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色素代谢障碍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特点: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结合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 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
28
三、肝后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1、原因:
肝外胆管的完全或不完全堵塞。
29
2、机制:
胆红素排入肠腔不畅或不能。
30
31
3、特点: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结合胆红素↑↑ 粪胆素原↓(或无) 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
23
二、肝性黄疸
1、原因:
感染性肝疾病;乙醇、四氯化碳等损伤肝 细胞;肝硬化、肝癌。
24
2、机制: 肝细胞பைடு நூலகம்胆红素的摄取、
酯 化、排泄障碍。
25
游离胆红素 (血浆)
摄取、结合
×
结合胆红素
(肝脏)
血液
×排泄
高胆红素血症
(hyperbilirubinemia)
肠道
黄疸(jaundice)
26
27
9
1、摄取:
胆红素 + 受体 (位于肝脏表面的Y蛋白和Z蛋白)
10
2、酯化 胆红素
UDPGA
胆红素+GA
BGT
UDP
UDPGA: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BGT: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11
•部位:滑面内网质
产物: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少量单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 结合胆红素。 性质:水溶性,称结合胆红素/酯型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19
一、肝前性黄疸
1、原因: 溶血性:免疫性(异型输血)、生物性
(原虫感染)、理化性(烧伤、蛇毒)、 遗传性因素(地中海贫血) 非溶血性:如造血系统功能障碍
20
2、机制: 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生成 ﹥肝脏最大 处理能力
21
22
3、特点: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游离胆红素↑↑ 粪、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 核黄疸(Kernicterus):胆红素透 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细胞。
12
3、排泄
随胆汁排入肠腔
13
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代谢
1.过程
肠菌 结合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
肠
葡萄糖醛酸
12H+
肝 循
胆素
排出
环
胆素原
肝脏
门脉
胆素原:在肠腔中生成,水溶性,排出体外,氧化成胆素。
14
2、胆色素肠肝循环:
肠道中的胆素原被肠粘膜细胞吸收,经门脉入 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肠肝循 环(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 的分解。
6
1、形成
珠蛋白
CO、Fe
2H
Hb
血红素
胆绿素
胆红素
MHO
还原酶
上述过程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完成。
MHO:血红素加氧酶
胆红素:脂溶性,称游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
7
2、在血液中运输
胆红素 + 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
8
二、肝脏对胆红素处理
过程: 摄取 酯化 排泄
32
四、黄疸对机体影响:
1、核黄疸 2、胆红素的毒性作用
33
被吸收的胆素原少量经血液循环入肾随尿排出, 氧化成尿胆素。
15
16
第二节 胆色素代谢障碍(黄疸)
17
概念
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清胆红 素浓度增高,使皮肤、粘膜、 巩膜黄染的病理过程。
18
分类:(Classification)
一、肝前性:胆红素生成过多 二、肝性:肝脏疾病 三、肝后性:胆汁排泄障碍
胆色素代谢障碍
(Jaundice)
1
内容 胆色素正常代谢 胆色素代谢障碍
2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 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细胞色素等)的主要分解代谢 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 胆素原和胆素等。
3
第一节 胆色素正常代谢
4
一、胆红素的来源 二、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 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代谢
5
一、胆红素(bilirubin)来源 *体内含血红素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