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大桥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大桥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基础部分(30分)
1.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

(8分)
神机()算自私自()斗志()扬阴()诡计
滔滔不()()头丧气舍()为人口若()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词和贬义词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2.把题目、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

(6分)
杜甫《鸟的填空》桑娜
安徒生《穷人》诸葛亮
罗贯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武松
列夫·托尔斯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女孩
巴金《景阳冈》作者
施耐庵《草船借箭》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3.默写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课外阅读积累。

(8分)
(1)歇后语填空。

(1分)
①大路上的电杆——()②杨树开花——()
(2)成语填空。

(2分)
①桃李无言,。

②万事俱备,,。

(3)名句填空。

(3分)
①少壮不努力,。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4)文化常识。

(2分)
①“岁寒三友”是指。

②与分别登上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5.按要求写句子。

(2分)
(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缩句)
(2)我即使很想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但我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

(修改病句)
二、阅读部分
(一)上将与下士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原来的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诚实,一样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认出他。

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

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眼看就要滚下来了。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眼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

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

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真是!”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装。

“按军服看,我市上将。

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至此他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2.文章仅用了“鼻孔朝天”“背绞双手”二词,下士趾高气扬的神态便跃然纸上,请你也写两个词,形象刻画“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的神态。

(4分)
3.把画线句子改写陈述句。

(3分)
4.短文中哪个句子能反映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请把它用直线画出来。

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二)麻雀和燕子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屋檐下边的燕子窝。

一对燕子掠过我前面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跳到燕子窝上。

它四面打量一下,拍拍翅膀就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回来了。

它钻进窝,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走了。

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

忽然飞来一群燕子。

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好像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也不(hài 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们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什么,又飞走了。

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

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一点儿、一点儿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飞去,燕子窝也越堆越大,小门却越缩越小。

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儿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因为燕子们把麻雀完完全全给封在窝里了。

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1.轻请为下列词语注音,并根据音节写出词语。

(4分)
屋檐()hài sào()
2.读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写句子。

(4分)
(1)“麻雀一点也不hài 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好像在说:
(2)“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好像在说:
3.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4.你觉得燕子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对付麻雀?(4分)
5.你对文中的小燕子和麻雀分别有什么评价?(4分)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令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单?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卿令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分)
3.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学习?(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三、写作部分(30分)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生活中我们与周围的人少不了相互帮助,请记叙与同学合作的一件小事,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400字以上,题目自拟。

一、基础部分
1.妙利昂谋绝垂已悬(1)①褒义词:神机妙算斗志昂扬滔滔不绝舍己为人口若悬河②贬义词:自私自利阴谋诡计垂头丧气(2)自私自利—舍己为人垂头丧气—斗志昂扬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及感情色彩、词语的正确书写,应要平时多加练习、体会。

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
罗贯中——《草船借箭》——诸葛亮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桑娜
巴金——《鸟的天堂》——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施耐庵——《景阳冈》——武松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中的文学常识,平时更要加强识记。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了诗人渴望朝廷能够有像李广那样的猛将守边,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宁的思想感情。

解析“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指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塞,但其意义悠远,指从古到今,包括了唐王朝。

当时唐王朝也缺少像李广那样的猛将,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是唐代人民思想感情的反映。

4.(1)①靠边站②不结果(2)①下自成蹊②只欠东风(3)①老大徒伤悲②向阳花木易为春③吾将上下而求索(4)①松、竹、梅②李白杜甫
解析本题考查各方面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更加识记。

5.(1)螃蟹挥舞着钳子。

(2)“即使”改成“虽然”。

解析缩句即提取主干,去掉各种修饰语。

该病句属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虽然……但……”。

二、阅读部分
(一)1.华盛顿帮助士兵抬石块并教育光指挥不动手的下士。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应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手足无措无地自容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积累能力,平时在表达时应多加运用。

3.你应该看出我是这里的下士。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运用句式的能力,要懂得各种句式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4.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理解:华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会像下士那样恃权自傲,搞特殊化。

而是待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以身作则。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意思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二)1.wū yán 害臊
解析语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要注意字词积累。

2.(1)“我就是要占你们的窝,看你们怎么办!”(2)“这就是不劳而获抢占别人房屋的下场。


解析作答本题必须理解语境,根据语境加以想象。

3.不事劳动、懒惰、妄图不劳而获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解析对故事寄寓的道理的探究,必须从故事入手,了解其过程和结局,加以思考。

4.略
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有理即可,如:用嘴啄、轮番攻击等。

5.①对小燕子:勤劳、聪明伶俐。

②对麻雀:懒惰,厚颜无耻,妄想不劳而获。

解析根据情节加以思考。

(三)1.(1)掌管(2)推托(3)难道(4)只,只是
解析要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2.吕蒙才开始学习。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对“乃”的解释,这里“乃”的意思是“才”。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解析本题考查按要求筛选语句的能力。

三、写作部分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
、找出加点字.的一组(
)(3 分) A .(z h
u
ó) .(sù) 藐(miáo)小 玲珑剔(tī)透
.强(j u
.语(
l ún
.灭(
m ǐ.然(cù)
C .(h .溅(b èn .清(c h én ɡ.咒(zǔ) .形(c h .连(z h u .逗(t i ā.次(lǔ)
2、.错别字的一项( )(3 分)
A 、瘦骨磷峋 玲珑剔透 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B 、津津乐道 问心无愧
头晕目眩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3 分)
A 、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很有威信。

