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意外事故及职业暴露
培训资料-职业暴露防护
职业暴露防护的原则
识别风险
确定工作场所中潜在的风险源。
预防为主
采用控制和管理措施,从源头 上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人防结合
通过设备、技术和人员保护, 要达到更好的效果。
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
1
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2
使用防护设备
佩戴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护手套、防护衣、耳塞等。
3
劳动卫生防护
进行职业卫生检查,规范化监管职业暴露事宜。
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与教育
职业暴露防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实现它的目标需要实施各项措施。雇主 应该为员工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职业暴露防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职业暴露防护计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职业暴露防护计划,开展预 控和事故调查。定期进行计划的审查和更新。
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资料
欢迎参加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学习如何避免职业病的危害。本课程将探讨职 业暴露防护的重要性和实施。
职业暴露防护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人为因素等因素对工人身体 进行慢性影响的过程。职业暴露防护是通过规范操作、使用防护设备等措施, 以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发生率。
职业暴露的危害
实施管理
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体系,统筹协调职业 暴露防护各项工作。
呼吸系统
吸入有毒气体和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如 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肺气肿等。
皮肤
接触有毒物质会引起皮肤炎症、溃疡、过敏或腐蚀 等症状。
放射源
放射源对人身体的危害较大,也是需要特别防护的 职业暴露之一。
常见的职业暴露源
化学物质
如有机化学品、重金属、酸 碱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特定工作环境或操作方式,而使职工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有害物质、生物致病剂、射线等危害因素,从而导致职业病或健康问题发生。
医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工作者,其职业暴露风险较大。
本文将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种类、危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种类1. 感染性暴露:指医务人员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接触到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体液、组织、器官等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从而发生感染。
2. 化学性暴露: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过程中接触到药物、消毒剂、麻醉剂、酸碱等化学物质,导致化学性中毒、过敏等职业病。
3. 辐射性暴露:指医务人员在放射影像检查、治疗过程中接触到射线,从而引发辐射损伤、肿瘤等职业病。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1. 感染:医务人员接触到感染源后,若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包括艾滋病、肝炎、结核、流感等。
2. 化学物质中毒: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化学药品、消毒剂、麻醉剂等,易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
3. 辐射损伤:在放射影像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接触到射线,长期暴露可能引发辐射性皮炎、白血病、甲状腺疾病等。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1. 建立和完善暴露预防与控制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暴露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和防护措施,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 加强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与监测: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和健康检查,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健康教育与培训:通过开展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防护方法。
4. 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培训资料-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
接触到有害的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职业暴露的原因
• 工作环境因素:工作场所中存在有害物质或条件。 • 工作任务特性:某些工作任务本身就与有害物质或条件相关。 • 工作条件:不合理的工作条件可能导致暴露风险增加。
职业暴露的影响
• 健康风险:职业暴露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 工作能力下降:暴露对工作能力和表现产生不良影响。
职业防护的方法
1 工程控制
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工艺来降低暴露风险。
2 行政控制
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标准和程序来保护工作人员。
3 个人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来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1
监测和评估
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暴露风险。
2
培训和教育
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防护意识。
培训资料-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 护
欢迎参加我们的培训!本课程将介绍职业暴露的定义、类型、原因、影响以 及防护方法。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职业暴露的定义
•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有害物质或条件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类型
化学物质暴露
接触到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毒性气体、化学物品等。
物理因素暴露
接触到有害的物理因素,如噪音、辐射等。
3
健康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抵抗力。
培训资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机构应提供指导和监督,确保护理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和协助
1 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2 研究支持
社会和研究机构应加大对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的研究和支持力度。
3 心理支持
社会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护理人员应对职业暴露带来的心理压力。
培训资料-护理人员职业 暴露与防护措施
这个培训资料将为护理人员分享职业暴露的定义与分类、对其影响、常见的 职业暴露疾病以及个人、机构、政府及社会的防护措施和支持。
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工 作环境中接触到致病物质或 条件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分类
职业暴露可以分为化学物质、 放射性物质、传染病、身体 创伤和心理暴露等不同类型。
2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护理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或健康问题的迹象。
机构防护措施
教育培训
机构应提供相关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的意识。
工作环境改善
机构应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例如改善通风和使用工程防护设备。
职业暴露问题
了解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健 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 施至关重要。
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1 身体健康问题
长期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 不同的职业病、慢性疾病 以及其他身体健康问题。
2 心理压力
3 职业生涯发展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能 导致心理压力和工作倦怠, 对其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职业暴露对职业生涯发展 可能产生限制,影响护理 人员的工作机会和前景。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置
报告
✓ 报告报告科室负责人 ✓ 院感科/预防保健科
启动相应处置流程
评估 ……
评估确定
暴露源 病毒载量水平
暴露源 不明
重度
轻度
暴露级别
