800多年
记者:楚菜最早诞生在什么时候,迄今有多长历史?
姚伟钧:楚菜源于古代的楚国,至今历时约2800年。
从西周初年立国算起,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为止,楚国历时800余年。
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文化的鼎盛,作为楚文化一支的楚菜也随之发展。
屈原在《楚辞》中的《招魂》《大招》中,分别记录了两份著名的菜单,其中《招魂》里记录了从主食到菜肴、精美的点心、酒水饮料等20多个品种的楚地名食,从这张食单中可以看出,当时楚国食物原料丰富,烹调方法及调味手段多变,说明楚菜在先秦时期已初具雏形。
《淮南子·齐俗训》中“荆吴芬馨,以啖其口”的赞语,也反映出楚国当时已成为驰名四方的美食之乡,具有地域风味的楚菜当时已见端倪,初具雏形。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100多件公元前433年的饮食器具,从考古学上可佐证楚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饮食器具主要由铜、陶、金、漆木、竹5种材料制作而成,其中一件煎盘,
由上盘下炉两部分组成,出土时盘中有鱼骨(经鉴定为鲫鱼),盘内有木炭,炉底有烟炱痕迹,显然是煎烤食物的炊器。
在众多的饮食器具中,煎盘是一种可烧、可煎、可炒的饮食器具,而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能运用煎、炒等烹调方法,这在各大菜系中是领先的,同时也充分证实了楚菜历史源远流长。
记者:楚国饮食器皿有什么特点?
姚伟钧:美食搭配美器,楚食不但讲究色香味美,也非常重视饮食器具之美。
楚国饮食器皿品种丰富,琳琅满目,主要包括鼎、鬲、敦等,还出现了一些造型独特、功能新颖的饮食器皿,如猪形酒具盒、对凤纹耳杯、青铜冰鉴等,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从文献和考古资料可见,楚菜器皿的材质丰富多样,主要有陶、青铜、金银、漆及竹木等。
其中漆质器皿是楚国最富特色的食器。
漆器是中国古代先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历经数千年发展,成为举世瞩目、极其珍贵的工艺品。
同时,漆质饮食器皿具有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等优点,弥补铜器价格昂贵、陶器易碎的缺点。
饭稻羹鱼的传统
记者:湖北人以米饭为主食,搭配各种菜品,而且特别爱吃鱼,与北方人爱吃面食的习惯有很大不一样,湖北人饮食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姚伟钧:据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在楚国境内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普遍发现有稻谷遗存。
湖南彭头山文化、石门皂市遗址下层文化,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说明楚国已进入农业时代。
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是一致的,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稻的种植与食用也主要是在长江流域,如《周礼·夏官·职方氏》中就认为荆州、扬州“其谷宜稻”。
荆州、扬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属楚、吴、越,是著名的水乡泽国,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叙述这里的饮食生活状况为“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也认为:“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可见,稻谷一直是楚国人民的主食。
楚人主食为稻米,稻米不如麦面可以制作出许多花色品种,因此楚人便以多样副食和菜肴品种来改善主食单调的状况。
楚国先民,主食一直以稻米为主,辅以菱、粟等。
新石器时代以后,副食主要有肉食、蔬菜两大类,肉食又有兽、禽、鱼三种。
蔬菜在春秋之前尚未发现,但在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墓中已有不少发现,而且品种较多,已是当时人们的主要副食,同时还发现了许多调味料,说明当时对饮食质量的要求提高了。
战国秦汉时间,渔猎比重不断下降,食用家畜比例上升,肉食品种越来越丰富。
秦汉以后,楚地饮食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汉魏,《七发》记下了“狗羹盖石花菜”“熊掌调芍药酱”“鲤鱼片缀紫苏”等荆楚菜肴,《淮南子》也盛赞楚人调味精于“甘酸之变”。
这时还制成“造饭少顷即熟”的诸葛行锅和光可鉴人的江陵朱墨漆器,反映了这一时期楚地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唐宋时期,《江行杂录》介绍过制菜“馨香脆美,济楚细腻”、工价高达百匹锦绢的江陵厨娘。
五祖寺素菜风靡一时,苏东坡命名的黄州美食脍炙人口。
晚唐诗人罗隐在《忆夏口》中吟唱道:“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
当年不得尽一醉,别梦有时还重游。
”诗句反映了武汉地区的饮食业在1000多年前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到了明清两代,楚菜更趋成熟。
在《食经》《随园食单》《闲情偶寄》和《清稗类钞》等著名食书中,搜集的楚菜精品就更多了。
此外,黄云鹄的《粥谱》集古代粥方之大成,楚乡的蒸菜、煨汤和多料合烹技法见于众多的食经,楚菜作为一个菜系已基本定型。
楚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食材方面,注重稻米与水产,讲究饭稻羹鱼、主副搭配;制作方面,强调烹调精细、五味调和;在器皿方面,偏好食器相宜。
“咸鲜、微辣”是正宗的“湖北味”
楚菜经过近2800年的传承与发展,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吸引全国多个菜系的不同特点,逐渐形成自成一体的地方菜系,具有“原汁、味浓、咸鲜、微辣”的基本味型特点和“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合四方”的综合特点。
记者:正宗的湖北味有什么特点?
