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太太护国旗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老太太护国旗故事
在河南大学里,有一位“洋教授”,她在学校里任职半个多世纪,从“金发碧眼”的美人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成为了学校里的传奇人物。
这位“洋教授”出生于美国,跟随着丈夫来到中国后,开启了异国他乡的新生活。
后来经过周总理的批示,她如愿获得了中国的绿卡,说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成为一名地道的中国人。
如今她的子女相继定居美国,她却舍不得离开这片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国家,她说她想和自己的丈夫一样,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她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永远生活下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学子们听着她讲的童话故事,跟着她徜徉在英语的海洋中,亲切地称她为‘滑稽美人’。
她的家中还有一面珍藏的五星红旗,每逢国庆节都要挂在自己的家门口,平时的时候还时时擦拭,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让触碰。
那么这名“洋教授”究竟是谁,她为什么要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执教70年?在她执教期间,又有哪些令她记忆犹新的往事?
心生向往
1925年7月15日,雪莉·伍德出生于美国的阿肯色州,她的父亲从
事于政府的外交工作,是一位阅历丰富的外交官,母亲则是一位世界和平理事会成员,思想开明、见识广博,有着一副新时代的杰出女性形象。
父母的勤奋给雪莉创造了十分优渥的家庭环境,雪莉不仅吃穿不愁,还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她的父母经常给雪莉讲述一些名人故事,帮助雪莉寻找她的兴趣爱好。
到了雪莉入学的年龄,父母把她送到本地最好的学校就读。
但是美好的童年生活十分短暂,在雪莉5岁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摧毁了这个温馨的家庭。
他们家经营的咖啡园破产倒闭,父母也没了经济收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虽然陷入了贫苦之中,父母对雪莉的教育却从未放松。
雪莉在小学和中学时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文学方面,雪莉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她的作文写得十分出彩,在学校里也夺得许多奖项。
雪莉在16岁时,开始在底特律寻找兼职,帮助家庭缓解经济的紧张局面。
她先后当过保姆和清洁工,帮一些富人家庭照看孩子,后来还去工厂里打工,只为了多赚一些工钱。
打工的生活固然辛苦,雪莉的学业却始终没有落下。
她向密歇根州立大学农学院呈交申请,希望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
而雪莉在这里,也将遇见一位改变她人生轨迹的“白马王子”。
那时的雪莉只有19岁,她在学校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这个小伙子叫黄元波。
黄元波是中国农业部派去美国的留学生,他有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平时的学习也甚是刻苦。
雪莉对这个小伙子很感兴趣,黄元波可以说是雪莉见过的学习最认真、最刻苦的学生,也是雪莉从小到大第一个结识的中国朋友,两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寻找话题,互相了解。
雪莉对于中国是十分好奇和向往的,这份好奇来源于雪莉13岁时阅读的《西行漫记》。
这本《西行漫记》是雪莉父亲的挚友斯诺赠予的,书中讲述的是中国全面抗战后的延安风貌,对于中国的现状有比较客观的描述。
雪莉仔细阅读了这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书籍,她对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家有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初印象,中国发生的种种战事更是时刻牵动着她的心。
她经常询问父亲,向他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延安人民的生活。
而黄元波这个中国青年,成为她了解中国的新的“突破口”。
在和黄元波的聊天中,雪莉发现这个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治学精神,更是远超雪莉所结识的同龄人。
两人聊到理想时,黄元波对雪莉说道:“我一定要认真完成学业,学成之后回到祖国报答国家,建设国家。
”虽然黄元波的行事风格和说话十分古板,但是在雪莉眼里,却也十分可爱。
黄元波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给雪莉答疑解惑,虽然不会说一些俏皮话,
但是也时常送花给雪莉,这让雪莉对黄元波逐渐萌生爱意。
而黄元波对这个外国女孩也十分中意,雪莉聪明伶俐,温柔可人,而且黄元波留学美国,有这样热情的美国女孩来找她聊天也是十分罕见的。