三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级
一级
暴露源危险度的分级
暴露源情况不明
暴露源所处的病程阶 段不明、暴露源是否 为HIV感染,以及污 染的器械或物品所带 的病毒含量不明。
低传染性
病毒载量水平低、无 症状或高CD4水平
工程控制
指采用某些措施和工具隔离或消除工作场所血源性病原体危害,如使用处理锐器的容器、自 带套管的针具或更安全的医疗设施(包括锐器伤害防护装置和无针系统)
无针系统
指在下列医疗卫生工作中不使用针具的设施:(1)建立动脉或静脉通路收集血液;(2)向
体内输入药物或液体;(3)其他通过污染锐器损伤皮肤而导致的潜在职业接触。
记录的保存、 管理和转移
危害告知、职 业卫生 信息和培训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1
8
21
制定职业接触
风险控制计划和总结
职业卫
7
生防护 职责
32 职业接触的危害 识别与风险评估
6
4
安全注射及降低手术职业接触 的风险。
5
职业接触后的 评估、预防和随访
风险控制
➢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和规章 制度。
➢ 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 加强材料和设备管理。 ➢ 加强作业场所管理。 ➢ 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 对劳动者积极履行告知义务。
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 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 显可视的血液。
职业暴露处置课件课件
报告与登记按照ຫໍສະໝຸດ 关规定进行职业暴露报告和登记,提供详细的暴露情况和处 理过程。
遵循医嘱与预防接种
遵循医生的建议,接受必要的检查、治疗和预防接种,以确保健康 安全。
后续跟踪与评估
定期复查与跟踪
01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跟踪,监测身体状况,以便及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生物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生物暴露可能引发感染和疾病传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01
预防措施
02
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直接接触病原体。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03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使用安全盒存放锐器,避免直接用手传递。
操作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处理方法 立即挤压伤口附近,排除污血,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并定期更换敷料。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化学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是必要的 。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害,避免直接接触。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等。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
处理方法 立即离开污染区域,用大量清水冲洗暴露部位。 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培训资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判断暴露源性质
1、抗-HIV阳性→请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 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4小时内服用最迟不 超过24小时,进行连续4个周的预防性治疗→填写 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 →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球蛋白200-400IU,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 乙肝疫苗20μg,并于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20μg。
4、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及感染科报告。
5、如果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 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感染科应当立即给 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开具乙肝、丙肝、HIV 检查单。
6、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患者主 管医师应当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 测。
7、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感染 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疾控中心报告,由疾控中 心进行调查与治疗指导。
口罩的正确佩戴法
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 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
挂在耳朵上; 三、拉:像下图中所示,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
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
H
I
V 职 业 暴 露 处 理 流 程 图
职业防护
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 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护 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伤,或将损伤 度降至最低程度。
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 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须进行隔离。
用安尔碘或75%乙醇 等反复消毒、包扎
培训资料--职业暴露培训
工作场所的通风与净化
通风设施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如安 装排风扇、空调等设备。
空气净化
采用空气净化装置降低空气污染 ,如空气净化器、过滤器等。
检测与评估
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质量,评估 空气污染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
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
置等流程。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职业暴露防护和应急预 案,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提高防护意识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 职业暴露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根据暴露风险评估,为工作人员提 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 手套、隔离衣等。
建立健康监测机制
定期为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监 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暴 露风险。
皮肤接触职业暴露主要包括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 、放射性物质、致病微生物等。
02
皮肤接触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皮肤刺激、过敏
反应、中毒等。
常见的皮肤接触职业暴露源包括腐蚀性化学物质、刺激性化学
03
物质、有毒物质等。
血液暴露与职业病
01
血液暴露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皮肤等部位接触病 原体污染的血液或其他致病性物质。
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05
职业暴露安全培训与教育
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明确培训目标
职业暴露安全培训应关注员工职业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提升,以降 低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
培训内容
包括职业暴露的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 容。
培训资料职业暴露培训
职业暴露培训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职业暴露概述•常见职业暴露源•职业暴露的危害•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的处置与治疗•加强职业暴露的宣传教育与培训01职业暴露概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皮肤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健康损害。
定义化学物品职业暴露、物理因素职业暴露、生物因素职业暴露、社会心理因素职业暴露、其他职业暴露。
分类定义与分类职业暴露的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如毒物、粉尘、噪声等对作业人员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的影响。
职业暴露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如职业性接触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等。
职业暴露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如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造成的生命安全影响。
