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一学期 知识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一学期《思想品德》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我的祖国为你自豪
第一框: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
一、幅员辽阔的秀美山河(2~4)
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5~6)
1、各族人民互相交流、融合,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
华文化。
2、灿烂的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
贡献。
三、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7~9)
1、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7)
2、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7)
3、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含义(8)
4、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三个方面)(9)
第二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一、中国结束100多年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开辟新纪元的标志——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1900年~2000年,一个世纪以来三次历史性巨变(10~11)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次历史性变革(11下面)
四、三次历史性变革之后,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12上面)
五、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12下面,一个自然段)
第三框:以热爱祖国为荣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13)
二、爱国主义有哪些丰富的内容?(13)
三、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代,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15)
四、热爱祖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五、如何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三个方面)(15~17)
六、爱国行为规范的培养(17)
1、法律中明确规定的爱国行为规范
2、日常生活中总结归纳的爱国行为规范
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
第一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
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世界后列(发展中国家)(23~25)表现在:1、人口多、底子薄2、生产力不发达3、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6~28)
1、什么是“基本国情”?(定义)(27)
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3、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意义)
4、“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方面的含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终点
第二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奋斗目标)(28)
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富强_________ 经济建设民主_________政治建设
文明_________ 文化建设和谐_________ 社会建设
二、我国“三步走”战略步骤(29)
注意: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的目标,现在正处于第三步。
三、上海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29)
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33)
1、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2、制定基本路线的出发点——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3、内容——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方面)(31)
(3)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重要性(意义)(32)
(4)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改革开放的目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33)
4、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34)
第三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
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二、`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总体上的小康)
但是,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具体表现(37~38)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美好蓝图)(38~39)
(1)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
(2)建设更加全面的小康
(3)建设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
2、到2020年的美好展望(40)
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40~43)
共4个方面。
(优良传统——定义、新时期新内涵——要实现宏伟目标——青少年)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艰苦奋斗精神?(43)
第三课协调发展社会和谐
第一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47~48)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各有侧重(47下面)
2、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48)
(1)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
二、怎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三个方面)(49~50)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3、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
和改善民生(各自展开)
第二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两个文明的关系)(51)
1、要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
2、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见52页上面)
二、提高民族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52)
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52)
2、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52)
3、青少年要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质?(53)
第三框:共同推进社会和谐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54上面)
二、社会和谐的总要求(54~57)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自解释见教材)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的原则——社会和谐共建共享(58~60)
1、社会和谐需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2、社会和谐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五大目标)
3、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关系(60)
第四课科教兴国立志成才
第一框: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地位
一、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62)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1、科学技术与工业、农业、国防的关系(四个现代化)(63~64)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
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4~65)
二、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66)
1、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教育的重要性)(66)
3、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7)
三、科技和教育的关系(68)
第二框:走科教兴国之路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68)
二、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9~7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要求)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69)
2、加速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69)
(1)我国推进技术进步的基本任务(69)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发展科技,关键在自主创新。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70)
3、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1)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71)
(2)怎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71下面)
第三框:全面发展立志成才
一、人才是多种多样的(73)
二、什么是人才?(人才的定义)(74)
三、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大量的(75)
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四、人才应具备的条件(75)(德才兼备、体魄强健)
五、各类人才要具备的基本素养(76~77)(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
六、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78)(个人的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