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无线技术在工业移动机车自动化中的应用
1-1、感应无线技术简介
感应无线技术简介一、概述<一>、感应无线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感应无线技术是七十年代末在日本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工业应用技术。
在国际上,目前仅日本古河、住友等几个公司掌握该技术。
在国内,岳阳电子研究所是唯一掌握该技术的单位,其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焦炉炼焦自动化。
其产品已应用在武汉钢铁公司、太原钢铁公司、新疆八一钢铁公司、邯郸钢铁公司、临汾钢铁公司等。
<二>、感应无线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在现代工业中,若干台大型移动机车(有轨)在中央控制室主计算机统一指挥下,有序地、协调地工作(甚至是全自动的工作),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移动机车与中央控制室之间、一台移动机车与另一台移动机车之间的可靠的信息交换————数据通信问题;2、中央控制室随时都要了解各机车目前所处在的位置————位置检测问题。
感应无线技术采用独特的编码电缆技术,十分成功地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二、感应无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1、编码电缆编码电缆的外形为扁平状态(故又称扁平电缆),内部有若干对电线,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编码规则,各对线在不同的地方交叉(也有不交叉对线),如图1所示(此图按照格雷码规则交叉)。
将各对线重叠在一起,封装在氯丁橡胶压制的护套内,就构成了编码电缆。
①②③图1扁平电缆安装在移动机车的轨道旁,移动机车的轨道有多长,则需要等长的扁平电缆。
2、天线天线即一组线圈,当天线线圈中加入信号电流时,在附近空间产生变化规律相同的磁场。
天线安装在移动机车上,随着移动机车的移动而移动。
3、电磁感应扁平电缆中任何一对线,当在终端加一个匹配电阻后,都可以看成一个单圈的线圈,如图2所示。
R图2当天线与扁平电缆靠近时,就相当于两个耦合的线圈:①、在天线中加入信号电流时,在扁平电缆每一对线上,都会产生相应的感生电动势;在扁平电缆任何一对线上加入信号电流时,在天线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感生电动势。
基于无线通讯的AGV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通讯的AGV设计与实现摘要:无人自动导引车(AGV)是一种自动化的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等场所的物流运输。
本文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的AGV设计与实现,包括无线通讯技术的选择、AGV的设计方案、系统实现等内容。
通过无线通讯技术,AGV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运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对于AGV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二、无线通讯技术的选择在设计基于无线通讯的AGV系统时,无线通讯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包括Wi-Fi、蓝牙、RFID等。
每种无线通讯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1. 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适合用于AGV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
通过Wi-Fi技术,AGV可以实现与中央控制系统的实时通讯,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传输的无线通讯技术,适合用于AGV与其他设备的局部通讯,如AGV与传感器、标识器等设备之间的通讯。
通过蓝牙技术,AGV可以实现与周边设备的快速连接和数据传输,实现智能化的物流运输。
3. RFID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适合用于AGV的导航和定位。
通过在AGV和环境中配置RFID标签,可以实现AGV的自动导航和定位,提高运输的精准度和效率。
综合考虑以上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的AGV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通讯技术,或者采用多种无线通讯技术的组合,以实现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通讯。
三、AGV的设计方案在基于无线通讯的AGV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导航、控制、传感器等方面的设计。
以下是一个基于无线通讯的AGV设计方案的介绍:1. AGV的导航AGV的导航是实现其自动化运输的关键。
在基于无线通讯的AGV系统中,可以采用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等技术,实现AGV的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
感应无线技术研究及其在位置检测中的应用
21年 1月 00 2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然科学版) 自
Ju n l f u a stt o c n e n eh oo y( t a S i c s o ra o n n n tue f i c d c n l H I i Se a T g Na r l ce e ) u n
A b t a t I uci n r di e e to e hn og ,d fe e to y r s r c : nd to a o d t ci n tc ol y ifr ntno nl fom h iepo ii e e ton, ta s r m hew ie e s t e w r ston d t ci bu lo fo t r l s
公 式 ,同 时给 出 了检 测 系统 的 实现 电路 .