使用有害因素替代品…减少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使用低毒、低噪声的设备,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如安装通风设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减少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罩等,防止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如保持工作场所清洁整齐,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场所布局等,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的防止措施加强通风排毒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强培训教育佩戴个人防护用品02常见职业暴露源1呼吸道暴露源23如棉尘、皮毛尘等,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气短等症状。
粉尘如甲醛、氨气等,可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
有害气体如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可引起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细菌和病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可引起皮肤刺激、瘙痒、过敏等症状。
细菌和病毒如化脓性细菌、致病性真菌等,可引起皮肤感染、脓疱、瘙痒等症状。
皮肤接触暴露源致病性微生物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可通过血液传播。
有毒物质如化学毒物、辐射物质等,可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培训课件
通常不进行预 防,如暴露源 来源于HIV高 危者则采取基 本用药方案
通常不进行预 防,对于有可 能暴露于HIV感 染者时采取基 本用药方案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常规治疗剂量, 连续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 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续用28天。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医务人员被患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锐器损伤 冲洗 消毒
向主管部门报告并 填写职业暴露表
预防用药
风险评估
定期追踪
局部处理
清洗: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健侧手立即从
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禁止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在流动水下清洗伤口10分钟以上;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粘膜的暴露以流动 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眼睛受到血液喷溅,用 生理盐水冲洗)。
•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 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 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具有防渗性能的隔 离衣或围裙;
•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暴露源
HIV阳性(低传 HIV阳性(高
染性)
传染性)
基本用药
基本用药
HIV感染状态 不明
通常不进行预 防用药
暴露源不明
通常不进行预 防用药
基本用药
基本用药 强化用药
强化用药
强化用药 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暴露源存在 对于有可能暴露 HIV感染风险时 于HIV感染者时采 采取基本用药方 取基本用药方案 案
意外事故及职业暴露
❖ 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 禁止将锐器徒手传递 ❖ 禁止针等锐器物盖帽 ❖ 使用后的锐器必须放入专用的废弃盒内
2024/6/15
10
针刺伤的预防与管理
❖ 更新观念,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 ❖ 使用安全工具及锐器物收集器 ❖ 执行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
HBV: 6-30%(27-43% 为大三阳)
(37-62%为活动期)
HCV:3-10%
HIV:0.2-0.5%
2024/6/15
3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 历史记录:
1924年:第一例 白喉 1949年:第一例 肝炎 1998年:第一例 HIV
❖ 主要危害:
身体 精神
2024/6/15
4
职业危害风险的相关因素
15
暴露类型
❖ 皮下的 ❖ 粘膜的 ❖ 皮肤的
2024/6/15
16
经血或体液传播的职业暴露
❖ 经皮肤或粘膜暴露 ❖ HIV、HBV、HCV感染为主
❖ 传播方式:针刺或其他锐器损害
病毒侵入皮肤抓伤、皮损、擦伤、烧伤 病毒因意外溅入眼、鼻、口 咬伤一般无危险性,除非唾液中有血液
2024/6/15
17
-皮肤暴露—挤压出血,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清洗 -粘膜暴露—用大量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消毒剂—75%酒精、%过氧乙酸、
%碘伏 、%次氯酸钠、
迅速评估
2024/6/15
22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 安全事故的报告、检测和保密
❖ 重大事故
❖ 及时与有关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 储备库(点)报告,专家进行风险的评估, 确定用药的必要性。
2024/6/15
培训资料职业暴露培训
定期报告
要求员工定期向上级报告职业暴露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等,以便进行汇总和分析。
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06
总结词:实验室事故导致的职业暴露是常见的职业风险,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
总结词:医疗行业职业暴露涉及多种病原体和危险因素,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呼吸道刺激
不慎接触眼部,可能对眼睛造成刺激和损伤。
眼部刺激
健康影响
工作效率下降
心理压力
社会影响
01
02
03
04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影响工作效率和表现。
长期处于职业暴露环境下,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职业暴露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家庭、社交等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初步处理
及时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方式、暴露部位等信息。
报告和记录
根据职业暴露的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后续处理措施,如接种疫苗、药物治疗等。
后续处理
对职业暴露人员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发现
定期监测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暴露监测,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检测、呼吸检测等,以评估员工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
实时监测
对于某些高风险作业,应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如佩戴传感器等,以便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自我监测
鼓励员工进行自我监测,如观察身体状况变化、记录工作场所环境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职业暴露问题。
紧急报告
对于紧急职业暴露事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和救援。
培训资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
25
职业暴露的类型
➢ 医疗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2020/5/8
26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2020/5/8
27
应急处理
➢ 医疗锐器伤
– 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 血
– 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 – 0.5%碘伏或安尔碘或艾利克消毒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20/5/8
1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
➢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的病人, 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 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 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 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既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 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 消毒措施
2020/5/8
5
2020/5/8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
6
洗手和手消毒的指针
➢ 手上有可见的污垢、被蛋白质类物质污染、被血 液或其它体液污染、暴露于可疑的或已知的芽胞 微生物的环境中以及如厕后应使用肥皂及清水洗 手
2020/5/8
32
病人TP(+)
➢ 医务人员预防注射长效青霉素 ➢ 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2020/5/8
33
谢谢!
