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专题十六实用类文本阅读(B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6 实用类文本阅读(B)
一、(2015·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爱因斯坦比肩的世纪伟人——鲍林
张科生
莱纳斯·卡尔·鲍林是公认的杰出科学家。
著名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把他列为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之一,与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齐名。
20世纪只有他与爱因斯坦比肩。
鲍林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逆境中度过的。
他9岁丧父,身为家庭主妇的母亲无力抚养三个子女,家庭经济情况顿时陷入拮据。
鲍林从13岁起就开始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
他干过许多工作,如在保龄球馆摆放木瓶,分送报纸、邮件和牛奶,在肉店帮助卖肉,在电影院帮助放电影,等等。
鲍林从小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遇事总爱刨根问底。
大约在13岁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同学给他做“化学实验”,将硫酸滴入食糖与氯酸钾的混合物中。
结果,火焰一下子窜出来,瓷碗中只留下水和一堆黑色的炭。
鲍林对这种一些物质变成另外一些物质的现象深感惊讶。
从这天起,他立志成为化学家。
鲍林于1925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到欧洲,跟随索末菲、玻恩等物理大师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并与当时物理学界顶尖人物玻尔、薛定锷等人有过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两年后回到美国,鲍林应用量子力学,从事化学键本质的研究,创立了化学键理论,应用这一理论,在其后二十多年里,鲍林与他的学生合作,一共确定了不下225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
1950年前后,鲍林攻克了蛋白质结构的重大课题。
鲍林参与了研究DNA结构这一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竞争,虽然未能正确破解DNA的分子结构,但是,他为正确地破译奠定了基础。
沃森与克里克之所以能成功破译DNA分子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应用了鲍林的理论和方法。
李远哲先生曾说过,他最佩服鲍林说过的一句话:“当年轻人发现老一辈做错的事情时,科学才会进步,社会才会进步。
”由于对现代化学贡献巨大,1954年鲍林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①无论在科学问题上还是在社会问题上,鲍林均受到爱因斯坦的深刻影响。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他生命结束的40年间,他一直深切关怀人类的命运。
除了科学以外,占据爱因斯
坦头脑的最重要的事情,一直是如何消除战争,争取世界和平。
鲍林和爱因斯坦是忘年之交,他们在反对核试验和争取世界和平方面一拍即合。
爱因斯坦去世以后,鲍林一直高举反对核试验和核武器的大旗。
1957年,鲍林发起了一项签名运动,征集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在禁止核武器试验请愿书上签名。
短短几个月时间,其征集到49个国家11021位知名学者和科学家的签名。
他们中间有37人是诺贝尔奖获奖者.包括李政道和杨振宁,35人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216人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家总计有2705人。
l 958年1月,鲍林将请愿书呈交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先生。
因为这次签名运动,鲍林后来遭到美国国会的调查。
面对被起诉和被拘捕的危险,鲍林一直坚持反对核试验。
这之后,他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整理成书,这就是《再不要战争》。
1963年,美英苏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紧随其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鲍林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从60岁直到高龄,鲍林仍继续活跃于科研第一线。
②许多科学家在这个年龄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再无建树,但鲍林似乎不想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许多诺贝尔奖得主曾因获奖而红极一时、此后便默默无闻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直到90岁高龄,鲍林仍继续在物理、化学等方面发表论文。
晚年的鲍林(近90岁时)与德国科学家拉思合作,于l989年创立关于人类冠心病病因的统一理论。
破解了人类冠心病之谜。
鲍林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洞察力,在近90岁高龄,有根有据地提出冠心病统一理论,为人类从根本上战胜冠心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1年,鲍林与拉思其同申报了与上述理论相关的四项发明专利。
1994年美国专利局公布了这四项发明?以如此高龄(9(1岁)仍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科学成就,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删改)
【注】莱纳斯·卡尔·鲍林(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
1.第一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2.(4分)
(1)简要回答文中画线句子①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2分)
无论在科学问题上还是在社会问题上,鲍林均受到爱因斯坦的深刻影响。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②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分)
许多科学家在这个年龄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再无建树,但鲍林似乎不想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3.作为世纪伟人,鲍林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4分)
4.作者在文中简介了鲍林的早年经历和晚年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鲍林的这些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6分)
二、(2015·山东省文登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l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
我的兄弟王小波
王小平
小波的出生正赶上我父亲遭受贬黜的时候。
一场风波,这就是他的名字的由来。
我母亲终日以泪洗面。
当时他尚在母亲腹中,无法不直接承受这种悲哀的影响。
