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共享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建设
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我国的《文献著录总则》)
沈继武、肖希明《文献资源建设》——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物质载体
2.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生产、收集、贮存和积累的文献的总和,是物化了的信息和知识财富的存在方式,它广泛地分布于社会,形成了庞大的文献资源系统。
3.信息资源
程焕文——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4.文献的构成要素
1、信息内容——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的信息(如新闻),以及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自然科学、数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信息内容是文献的灵魂。
2、记录符号——是揭示信息内容的标识,是表达信息和知识的手段。
(结绳、契刻、绘画、象形文字、表义(音)文字、声频、视频、数字代码)
3、载体材料——是信息内容存储的依附体,又是信息内容传播的媒介体。
载体材料的发展经历了——天然材料
、人造纤维材料、光电磁化材料。
4、制作方式——刻画、手写、雕刻、印刷、拍摄、录制、计算机录入
5.藏书建设就是图书馆根据其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制定相应的有关藏书收集范围、采访原则、采访标准、采访计划等政策,有计划地科学地进行选择、收集、组织、保管、复选、剔除文献的全部业务工作。
简言之,就是图书馆系统地规划、建立、组织和发展藏书体系的全部业务工作。
6.文献资源建设,就是依据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
7.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等信息机构根据其性质、任务和用户需求,有计划地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部活动。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1)文献信息资源建设:①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②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③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与组织、④文献信息资源的剔除、⑤文献信息资源评价(2)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8.信息资源的类型
一、图书
1、图书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图和书,泛指书籍。
2、图书的特征与局限性
(1)图书的内容特征:①主题突出②知识完整、系统③内容比较成熟
(2)图书的局限性:知识、信息内容滞后。
3、图书的类型
(1)按照使用目的,可将图书划分为如下两类:
供阅读的著作,包括专著、译著、教材、资料汇编、通俗读物、少儿读物等
供查考的工具书,包括书目、索引、文摘、指南、百科全书、手册、年鉴、字典、辞典等。
(2)按照出版方式,又可将图书划分为①单本书②多卷书③丛书等类型。
二、连续出版物
1、概念:连续出版物(Serial),是一种具有统一名称、固定版式、统一开本、连续编号,汇集多位著者的多篇著述,定期或者不定期编辑发行的出版物。
2、内容特征:①内容广泛②知识新颖③信息量大
3、类型:①期刊(杂志)②报纸③年度出版物(年鉴、年刊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出版年鉴)④报告
丛刊(情报学进展、经济学进展)⑤会议录丛刊(CNKI)
4、局限性:知识不系统、知识不成熟
三、特种文献(ppt)
1、科技报告: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报告或研究进展的记录。
2、专利文献:记录有关发明创造信息的文献。
3、标准文献:由这些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其他具有标准的和在标准化过程中产生的类似文件所组成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技术文献体系。
4、会议文献:在各种会议上宣读和交流的论文、报告和其它有关资料。
5、学位论文: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取得各级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研究、科学试验成果的书面报告。
6、政府出版物:由政府机构出版或由政府机构编辑并授权指定出版商出版的文献。
7、产品资料:定型产品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维修方法的详细介绍资料。
8、其他资料:档案地图照片乐谱日记书信
四、非书资料
非书资料(Non-book Material),也称非印刷型资料,是指不按照传统的印刷方式而利用现代技术方法,将信息记录和贮存在除纸张以外的其它物质载体上的一切文献。
非书资料的类型:①缩微资料②视听资料③电子文献④网络信息资源
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一、实用原则
(1)经费的限制
外文文献——期刊(1千—5万元)、图书(3百—3千元)
古籍文献——《四库全书》(纸本16-42万元,电子版50-1200元)
(2)馆舍的限制
(3)需求的限制
二、系统原则(书上有)
(1)知识的系统性
(2)出版物的连续性
报刊杂志
多卷书(《红楼梦》上中下)
丛书、丛刊
(3)学科的完整性
①学科发展越来越细②学科联系越来越密切
三、合作原则
形式有协调采购和集团采购。
第三章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1.政策——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确定的行为准则与谋略
2.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人们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和措施
3.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内容
A、概况分析:所属机构或社区概况分析(高等学校、公共图书馆)、读者及其需求进行分析(读者数量类型需求)、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及馆藏现状。