2020/5/8
34
➢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服用双汰 芝,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 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 性用药
实验室意外事件与职业暴露事故处理措施
实验室意外事件与职业暴露事故处理措施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2、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上班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遵守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做好日常消毒的各项工作。
3、进入细菌接种间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和手套,离开科室前应用肥皂洗手,使用的口罩帽子每天更换,随脏随换,工作室应经常通风换气。
4、工作台面受标本或培养物污染时,用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并用浸泡有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湿抹布覆盖至少30分钟。
5、遇有职业暴露的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暴露以后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除需要缝合,一般不要急于包扎。
6、操作人员皮肤被刺伤,可用流动水清洗或用刺激性较轻的含氯创伤消毒剂浸泡皮肤伤口,伤口怀疑有细菌污染时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7、样品或检测试剂溅入眼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溅入口内,先吐出残留的液体后,用水反复漱口;鼻黏膜暴露后也应用清水反复冲洗。
8、如有严重或高危的意外事故发生,除进行局部处理和封锁实验室以外,同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并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甚至直接上报院领导或行政主管部门。
包括报告暴露发生的时间,详细过程,详细情况及暴露来源物质的详细情况,对其随访,并作相应的健康项目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伤口的深度 2)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3)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 4)污染源来自于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
载量高)
2019/6/22
7
针刺伤的流行病学
职业分布:
护士41.2%、医生6.3%、学生11.2%、技术人 员9.5%、其他2.0%。
发生的区域:
病房:50%、注射室:4.4%、急诊:13.5%、 手术室:36.4%。
2019/6/22
25
HIV暴露分级
暴露源的分级
级:无症状HIV感染者,VL低,高CD4水平 II级:高传染性;VL高,急性期HIV感染者, AIDS晚期,低CD4水平 III级: 暴露源不明确
2019/6/22
26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性用药
用药时间: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 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多少,决定 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包括:手套、防护眼镜、 隔离衣等。
2019/6/22
33
2019/6/22
34
药物预防并不是100%的有效,国外至少 有21例预防失败的报道。
2019/6/22
28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紧急处理后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不 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要定期检测 HIV抗体
抗体检测时间:4、8、12W及6M 无论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均应注意做好
保密工作。
2019/6/22
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的时间推迟至24-36 小时之后将无预防作用。不过,美国CDC仍推荐, 高危的职业性暴露后1-2周仍应该给预防用药。
早期治疗可有效保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HIV 向全身病毒储存池中扩散感染。
2019/6/22
27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
暴露于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后,使 用齐多夫定(简称ZDV或AZT )作为暴 露后的预防用药措施,可使抗体阳转的 危险性减少79%。
29
HIV职业暴露登记和报告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 经过;
暴露方式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和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 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
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2019/6/22
30
职业暴露后咨询
- 心理稳定 - 服药依从性 - ART药物副作用监测和处理 - 观察和记录HIV早期症状 - 定期检测HIV抗体
意外事故与 职业暴露
2019/6/22
院感科:黎涛
1
意外事故及职业暴露常见原因
违反操作规范 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 操作技术问题
2019/6/22
2
意外事故
2019/6/22
3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频率是大约5-10%, 手 术人员受伤的机会在12%以上。