关 键 词 : 应 无 线 :位 置检 测:编 码 电缆 :电磁 感 应 感
中图 分 类 号 : P 9 T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5 9(0 00 .020 1 7 —2 82 1)40 6 .4
Re e r h o n s a c n I duc i n Ra o Te hno o y a t p i a i n to di c l g nd I s A plc to
i O ii n D e e to , ‘ Po ll l t c i n n I sto I F S L l O r
摘 要 :感 应 无 线检 测技 术 是 一 种 新 型 的检 测技 术,既 有 别 于 有 线 位 置 检 测 ,又 不 同 于 无 线 位 置 检 测 ,车 的 自动 定位 中.该 方 法 是 基 于 电磁 感 应 原 理 ,通 过 检 测 感 应 电 动 势 的 相 位 和 幅度 . 到 移 动 机 车 的 位 置 .本 文 探 得 讨 了感 应 无 线 检 测 的 原 理 和 电磁 感 应 的特 点 ,分 析 了编 码 电缆 结构 ,阐述 了位 置检 测 的 基本 工 作 原 理 ,并推 导 了位 置 检 测
无线通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无线通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无线通讯技术是目前工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为工业领域提供了很多便利和优势。
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在所有工业领域中使用,包括农业、能源、医疗和交通等领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无线通讯技术来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以及满足客户的需求。
1. 控制系统
无线通讯技术可以用于控制系统中,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等。
它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控制系统的成本。
2. 监测系统
无线通讯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系统中,如环境监测、物流监测、生产监测等。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测产品的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使用过程等,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3. 资源管理
无线通讯技术可以用于资源管理中,如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等。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成本、增加效率、提高生产能力和优化资源分配。
4. 自动化
无线通讯技术可以用于自动化中,如工业控制、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
它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智能、高效和自动化化。
5. 客户服务
无线通讯技术可以用于客户服务中,如电子商务、在线售后服务等。
它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快速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无线通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无线通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在工
业领域的应用。
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它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采
集工业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送到数据
中心。
然后,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这些数据并发出指令,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优化生
产过程。
2. 无线远程监控技术
无线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它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工业设备的状态、操作数据等信息传输到远程数据中心。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也可以通
过网络向设备发出指令,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允许工厂中的设备互相通信,完成自组织、自配置的任务。
这种
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分布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单点故障对整个生
产线的影响。
4. 无线定位技术
无线定位技术可以对工业设备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信号强度、相
对位置等方式,实现对设备的定位,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实现设备跟踪、自动控制等功
能。
总之,无线通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许多优点,如自动化生产、设备监测和控制、警报安全、操作便捷等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企
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的机遇。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一、原理
1.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机械接触的方式测量物体的位移。
常见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有滑动变阻器、电容变阻器、电感变阻器等。
这类传感器通过物体位移引起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变化,从而测量位移。
2.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无需物理接触的方式测量物体的位移。
常见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有光电编码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电磁感应位移传感器等。
这类传感器利用光学、电磁或其他无线技术测量位移。
二、应用
1.汽车工业:
在汽车制造中,位移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车辆悬挂、翘曲、变形等情况,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例如,车辆的悬架系统中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悬挂裙的位移来调节车身的高度。
2.机械设备: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位移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测量机械元件的位移和变形,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度。
例如,机床加工过程中使用位移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工件位置,以确保加工质量。
3.工业自动化:
4.航空航天:
5.医疗领域:
总结:
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提供了在许多领域中实时定位、控
制和监测的重要数据。
无论是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这些传感器都在汽车、机械设备、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位移
传感器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现代科技和工程的进步。
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技巧(九)
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它不仅简化了工业生产过程,提高了效率,还为工业领域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本文将深入探讨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技巧。
