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水稻纹枯病(Sheath blight on rice)病原物无性态为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 丝核属[1];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属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2];该病已跃居 中国水稻的三大病害之首。随着矮秆品种和杂交稻组 合的大力推广、施肥水平的提高和密植程度的增加,纹 枯病的发生危害日益严重[3];稻株受害后,茎秆传导组 织将失去对养分和水分的传送能力,导致叶片干枯死
· 16 ·
吉沐祥等: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作用
产生,同时也需要开发、引进与推广新药剂。 噻呋酰胺是孟山都公司研制开发的噻唑酰胺类
杀 菌 剂 ,具 有 强 内 吸 传 导 性 和 长 持 效 性 。 该 药 剂 对 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 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 真 菌 引 起 的 病 害 如 纹 枯 病 、立 枯 病 等 有 特 效 [6];氟 环 唑由巴斯夫公司于 1985 年开发的新型、广谱、持效期 长的三唑类含氟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7] 与 多数三唑类杀菌剂一样,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原 菌甾醇生物合成,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还有诱导作 物抗病性的作用,对丝核菌属的病原真菌具有很高的 生物活性 。 [8-10] 噻呋酰胺和氟环唑分别自 2007 年和 2000 年在中国取得登记以来,单剂或复配使用防治水 稻纹枯病就有相关报道,例如:龚述仁等[11]研究表明, 24%噻呋酰胺悬浮剂是目前防治纹枯病较为理想的药 剂;傅福全等[12]研究认为 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 防治水稻纹枯病不仅持效期长,而且治疗效果明显;朱 凤等[13]经 3 年多地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纹枯病以 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等防效 高,持效期长,优于井冈霉素单剂;谷春艳等[14]研究认 为,噻呋酰胺与戊唑醇按照 5:1 的比例复配对水稻纹 枯病增效最明显,SR 值为 2.5350,田间对水稻纹枯病 具有很高的防效;朱卫刚等[15]研究认为,噻呋酰胺:井 冈霉素为 1:3 或 1:5 时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很高的防效, 且共毒系数大于 120,协同增效作用明显。
The Bacteriostatic Action of Thifluzamide, Epoxiconazole and Their Mixtures on Rice Sheath Blight Ji Muxiang1,2, Chen Hongzhou1, Wu Xiang1,2, Yao Kebing1, Zhu Chenggang2, Wang Lili1,2, Wang Jian1,2
SR=EC50(th)/EC50(ob)
· 17 ·
其中,A、B 分别为噻呋酰胺、氟环唑单剂(下同), a、b 为相应单剂在混剂中的比例,EC50(th)为混剂 EC50 理论值,EC50(ob)为混剂 EC50实测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噻呋酰胺及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 响
药剂单剂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氟环唑的浓
亡、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严重时植株死亡 。 [4] 目前 生产上防治纹枯病常用的药剂有井冈霉素、三唑酮、苯 醚·丙环唑、己唑醇等,长期使用这些药剂后,造成的防 效下降、病菌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引起了各级植保部门 的高度关注[5]。在江苏省,随着矮秆水稻品种的推广 种植、单位面积施肥量的提高以及直播(密植)栽培技 术的推广,多年来水稻纹枯病连续偏重以上发生,而且 发生时间长、自然危害程度重,因而防治压力大。因 此,必须制定综合有效的防治策略,延缓该病抗药性的
度为 0.0078125~0.5000000 μg/mL 时,对水稻纹枯病病 菌 的 抑 菌 率 分 别 为 1.85% ~82.21% 、15.55% ~95.29% (表 1)。
2.2 噻呋酰胺与氟环唑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病菌丝生长 的影响
噻呋酰胺与氟环唑 8 种混配组合的浓度为 0.0078125~0.5000000 μg/mL 时,5:1、4:1、3:1、2:1、1:1、 1:2、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的配比复配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 抑 菌 率 分 别 为 1.85% ~83.64% 、10.21% ~82.61% 、 12.10% ~92.03% 、12.10% ~93.87% 、11.16% ~76.75% 、 19.67%~72.78%、12.10%~87.52%、11.16%~88.09%(表2)。 2.3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和混配联合作用类型
1.77、2.02、0.60、0.67、0.97、0.66。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噻呋酰胺,噻呋酰胺与氟
环唑 3:1 和 2:1 配比对水稻纹枯病菌有增效作用。
关键词:噻呋酰胺;氟环唑;水稻纹枯病菌;毒力测定;增效作用
中图分类号:S482+9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651
基金项目:江苏省 2011 年度“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011-NY-021);镇江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ZL2008008);句容市农业科技型企业 (NY2011001)。 第一作者简介:吉沐祥,男,1963 年出生,江苏宝应人,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植保农药研究与开发工作。通信地址:212400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宁 杭路 112 号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Tel:0511-87274221,E-mail:jilvdun2800@。 收稿日期:2013-08-20,修回日期:2013-09-03。
随着专利保护期已过,预计国内企业将这两个药 剂快速登记上市,且国产化后成本大幅降低,将在水 稻纹枯病防治上有望成为主导药剂。为了避免噻呋 酰胺和氟环唑单独使用时导致病菌产生抗性变异, 使药剂的防效降低甚至无效;同时由于这两类药剂 杀菌活性高,且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故将噻呋酰胺与氟环唑二者复配组合,可在更大程 度上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 上的用药量下降,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环保的目 的。笔者研究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 菌的毒力及最佳配比,为企业制剂加工和水稻纹枯病 的田间化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于 2012 年 7—12 月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 学研究所植保研究室实验室进行。 1.2 试验材料
