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实习报告(5篇可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作学实习报告(5篇可选)
第一篇:耕作学实习报告
耕作学实习报告
专业:农学班级:09级**班姓名:***学号:2009****
一、实习目的:
为了增强对耕作学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大田农作物生产的实践基本技能,了解农作物生产管理程序、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基本关系,通过对莱阳照旺庄农村的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调查访问和对莱阳校区实验田的调查了解,进一步学习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
二、实习时间、地点:
1、时间: 2012年10月23日
2、地点:莱阳市照旺庄、莱阳校区实验田
三、实习内容:
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回顾复习了课堂相关知识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照旺庄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进行了参观调查,同时也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采访,由于我们是十月份去实习的,因此看到有些土地都是刚刚收获完上一茬作物还没有种植下茬作物,种植最多的就是一些经济作物。
我们经过参观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花菜、白菜、西兰花、黄秋葵、扁豆、萝卜等,另有少量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
通过我们的参观和对当地一位阿姨的询问了解到:
1、种植制度:
(1)种植的作物主要有:花菜、白菜、西兰花、黄秋葵、扁豆、萝卜等;
(2)熟制:白菜与花菜同时混作种植,冬天不种植;(3)种植方式:白菜和花菜属于混作,在我们采访的农民中有一位农民伯伯种植了黄秋葵,并打算套作玉米。
还有一些地都是果树与蔬菜,如菠菜、萝卜等套作。
2、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土壤生态维持技术,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及农用保护等。
(1)培肥制度:秋收后习惯用鸡粪肥养地,作物种植后会用复合肥供给作物养分。
(2)耕作制度:冬天休闲时,用旋耕犁或人工进行翻耕,可以有效地破坏土壤中虫卵的生长环境,杀虫防虫;还可以均衡土壤肥力,加深土壤耕层。
(3)灌溉制度:大片农田采用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大棚中采用了滴灌技术,不过仍属少数。
一般地块浇2-3遍,低级地一般情况下不用浇地,如果雨水过多的话,还会经常涝地。
(4)农田保护:一般情况下,要对农田进行喷施农药等保护大田作物。
对照旺庄参观调查实习后,我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莱阳校区实验田进行了参观调查。
我们看到小麦田、刚刚收获完的甘薯田和空地等,还有一些地块是种植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
这些都是老师的育种田和实验田。
其中小麦田主要是连作种植。
小麦收获后再复种大豆,主要目的是养地,来年继续种植小麦。
玉米和花生主要是轮作,种植玉米和花生的会与其他作物交换种植。
1、种植方式主要是: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的复种模式。
基本上是一年两熟。
2、养地制度:(1)旱地试验田:小麦覆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养地方式一般是40-50斤/亩有机肥,小麦整个生育期浇水最少三次。
夏玉米一般不用灌溉,追肥一次即可。
春玉米一般灌溉一次。
(2)小麦—大豆、花生:大豆种植前一般是三拖拉机的鸡粪肥;花生一般情况下是猪粪肥一车/亩。
四实习心得
在照旺庄调查实习中通过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询问以及对地里种植作物调查,我们发现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很少。
地里主要是以果树为
主,周围散种一些蔬菜。
在果树的管理模式上多数以粗放管理为主,但还是有很少一部分对果树的管理比较正规。
这说明中国农业正在快速度的发展。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更加了解到农民是如何种植作物的当然也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劳动和艰辛。
我们也从另一层次掌握了什么是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而不是拘于以课本上的概念。
总而言之此次实习我让我受益匪浅。
他让我从中学习到很多我从课本上学不到东西,让我在有关农业的学习中更进一步。
第二篇:耕作学实习报告min
青岛农业大学
《耕作学》实习论文
论文题目:耕作学莱阳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农学09级3班姓名学号:滕祥民2009322
32012年10月25日
耕作学莱阳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在莱阳的田间实习认识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作与连作的基本操作,了解合理水肥管理下的养地制度。
加深对耕作学知识的掌握,达到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生态习性,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定和养地制度,将理论联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学为所用,学用结合。
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之初步掌握一个生产单位种植制度规划的技能,为毕业后独立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地点:莱阳校区实验田基地莱阳校区附近农户田地
三实习时间:2012年10月23日
四实习内容
自然条件
莱阳市地处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是北温带东亚季风区。
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
全市总面
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
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风砂土6个土类,11个土壤亚类,18个土属,137个土种。
