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共财政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重点整理
1.为什么市场会存在缺陷和失灵?
1)市场缺陷:现实中市场充分竞争所需要的四个基本假设条件都是不充分的,或难以具
备,因而,在实际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本身出现低效率状态.
2)市场失灵:由于每个人只追求自我利益,那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却无人
提供,由此必然使社会处于难以运转的状态.
2.为什么要有政府?政府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必须矫正其固有的缺陷和弥补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某种不同于自利主体的公共主体执行这一社会职能.这种公共主体就是国家及其政府.
3.为什么把市场失灵作为一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
1)通过市场实验或试错来验证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由此确定政府和公共部门进入领
域的合理范围.
2)通过市场失灵方法,证明某些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可以推向市场,政府应从该”
越位”领域退出,而某些服务则不能简单推向市场,否则,其公益性就会丧失.例如,医
疗体制改革.
4.财政模式与财政体制有怎样的关系?
财政模式是财政体制的上位概念,财政模式是抽象存在的,而我们在认识某一国家的财政时,所看到的是具体的财政体制,可以根据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指出其属于哪种财
政模式.
5.你怎样理解公共财政模式及其特征?
公共财政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应的财政模式.该模式要求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界定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1)公共财政是纳税人的财政
2)公共财政以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
3)公共财政应向社会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是民主财政
5)公共财政是法制财政
6.什么是财政伦理?应怎样认识公共财政的伦理价值标准?
1)财政伦理即关于财政在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中进行活动应遵循的一系列价值标准或
道德标准.
2)公共财政的伦理从总原则上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全体纳税人将全部税收委托给政
府以用来弥补市场失灵,换言之,凡是用于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支出活动都是符合公
共财政的伦理的.
1.简析制约财政职能的因素
1)财政本质对财政职能的制约
职能是事物固有的功能,这种功能系事物本身的质所决定的.从这一角度看,财政本
质是决定财政职能最重要的因素.
2)经济体制对财政职能的制约
在不同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不同.财政体制作为整个经济体制的有机组
成部分,也必然要进行不断的变革,这样随着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职能也
会发生转变.
3)政府职能对财政职能的制约
政府职能的变化,财政的职能也要发生变化,较小的政府职能范围决定了政府财政只
承担较小的财政责任,政府职能范围宽广,财政承担的责任也较大.
2.正确认识我国财政职能的演变及其原因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职能
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一方面面临建立社会主义财政学的任务;另一方面
又面临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问题.
2)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职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经济转轨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本质
上还表现为计划经济,但市场经济的成分开始被逐渐引入,因此带有双轨制的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1994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3.试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1)合理划分社会总资源的比例
2)优化公共部门内部资源配置
3)引导非公共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
4.试分析财政的公平分配职能
财政的公平分配职能是指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认的公平或公正分配状态的功能.
5.试分析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
以财政政策为手段,以保持高就业率,合理程度的物价稳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功能.
1.消费的竞争性
消费的竞争性是指物品或服务的使用存在一个人消费它的效用别人就不能同时消费它,或者就会减少别人对该物品效用的消费.
消费竞争性与物品效用是否具有可分割性有密切关系.
2.消费的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物品或服务的使用具有可以根据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将
未付费者或不允许使用者排除在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之外的属性.
3.公共产品定义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完全或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种属性中的一种属性的物品.
4.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在消费上的共同消费,即每个人消费的都是该物品提供的
总体效应,即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简单地说是指其难以排除消费它的消费者的属性.
3)提供的集体性
集体提供除了源于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之外,还源自公共选择.
5.公共产品的分类
1)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2)有形公共产品与无形公共产品
3)全局公共产品与局部公共产品
4)开放性公共产品与封闭性公共产品
5)强制性公共产品与选择性公共产品
6.公共定价的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政府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
大化的定价方式.
2)二部定价法
二部定价法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定价体系:一部分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
的”基本费”;另一部分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
负荷定价法是指根据需求规律性变动,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采取不同的价格,以引导
和调节消费量,减少消费拥挤和网络负荷的定价方法,是时间差的一种形式.
1.什么是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论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
2.将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于政治市场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政府等公共机构不再是”仁慈”的大公无私的公共利益代表者,而是由一个个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组成的公共集团.
3.分析政治家,选民,利益集团和官僚在公共选择中的行为动机
1)选民的行为动机分析
利己的理性必然使选民计算自己参与政治活动的成本和收益,并据此决定在政治投
票中对备选方案投赞成票,反对票或弃权票;或不参加选举以保持”理性无知”状
态.
2)利益集团的行为动机分析
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组织,他们自身并不图谋组织政府.
利益集团之所以在公共选择中采取集体性的共同行动,是因为联合起来形成的力量
更能够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方案获得通过,并容易与政治家,官员形成”铁三角”
关系.
3)政治家与政党的行为动机分析
从利己主义动机分析,政治家和政党在政治市场上的直接目标是为了争取选票最大
化,以获得执政地位和实现连选连任.
4)官僚的行为动机分析
为获得个人的地位,权力和收入,政府官僚必然想方设法追求机构预算的最大化和对
政府权力的有效控制.