曾庆伟:楚菜基本味型的确立,与武汉这个城市密切相关。
春秋战国之后,湖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逐渐由郢都(今湖北荆州)向江夏(今湖北武汉)东移,至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至江夏(今武汉)的局面已经确立,湖北作为一个行政省
份不再分分合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政区地理格局。
自此以后,武汉作为荆楚饮食文化的中心,湖北各地的菜品在这里汇聚,争奇斗艳;湖北各地的厨师在这里各施其艺,各展其才,使得武汉饮食市场上售卖的菜品,成为楚菜菜品的典型代表,并对省内城乡各地的餐饮业有强大的影响和辐射力。
所以明朝中期至今的约500年,武汉这座城市对于楚菜基本味型的确立具有了重要意义。
明朝成化时期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汉江改道,带来汉口水路交通的极大便利,促进了商业繁荣,船运、码头、贸易,改变了武汉原有的地理格局和经济结构,行商坐贾的从商生存方式,使武汉地区尤其是汉口镇出现了广泛的人口流动。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开埠。
通商开埠和设立租界,使不同国度的外国人,将各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武汉,加快汉口朝着开放性城市迈进,同时也促进了武汉饮食文化的大发展。
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英、俄、法、德、日等国相继在汉口设立租界,武汉码头林立,码头工人数量急剧增加,以码头工人为消费对象的众多餐馆、小吃店,为了迎合其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满足繁重体力劳动对饮食的特别需求,使得武汉菜的基本味型在这个时期开始定格于“油大、味大、芡浓”,继而影响湖北菜基本味型的定型与发展。
同时,湖北“天下粮仓”物产格局的进一步巩固,对辣椒等外来特色食材的萃选接纳,使得楚菜进入快速发展期,楚菜的整体风味基本形成,确立了“咸鲜”与“微辣”的基本味型。
楚菜以淡水鱼为主选原料,鱼馔为主,鲜香为本,汁浓芡亮,奠定了“鲜”的口味基础。
在楚菜烹饪过程中,较多使用辣椒、胡椒、生姜、大蒜等辛香调料,尤其较多使用辣椒,奠定了“辣”的滋味特征。
湖北是千湖之省,淡水鱼产量居全国第一,尤其江汉平原的湖区,是全国最为著名的水产区之一,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鳜、乌鳢等品种亦很丰饶。
厨师以淡水鱼鲜为主要食材,用蒸、烧、煮、煎等多种技术,烹饪出数以百计的淡水鱼鲜菜品,这些菜品有一个共同点:“鲜”。
长期烹饪实践证明,烹鱼时适度用盐则鲜,无盐则腥,食盐的合理使用对鱼菜鲜味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简而言之,楚菜基本味型特点,自春秋时期的雏形,至明、清、民国时期成熟并延至今天,是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形成的。
当然,几千年来楚菜基本味型总处在变化之中,但不管怎么变化,楚菜基本味型核心中的“咸鲜”不会丢失,“咸鲜”是湖北人数千年味觉记忆的基调,是由湖北地理环境、食材品类,烹饪方法及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记者:历史记载中,与楚菜相关的食材有哪些?