作物种植概况
莱阳农学院实验基地及附近农户土地地势为平坦,紧邻咸河,雨水充足,少量来自农户家庭生活用水,水质较好,不含对作物有害的污染物。
基地灌溉条件设施良好,大部分是旱涝保收,只有少部分地势低洼的地方难排水而常年有积水。
从整体上来看,实验田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1)光照、热量、水对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于状况较好,但仍有可改进的地方,可以充分利于季节增种一季生育期较短的作物。
(2)熟制主要是一年两熟,少数一年一熟,全年冬季为的休闲期,部分农户利用自有土地发展大棚种植项目,一年多季轮作,效益良好。
(3)土地整体上利用状况较好,但有少部分边缘地区具有长年撂荒的情况。
(4)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不协调,在保证种植业的基础上可适当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5)轮作方式有复种轮作、间作等,少部分实验土地为连作种植方式,用来作对照试验。
农户作物产值及经济效益
3亩大棚蔬菜:番茄,苔菜,豆角等全年轮作种植,以豆角为例,全年大约施用12袋氮肥,两袋复合肥,8方农家肥(鸡粪为主)。
大棚种植,生长时间长,产量较高,且延长上市时间,故价格较高,效益良好,豆角单季收入为11000元左右。
1亩露天蔬菜:黄秋葵,大白菜轮作,套种花菜,施用2袋氮肥,半袋复合肥,3方农家肥(鸡粪),一般当季上市,价格较低,效益较差。
实验基地主要作物及耕地养地制度
玉米
本区玉米种植方式多种多样,间套复种并存。
其中小麦、玉米两茬套种占60%以上。
1.小麦玉米两茬复种
两茬复种的优点是适合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保全苗,田间植株分布均匀,群体结构合理。
缺点是易受旱涝低温灾害,稳产性较差,目前缺乏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所以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2.小麦玉米两茬套种
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空间,能够复种中晚熟玉米品种,使产量水平明显提高,而且不影响下一季冬小麦正常播种,因而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占很大比例,主要有以下几种套种形式。
(1)平播套种。
其特点是小麦密播,不专门预留套种行,或只留30厘米的窄行。
通常麦收前7-10天套种玉米。
(2)窄带套种。
麦田做成1.5米宽的畦状,内种6-8行小麦,占地约1米,预留0.5米的畦埂,麦收前一个月套种2行晚熟玉米。
麦收以后,玉米成为宽窄行分布。
(3)中带套种。
两米宽的畦内机播8-9行小麦,预留约70厘米套种两行玉米。
一般麦收前30-40天套种晚熟玉米。
3.玉米豆类间作以玉米和大豆间作为主,也有与小豆、绿豆间作混种者。
原则上是玉米不减产,适当增收豆类。
通常采用6:2或4:2间作,实现粮豆双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调剂生活。
小麦
一熟平作主要在长城沿线以北的春麦区和北部冬麦区。
春麦区的春小麦一般种在冬闲地上,春季播种,夏季或初秋收获,实行春小麦连作或与大豆,高粱、豌豆、大麦等轮作,形成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
两熟平作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与西南冬麦区,其中黄推冬麦区是中国的主要产麦区。
全区年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热量资源可满足小麦、玉米或小麦、水稻两熟需要。
两熟套种间作混种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延长作物生长季节,以提高全年总产量,中国各地采取了小麦与其他作物多种形式的套种和间、混作。
小麦与玉米套种为北方冬麦区较广泛的种植方式。
冬小麦采用宽窄行或小畦种植.麦收前将玉米套种到麦田顶留宽行或畦埂上,使两茬作物的主要生育期错开,实现一年两熟。
两熟套种可以解决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季节不足的矛盾;
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改早熟品种为中、晚熟品种以提高产量。
小麦与豆类作物间作、混种长江流域有在小麦厢沟两侧间作蚕豆或豌豆的,麦豆收获后复种水稻。
黄淮平原部分地区有将冬小麦和秋播豌豆混种,两种作物共生互养,麦豆同时收获,然后再复种玉米等夏播作物。
此外,在中国南方雨水较充足的早坡地,有三熟平作或套种的。
生产条件分析
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作物面积占50%以上。
平均产量每公顷5.3吨,大面积高产田达到7.5-9吨,小面积高产记录15吨。
对多数地区来说,增产潜力很大。
本地区发展小麦玉米生产的策略是稳定面积,提高产量。
提高产量的措施目前推广使用的品种产量潜力和抗病性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品质较差,抗病性也不如人意。
今后需要高产、抗病、抗倒伏、耐密植和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增加化肥投入,侧重发展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要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才能采用较晚熟的品种,充分利用夏播玉米生长期间的光热资源,进一步提高产量。
推广麦田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尽量把作物的有效灌浆期安排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小麦籽粒饱满度和商品玉米的品质。
一般套种玉米比直播复种玉米增产14%左右。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可试验推广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以提高产量和降低劳动强度。
实习感想
通过虽然仅仅一天的《耕作学》实习,在实习过程种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和附近居民还有老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专业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我对《耕作学》这门课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把课堂上所学的
理论知识都充分的运用在了实践上。
