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职称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市政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市政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四)
一、填空题
1.______是求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

答案:截面法
2.扭矩的正负可用______确定。

答案:右手螺旋法则
3.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通常称为______。

答案:梁
4.梁变形后的轴线所在平面与荷载的作用平面重合的弯曲变形称为______弯曲。

答案:平面
5.工程上将单跨静定梁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悬臂梁、简支梁、外伸梁
6.所谓______,就是指结构由几个外力共同作用时,所引起结构内力等于每个外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内力的代数和。

答案:叠加法
7.所谓______是指由若干根直杆(梁和柱)彼此用刚结点,或一部分刚结点相连接而成的结构。

答案:刚架
8.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______和______。

答案:结点法、截面法
9.桁架各杆的内力计算中,有些杆件的轴力为零,我们称它为______。

答案:零杆
10.一般地,截面一点处的应力可分解为垂直于截面和相切于截面的两个分量,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______,用______表示;相切于截面的应力分量称为______,用______表示。

答案:正应力、σ、切应力、τ
11.通常根据试件在拉断时塑性变形的大小,将工程材料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答案:塑性材料、脆性材料
12.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弹性阶段最高点相对应的应力σe称为材料的______。

答案:弹性极限
13.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σp称为材料的______。

答案:比例极限
14.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屈服阶段中的最低应力称为______。

答案:屈服点
15.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材料的______。

答案:强度极限
16.常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两个指标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伸长率、截面收缩率
17.在常温静载下,材料的破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一类是______或剪断。

答案:脆性断裂、屈服
18.截面的______是指截面的几何中心。

答案:形心
19.截面的______是指截面积与它的形心到y(z)轴的距离z c(y c)的乘积。

答案:静矩
20.把梁只受弯矩而无剪力作用的这种弯曲变形称为______。

答案:纯弯曲
21.把梁既受弯矩又受剪力作用的弯曲变形,称为______或横向弯曲。

答案:剪切弯曲
22.梁可视为由无数根轴向材料纤维组成,在拉与压的连续变化中必有一层材料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层称为______,该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______。

答案:中性层、中性轴
23.压杆处于临界状态时所承受的轴向压力为______。

答案:临界压力
24.欧拉公式中的λ称为压杆的______。

答案:长细比
25.工程中把λ≥λp的压杆称为______。

答案:细长杆
26.工程中把λ<λp的压杆称为______。

答案:中长杆
27.结构的变形有两大类,一是线位移,而是______。

答案:角位移
28.当杆件的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的绝对值之比为一常数,该比值称为______,用μ表示。

答案:泊松比
29.______是讨论移动荷载作用时,结构中内力(位移、支座反力)随荷载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

答案:影响线
30.动力因数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______,或克服道路阻力和______的性能。

答案:后备驱动力、惯性阻力
二、名词解释
1.最大纵坡
答案: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2.两侧带
答案:布置在横断面两侧的分车带叫两侧带,其作用与中间带相同。

3.汽车的动力特性
答案:汽车的动力性能系指汽车所具有的加速、上坡、最大速度等的性能。

4.经济运距
答案: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是就近路外借土。

采取“调”还是“借”的限度距离就是经济运距。

5.展线
答案:在紧坡地段定线时,结合地形展长线路就是展线。

三、简答题
1.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和分级的?
答案: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
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Ⅲ级标准。

2.在什么情况下要设计加宽?加宽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

其中以后内轮轮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3.如何选择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
答案:互通式立交位置的选定,应以现有道路网或已批准的规划为依据。

在保证主线畅通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立交对地区交通的分散和吸引作用、立交的设置条件、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可行性以及拟选立交的形式等。

一般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质良好、拆迁较少及相交道路具有较高的平纵线形指标处。

4.什么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汽车完成运输工作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燃油消耗量。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燃油消耗量主要与汽车本身的结构(如外形尺寸、质量、发动机类型、传动系等),以及汽车的使用条件(如行驶车速、档位、道路阻力等)两方面有关。

从道路设计的角度,减少单位运输中的燃油消耗量,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一条道路的燃油消耗最也是评定道路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