一、物联网的崛起与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随着物联网的崛起,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业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存在着线路复杂、应用受限等问题,而无线传输技术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带来更多的便利。
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实时传输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
例如,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工业机器人和生产线连接起来,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同时,无线传输技术还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三、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监测与维护中的应用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监测与维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工业监测和维护通常需要巡检人员到现场进行,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提前发现故障并进行预防性维护。
例如,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远程监测工厂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还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无线传输技术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无线传输技术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物流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例如,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时跟踪和管理货物的位置,提供更准确的物流信息。
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线传输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为物流业提供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服务。
五、无线传输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虽然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信号传输受到干扰、网络安全等问题。
光电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一、前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各种精密的零部件和设备,其中光电传感器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未来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光电传感器原理、应用场景、性能指标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光电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二、光电传感器原理光电传感器是将光电转换原理应用于传感器技术中的一种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特性,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测试目标进行非接触、无损伤的检测。
光电传感器通过接受背景光或者定向光源反射的光,来检测测试目标的位置、形状、色彩、透明度、亮度等特性,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性,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和测试应用场景。
三、光电传感器应用场景1、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光电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可用于测试、检测各种机械设备、零件以及流水线上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定位、计数等功能。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人体感应、声音识别、红外线控制等模块,都需要光电传感器的支持,例如监测人体进出房间、控制灯光开关、电器升降等。
3、安全监控领域:光电传感器可以监测工业机械设备、工业车辆、楼宇电梯、人员大门等,在检测到异物或者人员时及时停掉机器或者报警,保证生产安全与个人安全。
4、医疗设备:在医疗诊断设备中,例如X光、CT等,也需要使用光电传感器来对人体进行检测等。
5、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线上的各种检测传感器,例如检测食品外观、检测鸡蛋是否破裂等,也需要使用光电传感器来进行检测。
四、光电传感器性能指标1、灵敏度: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一般来说,灵敏度越高,检测精度就越高。
2、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灵敏度和饱和度的比值,也就是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信号的最大和最小范围。
3、响应频率:响应频率越高,光电传感器的检测速度就越快,对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检测速度要求特别高。
4、线性度:线性度是指测试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比例,通俗地讲就是检测范围内的测量数据与真实数据一致程度,线性度越高,检测准确度越高。
无线振动传感器应用场景
无线振动传感器应用场景
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应用在以下场景中:
1. 工业设备监测: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工业设备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预警和维修,以避免生产事故和停机损失。
2. 建筑结构监测: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
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结构变形或疲劳,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交通运输安全: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安装在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中,监测车辆或飞机的振动情况,检测并预警车辆疲劳、零部件故障等问题,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
4. 动态运行状态监测: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监测机械设备、电机或发
动机等设备的振动情况,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数据支持用
于设备的运行优化和故障检测。
5. 健康监测: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人体的振动情况,例如在
体育运动训练中监测身体的运动振动情况,或者在医疗监护中监测病
人的身体振动情况,用于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
6. 环境监测: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监测自然环境中的振动情况,例如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波的振动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防
护措施。
7.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无线振动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货物包装上,监测
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情况,以及制造和物流过程中的振动,提高货
物的质量和供应链的可控性。
