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招考新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2.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
3.教育公益性原则
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5.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6.帮助特殊地区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
7.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原则
8.鼓励教育科学研究原则
9.推广普通话原则
10.奖励突出贡献原则
受教育者的权力和义务
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2.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力
3.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
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的权力
4.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力
5.依法享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力
1.准受法律,法规的义务
2.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
3.努力学习的义务
4.遵守其他制度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权力包括1. 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知道评价权 4.获取报酬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教师的义务包括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4.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义务.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
6.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义务教育的特点: 1.义务性 2.权利性 3.均衡性 4.公共性 5.免费性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都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成年人的权利包括: 1.生存权 2.发展权 3.受保护权 4.参与权 5.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
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把育人为本坐位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把促进贡品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发展任务(义务教育)
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保障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保障经费的投入. 3.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4.推进依法治教.
5.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6.加强组织领导
<<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知道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
工作方针:1.坚持改革创新. 2.促进教育公平. 3.提成教育质量.
4.过大教育开放.
5.服务城市发展
总体目标: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人力资源强
市和学习型城市.
标志:1.教育均衡化 2.教育优质化 3.教育多元化 4.教育国际化 5.教育全民化 6.教育信息化
发展任务(义务教育): 1.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2.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
3.深化课程改革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3.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4.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5.增强教育科研创新服务能力.
6.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7.切实保障学校安全.
8.强化教育督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歇的动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1.育人为本 2.实践取向 3.终身学习
小学教师课程目标:
1.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
2.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
3.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
1.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2.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3.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2.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3.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教育信念与责任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实践与体验
教师素质: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从业者自身所必须具备的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基本品质好的总和
教师素质结构: 1.教师的生理素质 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 3.教师的心理素质
1.教师的生理素质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良好的生理素质一般包括身体形态,身体
机能,身体能量和身体适应能力.表现为,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肢体灵活,反应敏捷,听觉敏锐,口齿清晰等
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由后天环境所决定.主要表现为文明程度,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等方面.
3.教师的心理素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是教师素质结构的
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一般分为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
1.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分为
1). 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
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敏锐的观察力,
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善于分配注意力)
2). 个性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情感特
征,意志特征,动力特征
3).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
力,它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自我定向适应性:生活适
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
社会定向适应性: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景适应,职业角色适应)
2.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分为
1).职业意识: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动力和调节成分,指个体形成与保持同教师职业
活动有关的自我概念与自我意识(职业需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气质等成分)
2).职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技能结构)
3).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1.稳定性2.基础性3.综合性4.发展性
教师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在对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体验基础上,不断调节自身行为,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教师的自我意识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作为普通人,其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等.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其自我意识水平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教师的自我意识的特点:
1.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教育性
2.作用具有双重重要性
3.水平的提高具有主体自觉性和社会期待性
教师的自我意识的内容:
1.教学目的明确,并始终围绕课堂目的开展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正确,具有科学性与思想性.
3.教学方法适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
4.教学语言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并仰扬顿挫.
5.教学安排计划性强,组织严密,有条不紊.
6.教学气氛热烈,教师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是双方都处于积极的互
动状态中.
提高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途径:
1.通过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
2.通过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
3.通过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来认识和提高自我(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探讨,行动
研究)
什么是教育效能感?
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育领域中对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教育效能感的功能(作用)
1.决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及对教学活动的坚持性.
2.决定教师对教学困难的态度
3.影响新的教学行为的获得和该行为在此后的表现.
4.影响教学时的情绪状态.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包括:
1.宏观系统水平(指社会的信念和习俗层次)
2.外部系统水平(指教师所在的社区环境)
3.中间水平(指教师所在学校的主客观条件)
4.微观系统水平(指教师所教学生的特征)
教师教学效能感形成的四个信息源是:
1.教师对成败的体验与认知归因
2.替代性和想象性经验(又称间接经验)
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
4.情绪我生理状态的信息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关系
1.从教育效能感的概念角度来看,教育效能感就是教师对自身是否有能力搞好教学,教
育好学生的认识,评价与信念.
2.从教育效能感形成的四个信息源来看,自我意识的形成给教育效能感的形成提供了
信息
3.从影响教师教育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看,可以说教师的自我意识是影响教师
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4.从自我概念与教育效能感的关系来看,二者的联系十分密切.自我概念属于自我意识
的范畴,它通过直接经验和接受重要他人的评价而形成,是一种综合性的自我意象
培养教师自我意识的方法有:p199
1.交往法.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首要途径
2.对比法.通过对比是个体获得自我意识的第二途径
3.活动法.通过活动来认识自我
4.反思法.通过自我观察与反思来培养教师的自我意识.