1981年 首次报道针刺伤的危害
作行为 执行普遍性预防 正确处理医疗锐器伤 损伤后须及时登记、上报
2019/6/22
12
职业暴露
2019/6/22
13
国家关于HIV职业暴露相关文件
卫发[2019]108号(医务人员HIV职防指导原则) 卫办疾控发[2019]104号(公安、司法职发) 中疾控疾发[2019]370号(下发PEP药物) 卫疾控艾防便函[2019]95号(全国艾滋病检
-皮肤暴露—挤压出血,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清洗 -粘膜暴露—用大量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消毒剂—75%酒精、0.2-0.5%过氧乙酸、
0.5%碘伏 、0.2%次氯酸钠、
迅速评估
2019/6/22
23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安全事故的报告、检测和保密
重大事故
及时与有关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 储备库(点)报告,专家进行风险的评估, 确定用药的必要性。
-皮肤/)
-其他:2例(3.5%)
2019/6/22
9
与锐器刺伤发生的有关操作
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和 清洗时
将针套套回针头时 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一个容器 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 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处理
2019/6/22
31
职业暴露预防
实际工作应注意以下情况: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锐利器具传递给 别人
不要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 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逢合创口时,要特别注意减少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在专门的桶中,统一处理
2019/6/22
32
职业暴露预防
18
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脑脊液
羊水
胸水, 腹水
心包液
滑膜液
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
2019/6/22
19
无传染性体液
粪便、尿液 鼻分泌物、痰 唾液 汗液 泪液 呕吐物
2019/6/22
20
HIV职业暴露
高危人群:所有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 的人员
由省级艾滋病病毒检测中心抽血检测被暴 露者的HIV抗体(包括做快速试验),该 血清留样备用。
2019/6/22
24
HIV暴露分级
评估:暴露程度分级,暴露源分级
暴露程度分级
一级暴露:粘膜或有损伤的皮肤,暴露时间 短且量小
二级暴露:粘膜或有损伤的皮肤,暴露时间 较长且量大
三级暴露:刺伤皮肤或割伤严重,为深部伤 口或割伤物肉眼可见明显的血液
1984年 首次医务人员被针刺后感染
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概率:
HBV: 6-30%(27-43% 为大三阳)
(37-62%为活动期)
HCV:3-10%
HIV:0.2-0.5%
2019/6/22
4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历史记录:
1924年:第一例 白喉 1949年:第一例 肝炎 2019年:第一例 HIV
测技术规范)
2019/6/22
14
职业暴露定义:
指医务卫生保健人员、实验室人员、管理人 员及公安司法在执行公务中接触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的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并可能有感染 HIV的危险性。
2019/6/22
15
职业暴露的病因
已发现的病因 20种 常见的病因 HIV、HBV、HCV
2019/6/22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发生率:
美国:80-100万次/年我国:150万次/年。
2019/6/22
8
针刺伤后受感染情况
美国首例护士1984年感染HIV
美国护士Lynda.Arnold 1992年感染HIV
美国1985-2019年期间有139名医务人员遭 受针刺伤,其中57人感染HIV :
-针头/刀刺伤:48例(84.2%)
主要危害:
身体 精神
2019/6/22
5
职业危害风险的相关因素
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接触血量、器械种类、接触时间;
病人相关:
病人的体液有无病毒及病毒浓度的高低、疾病 的阶段、治疗情况;
医务人员:
防护意识、安全教育、预防接种、接触频率、
有无使用安全产品。
2019/6/22
6
美国CDC的研究显示:影响针头刺伤 后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医生、护士、实习学生 -家人、护工、志愿护理人员 -实验人员、检验人员、检疫人员 -密切接触者
2019/6/22
21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原则
紧急处理 暴露评估 ART药物预防 报告、监测与保密
2019/6/22
22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暴露后的预防(PEP)及处理原则:
立即处理暴露部位(局部紧急处理)
2019/6/22
10
损伤事故预防原则
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禁止将锐器徒手传递 禁止针等锐器物盖帽 使用后的锐器必须放入专用的废弃盒内
2019/6/22
11
针刺伤的预防与管理
更新观念,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 使用安全工具及锐器物收集器 执行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
16
暴露类型
皮下的 粘膜的 皮肤的
2019/6/22
17
经血或体液传播的职业暴露
经皮肤或粘膜暴露 HIV、HBV、HCV感染为主
传播方式:针刺或其他锐器损害
病毒侵入皮肤抓伤、皮损、擦伤、烧伤 病毒因意外溅入眼、鼻、口 咬伤一般无危险性,除非唾液中有血液
20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