AGV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AGV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导引车(AGV)系统作为一种高效、智能的物流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在AGV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AGV系统中各种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对AGV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是AGV系统中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它能够通过摄像头捕捉并分析环境中的图像信息,以实现路径规划和障碍物检测等功能。
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识别和跟踪地标或标志物来确定AGV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自主导航。
在AGV系统中,视觉传感器还可以用于辨识货物,实现自动装卸功能。
二、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是AGV系统中另一种常见的传感器。
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束探测周围环境的距离和位置信息。
激光传感器可以通过扫描激光束来建立地图,同时也可以通过测量反射激光的时间来识别和避免障碍物。
这种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高度重复性的特点,可以提高AGV系统的导航和定位准确性。
三、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时间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AGV系统中的超声波传感器通常用于障碍物检测和避障。
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周围物体的距离和位置,从而帮助AGV系统规避障碍物,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四、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在AGV系统中用于探测和测量物体的红外辐射信号。
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温度、形状和位置等特征,常用于识别机器人和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变化、火焰、烟雾等情况。
这些信息的获取有助于AGV系统判断环境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AGV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对于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视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应用,赋予了AGV系统感知、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这些传感器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升了AGV系统的自主导航和定位精度,同时也提高了AGV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沙钢焦炉移动机车自动控制
自动走行控制的调节精度和速度 ,是和大循环互为
补 充 的工 艺控 制 。
自动控制从工艺上分由两大类组成,一是 自动 定点走行 ,二是走行停止后 自动作业。
收稿 日期 : 0 5— 2 2 20 1 — 3 作者简介:吴波 (9 | ,男 .副厂长 17 一)
维普资讯
将 推焦 机 、拦 焦机 、熄 焦车 、装煤 车 的作 业分 为相 对独立 的小单 元 ,并根 据 中控室 或司机 操作 室 的 指令 , 自动 判 别 作 业 条 件 ,执行 各 作 业单 元 动
新 一 一 至 至
时,设置有操作工确认信号 ,以确保操作工的人身
安全等。具体安全措施如下 :() 1严格走行 条件的 检测 、判断 、控制。除获取 机车 自身 P C的走行 L 联锁信号外 ,系统还增加 了路障检测 ,边界检测 、 司炉工确认作为走行条件。 () 2严格摘炉门 、关炉 门 的控 制 。 除获 取 机 车 自身 P C的 联 锁 信 号 外 , L 系统还依靠炉号识别 ,进行摘 、关炉门联锁 。() 3 严格推焦允许 的控制 。除获取机车 自身 P C的联 L 锁信号外 ,系统还采集四车联锁的二级允推信号 、 电机车载波联锁信号 、 拦焦机允许推焦信号作为控 制推焦的条件 。() 4 严格推焦电流的上限值控制。 推焦电流超过 40 0 A时 ,在系统 中控室工控机画面 及司机操作室触摸屏上产生难推焦报警 ,并 自动停
动作业系统分为接焦动作 、卸焦动作 、淋水动作 、 以及定点 自动走行 4个工艺单元。
行” “ 、刹车” 指令 , 取代原走行命令开关速度挡位而
控制 变频 器。
1 2 自动作 业 .
一 囊
2 安 全 保 证
在执行 自 动作业过程中 ,设置有路障检测及边 界报警 ,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操作工进行炉门作业
无线感知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感知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无线感知是一种通过无线技术获取环境信息的技术,它利用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和传感技术实现对环境中的信号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无线感知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交通系统、环境监测、物联网等。
本文将介绍无线感知的原理以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 无线感知的原理无线感知的原理是基于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和传感技术。
当无线信号通过空间传播时,会受到多径效应、衰减、干扰等影响,从而产生信号的强度、时间延迟、相位变化等变化。
通过对这些变化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环境中的信号信息。
常用的无线感知技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时间差测量(TDOA)、相位差测量(PDoA)等。
3. 无线感知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交通流量监测: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包括车辆数量、车速等信息,从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和调控。
•路况监测:利用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上的堵车情况、事故情况等,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路况信息,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停车系统: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停车场的车位使用情况,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停车位导航,避免停车难题。
4. 无线感知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空气质量监测:利用无线感知技术可以监测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醛等,实时反馈空气质量信息,有助于环保管理和健康保护。
•噪声监测: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噪声水平,为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利用无线感知技术可以监测水体中的各种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浓度等,帮助水质管理和水资源保护。
5. 无线感知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智能家居: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家中的各种设备和环境信息,实现家庭自动化控制和智能能源管理。
•物流管理:利用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温度等信息,实现货物追踪和监控,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健康管理: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如心率、体温等,帮助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无线通信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通信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研究无线通信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自动化中要求精准、可靠、快速的控制以及远程管理功能已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由于其易于安装、运行和维护等优点,无线通信技术成为远程控制与监控应用的重要形式,并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行业得到了大量应用。