教师教育效能感的培养
1.针对效能来源培养教师的教育效能感(p200)
2.具体方法包括:强化法,榜样法,归因训练法,教学策略训练法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
人际关系的结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1.了解和研究学生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3.有效处理师生冲突
教师的威信按内隐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仪表威信,知识威信,人格威信
教师威信的形成p211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间距和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开始阶段----- 学生对教师认同感的产生
2.形成阶段----- 教师的榜样性与学生的向师性
3.巩固阶段----- 教师与学生的产期交往和共同活动
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认识与态度等
主观因素: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威信获得的重要条件
重视第一印象,珍惜”自然威信”
教师的仪表和风度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
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1.巩固已获得的威信
2.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
3.防止威信的下降和丧失
4.提高威信的教育影响力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的策略p216
1.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2.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威信(区分威信与威严,区分威信与权利)
3.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
(艺指教育艺术,情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宽指教师要学会待学生以宽容)
4.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5.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发展威信.
6.长期坚持,从多方面完善自我.
教师心理问题指的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
可以分成1.教师心理成长为题,教师心理障碍问题,教师心理变态问题
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普遍性,严重性,弥散性.
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完善人格,发挥心理潜能,维护和增强心理各方面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使个人的心理机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健全的自我意识----能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健康的情绪体验与调控
5.一直坚强,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将强的心理韧性
6.具有教育独创性
7.对教育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1.教师心理健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
2.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教师心理健康的条件
一.社会环境条件
1.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法规
2.社会对教师及其职业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3.社会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
4.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加强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职业生活条件
1.实行民主管理,给予教师更多参与管理的机会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2.帮助教师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使教师体验更多职业乐趣
3.增加教师进修提高和提职晋升的机会,健全激励机制,保护教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4.改善教师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为教师排忧解难,提高教师的整体生活质量.
三.生理心理条件
1.良好的生理遗传素质(生理条件)
2.健全的身体素质(生理条件)
3.和谐的教育心理环境(心理条件)
4.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条件)
5.积极地情绪体验(心理条件)
6.健全的人格(心理条件)
7.坚韧的意志品质(心理条件)
8.广泛的活动兴趣(心理条件)
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p232
1.矫正之本---心理素质培养
2.矫正之用---咨询辅导
3.矫正之术---心理自助
4.矫正之基---专业性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完善自身人格
1.完善自我意识.
2. 端正人生价值观
3.塑造良好性格
4.富有创新精神
二.保持平和心态
1.接受自我,学会自我调适
1).接受不完美的自我2).充分发现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
2. 安贫乐道,正视理想与现实
3. 坚持不懈,正确对待成功.
4.处变不惊,直面压力与挫折
三. 提高整体素质
1. 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
2. 教师整体素质的自我提高
1).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2)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素质
3).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完善能力素质4).健全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
四. 体验职业乐趣
1. 教师要从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感悟生命之趣
2. 教师要沉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充实的职业生活
3. 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共创教育幸福,享受育人之乐
4. 教师要增强自我教育效能感,张扬个性品质.
教师认知: 教师认知是一种领域性的认知,它是教师以自己的一般认知能力为基础,为适应教师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
久一贯的特征
教师认知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的结构性问题和社会认知两个方面
一.教师认知的结构性问题
表现为:1.观察力偏低2.想象力欠缺3.思维方面问题4.主义方面问题5.记忆方面问题.
二.从社会认知角度看教师的认知问题
表现为: 1.人际认知偏差(主要体现) 2.自我认知偏差
期待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
教师认知问题诊断的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标准测验法,情景测验法,投射法,作文法,实例分析法等
常用的方法有: 1.间接评定诊断法(针对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的一种方法)
2.认知测验诊断法(是一种比较客观地诊断认知问题及其特点的方法)
3.综合诊断法(是一种针对认知技能,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于一体的综合科
学分析方法)---大学时期席翼老师做的认知测试
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1.商品经济冲击,职业投入度不高(1.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2.从事第二职业)
2.知识经济冲击,学习步法没有跟上
3.应试教育冲击,好教师,好学生标准有误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类型
2.学校人际关系
三. 自身的因素
1.生理方面(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 身体健康状况)
2.心理方面(职业责任感和角色多重性.归因倾向.自我效能感.人格影响)
四. 家庭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父母的婚姻质量
3.家庭生活的影响
教师任职问题的调适
认知干预理论包括: 1.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2.贝克的认知疗法 3.自我管理理论
教师认知问题调适的基本方法
一.认知家庭作业
二.合理的情绪想象
三.自我管理作业套餐
1.学习知识,更新观念.
