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
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
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
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
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
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
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
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
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今后5年。
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
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
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
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
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
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
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
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改革的重点任务包
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
均居世界第三位。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
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
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