我明白学习这门课程不是没用,而是由很大用处,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球都需要我们这些人才去规划,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使我们人类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物质,保证粮食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我也学到了团队的精神,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多东西的调查。
我们通力合作,合理安排任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
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更多学的更牢,也是真正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第三篇:傅家边实习报告 (耕作学)
傅家边实习报告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 1994 2 年,园区总面积 12.8km,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发,先后建成了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2 园2187 亩,生态果茶园 5000 亩,钢架大棚设施 1100 亩,连栋温室大棚 5000m,经济林果总面积一万余亩。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
园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业科技部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现有新世纪园艺研究所、鲜可家果业、景田园林、雪松茶业、旅游开发等十家骨干公司,并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 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证。
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纳立足“傅家边”,建设“傅家边”;跳出“傅家边”,经营“傅家边”的经营理念。
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专业公司法人化,资本来源多元化,以及借脑发展全员聘用,能人牵头联产承包等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苗的产业化开发,并已获得 11 项专利。
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
展的科技园”。
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青梅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模范果园”、“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中日友好香取梨园”、“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京国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山景区、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形成了十里梅岭、百种花木、千亩竹海、万亩2 2 茶果园、万只果园鸡场和十里梅花大道,建有 1800m 的科普展览馆,1500m 的植 2 物组培中心,10 万 m 的科普广场,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每年一届“南京溧水国际梅花节”和“傅家边采果节”的成功举办,加快了傅家边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傅家边人通过励精图治、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敢试敢闯、勇于探索,历经20 年的奋斗,把穷山村变成了小康村、富裕村。
全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全村齐心协力于1994 年创办了农业科技园,使农业经营体制和增长方式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崛起,是在“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充分利用、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条件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里到处都可见运用了生态学原理的设计和规划。
第一,活型选择。
植物生活与外界环境相和谐的形式谓之生活型。
它表明植物的形态及生理生化代谢是受其自身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的。
在循环生产中,要
充分考虑作物、禽畜及水产品等的地域性特征,即生活型。
在决定植物生活型的光、热、水、气与土诸项生态要素中,又以水分和热量最为重要。
因此,在农林牧业区划中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动植物,是实现产投平衡与经济效益的生态基础。
园区中将
生态示范区分区划片,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缓丘岗塝区实行改坡造梯,种植梅茶,共分3个区,每区控制面积33.33 ~53.33hm2, 区域实行等高条垦, 控制垅长120m 以内, 垅宽1.5m, 每垅一排果树、一排茶;冲口及缓坡区按照整治好的农田划分成无性茶、大棚草莓基地、蔬菜、水稻灌溉区, 按照田块大小、适地适种, 基本形成了草莓基地66.67hm2、无性茶基地46.67hm2、梅茶基地86.67hm2、蔬菜基地33.33hm2、水稻节水灌溉面积140hm2,期间散养了鸡鸭猪等畜禽,并按照功能区排水要求, 配套完善沟渠路网络及相关的交叉建筑物。
第二,空间结构,时间格局。
群落的垂直(地上与地下)成层与水平斑块镶嵌构成群落空间结构。
“层-块”布局的生态学意义是需求各异的群落成员占据各自生态位,形成独特群落环境,互惠互利的利用地上(下)资源。
群落成员的多度、密度和优势度等随物候变化的现象是为时间格局。
其生态学意义是群落成员在时间维度上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空间与资源利用率。
农作物合理的轮作和间作,除空间上充分利用光、热外,也改善了土质,提高土壤肥力与防虫(害)能力,缩短了土地闲置时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加速了物质转化和循环。