他生下来就严重缺钙,他后来把钙片当炒豆吃,这与他最终长成一个一米八四的大个不无关系,而且看起来有点傻头傻脑。
我母亲常溺爱地叫他傻波子。
小时候,我发现他的思想常定格在一个东西上,陷入冥想,中断了对外界的反应,很不像他那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站在其他活泼的祖国花朵之间,似乎是一个异类,因此受到了一些误解。
后来他上学了,但似乎从来没成过一个好学生,总是怀着不服管教的叛逆之心。
有一次老师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但两眼平视,一声不吭,弄得老师无奈他何。
他就这样,不关心课业,所以成绩单根本看不得,因此挨了不少揍。
他那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玩得忘情而投入。
剩下的就是看书;不管什么纸片捡起来就看,连农作物栽培手册都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落了个傻名,功课也不好,但兄弟姐妹都知道他绝不傻。
他看书奇快,和我比快时回回占先。
据他说,他一小时能看一百多页,而我充其量能看六七十页光景。
小波自小和我投契,一块儿捣乱,一块儿挨揍。
说来我们俩都不是什么好鸟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平日里偷鸡摸狗,无恶不作,给我爸妈气得不善。
那时,革命的重头戏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对我们来说,那是另一个星球上发生的事情。
我们生活在革命的层次之外。
倒是花树泥土的气味,自然中的光影转换,景物中隐藏的异种气氛,像谜一样令我们着魔。
诙谐是小波的另一天性。
他喜欢笑谑,经常能敏捷地抓住可笑的东西。
饭桌上是他驰骋谈锋的地方,时常妙语如珠,以马克•吐温式的幽默,惹得众人喷饭。
他对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当时叫《顽童历险记》大为倾倒。
他把这本书翻了又翻,直到它成为一堆碎片。
在我看来,他就是那个顽童。
当时的北京郊区,有不少白杨夹道的大路。
春日的早晨,我和小波在笔直的大道上驾车东行。
驾的当然是自行车。
当时我们在有节奏的锵锵声中骑车东进,眼前大道如弦,两边的旷野向远方伸延,真是大块烟景,不禁心旌荡漾。
我想起古人的诗句,就大声念起来:“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小波在旁边纵情大笑。
比起诗中的境界,我们眼前的景致差不了什么,只是身穿补丁衣服,骑着破车,与五陵贵公子有一定差距,但这点可以用想象来补足。
我们想象自己鲜衣怒马,玉面绮貌,在长安大道上行进。
随着马背的颠簸,玉珂轻叩,发出有节奏的清音,若合符节。
而脚蹬子有规律的撞击,把我们的想象与现实弥合得天衣无缝。
脚下的路好像永远走不到头,我们也愿意永远这样走下去,好像可以一直走到天国。
那是一个令人沉溺的境界。
我们在不息的穿越空间中陷入梦境,一切都没入薄暮之中,空气也变得黏稠而滞重……当从梦境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不传之秘,那就是天国和人间、王子与贫儿、古代和现代的间距其实其薄如纸,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在两重世界间自由穿行。
这种意思,好像成为小波的一个思维习惯。
在他的历史小说里,他把现实和历史自由交接,用二者之间的反差和气氛变换制造出一种特殊韵味,传达出他内心的感觉。
那时的小波,因为年纪尚幼,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但却在积累着美的印象,孵育着自己的趣味,或者说,一颗趣味的内丹。
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
他们行住坐卧,都如蚌含珠,默默孵育着这颗内丹,像练气士一样呼吸沉降,萃取天地间的精气,使这颗内丹在感觉的滋养中成长。
当内丹大成时,它会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与外界发生感应,此时艺术家趣味大成,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
这种内丹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纯美境界的把握,一种至高的品位。
人们喜欢小波的作品,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品位。
(摘自《我的兄弟王小波》,有删改)1.在作者眼中,王小波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这篇传记在材料的选取使用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4分)
4.文章结尾处说,“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理解。
(6分)
专题16 实用类文本阅读(B)
参考答案
一、
1.第一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引领下文)。
(2)在内容方面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鲍林的伟大成就,引发读者兴趣。
(每点2分,共4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能力层次是D级(鉴赏评价)。
【解析】本题的提问很明确,“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一是与标题的作用,第一段说“20世纪只有他与爱因斯坦比肩”,而标题是“与爱因斯坦比肩的世纪伟人——鲍林”,可见第一段照应标题(或开篇点题),二是与下文的作用,主要是引领下文(或总领全文)。
内容上的作用,写了……,表现……。
第一段主要是将鲍林与其他人进行对比,以此突出其伟大成就。
【答题技巧】这类题目首先应回归文本,看所给的句段具体写了什么内容,本题主要涉及第一段,主要是写鲍林的地位;然后看这些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从本题来看,一是与标题的关系,二是与下文的关系。
2.(1)承上启下(过渡)。
由介绍鲍林的科学(化学研究方面)方面的成就过渡到社会(争取世界和平)方面的成就。
(2)对比。
突出鲍林晚年仍然活跃于科研第一线的勤勉精神。
(每点2分,共4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次是D级(鉴赏评价)。
【解析】第一小问在提问的时候已经给以学生暗示,“画线句子①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结构
上的作用主要与句子在文本的位置有关系。
回归文本可以发现,此处的画线句子正处于文段的开头,同时上文介绍鲍林的科学方面的成就,而下文又是来介绍其在社会方面的成就,故此句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承上启下,连接上下文。
第二句是“赏析句子②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从句中来看,是将鲍林与其他的科学家进行对比,而对比的目的就是突出鲍林投身科研的勤勉精神。
【答题技巧】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审清题目则事半而功倍。
比如本题的第一小问,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暗示,学生如能抓住这一点,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3.因为创立了化学键理论、确定了不下225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攻克了蛋白质结构的重大课题等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反对核试验而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出冠心病统一理论,为战胜冠心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晚年与拉思合作获得美国四项发明专利。