B、确定目标:数量目标(信息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目标(广度:全面广泛和相互联系、深度:重点专业文献的系统完整程度、新度:各学科领域)。
C、规划结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文献类型结构。
D、经费分配:印刷本与电子资源的比例、图书与连续性出版物的比例、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比例、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的比例。
10、复本数量:复本是指图书情报机构收藏同一种出版物的册数。
11、重点藏书:地方特色、学科特色、文献类型特色(视听、缩微、数字)、文种特色
12、书刊交换:交换原则、交换对象、交换专业、学科、交换内容、交换方式
13、藏书典藏:藏书布局、藏书清点、藏书剔除、藏书评价
14、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原则与程序,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系统性与协调原则、连续性原则;程序:成立工作小组收集相关信息拟定政策草案征求修改意见修改政策草案公布政策
藏书结构的要素
(1)学科结构
(2)等级结构
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美国图书馆协会)
完整级、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最低级(肖自力)
(3)时间结构
(4)文种结构
(5)文献类型结构
第四章信息资源的采集
1.信息源
1、信息的出版源
2、信息的发行源
3、信息的书目源
2.渠道:
(1)采集中文书刊的书目工具:
《社科新书目》(邮局订购、书店赠送)《科技新书目》(邮局订购、书店赠送)《上海新书目》等地方书目(书店赠送)《全国地方版科技新书目》(书店赠送)《标准书目》(书店赠送)
《全国报刊目录》(书店赠送)
(2)采集外文、港台图书的书目工具《外国学术团体新书征订目录》
《外国社会科学新书征订目录》
《外国科学技术新书征订目录》中图公司编制《台湾香港地区新书征订目录》
《外国报刊目录》
《港澳台报刊目录》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美国编制
3.采集方法
1、购入方式
①预订
优点:征订及时、连续。
缺点:有时难以判断文献的价值
②直接选购
优点:容易判断文献的价值。
缺点:易重复采购、费用大(差旅费)。
③委托代购
优点:所购文献符合读者需要
缺点:所购图书数量有限
④邮购
优点:能补充用户需要的重要文献
缺点:不能大量采购文献、费用大(邮费)
⑤复制——抄录、静电复制、照相复制、缩微复制、录音复制
优点:可以补充重要文献。
缺点:成本较高(人力、财力)
2、非购入方式:呈缴、调拨、征集、交换、捐赠
4.品种与复本
5.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重点)
信息资源整体布局的模式:
①区域性系统内布局
②区域性跨系统布局
③全国性系统内布局
④全国性跨系统的布局
⑤跨国资源布局
第五章馆藏信息资源的布局与排架
1.馆藏信息资源布局的模式
按建筑物结构布局
展开式水平布局
高层式垂直布局
立体交叉式混合布局
按借阅方式布局
开架制布局
闭架制布局
按藏书利用率布局
三线典藏制
二线典藏制
按文献类型划分布局
期刊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
报纸阅览室
按文献的学科内容布局
社会科学文献阅览室
自然科学文献阅览室
按服务功能布局
藏借阅一体化
藏借阅咨询一体化
2.三线典藏制——三线典藏制就是按照馆藏信息资源的新旧程度及利用率的高低,将全部馆藏信息资源划分为利用率最高的、利用率比较高的、利用率较低的三部分,并依次组成一、二、三线书库的布局方法。
三线典藏制的借阅方式和藏书特征p134
划分一、二、三线书库的依据是藏书利用率的高低。
所以,实现三线典藏制的馆藏信息资源布局的核心问题是确
定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具体地说,一线藏书至少应能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50~60%;二线藏书至少应能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20~30%;而三线藏书的借阅量则不能高于总借阅量的10%。
确定文献资料利用率的方法:
①时限法——依据一定的时限,确定文献利用率的方法。
②使用情况统计分析法——根据借阅记录统计分析文献利用率的方法。
③经验法——根据经验判断文献利用率的方法。
3.馆藏信息资源排架的方法
内容排架法:
分类排架法
专题排架法
形式排架法:
固定排架法
登记号排架法
字顺排架法
年代排架法
语文排架法
第六章信息资源的清点、剔除与保护
信息资源剔除也称藏书剔除,是指图书馆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长期滞留书库的文献从藏书中分离出来,并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的过程。
1.信息资源清点的方法
排架目录清点法
卡片目录
机读目录
检查卡清点法
2.剔除原因1.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文献使用寿命缩短,致使很大一部分文献的利用率降低乃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2.藏书量急剧增长,使图书馆出现了空间危机。
3.由于服务任务或读者对象的变化,一部分藏书失去了收藏价值。
4.由于各种原因,图书馆收藏了一些与馆藏需要不符的文献。
3.文献半衰期:美国图书馆学家巴尔顿和凯普勒于1960年提出了文献老化的“半衰期”概念和数学模型,作为衡量已发表文献的老化程度的指标。
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或出版的。
这与该学科一半文献的失效所经历的时间大体相当。
4.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就是要求建立有限规模的图书馆,在图书馆达到一个可靠的目标(馆藏量、功能等指标)之后,剔除馆藏文献的速度应当等同于购进文献的速度,即图书馆新购进的文献资料只是对准备剔除的文献资料的相应补偿,馆藏的实际增长速度为零,从而使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总量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实施的条件:1.要求藏书达到最佳的规模或成熟藏书状态,即要求藏书达到一定的水平和一个可靠的目标之后才能实行。
2.要求经常地、不断地剔除旧书。
3.广泛实行合作藏书,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5信息资源剔除的范围
1、复本过多、长期压架的书刊
2、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刊
