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将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CO2的哪些性质?
2.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你知道CO2还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二、自主探究:
【实验】教材P117实验6-3,实验现象__ ____________;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约2造成威胁?你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么?
【讨论】
1.CO 2的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2.CO 2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
【实验】教材P118观察实验6-5,填写下表:
(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
将经过第4次实验后的纸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
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CO 2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P118找出CO 2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CO 2+Ca(OH)2==CaCO 3↓+H 2O (用于检
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2高温2CO
三、拓展提升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 2+H2O==H 2CO 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
H 2CO 3 == H 2O+ CO 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此反应吸热热量,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自学】自学教材P119-121,完成以下问题:
1.农民它说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匠”;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这些说法分别指CO2哪些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呢?
2.什么原因使空气中的CO2含量越来越高? CO2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CO2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2.CO2的用途:
⑴______(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⑵干冰用于____________、制冷剂
⑶肥料,作用等
3.CO2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____________。
⑴定义:大气中的气体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从而使全球。
⑵起因:①大量使用燃料;②面积急剧减少。
能产生这种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氟氯代烷等。
⑶危害:①全球变暖,冰川;②海平面,淹没城市;③土地,农业。
⑷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使用能源,如;③大力,严禁乱砍滥伐。
当堂检测
1.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
A .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 .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 .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 .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2.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 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填序号);
(2)图A 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
解释): ;
(3)图C 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 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瓶内溶液变红. B
4.不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
A.燃着的木条
B.颜色气味
C.紫色石蕊溶液
D.澄清石灰水
5.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 .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6.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
A .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 .二氧化碳能溶与水
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7.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
A .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 .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 .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 .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8.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