无线通信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应用研究将着重介绍无线通信在机器人、数控机床及其他工业应用中的应用,例如利用无线连接技术进行机器人的遥控、远程监控,以及实现数控机床的精确定位和控制等。
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器人及数控机床行业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1)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监控,以及机器人移动路径规划和任务调度等。
2)数控机床的位置控制和位置检测。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精确定位,从而对机床进行控制,实现数控机床准确定位和精确控制功能。
3)生产管理l有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帮助,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线上的设备(如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的运行,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管理。
4)安全性管理。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的安全性管理,对其运行进行监控,实现安全的运行管理。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给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远程控制技术和生产管理,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这些设备的安全性。
因此,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及数控机床领域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有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领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正在处于先进水平。
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中,以实现更加便捷、安全、可靠的远程控制和监控,实现精确、安全、快速的机器操作。
同时,它也将帮助机器人及数控机床领域实现自动化生产,使生产效率、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的成本。
目前,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有传统的短波技术和新兴的WIFI 技术,各有其特性和优势。
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物流、仓储、制造和运输等领域而言,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介绍传感器技术对工业增长的推动作用,以及所涉及的一些技术细节。
一、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传感器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感受或测量方法收集环境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读的数字信号。
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医疗、航空、建筑、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为这些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在工业领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二、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1、物流、仓储和运输在物流、仓储和运输领域,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记录和追踪运输中的货物。
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重量、温度和湿度等信息,同时也可以识别货物是否被盗或损坏。
这种技术可用于优化物流和运输流程,在运输过程中实时更新信息,以及提高货物的安全性。
2、制造在制造领域,传感器技术常用来进行质量控制和工厂自动化。
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来检测机器的状态、温度、能量消耗和质量,可以确定制造过程中的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能源和环境保护传感器技术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能源和环境保护。
传感器可安装在建筑物或工厂内,检测环境数据,例如:电能消耗、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调整空调、照明和其他能源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传感器技术也可用于监测空气和水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传感器技术的增长推动作用在工业领域中,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广泛,它已经成为了增长的推动力,甚至有人称其为“工业4.0时代的核心驱动器”。
传感器技术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很多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利润。
21716099
线圈发送信号时, 编码电缆中各地址对线也会感应耦合到发送
线圈发送 的信号, R线所感应信号作为基准信号, 以 各路 G线
圈2 —4 编码 电缆传输对 线与 A D位置检测示意圈 P
感应信号与之进行相位 比较, 相位相同为“”相位相反为“” 0, 1, 由此得到发送线圈的所处 A D P 位置 , 其分辨率为两个交叉之间 距离 w( 一般 1c ) 0m 。检测 c 、1 o L 感应信号的幅度进行 比较运 算, 可以将间距 w划分若干等份, 得到 H P R D位置 , 其分辨率可
据通信 ; 移动机车所在 的位 置检测 。因而在移动 机车 自动 控制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 国际上应用感应无线技术已经达到 了移动机车无人化操作状态…- 。 7 ]
2 感应 无线技术 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1 感 应无 线技术 系 统的基 本结构 .
感应无线技术系统由中央控置室部分、 车上部分、 编码电缆
Ap ia i n o n c i e W iee s T c n o y pl to f I du tv r l s e பைடு நூலகம் ol g c
i o i h c e Au o a i n n M b l Ve i l t m to e
a田 腼
(h eat n o o pt dIfm tnE g TeD pr t f m u r n o ao ni me C ea n r i , ,H nnI tue f c nead eho g , uyn 100 C ia ua st i c n cnl yY eag 40 。hn) ni t o S e T o 4
基于感应无线的高分辨率位置检测系统研究
对图 3中二进制 绝对相 移键控 ( P K) 制信号 2S 调
进 行 解 调 , 以 R =1 为 起 始位 , 到 在 图 2中 的位 并 作 得
置① 时 , : ,。:00 g= ; 位 置 ② 时 , 2 ,。 GGG 0, 0 在 G GG = 0 0 g= ; 1 , 3 在位置③ 时 , 2 o 1 , 4 在位 置④ G G G =10 g= ;
十分重要 的。感应无线技术是 2 0世纪 7 0年代末在 日
本 发 展起 来 的一 项 新 的工 业 应 用 技 术 , 主要 是 针 对 工
业生产 中大型移动机车 的 自动化而研制 的。国内较早
研 究 感应 无 线 技 术 的是 岳 阳 市 电 子 研 究 所 , 阳千 盟 岳 电子 有 限公 司在 感 应无 线 位 置 检 测 方 面达 到 了国 际先
程望斌 , 等
、
t、 、 t t 问段 , 别 向传 输 对线 R、 G 、 G , 时 分 R 、 :G 、。
发送载波信号 , t时间段不发送 。A D检测是 从接 在 P 收线 圈 0感应信号 的相位 中得到 A D位置。在 t 时 P 。 问段 , 线圈 0 感应 的是 R线发送 的信号 , 称为 尺信 号 ; 在 t 时间段 , 圈 0感应 的是 R 信号 , 号与 信 线 R信 号 反相 , 记为 R 1作 为起始位 ; t时 间段 , , 在 线圈 0 感应 的是 G 线发送的信号 ,: 0或 1 取决于接 收线 G: ,
2 1 绝 对 位 置检 测 原 理 .