3、内容有错误,不宜公开流通的书刊
4、残缺破损无法流通的书刊
5、实用性差、流通率低的书刊
6信息资源剔除的方法与程序
1、剔除方法
(1)主观剔除法
(2)出版年代法(书龄法)
图书10—20年,期刊3—5年
冶金学3.9年,机械工程5.2年,化学8.1年,地质学11.8年
(3)滞架时限法(一书在两次流通之间的时间长度)
书卡法(借书卡)
计算机法(用计算机统计一书的滞架时限)
2、剔除程序
(1)、组建领导机构(馆长、采访、流通阅览、读者代表)
(2)、调查研究、制定方案
(3)、逐类逐种审查
(4)、抽书、抽卡、注销
(5)、对剔除书刊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7.信息资源寿命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主要是指文献信息机构所藏信息资源受到人为的损毁和丢失。
重视不够
宣传不力
工作不力
条件有限
(2)自然因素温度、湿度、水、火、光、空气污染物、有害生物、建设设施
8.信息资源保护的内容
预防性文献保护工作,即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文献损坏或减缓其损坏速度。
补救性文献保护工作,即采取一定措施,对已损坏的馆藏文献进行补救性的处理。
9.信息资源保护的措施
(1)预防性保护措施
制定保护政策
创造保护环境
采取保护手段
宣传保护知识
(2)补救性保护措施
文献修复
载体转换
第七章信息资源评价
1.信息资源评价的内容
1、藏书量
①藏书保障率——即图书馆每一个读者平均占有的藏书数量
②读者满足率——指读者已借到图书数量除以读者借书要求总数得出的比值
2、藏书情报量——衡量藏书情报量的客观标准是核心藏书的占有率。
“二八率”表明,藏书的情报容量取决于核心藏书的数量。
因此,要提高藏书的情报量,就要注意收藏核心文献——核心期刊、核心图书
3、藏书结构(前面有)
4、藏书利用率——也称文献利用率,指文献流通数(借阅、复印)与馆藏文献总数的比率,即馆藏中被利用过的数量占全部馆藏的百分比。
2.信息资源评价的方法
①直接观测法——通过直接查看书架上的文献,对藏书进行评价。
②读者评价法——向图书馆读者搜集有关藏书质量意见的方法
③统计分析法——即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统计资料、数据(如图书外借数据)对藏书进行分析和评价。
④书目核对法——将馆藏文献与一些选定的核心书目、推荐书目进行核对,以检查馆藏文献在品种、数量、语种及重要著作收藏方面的差异。
⑤引文分析法——即通过查对论文、著作的脚注、文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来检查本馆的收藏情况。
第一章信息资源服务概述
1.图书馆学五定律(阮冈纳赞)
①书是为了用的
②每个读者有其书
③每本书有其读者
④节省读者时间
⑤图书馆是个生长的有机体
2.杜威“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
“用最低的成本,以最好的书刊,为最多的读者服务”
第二章信息资源服务的原则
1.平等原则
权利平等——图书馆用户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权利
机会平等——图书馆应该为一切图书馆用户提供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机会
2.自由原则
自由权利:①图书馆不应该对图书馆用户进行各种形式的审查
②图书馆应该坚持公共、公开的原则,向用户开放馆藏信息资源
③图书馆应该自觉地抵制各种非法的审查制度与行为,不受制于任何商业压力
合法利用:确保国家利益和用户利益不受侵害,是保障用户自由利用信息资源权利的基本前提。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自由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自由利用必须以合法利用和合理利用为基本前提。
3.人性化原则
环境人性化
技术人性化
服务人性化
4.满意原则
满意原则是信息资源服务的终极原则。
图书馆用户是否满意及其满意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第三章信息资源服务的形式
第一节借阅服务
第二节声像服务
第三节参考咨询服务
第四节检索服务
第五节查新服务
第六节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
第七节专题信息服务
第八节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第九节手机服务
第十节查收查引服务
第四章信息资源服务评价
1.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指标
①资源获取方面:包括信息资源是否丰富、易获取性、权威性、时效性、实用性、特色性等;
②服务环境方面:包括环境是否安静、整洁、美观、舒适、和谐等;
③服务设施方面:设备是否先进、充足、便利、安全、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提供各种用户帮助指南;
④服务人员方面:包括馆员的知识水平、服务水平、工作效率、工作态度、主观努力度等;
⑤用户自身状况:包括对图书馆的认识、掌握利用文献资源技能的程度、获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等。
2.信息资源服务评价方法
(1)由图书馆自身所做的主体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侧重于利用率与服务效率的各类统计,这是目前已普遍采用的方法,例如读者进馆次数、馆藏利用率、阅览座位利用率、馆藏的平均流通次数、服务每位读者的平均成本、提供某项服务的次数和平均时间等等,这类评价和统计数字对于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确实具有一定的评测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难以完全满足现代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需要;
(2)由用户所给出的客体评价,主要通过用户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了解用户对于信息资源服务各环节的满意程度。
一般首先通过专家论证确定调查内容,制订详尽合理的调查问卷,通过一定渠道(目前一般借助网络)发出并/回收问卷,经过一定数量的数据积累,最后利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段对统计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已逐渐被图书馆界普遍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实践检验;
(3)由中间机构所做的“第三方评价”,例如一些专业咨询公司,他们既非信息资源的创建者又非信息资源的最终用户,目前这种方法亦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