2.在自我评定中发现认知问题
3.从学生的评定反馈中发现认知问题
4.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克服认知问题
5.具体教学认知问题的调节(教学感知觉训练,教学想象训练,操作思维训练.
注意力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
教师情绪问题:指是由于教师不能合理地应对日常生活中或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负性生活工作事件,未能积极妥善地处理由此引发的不良情绪而出现的一些列身心失调的状态
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及表现p273
1.自卑----自卑者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
评价过低,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
2.嫉妒----由于工作上的利益冲突导致有些教师自我中心,耻居人下.看见别人好就生气,
把别人获得的成绩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
3.焦虑----情绪上,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觉.生理上表现为颤抖,
心悸,冒汗,头昏,呼吸困难,睡眠有障碍,食欲不振等.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疏解压力的功能减退,社会功能减退或丧失等.
4.抑郁----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思维迟缓,郁郁寡欢,缺乏活力,不愿社交,干什么都提不起
精神,对生活缺乏信心,工作无动力,对学生冷漠等
5.消沉----生理上有头痛,失眠,厌食,消化不良等,压力自己的情绪,不让它表现出来或发
泄出来,精神萎靡,身心疲劳,工作,学习效率低.
教师情绪问题的诊断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量,谈话法,临床检查等.一般是多种方法综合使用.
诊断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2.康奈尔医学指数3.张氏抑郁自评表4.焦虑自评表
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1.教育改革冲击
2.社会高期望与多角色负荷
3.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偏低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管理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2.工作负荷大
3.人际关系紧张
三.家庭因素
1.家庭成员的关系(与子女,配偶,父母,亲戚的关系)
2.家庭事件的影响(家庭状况的不满意.子女教育抚养问题)
四.自身因素
1.先天因素
2.已有情绪体验
3.身体健康状况
4.挫折耐受力
教师情绪问题调适的基本方法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
二.探索引发情绪问题的原因
三.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1.身心松弛法 2.宣泄 3.转移注意力 4.要学会与不合理情绪
辩驳,积极主动地对自己发问)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符合教师职业角色规范的,稳定的,独特的个体心理特点的总和
人格缺陷是指身心遭受损害后导致的人格上的一种持久的缺损状态,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教师常见人格缺陷的类型有: 1.自卑 2.焦虑 3.抑郁 4.孤僻
人格障碍:人格缺陷发展到经常的,严重的程度就是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通常定义为,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放映,
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人格障碍分类: 1.强迫性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攻击型人格障碍4.依赖型人格障碍
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包括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传统
2.社会变革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改革的冲击,高科技发展对教师人格的挑战)
3.社会期待的影响
4.社会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
二. 学校因素
1. 学校行政管理(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自主权. 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
2. 教师在学校中的社会地位
3. 人际关系压力
4. 职业压力造成的教师人格问题
三. 家庭因素
1. 教师的成长经历(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重大家庭生活事件)
2. 教师的家庭状况(婚姻生活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子女的发展状况)
四. 自身因素
1.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身体外貌.身体健康状况)
2. 心理因素(认识失调. 价值观. 教学期望.)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
教师健全人格的特点是:
1.良好的心理状态
2.成熟的自我意识
3.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勇于创新的精神
5.良好的性格等
如何塑造教师健全人格p304
1.完善人格认知(明确正确方向.学习优秀遗产.学习人格榜样.把握时代要求)
2.熏陶人格情感(深化爱国情感,最求真理. 激发培养爱教乐教. 加强师爱,培养道德)
3.培养人格意志(实现教育目的坚定性的培养. 果断处事的培养. 自我控制力的培养)
4.锻炼人格行为(树立教师人格榜样,认同教师人格. 培养教师人格评价能力,发挥影响.
开展教师人格实践活动)
教师常见的人格缺陷的矫治方法
一.自卑的矫治(1.改善认知法 2.自我暗示法)
二.焦虑的矫治(1.药物治疗法2.生物反馈疗法3.放松疗法)
三.抑郁的矫治(1.药物医疗法2.支持疗法3.宣泄疏导法)
四.孤僻的矫治(1.社交训练法2.兴趣培养法)
教师常见人格障碍的矫治方法
一.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矫治(听其自然法. 当头棒喝法)
二.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矫治(认知提高法. 自我疗法. 敌意纠正训练法)
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矫治(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
四.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矫治(习惯纠正法. 重建自信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