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VI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VII)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
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
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2.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3.《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

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

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
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4.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5.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6.学者陈苏镇指出: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以致二世而亡,所以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

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A.“宗法分封”的政治特点 B.“王国问题”的尖锐复杂
C.“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
D.“汉承秦制”的历史渊源
7.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

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这一局面的形成()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8.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

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9.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
刻滞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1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
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11.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

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1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
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
A. 要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B. 要解除地方割据
C. 明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 要改革地方官制
13.《清史稿》中记载:“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
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

……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

……明降谕旨,述交内阁。

”由此可知军机处()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14.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
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15. 此项制度使“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妄说百代行秦制,军功授爵成黄粱
16. 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

以下
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
B.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
遗存
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
D.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稻谷的遗存
17. 据明朝万历《嘉定县志》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纺织之勤奋,比户相
属,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

”这说明嘉定()
①棉纺织业发达②家庭开支依赖于织布收入
③小农经济瓦解④农业经济商品化态势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
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19. 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
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个体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
20.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
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1.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

书中共总
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A.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
B.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
D.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
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官营、民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
②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阻碍作用
③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④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 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
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

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

该材料可以说明()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
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
24. 唐代歌咏扬州的名诗佳句很多,有陈羽的“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
州。

”李绅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司马光的“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

”由此可见当时的扬州()
①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②城市中饮食服务设施完备
③突破时间限制,夜市繁荣④商业运输主要借助水路进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5.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
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无法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D.“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26.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
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 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
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 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
27.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28. 下表信息反映出()
A.政府对民间商业控制越来越紧
B.政府专卖制度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的发展
C.政府对工商业由官营向管理转变
D.政府专卖范围呈扩大趋势
29.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
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

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该作者旨在强调()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30. 据清乾隆《嘉定县志》记载:“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

至新泾镇凉
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

”这段记载说明( )
A.中国市镇经济兴起于嘉定
B.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2道大题共40分)
31.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二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

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

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

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材料三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

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

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的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

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及其特点。

(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分)(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6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8分)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有几大要素: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二是技术推动;三是充分的商品化经济;四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自己的土壤。

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


据材料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论证上述观点。

(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其它观点均可,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5BBBAC 6-10CCDBA11-15CACCA 16-20BBBDD 21-25CCBBC26-30BACAC
31、(1)宰相制度特点: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2)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变动的情况是: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使得皇权进一步加强.
2、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3、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室最高的权力机构,威胁皇权.
4、清康熙帝设南书房,牵制和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
5、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得到削弱,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3)机构众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很严格、有立法的保障
(4)积极:1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维护君主制度2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消极3机构冗多,容易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4监察权力来自于皇权,当权力过大时,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加速吏治腐败(答出2点即可要求正反面)
32.示例一:
观点:材料观点不正确(2分)
①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分)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充分。

手工工场没有成为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商业资本转向购置田产,资金不足。

(任答两点,4分)
③思想观念落后,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思想,使中国人丧失进取精神。

(2分) 综上所述,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条件。

(2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
观点:材料观点正确。

(2分)
①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流动。

(2分)
②发达的农业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手工业生产规模宏大,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发达。

一定的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

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充足的货币条件;海外市场的拓展,表明中国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答两点,4分)
③明清时,“工商皆本”新思想产生,商人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2分)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国已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市场等条件。

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没能走上发展的道路。

(2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902 51A6 冦35467 8A8B 誋~ <39124 98D4 飔J30556 775C 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