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概括
全文阐明了为人君必须“居 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劝 唐太宗在“善始”以后,仍要 “克终”,以“积其德义”,使 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作者 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对这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 辟的论述。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 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 也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中心论点)
他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有什么作用?
①正反对比论证: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与“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形成对比, 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的道理。 ②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比喻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比喻“源不 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中的常识进行比喻,从而说 明积德安国这抽象的道理,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且易懂。
貌表面恭而上不,心 名服 作。 状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使舟…覆…舟倾,覆所宜深慎苟。且奔免车于朽刑索罚,
怎么、难道 其可忽乎?
轻视,怠慢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 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 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 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 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 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对人就是 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 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 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值得尊敬的是人民;人民能拥 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 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后来,太宗日渐骄奢,大修庙宇宫殿, 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频 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
据说太宗看了这些奏疏,感到很惭愧, 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 案头上,作为警戒。
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 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 称“贞观之治”;
第3段中作者认为国君要怎么思??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 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 刑。
国君当十思: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思容纳、思节制、思敬终、 思纳谏、思正身、思恩赏、思刑罚。
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 以政事得失,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 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 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
背景介绍
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国内出现了 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 治”的局面。
帝王
深,深切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
能能克够终者盖少寡。难岂道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
臣民 达到目的 放纵情感
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
整体
陌生的路人
状语后置句
轻视他人
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诽:背地里议论) 讥——微言讽刺指责别人的过失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读文正音
求木之长zhǎng 殷忧 yīn 黜恶 chù 垂拱 gǒng 塞源 sè
浚 jùn 谗邪 chán 谬赏 miù 壅蔽 yōng 载舟 zài
名作动,统治 如果
使……安定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
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养;惧满居溢于则……思之江下海,名下作百动川;乐以盘……游为则乐思三驱以为度;忧
意志松懈
动作名,说坏话的人 使…端正 排斥
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作名,邪恶的人 形作名,奸恶小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
施加
好的意见
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选效拔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教化 使……劳,使……苦 役使,劳损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
之大道哉!
作为君主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 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 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 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 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 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 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 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些有智慧的 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 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 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 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 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 为而治的方针呢?
任务二 概括观点,理清劝谏思路
1.本文围绕着“思”来展开,从第1段来看,作者认为国君应该 思什么?他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其观点? 2.第2段中作者认为国君为什么要思?他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 证明? 3.第3段中作者认为国君要怎么思?
本文围绕着“思”来展开,从 第1段来看,作者认为国君应该思什 么?
这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一戒贪心奢侈,二戒骄傲自满,三 戒放纵懈怠,四戒壅蔽谗邪,五戒谬赏滥刑。
任务四 领悟情感,赏析劝谏艺术
1.读《谏太宗十思疏》,你能读出魏征怎样的思想情感? 2.从十思疏来看,魏征用了什么劝谏方法来说服太宗?
1.读《谏太宗十思疏》,你能读出魏征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思国之忧,拳拳爱国之心。 ②对君主的恳切关怀。他对君主忠贞守 护、理性规劝,情感真切朴素。
任务四 赏析行文,领略艺术特点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行文错落有致,请简要分析。
①大量运用铺陈排比、对称语句。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有善始 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写“十思”,运用排比,贯穿到底; “十思”后的总结之语,又运用了对偶和排比。 ②用散文笔法,有机地穿插了一些散句,如“臣虽下愚,知其不 可,而况于明哲乎”“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等句,使行文错落 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两种行为形成对比。 君王在深重忧患当中竭尽诚意对待臣下,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
能结成一体;君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慢对人就是骨 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
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不同的结果,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②比喻论证: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水能载船也能覆船,正如人民能拥戴皇帝,也 能推翻他的统治。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作民和君的关系,强调 民心的重要性,简洁传神,切中要害。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 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体知识
疏:通称奏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
的意思。奏议类文章是古代官员进呈给帝王的奏 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的 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 可以用“疏”。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文心雕龙·章表》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唐初著名政治 家和历史学家。隋末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 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 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 校侍中,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 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 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形作名,重大的地位
喜庆,福禄
帝位
天地间
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
指皇权
戒除 形作动,行节俭
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克服
形作动,流的长远
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 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 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 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 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 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 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 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任务一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想要
树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
德行和道义 使…稳固
疏通水道
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
极愚昧无知的人 明智的人,形作名 掌握 形作名,重权
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
第2段中作者认为人君为什么要思?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 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 为行路。
总结历代君主教训:君王夺天下时能守德行,得天下后却纵情 傲物,不得善终。
所以君王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他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有什么作用?
①对比论证: 君王“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竭诚则吴、越为一体”与君王“既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初 “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令世人瞩目。
在这一盛世中,有两位重要人物:一个有 着敢讲的嘴巴,一个有着善听的耳朵;一个是 犯颜直谏的良臣,一个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君 臣之间披肝沥胆,他们便是魏征与李世民。
让我们通过《谏太宗十思疏》走进“诤臣” 魏征,学习他的勇气担当与劝谏艺术。
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疏”的文体特征,并积累本文出现 的重要文言知识,概括其主要观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感受其论说 的逻辑力量。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领略文章骈散 结合的行文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 认识“十思”对于当时的作用和现今的借鉴意义。
2.从十思疏来看,魏征用了什么劝谏方法来说服太宗?
①晓之以理——讲道理开导他 魏征开篇不谈政事,不议时局,而用两个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来设喻:树 木成长需“固其根本”,河流长远需“浚其泉源”,以此来引出本意“思 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不仅形象而且贴近生活,不会引起受教者的反 感。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②诱之以利——使用利益引诱他 魏征列举的君王做到十思之后的好处:文武争驰,垂拱(指不亲自处理政 务)而治。唐太宗所求的是国祚绵长,这样美好的政治图景——文武争驰, 鸣琴垂拱。怎能让人不心动啊! ③动之以情——真诚谦虚 魏征在进谏时多用“下愚”“明哲”“臣闻”这样的词语,表达谦恭之意。 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然用语真诚谦虚,委婉而又 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