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2少年有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2少年有梦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教案(1)
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课时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从小树立梦想,并能把“个人梦”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能力目标:
1.学会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努力”的方法,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努力计划。

知识目标:
1.知道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掌握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梦想应注意的问题;了解梦想的重要作用。

难点:理解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懂得实现梦想需要努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最初的梦想》,学生认真聆听。

2.听完歌曲,谈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写在第四个热气球里面。

3.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如实回答。

(1)例如:我的梦想是成为像钱学森、袁隆平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自
己的贡献。

可以成为杨利伟一样的航天员、歌星、影星、警察、医生、检察官、律师等。

(2)有意义。

因为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师:刚才大家谈了自己的梦想,首先我祝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其实无论梦想实现与否,它对我们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少年有梦。

二、展示自学成果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5.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6.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7.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

三、新课讲授
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
1、少年需要梦想
探究一:教材P9阅读感悟——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全班齐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感受到了人生需要梦想。

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等。

【误区警示】梦想不等于理想。

理想是经过一番努力成功概率极大的想法,是理性的思考;梦想是似有可能又无把握的想法,是浪漫的情思。

理想是方向,梦想是彼岸。

【拓展延伸】明确目标,树立梦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进入少年时期,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尽管我们的思考带有朦胧的色彩,还是多变的、不太成熟的,但这表明,我们已经向成熟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为什么每个人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第一,目标能够使你看清自己的使命;第二,目标能让你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第三,目标引导你发挥潜能;第四,目标使你有能力把握现在;第五,目标有助于你评估事业的进展情况;第六,目标为你提供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第七,目标使你未雨绸缪;第八,目标使你把工作重点从工作本身转到工作成果上;第九,目标能使你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探究二:教材P10探究与分享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答案提示:(1)瑞恩的梦想是为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

他的梦想给自己带来了动力,也鼓舞感召了许多成年人,大家纷纷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使得爱心得以传递、延续,为非洲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2)启发: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生活就有了色彩。

我们要向瑞恩学习,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2、怎样确立梦想
我们树立梦想时,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把“个人梦”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等。

【相关链接】“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少年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强则中国强”。

第二目努力就有改变
3、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探究三:教材P11中间探究与分享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4.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5.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提示:观点1正确。

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观点2错误。

梦想不等于现实,梦想和现实的距离,说远确实很远,把梦想作为缥缈的目标而不去追求,就永远不会实现;说近却又很近,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执着追求,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努力让我们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因此,梦想与现实是否是平行线,取决于我们是否为实现梦想付出了努力。

观点3.4正确。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实现。

但是,有梦就有希望,就有前行的目标。

观点5正确。

有了梦想,每一天都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过程在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误区警示】只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我们就会收获成功。

这种说法错误。

树立理想是非常重要的,但行动更重要,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没有行动的梦想、目标和计划只能是空中楼阁。

努力,让我们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我们只有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上,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样才能现实自己的梦想。

4、努力有方法
探究四:教材P11下面探究与分享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2)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提示:(1)不一定。

有可能实现,但许多时候我们会早遇到失败。

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有努力的态度,需要有不服输的坚忍,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等。

(2)我得到的启示: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才能实现梦想,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我们要向莱特兄弟学习,坚定信念,不懈追求,即使过程艰难,也有机会离
梦想更进一步。

探究五:教材P13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
(1)为了梦想而努力,你有哪些好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2)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制订出你的努力计划。

答案提示:(1)各人方法不一,如:合理规划、科学用脑、努力坚持、点滴积累、学思结合、团结合作等等。

(2)结合教材提示,让学生自己制订实现梦想的计划,要求行动要具体,有可操作性等。

例如:未来三年里,我最大的梦想:努力学习,养成好的习惯,争取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

为了实现梦想,我需要培养的品质:坚强、自信、乐观、认真、坚持等。

我需要做的准备:时间方面,保持充足的学习时间;心理上,努力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找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锻炼身体;请老师同学帮助自己等。

我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作业,学会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列出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缺点;准备好错题本;明确自己的短期目标;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五、当堂演练,提升能力
1.下列对梦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B.有梦想的日子,就有希望在生长
C.梦想可以使生活更有色彩D.梦想总是指向现在,表现为奋斗目标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D)
A.只要靠运气就行B.只要制订人生规划就行
C.只要有热情就行D.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
3.“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

小华一家人在参加宜昌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人一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医疗更有保障一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梦想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有了梦想就会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2)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答案提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回答。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