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沈阳市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指数,并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沈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沈阳市三次产业间发展不协调,总体产业结构效益不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
区域经济学创始人伊萨德认为,任何区域要得到顺利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部门组合合理、规模比较协调的产业结构。
[1]沈阳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带动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一、指标设定与数据说明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产业结构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
即:
Bi为i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Ci为产值比重,Li表示劳动力比重,i(i=1,2,3)表示各个产业。
结构效益高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于1。
[2]
进一步可以构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S,来反应某区域的总体产业结构效益。
即:
S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该值越小,说明该区域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于1,其总体产业结构效益也越高。
[3]
本文数据通过查阅《沈阳统计年鉴》获得,主要包括沈阳市1978-2006年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从业人数等。
二、沈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趋势分析
1.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
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见图-1。
图-1沈阳市历年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图
改革开放之初,产值增加导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短暂上升,而经过五年的波动,开始表现为下降趋势,其值一直低于1,最高的1984年也只达到了0.7,说明第一产业的结构效益还较低,主要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从1978年逐渐趋于1,但1997年以后又远离1,表明第二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较小。
第三产业一直高于1,以1991年为拐点呈现倒U 型特征,主要是由于1991年以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值结构仅占到3 0%左右,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其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而使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
总体来讲,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在1984年以后逐年上升,表明了沈阳市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在逐年下降。
2.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趋势预测。
根据沈阳市历年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做出预测。
利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解读多种函数模型的分析结果,在F检验、t检验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最佳模型为R2值最大的三次方曲线模型。
即:
其中,为比较劳动生产率或差异指数的预测值,t为时间序号,t=1,2,3,4……,a,b,c,d为待定参数。
将SPSS统计分析结果代入得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趋势方程,参数见表-1:
表-1沈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预测模型参数表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回归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其中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964,0.723,0.649,说明拟合优度较高,并且基本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方差和变量的显著性都很好。
利用上述各趋势方程分别对2 0 0 7-2010年沈阳市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进行预测,可以得到结果见表-2。
表-2 2007-2010年沈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预测值
2007-2010年沈阳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将逐渐提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需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条件;第二产业呈进一步上升趋势,说明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继续下降,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由于其生产率水平不高,比较劳动生产率将低于1。
从总体来看,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将呈现下降趋势,产业结构效益将趋于优化,但幅度较慢,预计到2010年仍将高于0.5。
三、结论及建议
沈阳市三次产业间相对地位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第三产业现有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将达到饱和。
因此,农业需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快速流出;第二产业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应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附加价值高的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业,创造新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促使沈阳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效益,在此基础上,加强产业的技术创新核技术协作能力,进而实现产业高度化。
参考文献:
Isard W,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