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化主题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化主题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陈烨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单元化主题教学方式。

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就提出“莫里逊单元教学法”,指出单元教学是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内容为单位的整体开发、设计的教学形式,合理分配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练习,使各节课既彼此有联系又各具特色,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深入,并培养学生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叫在当下的美术课程中,单元化主题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该文围绕当下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单元化主题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单元化主题活动小学美术应用实践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提倡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对学生美术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和对其创意思维的有效拓展与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但在目前部分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体验流于形式,学生往往缺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和创作”的美术感觉,部分学生的美术表现过于牵强,缺少生动的构 想。

对美术语言的陌生,让部分学生的作品和创意缺少个性。

这在限制了学生创意思维发展的同时,阻碍了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目前使用的苏少版美术教材中,课程基本上是单课时的设计。

在单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范围偏狭窄,能完成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完成的作业也主要是小幅、简单类型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创新、突破很小。

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往往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能浅显地涉及某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不能系统、有效地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如果长期局限于单课时教学,学生的创作与欣赏水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往往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单元化主题活动美术教学的优势
单元化的主题活动可以通过几个课时共同完成一个教学主题的教学,有效地解决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入学习,难以对工具、材料、绘画技能与创作形式进行自由想象、组合、尝试、探究等问题
单元化课程中每一课的教学形成的系列课程既有连贯性,又各有侧重,形成不同的教学特点和节奏,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如,有的课侧重于“欣赏•评述”领域,有的课侧重于“造型•表现”领域,有的课侧重于材料的运用和作业的设计,等等。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单元化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采取多样化的、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才更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叫通过单元化主题活动,教师既可以更新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又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三、单元化主题活动美术教学的方法
1.以教材为本,结合教材进行主题设计
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部分内容淡化知识技能教学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适时拓展、延伸教材内容,组成单元化的主题美术活动,使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如,《戏曲人物》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喜爱的戏曲人物”,“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是这一课的重点。

针对部分学生水墨画基础不扎实、人物造型表现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增补了水墨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和训练,让在学生初步 了解并简单运用笔墨技法的基础上,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开展戏曲人物肖像练习,进而表现完整的人物造型。

学生稚拙的笔墨技法和笔下天真的形象,让戏曲人物更加生动、大放异彩。

2.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指出:“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灿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深厚的人文情结”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数千年智慧的结晶”让地
176
教学心得
方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悟和认同,使他们在文化理解的层面上多一份自信。

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是教师设计单元化主题活动的有力举措之一,有助于让学生通过欣赏地方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造型美、装饰美,感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人文景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审美趣味、审美格调。

苏少版四年级美术教材中和房子有关的课有很多,如《老房子》《门窗墙》《我造的小房子》《漂亮的房间》等;与鱼有关的课也比较多,如《鱼的纹样》《海洋世界》《海洋怪兽》《做做海洋生物》等。

延陵有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柳茹村,笔者就以此为载体,将四年级部分美术教材与延陵当地的优秀文化整合,设计了一个传统文化主题的美术活动研究方案。

在活动的最后,学生还用每课时的作业创作出绘本《漏鱼村的故事》(图1)O这本绘本不仅道出了村子名字的由来,而且展示了学生深厚的美术功底,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同时,教师既完成了四年级美术教学任务,又结合了当地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等地方特色,让学生走进并更深入地了解了地方文化,不仅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让学生形成了弘扬地方文化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新课标还指出,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需要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创造,以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美术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和融合,形成单元化主题教学内容,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式,打破学科的界限,找到各学科 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且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单元化主题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美术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如,美术与语文相结合。

这两门表现方式不同的学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用文字表达所思所想,另一个是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语文学科可以借助大量图片或动画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课文,美术学科也需要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表达出来。

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美术与语文教学可以互相结合、利用,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双赢。

苏少版美术教材中有这样几课—
—《想想说说写写画画》《作文插图》《诗配画》《寓言和神话》。

这几课都和语文学科有关。

所以笔者把这几课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组成单元化的主题活
ART EDUCATION RESEARCH
图1动。

在《诗配画》教学中,学生理解诗意是难点。

笔者以学生喜欢的《小池》一诗为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笔者先带领学生朗读这首古诗,熟悉它的韵调;接着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初夏池塘美丽的景色,一切是那么安静祥和,宛如一幅花鸟水墨画;再让学生理解诗意,诗歌中有池塘、泉眼、流水、小荷、蜻蜓,虽然都是小景,却给人玲珑剔透、生机盎然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将视频中的美景和自己的理解、想象通过画笔描绘出来。

教师让学生从读诗到看景,再到想象,最后创作,一步步深入,这样既解决了难点,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便于其创作;既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又培养了其综合素养。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了当下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当下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单元化主题活动美术教学更 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单元化主题活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活跃度。

在单元化主题活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发展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美术发展的方案,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采取多样化、多主题的美术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增强创造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美、探寻美的习惯,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美)迈克•帕克斯,(美)约翰•赛斯卡.美术教学指南[M].郭家麟,孙润凯,译.长沙:湖
南美术出版社,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兀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2:33.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丹阳市延陵学校)
编辑杨婷
1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