4.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5.试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府失灵的原因
1)政府的利己动机
2)政府的有限理性
3)激励与约束不足
6.政府失灵的表现
1)决策失误
2)政府扩张
3)滥用公共权力
4)缺少回应
5)政治周期
7.政府失灵的治理
1)市场化改革
2)宪政改革
3)公共治理
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1)财政支出的经济负担率
财政支出的经济负担率=财政支出/GNP(GDP)
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平均为40%~5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0%左右.
2)财政支出增长率
ΔG%=ΔG/Gn-1
3)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
E F=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
4)边际支出倾向
边际支出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GDP增加额
2.什么是瓦格纳法则?它有何现实意义?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也在提高,即财政支出呈现出相对增长的趋势.
瓦格纳法则揭示了财政支出规模变动的普遍趋势,对后世财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观察和分析政府财政政策规模的重要理论工具.
3.决定财政支出结构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阶段
2)经济体制
3)政府职能
4.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1)公共政策
2)经济周期
3)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
1.购买性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购买性支出按其支出的总去向,可以分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社会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的是最终消费品和服务.而社会投资性支出购买的是投资品.
2.如何确定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
确定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基本理论工具是”大炮与黄油”转折曲线分析.
该曲线图表明,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是由一国所处的不同国际关系环境所决定的,因此,应需要根据国际关系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国防支出规模.
3.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
除上述国际关系环境这一基本的外部决定性因素外,影响国防支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兵役制度
4)装备技术因素
4.试从广义政府的角度分析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构成
广义政府包括了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所以,相对于保证这些国家机关职能的实现,行政管理费支出由立法支出,行政支出,司法支出,检查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和外交外事支出等构成.
5.在我国”吃饭财政”的含义是什么?
人员经费.由于国家机关的运作和行政管理依靠的是公职人员提供的服务,所以人员经费支出是行政管理支出中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部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时又将行政管理支出称为”吃饭财政”.
但是,如果政府雇用的人员过多,出现大量冗员,致使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被人员经费占去,也被称为”吃饭财政”,这一意义上的”吃饭财政”具有贬义.
6.导致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不断上升的原因
1)政府规模过大
2)公务消费中过度追求在职消费
3)预算体制存在缺失
4)监督机制不完善
7.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的措施
1)强化预算约束
2)增加公共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3)建立多元化的公共财政监督机制
8.廉价政府
所谓廉价政府是指政府以较低的税收提供较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小政府是廉价政府的重要特征.
9.解释教育公共产品的属性
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是由其具有的正的外部效应决定的,教育的正的外部效应最终会促进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会使全体国民受益.
10.从公共产品属性上说明科学与技术有怎样的不同?
比较而言,基础科学研究具有更强的公共产品的性质.技术是科学发现的实际运用,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因其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可以获得专利权,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因此,可以由市场提供.
11.政府为什么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从经济学分析看,在医疗卫生市场上,由于医疗技术服务的高度专业性,使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与合约失灵,导致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着市场失灵.
12.如何区分娱乐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
娱乐性文化满足的是消费者日常精神恢复,放松和陶冶情操的需要;公益性文化满足的是社会发展长远受益的精神需求.
13.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木桶原理可以解释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共同构成了木桶的板子,总产出是木桶中的水,如果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投资比例合理,在现有资源约束下,木桶的板子就会均衡排列,可以使总产出达到最大.
14.从农业的特点说明财政投资农业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是风险较高的产业
3)农业的比较效益低,自我积累能力差
15.财政投融资的特点
1)政府融资与商业融资相结合
2)投资方向和用途具有特定性限制
3)即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又对市场配置起补充和调节作用
4)资金来源多样化
1.什么是社会保障?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运用立法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4)社会优抚
2.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模式和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
1)投保资助型
2)福利国家型
3)储蓄保险型
4)国家保险型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
1)非基金筹措方式
2)基金筹措方式
3.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
1)投融资功能
2)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功能
3)收入再分配功能
4)劳动力再生产保护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功能
4.为什么说财政补贴与价格有密切关系?请举例说明
国家采用给予财政补贴的办法,来消除或减少市场价格变动对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不利
影响,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
例如,为防止肉价的下跌对生猪生产带来影响,防止因此而出现市场短缺,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国家会制定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相应采取对生猪生产者实施补贴.
5.什么是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是指国家为达到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目标,在税法中制定某些特殊的条款,给予某些特定纳税人或课税对象以税收优惠,以起到税收激励或税收照顾的作用,对于因这些特殊条款所导致的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放弃或让与的部分被称为税式支出.
6.税式支出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包括哪些具体的支出形式?
1)税基式主要包括税收豁免,纳税扣除和税收庇护
2)税额式主要包括税收抵免,减免税优惠,优惠退税等
3)税率式
4)递延式主要包括递延纳税,加速折旧和准备金制度
7.税式支出的估算方法
1)收入放弃式
2)收入获得法
3)等额支出法
8.税式支出的财政管理模式
1)规范的预算管理模式
2)报告式的准预算管理模式
3)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模式
三种管理模式中,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较为完善,对税式支出的控制最严;准预算管理模式次之;非制度化的监控模式由于未真正形成统一,定期和系统的制度化,只是预算控制方法在税收管理上的临时应用.