系, 士学位 , 师 ; 获硕 讲 主要从 事光 电子技 术和感应 无线技 术 的研 究 。 3 2
无线通信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一、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设备、工艺和环境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采集。
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这不仅简化了传统有线传感器网络的布线工作,还提高了监测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构建起一个智能化的工业生态系统。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多个领域。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能够实时感知和控制各类信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从而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制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其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支持智能化的生产调度和管理。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线上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同时,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位置定位和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料和设备的实时追踪,提高生产线的物流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无线通信技术还能支持智能制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联互通。
例如,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制造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客户和第三方服务商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和合作。
传感器在AGV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AGV系统中的应用AGV是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英文缩写。
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畴。
AGV以轮式移动为特征,较之步行、爬行或其它非轮式的移动机器人具有行动快捷、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
与物料输送中常用的其他设备相比,AGV的活动区域无需铺设轨道、支座架等固定装置,不受场地、道路和空间的限制。
因此,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最能充分地体现其自动性和柔性,实现高效、经济、灵活的无人化生产。
AGV控制系统分为地面(上位)控制系统、车载(单机)控制系统及导航/导引系统,其中,地面控制系统指AGV系统的固定设备,主要负责任务分配,车辆调度,路径(线)管理,交通管理,自动充电等功能;车载控制系统在收到上位系统的指令后,负责AGV的导航计算,导引实现,车辆行走,装卸操作等功能;导航/导引系统为AGV单机提供系统绝对或相对位置及航向。
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
一般可透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electromagnetic path-following system)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於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循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
下面,介绍各类传感器在AGV引导系统上的应用。
AGV引导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电磁导引:在工作区域的地板下嵌入导线,施加特定的交流电磁信号,AGV通过传感器检测此信号执行行走控制。
2)磁条导引:在工作区域铺上磁条,AGV通过磁传感器检测磁信号控制行走。
磁传感器:选用PNI磁传感器RM3100,PNI三维磁传感器套件RM3100,RM3100由两个SEN-XY传感器与一个SEN-Z传感器及驱动芯片MagI2C等组成。
伺服无线驱动的应用场景
伺服无线驱动的应用场景
伺服无线驱动技术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将无线技术与伺服控制系统相结合,提供了更灵活、更便捷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伺服无线驱动技术的应用场景:
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伺服无线驱动可以用于机器人控制、自动化装配线、物流运输系统等。
无线技术使得设备更容易部署和移动,提高了灵活性和生产效率。
2. 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伺服无线驱动可用于手术机器人、影像设备、植入式医疗器械等。
它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控制和更便捷的操作,增强了医疗设备的可用性和精准度。