曾庆伟:《诗经》《左传》《国语》《楚辞》等经典作品中,均有与楚菜相关的内容。
《诗经》中与饮食烹饪有关的篇章比较多。
《诗经·幽风·七月》中有“其始播百谷”。
《诗经·小雅·大田》和《诗经·周颂·噫嘻》都有“播厥百谷”。
《诗经》中也提到了不少鱼类,鲿、鲨、鲂、、鲤是贵族宴会宾客的下酒物。
我国原产蔬菜,最早和
最多的记载见于《诗经》,有葵、韭、葑、荷、芹、薇等十多种,其中大多数蔬菜在楚地都有。
据农业史资料显示,虽然汉代以前中国人利用的蔬菜种类颇多,但属于栽培的蔬菜当时只有韭、瓠、瓜(甜瓜)、姜、笋、蒲等中国原产的少数种类。
东汉时增加到20多种,以后又陆续增加,南北朝时达30余种。
其后到元末的数百年间,一直未超过40种。
明、清两代增加较快,到清末,主要栽培蔬菜种类将近60种,其中既有高等植物,也有属于低等植物的食用菌类,还有丰富多彩的水生蔬菜。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国外引进和对原有蔬菜品种的改良,以及蔬菜的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到了现代与当代,随着种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蔬菜的品种和数量得到极大增加,新的蔬菜品种不断涌现,现今湖北百姓食用的蔬菜品种,包括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等,已达200多种。
记者: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同在湖北,襄阳、恩施、武汉等地的饮食风味习俗均不同,楚菜有哪些菜系、流派?
曾庆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自然生态,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禽畜水产不同,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在漫长历史沉淀中逐步形成了湖北的地域风味食俗。
关于湖北菜分支流派的划分,餐饮界比较认同的是“五支系”划分法,即以古云梦泽为中心的“汉沔风味”、以荆江河曲为中心的“荆南风味”、以汉水流域为中心的“襄郧风味”、以鄂东丘原为中心的“鄂东南风味”和以鄂西南山地为中心的“土家风味”。
汉沔风味以古云梦泽为中心,具体包括武汉、孝感、仙桃(古称沔阳)等地的风味版图。
擅长烹制大水产(即鳊鱼、鱼、财鱼、胖头鱼、白鱼等体形较大的淡水鱼类和水生植物),以烧菜尤其是烹烧鱼菜、蒸菜和煨汤见长。
米类小吃特色鲜明。
菜肴口感柔嫩滑爽,口味咸鲜微辣,被誉为楚菜之精华。
2018年4月,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组织本省的饮食文化学者、中国烹饪大师等专家评选出能代表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菜发展水平的10道菜肴,其中,“葱烧武昌鱼”“腊肉炒洪山菜薹”“排骨藕煨汤”“粉蒸鱼”“原汤汆鱼圆”“沔阳三蒸”都属汉沔风味的经典菜式。
全国餐饮界有个共识:湖北菜,“水产为本,鱼菜为主,楚文化传统深厚和鱼米之乡情韵浓郁”。
从烹饪技艺上看,湖北厨师烹制湖北菜式使用最常用的技法是蒸、烧、煨、炒诸法,进一步说,湖北厨师能够在全国各地方菜系之林立足,实则在于善于烹制味道醇厚的烧菜,从古至今,烧菜技艺都是湖北厨师的拿手长项。
记者:武汉热干面名扬中外,户部巷美食街也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打卡地,湖北小吃有什么特点?
曾庆伟:在历史的长河中,荆楚人民创造出了许多风味各异的名特小吃。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就记述过楚王宫的筵席点心,如粔籹、蜜饵之类,这也就是甜麻花、酥馓子、蜜糖糕的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武汉一带已有众多的节令小吃,《荆楚岁时记》中有“如立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和清明吃大麦粥的记载,
《续齐谐记》介绍了楚地端午节用彩丝线缠粽子投水祭奠屈原的风俗,荆州刺史桓温常在重阳到龙山登高,品尝九黄饼。
明清两代武汉小吃不断充实新品种。
《汉口竹枝词》中有“芝麻馓子叫凄凉,巷口鸣锣卖小糖。
水饺汤圆猪血担,深夜还有满街梆”,可见当时小吃品种已经很丰富了。
20世纪以来,武汉小吃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多,质量提高,出现了一些名特小吃,如热干面、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等,这些武汉特色小吃在武昌户部巷有亮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