95% 噻 呋 酰 胺 (Trifluzamide) 原 药 ,由 北 京 华 戎 凯
威 植 保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97% 氟 环 唑 (Epoxiconazole)原药,由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水稻纹枯病菌(T. cucumeris),采自江苏省句容市 水稻田,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研究
室分离、鉴定、并保存备用。菌株保存于马铃薯蔗糖 琼脂(PSA)斜面上(4℃)。 1.3 试验方法 1.3.1 药液配制与浓度设计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 定。噻呋酰胺和氟环唑原药,用适量丙酮溶解; 配制 成 10000 μg/mL 的母液,置于 4℃冰箱中备用;母液再 用适量的无菌水溶解后,在单剂毒力测定的基础上,按 噻呋酰胺:氟环唑为 5:1、4:1、3:1、2:1、1:1、1:2、1:3、1:4 等不同配比测定混剂的抑制率。在初筛的基础上,将 2 种单剂和 8 种混配组合均设置 0.0078125、0.0156250、 0.0312500、 0.0625000、 0.1250000、 0.2500000、 0.5000000 μg/mL 7 个系列质量浓度。以药剂有效成 分在培养基中的浓度为测试浓度。采用无菌水作空白 对照(CK)。 1.3.2 测试方法 将保留的水稻纹枯病菌转接到 PSA 平皿中,在 25℃下活化 48 h,然后在近菌落边缘用打孔 器制取直径为 5 mm 的菌饼,并转接到 1.3.1 中配比稀 释配制的含药 PSA 系列培养皿中和空白对照中。各 处理重复 4 次。25℃培养 48 h,待对照中菌落长至约 培养皿直径的 4/5 时,采用十字交叉法量取菌落直径。
该药剂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唑由巴斯夫公司于1985年开发的新型广谱持效期长的三唑类含氟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多数三唑类杀菌剂一样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原菌甾醇生物合成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还有诱导作物抗病性的作用对丝核菌属的病原真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810
(1Institute of Zhe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ngsu Hill Region, Jurong 212400, Jiangsu, China; 2Jiangsu Lvdun Plant Protection Agrichemical Experimental Co., Ltd., Jurong 212400, Jiangsu, China)
以药剂浓度对数值为自变量 x、以菌丝生长抑制 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 y,计算出毒力回归方程和相关 系数 r,根据回归方程求出各药剂的 EC50及 95%置信区 间。
按 Wadley[16],计算增效系数(SR)。根据增效系数 (SR)评价药剂混用的联合作用类型,即 SR>0.5 为拮抗 作用,0.5≤SR≤1.5 为相加作用,SR>1.5 为增效作用。
摘 要:为明确噻呋酰胺与氟环唑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
定了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及其 8 种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氟环唑以 5:1、4:
1、3:1、2:1、1:1、1:2、1:3、1:4 等混配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 EC50 分别是 0.1188、0.0897、0.0483、0.0387、 0.1220、0.0997、0.0569、0.0813 μg/mL;8 种混配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 0.79、1.01、
Abstract: The toxicity of Thifluzamide, Epoxiconazole and their mixtures were tested by hypha growth rate on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mix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50 of the mixtures at the ratio of 5:1, 4:1, 3:1, 2:1, 1:1, 1:2, 1:3, 1:4 was 0.1188, 0.0897, 0.0483, 0.0387, 0.1220, 0.0997, 0.0569, 0.0813 μg/mL, respectively. And the SR was 0.79, 1.01, 1.77, 2.02, 0.60, 0.67, 0.97, 0.66, respectively.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Epoxiconazole on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ifluzamide. The mixtures at the ratio of 3:1 and 2:1 have synergism on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Key words: Thifluzamide; Epoxiconazole;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Toxicity; Synergism
计算菌落直径均值,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菌丝生
长平均抑制率: 菌丝生长平均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均值-处理
菌 落 直 径 均 值)/( 对 照 菌 落 直 径 均 值 - 接 种 菌 饼 直 径)}×100%。
采用 DPS 13.0 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药剂 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回归方程、EC50 及其 95%置信限。 1.4 混剂联合毒力评价
农学学报 2014,4(1):15-18 Journal of Agriculture

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作用
吉沐祥 1,2,陈宏州 1,吴 祥 1,2,姚克兵 1,朱成刚 2,王莉莉 1,2,王 健 1,2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 212400; 2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江苏句容 212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