3. 无人驾驶车辆(AV):伺服无线驱动技术可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等领域。
它提供了更好的遥控和自主控制能力,使得AV更安全可靠。
4. 智能家居和物联网(IoT):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应用中,伺服无线驱动可用于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能源管理等方面,使得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灵活、智能化。
5.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伺服无线驱动技术可用于航空器控制系统、航天器操作等。
它能够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和更精准的控制,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和效率。
6. 娱乐和游戏:在游戏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娱乐领域,伺服无线驱动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伺服无线驱动技术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中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它为各种应用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精准度和便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年第 !$ 卷第 % 期
计算机应用
!"#$%&’( )$$*+,-&+"./
[ #] 。编码电缆中 5 线作为位置 检 测 基 准 信 号 线, (图 ! " 成 2线
按格雷码 ( 2678 -9:;) 规 则 交 叉。 机 上 局 通 过 发 # 中 2! 、 23 、 2() 送线圈发送信号时, 编码 电 缆 中 各 地 址 对 线 也 会 感 应 耦 合 到 发 各路 2 送线圈发送的信 号, 以 5 线 所 感 应 信 号 作 为 基 准 信 号, 图!"# 编码电缆传输对线与 $%& 位置检测示意图 线感应信号 与 之 进 行 相 位 比 较, 相位相同为 “(” , 相位相反为 , 由此得到发送线圈的所 处 $%& 位 置, 其分辨率为两个交叉 “3 ” 之间距离 < (一般 3()* ) 。 检 测 2( 、 ,3 感 应 信 号 的 幅 度 进 行 比 较运算, 可以将间距 < 划分若 干 等 份, 得 到 /5%& 位 置, 其分辨 率可达到 ’**。 感应无线位置检测的特点是: 重复性好。 ! 检测到的位置是绝对位置, 检测的距离可长达几 =*。 " 检测到的位置是连续的位置, #位 置 检 测 分 辨 率 高。 目 前 国 内 外 已 达 到 的 分 辨 率 为 ’**。 抗 干 扰 性 强, 可 靠 性 高, 适应恶劣的工业 $ 非接触式检测, 环境。 既可以在地面检测移动机车的位置, 也可 % 检测方式多样, 以在移动机车上检测自身的位置。 线与敷设在地面轨道旁的编码电缆的通信对线之间 ’ " !()* 近 距离电磁耦合传递 信 息, 即 天 线 箱 与 编 码 电 缆 之 间— — —也 就 是 移动机车与中控室之间— — —形成了一个距离很短的无线信号通 道。其特点在于: 因为有且仅有 ’ " !()* 的无线通信 距 离, 所以 既能保证机车移动的灵 活 性 又 确 保 了 通 信 质 量 的 可 靠, 从而克 服了有线通信和无线通 信 的 缺 点, 实现中央控制室与移动机车 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 感应无线数据通信的过 程 是: 机 上 局 %,- 将 需 要 发 送 的 信 息送到通信器调制放大后, 由天线箱中发送线圈发出, 编码电 缆 中通信对线感应耦合到 发 送 线 圈 发 送 的 信 号 后, 经连接电缆送 到地上局通信器放大解调, 最终传给主控计算机; 中控室主控 计 算机将需要发送的信息 送 到 地 上 局 经 通 信 器 调 制 放 大 后, 通过 连接电缆送到编码电缆 中 通 信 对 线 发 送, 天线箱中接收线圈感 应耦合到编码电缆通信 对 线 发 送 的 信 号 后, 送到机上局通信器 放大解调后, 传给机上局 %,-。 感应无线数据通信载波频率一 般 取 ’(./0 " 1(./0, 以避开 工业现场干扰噪声。通信传输线 2( 、 ,3 每隔一定的距离错开交 叉一次 (图 ! " # ) , 从 远 距 离 看 这 是 一 对 双 绞 线, 既使抑制通信 传输线上的干扰噪声, 又避免当发送线圈中心对准任何一个交 叉点时出现信道死区。接收线圈也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抑制干 扰
( %./ 0/12345/64 78 9751:4/3 26; <6873524=76 >6?=6//3=6?,@:626 <6A4=4:4/ 78 BC=/6C/ 26; %/C.67D7?E, F:/E26? !"!### , 9.=62) ()*+,-.+ : <6;:C4=G/ H=3/D/AA 4/C.67D7?E =A H=;/DE :A/; I/C2:A/ 78 =4A 2I=D=4E 47 A7DG/ 4./ 137ID/5A 78 3/D=2ID/ ;242 4326A5=AA=76 26; 17A=4=76 ;/4/C4=76, 4.24 /J=A4 =6 4./ C/6432D=K/; 5262?/5/64 78 57I=D/ G/.=CD/A L %.=A 121/3 13/A/64A 4./ I2A=C 13=6C=1D/A 78 =6;:C4=G/ H=3/D/AA 4/C.67D7?E 26; 4./ I2A=C 211D=/; 57;/A =6 4./ 57I=D/ G/.=CD/ 2:47524=76 L /01 23,4*: <6;:C4=G/ H=3/D/AA 4/C.67D7?E;M72I=D/ G/.=;% ?