(每点1分,共4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析】首先审题,明确要求,“哪些突出贡献”;然后到文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归纳。
第五节说“鲍林攻克了蛋白质结构的重大课题”,第六节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第九节写“鲍林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倒数第二节写“创立关于人类冠心病病因的统一理论”。
抓住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4.(1)鲍林的早年经历启示我们:家庭贫困并不可怕,逆境往往能够培养人的良好意志品质(逆境出人才),另外,培养良好兴趣和早年立志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
(共4分,“逆境出人才”、“培养良好兴趣”和“早年立志”,以上三个要点答出一个得1分,答出三个得4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鲍林晚年仍然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启示我们:活到老,研究到老,仍然可能取得重大成就。
(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能力层次是F级(探究)。
【解析】首先应审题,“早年经历和晚年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给人的“哪些启示”。
既为“哪些”,那定然不是一点。
同时应分别抓其“早年经历”和“晚年成就”来写自己得到的启示。
答案较为自由,只要不脱离文本即可。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此题,可要根据文本大意内容,结合着文本中能体现传主成功的具体内容,从传主的人物性格、传主的人品精神、传主在治学精神等方面来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
二、
1.①耽于冥想,被误解的异类(答“不服管教”“叛逆”也可);②玩得投入,看书奇快;
③天性诙谐幽默;④想象奇特,喜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穿行;⑤养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作品有至高的品位。
(答出一点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是D级(鉴赏评价)。
【解析】文中信息很明显,此题难度不大。
如:第一段中“小时候,我发现他的思想常定格在一个东西上,陷入冥想,中断了对外界的反应,很不像他那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站在其他活泼的祖国花朵之间,似乎是一个异类,因此受到了一些误解”,据此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善于冥想的人;第二段“总是怀着不服管教的叛逆之心”可以概括出“有叛逆之心”;“他那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玩得忘情而投入”可以得出他“玩的投入”;第五段“诙谐是小波的另一天性”点明了他的幽默诙谐;第七段说明他善于想象;最后一段通过作者的评价道出了王小波的作品有一定的品味。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是借助事件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
所以,在鉴赏人物形象时,只要抓住文中塑造人物的描写,加以分析概括即可总结出答案。
2.①真实性(生活化),注意捕捉人物在生活里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本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2分)②典型性,选取能表现人物的艺术趣味的养成的典型事例来写,多角度的展现了人物风貌。
(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C。
(分析综合)
【解析】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主要是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加以叙述,从而展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这个题目有点让人一下子不知从何答起。
但仔细捉摸命题的意图,也不难回答。
因为文章写的是真人真事,作者又是所写人物的兄弟,所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是一大特色,以小见大也是一大特色。
这两个特色在答案中被表述成了真实性和典型性。
3.①口语化,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同时传达出浓浓的兄弟情义;②幽默,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写出了王小波独特的精神气质。
③文字典雅。
有底蕴,不浅俗,如对“两重世界间自由穿行”的表达与认识,关于“内丹”的描述和见解,都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答出一点给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C。
(分析综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
先点明特色,然后结合文本分析。
多用一些口语俗语来述说,生活气息浓厚,并且还有一些诙谐自我调侃的语言,如“说来我们俩都不是什么好鸟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在对王小波及其作品进行评价时,用语又极其斟酌。
筛选整理这些信息,可整理出答案。
4.①内丹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种美感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不流于俗的趣味;②内丹养成之后,会成为艺术家认识外部世界的奇异方式,使艺术家进入高超的艺术境界;③内丹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的至高的品位,彰显着他们对纯美境界的把握能力。
(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能力层级为F。
(探究)
【解析】本题是探究型题。
作答时,首先要结合文本对“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有真正的理解。
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这句话是作者对王小波思想、作品本质的总结,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内丹”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才能回答好这个题。
做这类题时,一定不要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回答。
要紧紧结合文本人物形象理解作答。
只要不遗漏,概括准确,一般都会答得比较完满。
【思路点拨】探究题是客观性阅读和主观性阅读的结合,往往需要在客观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得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答这种题可以按下面步骤:一是斟酌题干,弄清答题方向,包括情感走向和意义走向两类,情感走向指褒贬色彩等,并无多少难度,关键在把握意义走向。
二是回归文本,找到问题探究的依据。
三是依据事件,从是什么、怎么样两个角度得出探究结论。
四是注意题干的要求与限制,简洁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