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工作,她们可柔可刚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2019年第16期
文 / 本刊记者冯彬
面对家里的催婚,乡镇公务员朴燕无奈之下接受了相亲,介绍人说,你们公务员特别有“市场”,即使工资低一点,可一听“在政府上班”,身价就提升了不少。
朴燕本来不想找体制内的人,都做着差不多的工作,在一起多无趣。可后来发现,有时候和非体制内的人交流起来更费劲,对方甚至觉得自己一周上一天班都可以了。可基层女干部的辛苦,并不被很多人理解,采访过程中,朴燕几次被打断,检查卫生、报送材料、群众上门询问办事……
当地流传着一个段子,在某个评选的迎检那几天,喊单身青年去打望那些守街的男女生,一搭讪一个准,都是根红苗正的基层干部,那段时间,朴燕和同事每天6点就要到街边站着。现在上班,她从来不穿带跟的鞋。
站在天平的两端
上个月的一星期,乡镇干部李静只陪自己的孩子过了一晚便又匆匆离去。5~10月,她所在的乡镇有防汛值班制度,每晚都要保证有三分之二的干部驻勤,不能回家住。连续的值班和加班组合,让李静带娃的时间以小时计算,更多时候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以前在视频里他还天天哭着说想我,现在也不说了,可能是习惯了吧。”
李静所在的行政区是之前的主城区分离而来,大部分干部家在城里,单位在区县和乡镇,两头跑的通勤时间堪比北上广,一些女干部加班太晚不方便,就直接住在单位里。
用她的玩笑话说,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照看孩子的重任交给了另一半,丈夫忙起来,就只能辛苦自己的父母或公婆。
有时,忙碌的工作状态并不能被理解。不少受访者说,夫妻双方都在体制内还好,互相都清楚最近有什么中心工作。但有些家庭的另一半是非公职人员,有时说“你们当官的哪有那么忙”,甚至在拌嘴时责备“我要的是老婆,不是干部,孩子要的是妈妈,不是领导!”
就算在单位里,此类情况也有可能发生。朴燕单位里的副职女领导为了产后假期时间更长一点,到临近预产期的时候才请假,此前还在下村扶贫。然而离产假结束还有一个月时,单位一把手就叫她回去上班,一名男同事还建议,工作不方便的话就把奶断了。女领导气不过,就当面怼回去,“你们家老婆产假休一年都没关系,下属的产假就一天都别休最好。”
这事让单位里的女性都愤愤不平,“有些男性领导,在同一件事上,觉得妻子就应该照顾家庭,却希望女下属要以工作为重,这双标玩得溜。”
客观来说,一些基层女干部的重心会有所转移,有了孩子后都会更注重家庭,甚至为了守好上初中、高中的孩子,干脆辞职陪读,当全职妈妈。而当夫妻双方都是公职人员,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事业上做出牺牲的也往往是女性。
刘芳已经当了6年科员,因为生育原因,提拔被搁浅。“领导对我挺好,想提拔我,但是班子其他成员不同意。”刘芳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在市政府办工作,夫妻两地分居,孩子暂
时跟她,自己也不会在县上留很久,领导说再等等就能解决提拔问题,现在走也不是,不走也
不是。
刘芳说,像绥江女干部拒绝提拔的例子在他们那里早就发生过,只是没被报道。刘芳在其
他县级部门任职的朋友,获得了提拔去乡镇任职的机会,但这意味着就要与丈夫分居,又不想
得罪领导,又不想家庭“分裂”,左右为难之下,干脆就辞职了。
晋升难,难于副科级
一些基层女干部的发展通道,经受着多重挤压,李静对此深有感触。刚入职时,李静还是
村官,后来通过了定向公务员考试,虽然工作内容变化不大,但身份转变后,婆家人对她的态
度更好了。不过,她也有苦恼。她所在的乡镇,女干部占一半,但因为工作强度、条件和平台、待遇等因素,留住人才成为了难题。
“一般情况下,往上走的通道只有遴选或领导推荐。”李静告诉记者,前些天一名领导还
说有个区级单位想让他推荐一名女干部,最先问的就是婚姻和生育状况。“结了婚的,可能要
生孩子,至少耽搁半年,然后还有哺乳期,加班是基本不可能了;生了孩子的,可能要生二娃,又要走一遍同样的程序。有孩子的,还涉及到要辅导作业,照顾家庭,挤压了加班时间。”
而通过遴选方式,女性又缺乏优势。一些受访者表示,上级单位如果遴选或者上调,都会
优先考虑男性,甚至还有单位明确不要女性。有很多女性在遴选的时候,笔试位居前列,面试
后通过的几率非常小。朴燕的朋友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后,综合成
绩第四,后来那家单位招的前三名,都是男生。好在她看得挺开,或许是自己的临场表现不够
好吧。
而在一些区县,乡镇工作人员想通过遴选的方式考试是不可能的。为了保持人才的稳定性,一些地方并不愿意人员流动,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一般遴选考试需要通过原单位和组织
部门签字同意。
“一眼就能望到头。”这句话虽然略显夸张,但朴燕觉得说出了自己心声,她了解的一个
市级机关一次性就提了5个副科级干部,而在乡镇,一年一个单位能提一个副科都很不错了,
甚至自己所在的单位几年都没有提过。不仅如此,一些乡镇男干部也有委屈,相较于女干部,
他们的竞争更加激烈。领导职数少,接触领导的机会也不多,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过去基
层男多女少,如今新入职人员中,女性逐渐增多,才改变了这种局面。
一名乡镇女干部的话流传甚广:我们就好像生活在井里,乡镇的两个头——书记和乡镇长
就是我们头上的井盖,这个井盖要是能够松动,我们就能见到“阳光”,否则,你只能默默无闻。
与此同时,有的基层女干部,在工作的几十年里,自我提升的机遇受到挤压。一种较为特
殊的情况是,刚参加工作时觉得刚从学校出来,或者是还不够级别,还不需要学习培训;结婚
生孩子后,又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学习;年龄大了之后,感到精力不济,再加上发展空间不大了,基本上也就没什么想法了。
做了15年社区书记的向丽华,早年间本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编制,但因为工作忙,加上照顾孩子就拖了一年又一年。等孩子独立以后,年龄条件却达不到了。
“按规定男性超过50岁、女性超过45岁就没有考试资格,可为什么女性就要差5岁呢?”向丽华想不通,这样的条件限制难免会影响一些基层干部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