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四提升”助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化四提升”助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作者:尹秋梅
来源:《新长征》 2013年第1期
尹秋梅
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两新”组织,现在正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聚集了大量劳动力,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

2012 年3 月21 日,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经中央批准、由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标志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珲春市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至2012 年11 月末,珲春市已创立“两新”组织995 户,其中非公经济组织827 户,新社会组织168 户,吸纳从业人员14700 人(占全市人口7.3%)。

如何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党员的作用,助推企业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近年来,珲春市委紧紧围绕“抓规范、打基础,全覆盖、促发展”的思路,实施科学化领导、多样化组建、规范化管理、效能化服务,不断探寻内在规律,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实施科学化领导,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影响力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实施科学化领导,极大提升了边境地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势。

一是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

针对“两新”组织缺乏统一领导、机构形式多种多样的实际,珲春市委依托市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组建起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安排2 名专职工作人员,将全市“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全部纳入“两新”工委,逐步实施“两网一卡”规范管理,形成了“两新”工委统一领导、系统党委具体指导的新型“两新”组织党建领导体系。

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为保障“两新”组织党建经费,采取财政拨付、党费填补、企业资助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项资金。

市财政安排30 万元“两新”党建专项经费,依照一定比例对各“两新”组织党组织给予补贴,用于党组织组建启动、教育培训、活动场所建设和表彰奖励等;鼓励“两新”组织通过资助、募捐等方式,加大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力度;一些“两新”组织安排了一定经费保障其党建活动,如森林山供热公司对党建活动经费随时申请、随时划拨,还连续两年安排优秀共产党员到外地学习考察。

实施多样化组建,提升党组织覆盖率
结合“两新”组织发展形势,在继续抓好规模以上“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的基础上,向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行业拓展。

一是单独建。

对规模以上、条件成熟的“两新”组织,实行单独建模式。

目前,全市24 户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

二是联合建。

对规模小、党员少,按传统模式组建困难并且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的“两新”组织,实行商(协)会统筹建、龙头企业带动建、商贸市场集中建等灵活多样的联合建模式。

目前,全市共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40 个,覆盖“两新”组织700 余户。

三是帮扶建。

结合珲春市实际,在原有“百名党建指导员进千户企业”基础上,又开展了
3 名党建指导员组成1 个派出支部(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1 名,党建指导员1 名,党员1名),每个派出支部联系7-8 户“两新”组织,负责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寻找“口袋党员”、
推荐录用党员职工等工作。

到目前为止,珲春市超额完成了州“两新”工委要求的80 户派出
党支部的指标,其中有98%的派出党支部已经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实施规范化管理,提升活动场所利用率
通过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经验延伸到“两新”组织,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

一是加强阵地场所建设。

按照“六有”标准,即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有培训材料、
有党建资料、有工作图版、有电教设备,完善活动场所配套设施。

目前,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大部分达到了“六有”规范化标准。

活动场所建设好了,直接促进了各项活动的开展。


特莱纺织党组织能够有效发挥阵地作用,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引导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联
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员工谋福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走党群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是开展“一建七送”活动。

市委组织部每季度开展一次“一建七送”活动,集中向新组
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赠送一块标牌、一面党旗、一套党建图书、一笔启动经费、一台党建
电脑、一块展板、一百枚党徽。

目前,已分3 批向33 个新成立的“两新”党组织赠送了党建
物品,投入20 余万元。

三是健全党建工作制度。

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教育、党内帮扶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基础上,建立了保障激励、定期督查、述职评议、考核评价等机制,全面落实“两新”组织党
建工作责任制,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依托活动场所开展文体活动,将党建工作与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科学发展。

如森林山供热公司支部书记及支委会成员均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优秀党员与企业先进同等待遇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活动室设施完善。

四是实施“红领培养工程”。

通过集中培训、社会招聘、党政机关下派等途径,培养一批
政治素质过硬、企业业主认可、党员群众支持的“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

五是积极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

按照党建基础好、党员作用发挥好、经营业绩好、群众反
映好、业主理解支持等标准,在全市选树20 个“两新”党组织打造成为“两新”党建工作示
范点,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由“要我建党组织”向“我要建党组织”的转变。

六是开展定期交流活动。

建立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两新”组织党务干部能够定期交流经验、相互观摩学习,共同提高工作水平。

实施效能化服务,提升党组织核心作用
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科学理念,创新载体活动,推进党建工作和
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互促双赢。

一是深入实施“火种计划”。

将发展党员工作向“两新”组织
倾斜,增加“两新”组织的党员发展指标,努力把“两新”组织中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培养成
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

像特莱纺织、宇别尔运输集团等国外独资、中外合资企业一些规模以上“两新”党组织,每年发展新党员都在2 名以上,且党员发展程序规范。

珲春风华制衣有限公
司党支部在培养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程序,重大事项都经过支部大会
讨论作出决议。

同时该支部还经常做员工思想工作,找积极分子谈话,找党员谈话,采取“一
托一”、“一托二”等方式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到2012 年10 月,全市发展“两新”组织党员36 名。

二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标兵岗、党员责任区,树立党员形象,提升党员地位,充分发挥党员引领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提质增效、技术攻关”等
主题活动,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外合资企业宇别尔运输集团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行“党企群一体化”工作模式,党、工、团活动丰富多彩,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
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同时,
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好外商、好经理、好业主“三好”评选活动,举办“支持党建工作,
促进企业发展”主题茶话会,激发党员企业家创业热情;组织党员专业人才服务团队,开展技
术攻关、市场开拓、项目建设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资金1263 万元,包装策划项目20 个,组织培训74 期、培训670 多人次,很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三是开展“局企”挂钩活动。

发挥市直部门党建工作优势,全市47 个行业主管或业务关
联度较高的部门,与47 个非公企业结成共建对子,每个部门选派党委副书记或副局长担任党
建工作指导员,重点开展“五个帮助”,即帮助建立健全党组织,帮助加强阵地建设,帮助协
调规范组织生活,帮助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帮助解决企业困难。

同时积极组织“两新”
组织参与实施“局企连村”四位一体“同心筑堡垒工程”,实行班子联建、干群联动、活动联办、发展联姻、边防联守、责任联担,有效推进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于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