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简谱) 闪烁的小星星》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2021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歌曲的歌词、旋律、意境等音乐要素进行,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乐于体验表现歌曲。
并且教学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本课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柯达伊手势模唱,感受音的高低,并且参加创编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高效。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和大家一起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不喊唱,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探索感知、体验音的高、低,能准确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这首歌中的2/4拍的节奏非常简单,全曲以四分音符为主,二拍子强弱规律特别明显,节奏感强,非常适宜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创舞蹈动作。
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第1-8小节与结束句完全重复,第9-12小节与第13-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
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根据其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点,教学中采取听辨的游戏,模仿的学习方法,和创编表演等各种教学手段,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信的参与歌曲的表现。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难点:能用正确的手势模唱旋律。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相关音像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是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美好的夜》的唱歌课,这首歌曲的旋律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的旋律。
所以本节课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的不是难点,但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往往也是很难改变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演唱,习惯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变他们的演唱方式,引导学生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是本课的重点。
从课堂的导入,我采取了听辨音的高低的方法,让孩子们通过利用柯达伊手势来辅助认知音的高低,并且在能够用正确的手势辅助模唱旋律作为本课难点,在柯达伊手势的辅助下,孩子更容易的唱好旋律,突破难点。
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歌曲的第一段的歌词孩子们已经熟悉掌握,但是第二段的歌词是大家所不熟悉的,因此重点的学习了第二段的歌词。
在歌曲处理阶段我把歌曲分为前半句用跳跃、活泼的方法演唱,后半句用连贯、抒情的方法演唱,引导学生用断音可爱的声音演唱星星的调皮,用连音的演唱方式来演唱一种心情的感叹,学生在歌词中领悟到了隐藏的音乐情感,改变了演唱方式,用断音、连音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塑造了音乐形象,心随乐动。
在最后的“表演星星”中,孩子们用可爱的舞蹈动作表现了歌曲。
孩子们都乐于参与到音乐课堂中,体验课堂的乐趣。
在学习整节课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学生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没有跟着老师的要求完成课程,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
教师要认真反思,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争取减少走神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