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前后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前后比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已有过多次课程改革。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2004年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省级为单位,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10年全面推行。

在实施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各校积极探索、认真反思.下面收集整理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观点一、必须进行新课改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十分强调的。

这次新课改还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观点二、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新课程的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学习,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经过了充分的酝酿与准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志在必改。一线的老师应坚定实施新课改的信心与决心,要转换角色。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唤醒者和铸造者”、是“艺术家”。唯有主动转换角色,教师才能真正进入“剧情”,师生才能配合和谐,共同演好课程改革这场“戏”。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必须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师素质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观点三、新课改难在哪里

新课改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老师的课堂究竟改得怎样了?恐怕是雷声大雨点小,上面讲得多,下面开展得少,宣传标语口号多,教学行为改变小。原因还在老师的思想认识上,表现如下:1、对新课程思想认识肤浅,没有真正理解.2、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缺少反思和反馈.3、对学生的现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4、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缺少长远的认识.5、缺乏“以生为本"的思想。

观点四、新课改理念中的技术主义反传统倾向

我国“新课改理念”追奉的是后现代主义,却自相矛盾地走向了技术主义的道路,表现在:忽视传统学术知识的积累;否定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脱离国情和民族文化土壤;简单搬运外国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忽视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运用中的人的因素;对教育改革模式

和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缺乏意识.

观点五、家长很关注孩子能否考上大学

在大学还以高考来选拔人才、教育还“以分数论英雄”的今天,高谈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用型人才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形同空话。现在连大学生、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如果孩子考不上大学,对于学生、家长、家庭来说,压力和负担都是巨大的。因此,有家长说:我们期盼这不再是素质教育的又一场秀。

观点六、关注知识点的落实

“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那些高深的教育理念、课改理论、热闹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开会、上点公开课,这就是课改或叫做应付课改。长期以来,我们适应了以升学率、考试成绩、考试排名、中考高考看“堆堆”,数“米米”为标准的终端评价.所以,我们不敢搞那些“花架子",还是要多讲、多练、强压、硬逼,知识点过关不留盲区,棍棒底下出人才。谁丢掉升学率,谁就丢掉社会地位。

在已实施高中新课改的省区中,在推行的过程中应试教育从来没有因为课改而有丝毫的削弱,甚至愈演愈烈。当各种教育理论编织着童话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却一如既往,披星戴月地应付高考。正如2004年发生在南京的“高考之痛"那样,认为是新课程改革拖了高考的后腿。

在“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以人为本,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时候,学校的橱窗里张贴的却是学校近几年的高考升学率;当很多的专家学者包括教师们在深恶痛绝地批判应试教育以

及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时,却在为自己孩子的择校而奔波,接送孩子参加各种高考补习班.

观点七、坚持新课改理念,高考万变不离其宗

老师只要按照新课改理念去教学、去复习,培养学生掌握了新课程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就根本不用担心高考,不管到时候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按照学校计划有序进行。我们实施新课改、使用新教材的时间不长,大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益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收获,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也有老师在试图严格区分新课程改革前后到底有什么不同。任何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就事相对而言,新课改不是对原来的教育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扬弃.我们编写“新课程改革前后比较"这个材料,力图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比较新课程改革前后的变化。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供老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参考。

二0一0年十月二十二日

新课程改革前后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