1.财政收入的属性
财政收入的属性是社会财富的公共性转移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国家收入.
2.决定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因素
2)经济结构因素
3)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价格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4.财政收入的形式
1)税收收入
2)企业收入
3)债务收入
4)其他收入
5)铸币税收入
5.财政收入的分类
1)按收入形式分类
2)按收入来源分类
3)按财政预算管理分类
6.什么是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它有何意义?
财政收入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比例和数量,主要包括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和财政收入的地区结构.
分析财政收入结构的目的是了解财政结构与经济及其结构的关系.
7.决定财政收入下限标准的因素
1)刚性因素
2)带有一定弹性的因素
3)社会投资性的职能
8.决定财政收入数量上限的因素
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
9.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U型变化的原因
预算体制因素造成了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的U型变化.
1.简析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税收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为依据强制课征,纳税人必
须依法履行缴纳义务,违反者会受到法律制裁.
2)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向社会征税后,税收即为国家所有,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
直接的纳税人支付任何对价.
3)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等税制
要素,纳税人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政府也只能按预先的规定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2.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公平,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四大原则.
3.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1)财政收入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
3)社会公正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
4.税收的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使纳税人承担的税收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税收公平原则包括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5.税收的效率原则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2)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6.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1.简述流转课税的主要特点
1)以商品交换为前提,课征普遍
2)以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与成本费用水平无关
3)主要实行比例税率,计征简便
4)税收具有累退性
2.简述所得课税的主要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2)税源普遍,课税有弹性
3)具有自动稳定功能
4)计征管理比较复杂
3.简述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3)消费型增值税
4.简述资源课税的主要功能
1)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3)增加财政收入
5.简述财产课税的主要特征
1)对财富的存量课税,课税较为公平且符合受益原则
2)收入弹性小,课税对象稳定
3)征收管理较为复杂
1.简述公债的含义与特点
公债是政府以信用为基础,根据借贷原则,通过向国内外借款或发行政府债券所筹集的财政资金.
公债的特点:
1)自愿性
2)偿还性
3)灵活性
2.公债的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3.公债负担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认购人负担
2)债务人负担
3)纳税人负担
4)代际负担
4.公债限额
公债限额又叫公债的数量界限,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公债所能承受的最高数量界限.
5.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1)受到整个社会应债能力的制约
2)受到公债偿债能力的制约
3)公债资源的使用效益
4)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6.公债发行方式
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2)公募招标方式
3)连续经销方式
4)直接推销方式
5)组合发行方式
7.公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从发行环节看,公债管理主要是确定适度的公债规模,形成合理的公债结构和规定公债发行的程序.
从流通环节看,公债管理主要是对公债流通市场的管理和上市公债交易的管理.
从偿还环节看,公债管理主要是考虑偿还方式的选择,偿还资金来源的确定,债券兑付工作的实施等.
8.公债余额管理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国债余额管理指立法机关不具体限定中央政府当年国债发行额度,而是通过限定一个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以达到科学管理国债规模的方式.
我国国债余额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1)在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预算报告时,报告当年年度预算赤字和年末国债余额
限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批.
2)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如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由国务
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相应追加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3)当年期末国债余额不得突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4)国债借新还旧部分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自行运作.
5)每年一季度在中央预算批准前,由财政部在该季度到期国债还本数额以内合理安排
国债发行数额.
1.如何理解财政预算的含义?
财政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运用和管理预算资金的重要工具.
理解该概念的要点包括:
1)从形式上看,财政预算是体现预算年度预算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
2)从内容上看,财政预算是政府对预算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政府财力的分配过程.
3)从性质上看,财政预算是具有法律地位的技术性文件.
2.财政预算的原则
1)公开性
2)完整性
3)可靠性
4)统一性
6)法律性
3.我国预算编审的方法
我国预算编审采取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法.
1)自下而上提出概算
2)自上而下下达预算收支控制指标
3)自下而上汇编预算草案
4)自上而下审核批复预算
4.预算管理体制及其主要内容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各级财政之间财政关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
其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政府预算管理的级次和职能范围
2)划分各级预算收支
3)划分预算管理职权
4)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
5.分税制的主要特征
1)分税制的前提,是以法律化形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即支出范围
2)分税制的基础,是以分税方法划分各级财政收入
3)分税制的核心,是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相互独立,自求平衡
4)分税制的调节器是转移支付制度
6.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预算编制形式,初步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2)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建立新型预算分配机制
3)扩大预算编制范围,初步实现综合预算
4)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合理预算编制流程
5)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强化绩效考评
7.政府采购的原则
1)公开透明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正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8.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1)绝对平衡与相对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4)预算平衡与决算平衡
9.导致财政失衡的主要原因
2)社会因素
3)政策因素
4)体制因素
5)外部因素
6)突发性或意外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