感应无线位置基本原理和特点
感应无线位 置 检 测 由 $%& 位 置 检 测 和 /5%& 位 置 检 测 组
万方数据 0’,1.+2%’/ "3 )%&"#-&+". 4 )$$*+,-&+"./
计算机应用
!"#$%&’( )$$*+,-&+"./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年第 !$ 卷第 % 期
图!"$
三维位置检测应用模式示意图
达若 干 指 定 地 点 作 业, 而 是 否 准 确 地 到 达, 人 眼 是 观 察 不 到 的, 例如, 炼 焦 生 产 中, 装 煤 车 的 下 煤 斗 是 在 车 身 下 面, 下煤斗是否
,
, (#
工业移动机车应用感应无线技术可
以实现的基本功能
指导和提示车上操作人员正确作业
工业移动机车应用 感 应 无 线 技 术 控 制 系 统, 车上操作人员 作业根据车上的触摸屏显示的信息, 了解当前本车的生产任 务, 执行任务的时间; 了解当前其它相关作业车的位置 (在有些生 产 场合是不能够看到其它 车 的 ) 和 工 作 状 态。 这 些 信 息 能 够 指 导 和提示车上操作人员正确作业。 在有些情况下, 移动 机 车 需 要 根 据 不 同 的 生 产 任 务 准 确 到
图 ’ $ ’、 图 ’ $ * 分 别 表 示 系 统 基 本 结 构 图、 部分构成, 图 ’ $ "、 中控室结构图、 机上局结构图。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OPP*#’#*) ! 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O $ "# $ "Q
到中央控制室。从电磁 感 应 的 角 度 来 看, 任何一对传输线可以 认为是一个单圈线圈。
计算机应用
!"#$%&’( )$$*+,-&+"./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年第 !$ 卷第 % 期
感应无线技术在工业移动机车自动化中的应用 !
陈 进
岳阳 !"!###) (湖南理工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湖南
摘
因而得 到 要: 感应无线技术能够解决计算机对工业移动机车集中管理控制所存在的两大难题 $ $ 可靠的数据通信和位置检测, 广泛的应用。本文综合介绍了感应无线技术 的 基 本 原 理 及 特 点, 感应无线技术在工业移动机车自动化中两种基本应用模 式, 应用中能够达到的五种基本功能。
& 与感应无线数据通信融为一体。
4
工业移动机车感应无线技术基本应
用模式
现代工业中, 各 种 不 同 的 行 业 具 有 各 种 各 样 的 移 动 机 车。 但是, 无论何种工业移动机车应用感应无线技术, 都是为了解 决 中央控制室与移动机车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与移动机车所在的 位置检测问题, 所要达到 的 目 的 都 是 实 现 用 计 算 机 集 中 管 理 控 制多台工艺相关的 工 业 移 动 机 车。 根 据 实 际 应 用 情 况, 可以分 为两种基本应用模式。
"
引言
感应无线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日本开始兴起来的一项 图’$" 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新的工业应用 技 术。 感 应 无 线 技 术 采 用 一 条 独 特 的 编 码 电 缆 (又称诱导母线) , 成功地 同 时 解 决 工 业 移 动 机 车 实 现 计 算 机 集 中管理控制的两大难题: 中央控制室与移动机车之间可靠的数 据通信; 移动机车所 在 的 位 置 检 测。 因 而 在 移 动 机 车 自 动 控 制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应用感应无线技术已经达 到
[ "] [ ,] 。 了移动机车无人化操作状态
图’$’
系统中控室结构示意图
’
’ L"
感应无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感应无线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
感应无线技术系统由中央控置室部分、 车上部分、 编码电 缆 图’$* 系统机上局结构示意图 编码电缆的外形为扁平状态, 内部有若干对传输线, 按用 途 分为通信传输对线类和 地 址 传 输 对 线 类, 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 在不同的位置交叉。图 ’ $ ! 是为了方便观察所 画 的 平 铺 图, 实 际上各对传输线是叠放在 一 起 的, 其 中 R# 、 S" 兼 作 是 通 信 传 输 对线。在终端, 每一对线之间加匹配电阻, 始端用连接电缆连 接
将这些信息传送给对应车上 )*+。 )*+ 通过感应无线数据通信, 这样, 在各个机车的触摸屏就能够显示: ! 本车当前的生 产 计划、 工 作 指 令、 控 制 信 息; "本车当前的所处的位置和工作状 图!"# 一维位置检测应用模式示意图 态; # 其 它 车 当 前 的 所 处 的 位 置 和 工 作 状 态。 通 过 这 些 信 息 指 导和提示机车操作人员进行工作。机车 )*+ 并能够按照主控计 算机发来的控制信息, 对该车进行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