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学案

[课文详解]

一、作者及作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38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翌年遭受腐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地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余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文学巨著,鲁迅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文本解读

本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写于征和二年(前91年)冬,致书的对象任少卿,名安,此时下狱。任安生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信的开头以谦恭的语气对许久没有复信表示歉意,并引起下文,用沉痛悲愤的笔触述说自己的受刑之辱。接下作者表明自己虽早有求死的心念,但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隐忍苟活”了下来。司马迁引证古今,列举历史上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并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本文洋洋洒洒数千字,写得反复曲折,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本文语言富于变化,气势磅礴起伏。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如“太上不辱先”以下连用十个排比句,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对比,两两各自对偶,读来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清代方苞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

[随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曰(zhuàn) 倜傥

..(tì dǎng) 暴.肌肤(pù ) 曩.者(nǎng)

B. 剖.符(pō) 放失.(yì) 愠.色(yùn) 阙.然(quē)

C. 缧绁

..(léi xiè) 槛.阱(jiàn) 不可胜.记(shēng) 卜.祝(bǔ)

D. 强.颜(qiǎng ) 前辱之责.(zé) 剌谬

..(là miù) 闺閤.(hé)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兴高采烈惊心动魄络绎不绝

B. 言而有信入土为安浑身冰凉

C. 滔滔不绝五大三粗仓皇失措

D. 闲情逸志魂不附体卿卿我我

3.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素所自树立

..有所不尽

..多谤议 D. 恨私心

..使然也 B. 在尘埃

..之中 C. 下流

4.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之所趋.异也(趋求) 推贤进士为务.(职责)

B. 卒就.死(就要,将要) 受械.于陈(戴上刑具)

C. 若望.仆不相师(埋怨) 仆诚.以著此书(诚实,真诚)

D. 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连累,涉及)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②被.箠楚受辱

B. ①难为.俗人言也②不足为.外人

道也

C. 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②然.此可以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 ①灌夫受辱于.居室②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6.填空

(1) 《报任安书》节选自 ,作者是时期的 ,《报任安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2)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二、课内阅读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苟活,亦颇识去就

..之分矣。去就:舍生就死。

B. 恨.私心有所不尽恨:痛恨。

C. 不可胜.记胜:尽

D. 不得通其道.道:理想。

8.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是( )

A.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C. 灌夫受辱于居室

D. 重为乡党所笑

9. 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中的“乃”用法相同的项是( )

A.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B.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 乃如左丘无目

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0. 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翻译:(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A.(1)至于激发正义和公理的人则不,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非常卓越的人才称道他。

B.(1)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发的人则不是这样,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非常卓越的人才称道他。

C.(1)至于激发正义和公理的人则不,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称道。

D.(1)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发的人则不是这样,是有他们不能只顾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2)古时候富贵却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称道。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习题11-14题。

文一: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①为鲁国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②,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③,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④不敢,人之父兄衣粗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⑤非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