5.请描述一下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至少列举出5种)。

答案:平面线形的组合方式有基本型、S型、C型、凸型、复合型、卵型。

6.选择路线方案一般应综合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案: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中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力针的体现。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体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林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要求的路线技术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其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用数、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4)其它如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

7.什么是汽车的制动性能?其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案: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中强制降低车速以至停车,或在下坡时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评价汽车制动性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

其中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

汽车迅速降低车速至停车的制动距离,这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另两个评价指标土要用于汽车设计制造时考虑。

四、计算题
1.求下图所示梁的支座反力及A截面和D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2.求下图所示梁的支座反力及B截面和C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3.求下图所示梁的支座反力及B截面和C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4.求下图所示梁的支座反力及D截面的弯矩。

解:以EC段为研究对象
5.求下图所示刚架的支座反力及1-1截面的弯矩和剪力。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6.求下图所示刚架的支座反力及B截面和C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7.求下图所示刚架的支座反力及E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8.求下图所示刚架的支座反力及B截面和C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9.求下图所示刚架的支座反力及B截面和E截面的弯矩。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10.求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a杆和b杆的内力。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五、绘图题
1.绘制下图所示悬臂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

解:
2.绘制下图所示悬臂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

解:
3.绘制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

解:
4.绘制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

解:
5.绘制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

解:
6.根据两视图,补画左视图,要画虚线。

解:
7.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解:
六、案例分析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1合同段K26+800~K31+800全长5公里,主要是土石方路基开挖与填筑,填挖数量较大。

本地区的岩层构成主要为泥岩、砂岩。

不少地段两种岩层的夹层形式交错存在,且风化严重,呈碎块状,抗压强度在30MPa以上。

在开挖的碎渣混合料中大量必须用于填方。

在K26+800~K28+800路段中石料的含量小于70%,而在K28+800~K31+800路段中石料的含量超过70%。

以下是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的部分内容:
1.施工准备工作应收集的资料有: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环境保护条例、上级对该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

2.应复核校对的有关资料
3.确定施工顺序的原则就是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4.该合同段填方路段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如下:
1)该路段的填方路堤可采用土石混合直接铺填,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松铺厚度控制在60cm 以内,一直填筑到路堤设计标高。

2)填料采用砂岩碎渣混合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应填筑层厚度的2/3。

3)压实机具采用振动压路机,整平机具采用平地机。

4)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砂法。

【问题】
1.施工准备工作中收集资料还应补充哪些?
2.针对本路段土石方工程应复核校对的土石方数量和高程的有关资料有哪些?
3.确定施工顺序的原则除必须符合工艺要求之外,还应补充完善哪些内容?
4.分析判断该合同段填方路段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描述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错请改正
答案:1.还应收集: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自然条件和经济调查资料。

2.复核纵断图、横断图、路基土石方设计表
3.应补充的原则是:
考虑影响全局的关键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的配置相协调;充分考虑施工组织条件的影响;必须考虑安全生产的要求;尽力体现施工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经济性)
4.该合同段填方路段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中的分析判断改正如下:
1)该路段的填方路堤可采用土石混合铺填的描述是错误的,应改为在K26+800~K28+800(以下简称为2公里路段)路段中石料的含量小于70%,可采用土石混合铺填;而在K28+800~K31+800(以下简称为3公里路段)路段中石料的含量大于70%应按填石路堤方法进行填筑。

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是正确的。

松铺厚度控制在60cm以内是错误的,应改为,2公里路段内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3公里高速公路路段内松铺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

一直填筑到路堤设计标高是错误的,应改为,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2)填料采用砂岩碎渣混合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应填筑层厚度的2/3,是正确的。

3)压实机具采用振动压路机是正确的。

整平机具采用平地机是错误的,应改为3公里路段中石料的含量大于70%,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助以人工按填石路堤方法进行。

4)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砂法是错误的。

应改为,在2公里路段内采用灌砂法;而在3公里路段内按填石路堤,通过12吨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轨迹时,可判为密度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