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举门与侧围干涉问题的分析及改进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后举门与侧围干涉问题的分析及改进研究

作者:文/ 祝志立许善燎刘静李明杨博

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13期

祝志立许善燎刘静李明杨博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后举门对汽车结构性能和外观匹配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厢车项目造车过程中后举门动态干涉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七颗钻石分析方法梳理问题影

响因素并锁定根本原因,结果表明所研究后举门与侧围部件动态干涉问题是由于侧围轮廓度超

差导致,从而揭示了后举门与侧围部件的动态干涉问题分析的一般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提高

后举门与侧围匹配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关键词:后举门匹配动态干涉侧围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Research on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 of AutomobileRear Door and Side Wall

Zhu Zhili,Xu ShanLiao,Liu Jing,Li Ming,Yang Bo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 the rear lift door of the car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matching of the car's structural performance and appearance. This paper takes the dynamic interference problem of the rear lift door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tchback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seven diamond analysis methods to sort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oblem and

lock the root cau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interference problem between the rear lift door and the side wall components is caused whenthe profile of the side wall is out of tolerance, which reveals the general law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rear door and the side wall component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matching quality of the rear door and the side wall.

Key words:rear lift door, matching, dynamic interference, side wall

1 前言

汽车后举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对于使用客户来说,后举门的使用频次、NVH密

封性、静态舒适感知度等要求高于前部发动机舱[1],其中外观上后举门和侧围配合区域较大,也是客户容易关注及抱怨的地方[2],在关上后举门状态下,其外观上与侧围配合区域较大,随着客户对汽车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外观尺寸控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客户对此也越来越

关注。汽车后举门应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振动特性,以满足车门闭合时耐冲击性

及侧碰时的耐撞性等要求[3]。

2 后举门与侧围的主要结构

后举门由后举门钣金总成、扰流板、D柱饰板、尾灯、后标牌、后雨刮、后风挡、后举门铰链、气弹簧、可调缓冲块、不可调缓冲块、门锁总成、后举门内饰板等零件组成。对于车身后部,由尾门密封条、侧围、D灯及其安装钣金、上端板、后保等主要零部件构成。

3 后举门的工程开发

3.1 后举门与侧围部件间隙

后举门与侧围部件的匹配状态,直接决定汽车外观的好坏。缝隙较大则整车后部的匹配效果较差,视觉感知质量较差。由于匹配涉及的问题较多,所以后举门和侧围的间隙以及零件匹配的阶差问题经常发生。基于市场的需求以及整车品质的提升,综合整车的设计及制造水平,兼顾后举门缓冲部件的设计及与侧围部件的匹配[4]。

3.2 后举门缓冲部件的设计

后举门在过关情况时运动终止前,依靠后举门密封条、可调缓冲块以及不可调缓冲块的缓冲作用,吸收后举门运动情况下的多余能量,克服后举门的变形[5],而对于缓冲部件,缓冲块是主要的吸能部件,由于所占位置及功能较单一,可简化设计限制。

3.3 后举门过关校核

在后举门过关校核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运动包络校核与有限元仿真两种模拟方法。其中包络校核基于三维数字模型,以后举门铰链旋转中心连线为运动中心,将后举门沿关闭方向过关,过关运动量的大小根据客户使用调查数据决定。由于生产基地条件限制,将后举门过关时的经验角速度转换为工厂易测量的线速度,,其转换公式为v=α(角速度)×R(旋转半径)。

4 实车问题研究

4.1 实车问题描述

该车型从项目阶段开始,部分车辆后部侧围钣金及后保有磕碰印记,当满足DTS要求(尾灯与侧围单侧要求5.5±1.5mm,后保处(5.0-6.0)±1.0mm)时,侧围出现干涉磕碰的情况,具体频次左侧约73%,右侧约27%。

4.2 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缺陷车辆,通过七颗钻石问题分析方法,依次对安装焊接工艺、制造过程、使用工具以及零件是否正确进行了一一确认。

针对具体后举门动态干涉问题,影响因素很多,根据工厂实际经验,梳理出以下四点主要影响因素:

4.2.1 后举门与侧围Gap状态。

利用塞尺对缺陷车后举门与侧围Gap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实车Gap满足DTS要求。

4.2.2 四个缓冲块与对手件接触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