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体系》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b=2.53,
二苯胺的M=169 g·mol-1,
代入式(8.9)得:
➢ ΔTb = Tb′- Tb=Kb · b(B) =2.53×[0.2/(169×0.060)] =0.050
➢ Tb′=ΔTb + Tb=0.050 + 353.30=353.35〔K〕
➢
2006-8
16
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2006-8
6
依数性的特点
依数性的变化只与溶质的粒子数目即溶液浓度有关,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溶液越稀,依数性的表现越有规律。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有所不同。 难挥发与易挥发溶质溶液有所不同。
先讨论难挥发非电解质 稀溶液的依数性,再讨论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006-8
7
蒸发过程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 分散系的分类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类: ➢ 共分三类。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积状态来分类: ➢ 共分9类。
2006-8
2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类
分散体系 溶液 胶体
粗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实例
0.1 ~ 1nm
酸碱盐水溶液 蔗糖水
1~100nm
氢氧化铁溶胶,AgI溶胶 硅酸溶胶,食盐酒精溶胶
即
p = pθ(A) - p
p
▪纯水
▪0.1mol.L-1蔗糖水
▪0.5mol.L-1蔗糖水
液体饱和蒸气压p随温
t
度t变化曲线,即气液
两相平衡线
2006-8
10
拉乌尔定律
➢ 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由实验结果总结得出:
➢ ①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
p’=pA·xA 摩尔分数xA
➢
水 水 蒸 气
▪ 饱和蒸气压 pθ(A)
T温度,平衡时: • 蒸发速率= 凝结速率
• 平衡时饱和水蒸气的压力称为水的
饱和蒸气压pθ(A),简称水的蒸气压。
pθ(A)
影响液体蒸气压大小的因素
• 液体本性: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
蒸气压,常温下蒸气压较低的为难挥发物质,如甘油、糖、 食盐等;蒸气压较高的为易挥发物质,如苯、碘等。
《分散体系》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8.1 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 分散系的概念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形成的体系。即
❖8.2.1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8.2.2 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006-8
5
8.2.1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溶液的性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1.由溶质不同而引起的各种性质,为溶液的特性,其变 化与溶质的本性有关。溶质不同,这些性质也不同。 如:颜色、体积、导电性、密度和酸碱性等。 2.由溶质的粒子数目不同而引起的各种性质,这类性质 称为依数性(也叫通性),它们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只与溶质粒子数目(浓度)有关。 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 透压等。
p’=pA [1-xB]=pA-pA·xB
➢ 那么 p= pA–p’ = pA · xB
➢ ②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 p ∝ xB ,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 →拉乌尔定律。
2006-8
只适应于稀溶液
11
➢ 在很稀的溶液中,n(A) + n(B)≈ n(A),所以:
p = p A x B = p A n A n B n B p A n n A B = p A m n B A = p A M A b ( B ) K M A
➢ 凝固点〔freezing point〕 :
➢ 熔点或凝固点: 一定外压下,固
液
➢ p外=101.325kPa,p液相=p固相时的温度→正常凝 固点或熔点
➢ 如:101.325kPa, 水 p水=p冰。
淀粉溶液Hale Waihona Puke 蛋白质溶液>100nm
牛奶 泥浆
2006-8
3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积状态分类
g-g 空气 g-l 云、雾 g-s 烟、尘 l-s 汽水、泡沫 l-l 牛奶、豆浆 l-s 泥浆、溶胶 s-g 沸石、泡沫塑料 s-l 珍珠、肉冻、硅胶 s-s 合金、有色玻璃
2006-8
4
8.2 稀溶液的依数性
14
表8-3 常用溶剂的Kb和Kf值
溶剂
水H2O
乙酸 CH3COOH
苯C6H6
环己烷 C6H12 萘C10H8
樟脑 C10H16O
沸点/ K
373.15 391.65 353.30 354.15 491.15 481.40
K·kgK·bm/ ol-1 0.512 1.22 2.53 2.79 5.80 5.95
• 如: Tb(水) =373.15K
• 从拉乌尔定律可导出稀溶液沸点上升公式:
•
Tb =Tb-Tb’ = Kb ·b(B)
• Kb—沸点上升常数,与溶剂有关。表8-3 常见溶剂的
Kb 。
2006-8
13
水溶液的沸点上升示意图
p/kP
a
p
101.325 p
Tb
0
100 Tb′ t / ℃
2006-8
• 温度: 升高温度蒸发速率加快,蒸气压上升。温度一定,蒸 气压有定值。
2006-8
8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水 浓溶液 初始状态
图8-2
空杯 稀溶液 终止状态
溶剂转移实验
溶剂转移实验表明:
溶液的蒸气压 < 纯溶剂的蒸气压
2006-8
9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示意图
溶液蒸气压下降实验结果表明:
溶液的蒸气压p 小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θ(A)
令 Kp=p(A) ·M(A),则
Δp =Kp ·b(B)
③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Δp∝b(B),
与溶质种类无关。
2006-8
12
2. 溶液沸点升高
• 沸腾: p液=p外,汽化在其外表和内部同时发生
• 沸点Tb : 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 沸点时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温度不变。
• 当 p外=101.325kPa时,正常沸点Tb 。
凝固点/ K 273.15 289.75 278.65 279.65 353.35 451.55
/K·kKg·fmol-
1
1.86 3.90 5.12 20.2 6.90 37.7
2006-8
15
➢ 例8-4 将0.2g二苯胺(C6H5)2NH溶解于60.0g苯 中,计算此溶液在常压下的沸点。
➢ 解 查得:溶剂苯的沸点Tb = 353.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