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以人数最多的少数名族——壮族为主的省份。
然后,因为我是柳州人,而柳州位于广西,也是广西第二大城市,所以我决定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去调查有关壮族的文化风俗习惯。
去之前就听说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
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每每有客人到家,壮族人民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而这次因为调查的缘故,在那呆了几天,这才充分体会到壮族人民真正的好客。
在山上那几天,真可谓是“丰衣足食”啊,每天五餐,吃饱就跟着当地壮族同胞去山上参观。
本次调查虽然只持续了四天,而且范围也仅限于柳州及周边地区,收集到的资料不是很全,所以我之后去了市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是此次调查的大体内容,我会分条概述并在最后加以总结。
一、壮族的由来。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
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
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
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
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
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有名望之人为土司管理本族。
而中央政府的漠视及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
唐朝的西原“黄洞蛮”起事,宋朝侬智高起义,明朝的俯江农民起义,清朝数百年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这片地区。
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镇压而告失败。
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二、“壮族”名字的由来。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
秦朝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始称为“撞”、”,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僮”、“仲
后,壮族人被统称“僮族”,直到周恩来倡议在1965年改“僮”为“壮”。
三、壮族的人口与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
直至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
现在,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
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
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
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壮”“布土”“布
僚”“布雅依”“布侬”等20多种,云南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四、壮族的语言。
壮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其中,又细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然而,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
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相当高。
壮语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文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其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其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
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
南宋时,壮族人民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没能得到重视和推广。
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没有能进入正式的教育系统,所以壮文几乎一直都是一
种看似有用的摆设。
五、壮族的悠久历史。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
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先秦时代,壮族就属于百越的骆越、西瓯等,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
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
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
据此部分专家推测不排除壮族为这些古人类的后代。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
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
”路即骆,此说中的。
《逸
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
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
菌,竹笋。
”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
“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
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
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
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
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
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
后因“僮”
”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民族区域自治。
1952年12月9日在
广西的西
半部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
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
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
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为一脉相承。
,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六、壮族的建筑风格。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
装饰图案。
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
壮、侗、瑶、苗、汉都有。
多为两层。
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
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
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杂物。
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
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
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既雄伟又壮观。
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
居室格局,各处自有特点。
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
主妇房在右角。
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
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
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
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七、壮族的服饰风格。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
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
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
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
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
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与每个民族都一样,壮族人民也有着他们的禁忌。
八、壮族的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
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
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
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
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
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
夜间行走忌吹口哨。
忌坐门槛中间。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
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壮族人民也不例外。
然而,壮族人民却有着他们独特的丧葬礼仪。
九、壮族的丧葬仪式。
壮族的人民在人死后,会将其停尸于正厅,然后以柚叶、桃叶或姜煎水浴尸换装。
入殓时,孝男孝女放声号哭,也有唱“丧歌”的习惯,表示诀别的意思。
一般停尸三日。
而后亲戚故旧来吊,洒酒供祭。
将死者生前喜爱的器物置于尸旁,用铜钱遮眼、塞口,或填以糯米饭、茶叶,意为使死者在往阴间的路上有赶路饭和买路钱。
有的以朱砂点五官,叫做“开光”。
尸体遮盖白布。
擂鼓或燃放鞭炮志哀。
如死者为妇女,还必须向外家报丧,俟外家来人“见面”后方能入殓。
有些地区,子女为父母办丧事,要请两位歌师分扮舅甥,通宵达旦以问答形式唱“哭丧歌”,赞颂死者生前美德,并劝喻世人应尊敬长辈,不忘祖恩。
壮族有“二次葬”的传统。
一般葬后三年揭棺,捡取骸骨放入陶缸内,此环节叫“捡金”,装尸骨的罐子叫“金罐”,置于岩洞或土洞中,选择“吉壤”再行安葬,称“二次葬”。
至此,死者才成为祖先神灵而受供奉。
对非正常死亡的,被认为将变成恶鬼,因此必须火葬。
请道公诵经打斋,骨灰随道公跳过火坑,才承认其阴魂与祖先神灵有同等地位。
巫师,分巫和师两类,被认为能交通鬼神的人神中介。
巫又称小巫,多指巫婆。
作法时穿常服。
无师授,无经典。
以瓢为乐器,名之为“鼎”,也有摇着铃铛。
巫以巫术活动为主,自称能代人“神游”阴间,寻找死去的亲人,代为传言,或替人问神问鬼,以告吉凶祸福。
师又称师公。
由师徒传承,但无组织。
不吃素,可婚娶。
主要为人“驱鬼”、“祈鬼”、“择吉”、“求福”之类。
经典称“壮经”,亦称“巫经”,,
用壮语的土俗字,“sawndip”,书写。
内容多是壮族的民间传说,历史地理,天文历象,巫和师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
师公大多主持丧葬、集庆、祛灾
等较大规模的宗教活动,故又称大巫。
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长河中,都涌现出许多伟大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
物.“一种文明所产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 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 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
壮族也不例外,因而壮族杰出历史人物向来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十、壮族的著名历史人物。
译吁宋,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
秦瓯战争时期,带领西瓯人抗击秦军的部族联盟领袖。
桀骏,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闻名中外的山地战开山鼻祖。
黄乾曜,西原黄峒壮族首领。
黄少卿,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冼夫人,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周恩来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侬智高,曾建“大历国”、“南天国”。
瓦氏夫人,抗倭英雄。
卢六,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后被追封为嘏王。
萧朝贵,太平天国西王。
韦昌辉,太平天国北王。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
蒙得恩,太平天国赞王。
林凤祥,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李开芳,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黄鼎凤,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吴凌云,清代农民起义领袖、建“延陵国。
郑献甫,清代学者。
陆荣廷,旧桂系首领。
岑毓英,云贵总督、清代抗法英雄。
岑春煊,两广总督。
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
韦拔群,中国现代农民运动领袖。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
韦国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甘苦,原全国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世有现代壮王尊称。
韦大副委员长。
覃应机唯,国际著名歌唱家。
以上十点,就是这几天来我通过在壮族聚居地调查和在图书馆查阅而得来的关
于壮族的所有资料了。
本来,我从小就在广西长大,但是却对壮族不是很了解。
这次
活动,不仅使我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而且更增加了我对壮族的了解,并使我收货颇丰。
我很期待下一次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