B 、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
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 、我奢望将来成为一名宇航员。

D 、开学以来我努力学习,获益匪浅。

4.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3 分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 .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 .①拖 ②高
兴 ③覆盖 C .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 .①活 ②犹
豫 ③滋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 措施。

C .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条件之一。

6、名著阅读(14 分)
①《繁星》是 的诗集,受印度诗人 的影响创造的小诗
集。

②《水浒传》的作者是 ,林冲的外号叫 ,写出和他相关的一件事情的
名字 。

(3)在 (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
了布料” 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
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
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他的《____》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7、根据课文默写(12 分,每题1分)
①《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②,但余钟磬音。

③将军百战死,。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

⑤,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论诗》中提倡创新,认为各个时代都有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的句子是:,。

8、诗歌阅读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并与下文的后呼应。

2 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
二、阅读(24 分)
(一)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
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9、字义解释5分
执()俄()至()截()遂()
10、句子翻译4分
(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遂依而截之。

11、这个故事讽刺的是谁?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 分)
(二)(11 分)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 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

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

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2 分)
13. 3 分)
14.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3 分)
15.赏析下面句子。

(3 分)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
手臂撒娇。

16.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3 分)
三、作文(50 分)请以“好书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 字。

答案
1、B
2、D
3、D
4、
C 5、A
8.(1)比
喻雪
(2)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12.吃惊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
并说明原因
13.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一个劳动的尊严——靠劳动吃饭;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14.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
活的人。

15.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16.示例: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9题35分)
1、请将下面词语用正楷或行楷写在田字格里,做到正确、美观(2分)
博学远志明德至诚
2.写出列词语所用的修辞。

(6分)
情同手足()莺歌燕舞()兔死狐悲()争奇斗艳()震耳欲聋()轻如鸿毛()
3.选词填空(4分)
健康健壮震动震撼缓缓慢慢徐徐惊叹赞叹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如《千手观音》由一群()健全的女孩来跳,肯定也会跳出这样的效果,但给人的()却要大打折扣。

当21个聋哑女孩如精灵似的在舞台上()舒臂的时候,我们()的是,她们怎么可以舞得这么的完美呢?——我们感动的原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命执著的爱。

4、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一个正确的释义(3分)
①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A 书本 B 信 C 写()
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A满足 B 讨厌 C 厌倦()
③每日通宵达旦地看书。

A 天亮 B 第二天 C 元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濛濛的细雨飘起来了,我们前后左右的景物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②身后原本静谧的山林,若有若无地传来细细的声响,③眼前的湖面刚才澄碧明丽,此时却是烟雨迷蒙了。

④左右两面的山峰,在细雨织成的轻纱中,远远地隐没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7、下列四句人物描写中,哪一句不属动作描写。

()(3分)
A、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B、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点亮马灯走出门去。

C、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办公室。

D、他矮矮的身体,黄里带白的脸色,浓黑的胡子,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正直的慈爱的光芒。

8、灿若星辰的古诗词中处处展现着语文的身姿,请仿写下列句子。

(4分)
语文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语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9、默写古诗(7分)
(1)《别董大》:,天下谁人不识君。

(2)《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3)《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4)、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美景的完整诗句:
,。

(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描写“花”的完整诗句。

,。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15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天天。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夏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0.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2分)
(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1.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12.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3分)
13.“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

(3分)
14.简要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

(4分)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对你的启示: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题目:_____的我
要求:1、在横线上写出自己的一个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动脑筋的我,倔强的我,爱看课外书的我……
2、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介绍自己的特点。

3、字迹工整,书写美观。

4、字数500字
1、略
2.比喻拟人拟人拟人夸张比喻、夸张
3、健康震撼缓缓惊叹
4、① c ② a ③ a
5 D
6 B
7 D
8、略
9莫愁前路无知己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10、(1)进入中学,成为大人。

(2)能够承担责任
11、本文详写了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到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

12、面对被撞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

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

从中反映出我的道德良知,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

13、(1)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和教育“我”。

(2)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

是父母引导“我”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14、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启示略。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卷面:100分时间:90分钟
基础积累题
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汉字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立学中华语通世界
2. 选出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
A. 绯.红(fēi)星宿.(xiù)纤.(qiān)维酝酿.(liàng)
B. 庇.护(bì )伫.立( chù ) 脸颊.(jiá )惩.罚(chén)
C. 琐屑.(xuè ) 对峙.(shì ) 咫.尺(zhǐ)坍塌.(tā )
D. 粗糙.(cāo) 祈.祷(qí)笨拙.(zhuō) 蓬蒿.(hāo)
3. 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A. 学籍猝然消声匿迹再接再励
B. 粗犷真谛花枝招展伸张正义
C. 蹒跚吞噬契而不舍怨天由人
D. 剽悍恻隐历尽心血美味家肴
4.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

B.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
...疑.的。

D. 精益求精
....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5.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在备战入学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 成外的夜晚很美丽,晚风吹来,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作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

D. 在学霸云集的成外,学习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6. 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 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
B. 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某运动场上贴的标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
D. 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
7. 下列各种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

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 古人称呼有敬辞和谦辞之分,“令尊、赐教、久仰”等属于敬辞类,“家父、鄙人、寒舍”等属于谦辞类。

C.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理想打拼”,“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为理想打拼”,“我们没有一刻不在为理想打拼”,这三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D. 少年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而立之年”是指四十岁,“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