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两情相悦使得他们迅速坠入爱河。
1945年12月,二战刚刚结束,又是圣诞节的第二天,整个美国都沉浸在欢庆的海洋中,两人也在美国举行了婚礼。
婚礼并不隆重,一切从简,对于这对相爱的年轻人来说,婚礼更具有纪念意义。
随夫回国
1946年,黄元波向雪莉提出了两人一起回到中国建设中国的想法,这是黄元波一直以来的想法。
雪莉对于中国也心生向往之情,她在心中早就计划了千百次。
雪莉立马答应了黄元波的提议,她觉得自己跟随丈夫回到中国,既满足了自己前往中国的梦想,也是作为黄元波妻子的本分。
而雪莉的父母对于她的决定也持赞同态度,她的父母一生都在从事外交方面的工作,思想十分开放,对于国家与民族的隔阂并不在意,对于中国也有一定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雪莉的母亲认为这个女婿很有担当,把雪莉交给女婿,她也十分放心。
两人顺利地坐上了前往中国的轮船,在踏上中国这片未知的大陆前,雪莉给自己想了一个中文名字,她把自己的父姓“伍德”的第一个字谐音,
改成了“吴”,给自己起名为“吴雪莉”。
两人初到中国定居,那时候正值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全国性的内战。
夫妻二人为了远离战乱,同时获取更好的治学资源,在短暂的休整之后,两人动身前往西安。
黄元波夫妇很快就进入西安的西北农学院中任职,黄元波受聘为畜牧兽医系的主任,而吴雪莉也受到邀请,成为外语系的副教授。
在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二人一直过着清苦的日子,但是他们很享受在农学院教书育人的过程。
吴雪莉无怨无悔,一直陪在自己丈夫的身边,日子难熬但是他们乐在其中,在这期间他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在来到中国后,吴雪莉还知道了丈夫的小秘密,黄元波和她相识时,在年龄上说了谎话。
黄元波说自己29岁,但那时候的他已经三十五岁了,他怕自己的年龄会让吴雪莉看不上他,只能撒谎掩盖过去。
这事被吴雪莉发现后,她并没有生气,吴雪莉还调侃道:“原来他是怕娶不到才隐瞒了年龄,没办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呗。
”
甜蜜的生活并不长久,中国动荡的局势远超他们的想象,1948年,农学院被迫停课,一家人只能四处辗转,最后来到上海。
黄元波去了南通大学担任教授,吴雪莉只能四处寻职,找了一个商业机构当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夫妻二人终于结束了心惊胆战的生活,一切都在走上正轨。
当时的黄元波拥有大量先进的科研成果,完全是可以离开中国,前
往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深造的。
但是黄元波毅然决定,留在百废待兴的中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黄光波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他认为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吴雪莉知道丈夫是很爱他的祖国的,她深情地对黄元波点了点头,决定和丈夫一直留在中国。
1949年9月,吴雪莉得知了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消息,她十分激动,抱着自己的孩子赶往钟鼓楼,挤进争相购买国旗的人群之中。
等待了三个小时之后,吴雪莉终于拿到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这面五星红旗十分具有纪念意义,回家的路上,吴雪莉非常兴奋,她高举着五星红旗,朝着路人欢快地挥舞,吸引了许多路人羡慕的目光。
10月1日,天才刚放亮,吴雪莉就早早起床,把这面五星红旗挂在了自家的大门旁。
1950年,黄元波为了主持筹建一座生物制药厂前往河南开封,吴雪莉一直追随丈夫的脚步,也带着孩子来到开封,此后,他们便一直生活在开封。
当时的开封还都是一些平房,一眼望去就看不见几栋高楼。
而河南大学在其他建筑的衬托下,显得宏伟而高大,可以说是开封最漂亮的建筑之一。
吴雪莉常常去河南大学里游览,她尤其喜欢老校这种幽静的学习环境,还能看到很多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学生。
“我家的国旗57岁了”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新中国就要成立了。
“那时候陈毅是上海市长,我真是佩服他。
”回忆起自己在开国大典前夕买的中国国旗,雪莉首先想到了陈毅。
“那时我刚到中国没几年,住在上海。
记得直到9月26日,全国政协才决定了国旗的样式,离开国大典只有4天时间了。
陈毅立刻调动各部门筹集布匹资源,号召市民赶制国旗。
当时资源匮乏,真想象不到他们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找到那么多红布、黄布,各个街道居委会都蹬着缝纫机赶做国旗,我的国旗就是在那个时候买的。
”从那以后,“十一”挂国旗成了雪莉家的固定仪式。
“后来日子好了,孩子们看见院里人家挂的国旗都是绸子的,颜色鲜艳又好看,都争着给我买个新的。
我一直不舍得换,我就要挂这面,她见证了我在中国的成长。
”雪莉视她的国旗为传家宝,外人禁止触摸。
“你看,前些年一些媒体记者要给我的国旗拍照,他们不小心把它勾在了门角上,给我刮了两个洞,这些孩子,毛手毛脚的。
”雪莉至今还不依不饶,“我以后再也不让他们碰了,也不许别人拿去挂,每次都要亲自挂上去。
我家的国旗已经57岁了。
”雪莉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