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要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课堂,更应该关注作业的布置,把布置数学作业作为学科教育流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数学作业的布置存在很多弊端,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影响,一些教师仍抱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宗旨”的旧观念,不敢越雷池一步,总是不厌其烦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让学生在“练习——再练习”的重复的作业堆里徘徊,大量耗费了本属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
作业中的一些坏习惯也逐步养成,数学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学生和教师与作业缺少情感的真正互动,布置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的程式化规范化倾向,忽视了作业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关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这一重要观点。
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学生对待教师布置作业的态度也就因该成为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有效的布置小学数学作业开展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与做法。
一、布置有效数学作业的作用
1、布置有效的数学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通过布置有效的作业可以对课堂进行必要的巩固,并联接旧课和新课,是教师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延伸课堂学习,鼓励探究,是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作业进行阶段复习,暴陋问题,查缺补漏,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减轻学生伏案书写的负担,促进其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2、布置有效的作业可以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通过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情感知趣进行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运用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主性和责任感,也培养了学生分配时间的技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做作业和教师评价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情感活动。
在布置有效的数学作业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和教师交流情感的过程。
有效的作业布置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作用。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有效的布置作业尽可能的以个性特征为参照,这样学生会逐步养成细心认真,勇于探索,积极上进等优秀的学习品
3、布置有效的作业可以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
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
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以作业为纽带,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业情况,学生做完作业把作业交给家长看,让家长把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及使写在作业本上,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布置有效数学作业的原则和策略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
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
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经过十六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应根据一定的原则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布置作业。
1、布置趣味性作业,不要布置重复性的作业。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
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应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使学生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
例如学习完整数混合运算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玩扑克”游戏的作业,先找出一些数字扑克,游戏规则为:找几个同伴,大家同时翻出一张扑克牌,利用运算符号计算,结果要为24。
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好。
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又比如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
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
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
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2、布置多样性的作业,数学作业防止单一化。
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
在布置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的实
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布置作业,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因此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
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业的设计需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
既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城市和农村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也要考虑到同一学校不同班级、同一班级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要做到习题设计能照顾到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把习题分成必做题、选做题和挑战性题等不同类型,必做题是全体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的,选做题和挑战性题目可以由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都能做到吃得饱,够得到。
比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后,我发现A层学生面对书本的习题无从下手,B层学生基本掌握方法,C层学生已遥遥领先。
于是给A层学生的要求是完成竖式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也就是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只要将两者移对了,就算是目标达到了。
对于B层学生,让他们在教材的练一练中选择不同类型的几道题进行计算。
对于C层学生,让他们找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3、布置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作业要尽量突出实践性。
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
丰满、深刻。
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
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
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三角形”后,安排这样一道题:把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想出多少方法就用多少方法,尽最在的努力。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的实践操作,找出多种方法。
另外在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综合应用”中“有趣的平衡”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按照书上的方法,让学生找到多种平衡的方法,再让学生填好表,然后从表中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这样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布置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活动,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当然,重现式的数学作业布置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
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布置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教师布置的开放性作业,可以有以下几种:
(1)课题式开放作业(小小调查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教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后,可以布置子课题“有趣的分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
然后再集体交流。
这样的作业布置不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2)阅读摘录式开放作业。
(日积月累卡)
阅读是积累知识的手段,是活跃智慧的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作业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拓展了知识视野,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
如结合年段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名人欣赏”、“畅游数学史”、“趣味数学”、“我与经典数学同行”等专项数学阅读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然后以“名人小海报”、“奇思妙想明信片”、“小蜜蜂采集本”、“数学魔术师记录袋”等方式采集书中的精华之处,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展开交流与评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的效果。
(3)丰富的调查式开放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数学的数感。
如数学活动课“我能长多高”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邻居或同学的的平时的生活情况、他(她)父母的身高、他(她)外公外婆的身高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能发现他们的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起草一份合理健康饮食的建议书。
作业布置的开放性,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运用也更灵活,更有创意,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才能。
三.布置有效作业的评价方法
1、教师点拨指导。
例如,对于一向爱动脑的学生作业评语可以是:“你的头脑真灵活,老师还没想到这种做法,我向你学习;再如当堂写作业时,这样后进生的作业可以一边评价一边点拨讲解,对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也会逐渐提高。
”
2、正确运用延缓评价。
延缓评价,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
当后进生的作业错误太多,为了避免作业等级太低,可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等学生弄清错误原因,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更多的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3、当堂巡视,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它的特点是直接、快捷。
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当堂做的数学作业及时评价。
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写作业磨磨蹭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说了无数次不见效,有一次当堂做数学作业,发现他这次数学作业比平时写得
快,我立刻进行口头表扬了他,经过多次当堂口头表扬,他写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以后他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写作业越来越快。
4、同桌、小组互评,交流碰撞。
同桌、小组互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高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用同桌、小组互评的开放评价方式。
这种方法学生既可了解、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不同的思路和用法。
提高改错,辨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让家长参与评价。
学生回家写作业容易拖拉,做作业时有的学生边做边玩。
要求学生写完作业交给家长评价,让家长用评语的形式把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对老师的建议写在作业本上。
老师重点对家里完成的一些重点题进行评价;对后进生的作业进行重点评价。
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参与的渠道,良好的作业习惯逐步养成了,回家做作业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家长参与评价也有利与家长走进新课程,转变观念,既增进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又形成家庭学校对孩子教育的合力。
总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
”布置有效的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布置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
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并能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取得自己最佳的学习水平,尽管更多的行之有效的作业布置方法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探索,但只要有一切为了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一定会探索更多更好的作业布置方法,让学生在有效的作业布置中的另一块
天地快乐成长,为新课标下的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