因此,该农业科技园通过实施梅茶间作、桃茶间作和梨茶间作主体栽培,使群落地上部枝叶层次交错排列,更多地利用光、热资源;且梅、梨属深根系果树,而茶树根系较浅,深浅交错,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资源。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合理密植,间作套种,修剪枝叶等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既减轻了环境负荷,又减少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优化了资源利用方式。
是获得最大价值流的重要条件,同时为农业系统健康的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所以在园中经常可以见到被修剪过的果树枝条。
第三,冗余理论的应用。
冗余理论是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学原理,而生长冗余是冗余理论的一个方面。
党承林将其定义为生物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除自身正常生命活动以外的多余和额外部分。
这对生物体本身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可以丢弃的。
农业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生长冗余。
例如禾本科的小麦等作物的无效分蘖以及不结实的颖。
棉花的落花,落蕾等现象都是生长冗余。
为达到价值流的最大值,园区果农通过疏花,疏果,摘顶,掐心等管理措施使其冗余程度达到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
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竞争能力,缓解了环境负荷压力,同时使能量最大化的朝着人们的意向方向流动和转化。
第四,种群优势。
目的树种是种群能否占优势主要取决于立地环境与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一般情况下树木在早期生长较快的,容易占领地盘,其优势潜力较大。
但仅仅生长快还不能达到种群优势的状况,必需要有一定的数量。
诱导植物种群优势向面的树种种群发展就是在管理上减少竞争力强、数目多的杂草灌木,诱导目的树种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因此在园中果树种植时有适度的生长和受光空间,使低矮的杂草由于得不到光照失去其优势种群的地位,增强了目的树种的竞争能力来达到稳定的优势种群。
第五,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群落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这种小生境不利于病虫孳生,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的环境条件,这是茶叶、青梅种植业表征生态效益的核心指标农药施用量,用负向赋分较高的根本原因。
还有其他一些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如有效微生物群体EM的应用,农业管理中的生态防护措施,食物链原理,边缘效应,耐受性定律等等。
然而我认为科技园还是存在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生态农业既要为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又要满足都市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清新生活的需求,若生态农业社会效益差,则最终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故生态农业必须寻求协调性好、能突出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作为其主导种植结构,以利于整个系统协调有序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茶叶、果苗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分别为3.481、3.240 ,其根本原因是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比其他结构更具良好协调性。
所以应推广茶叶种植,在农业科技园区普遍推广梅茶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既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又生产出高品位
梅香绿茶。
茶叶产品能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在经济上保证其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茶叶种植业社会效益也较高,可以使其可持续发展功能更趋完善。
针对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区域农业结构布局的实际, 查阅各类农作物适宜的灌溉制度, 分析当地降雨、光照、土壤地理等自然条件, 结合溧水县多年来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作物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使其更合理地灌溉,并坚持长效管理,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提高园区农民的科技知识普及度,使他们更好的利用资源,将傅家边科技园区发展地更好。
第四篇:做实习耕作学后的心得体会
附件一:
贵州大学实习总结表
注:同一班级、同一实习项目、不同实习地点,按实习地点填写实习总结。
学期或学年计划为纳入校内实习基地实施的项目,不需校内实习基地会签意见。
篇二:耕作学实习报告min 青岛农业大学《耕作学》实习论文
论文题目:耕作学莱阳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农学09级3班姓名学号:滕祥民 20093223 2012年10月25日
耕作学莱阳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在莱阳的田间实习认识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作与连作的基本操作,了解合理水肥管理下的养地制度。
加深对耕作学知识的掌握,达到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生态习性,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定和养地制度,将理论联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学为所用,学用结合。
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之初步掌握一个生产单位种植制度规划的技能,为毕业后独立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地点:莱阳校区实验田基地莱阳校区附近农户田地
三实习时间:2012年10月23日
四实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