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
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电离平衡(第一课时)。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

从分类标准角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跟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等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3)理解电离度、电离平衡等含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分类关系的认识,理解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掌握用不同分类标准对同一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有关实验,提高从化学实验探究化学本质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由弱电解质的电离、阴阳离子共存等特征,体会矛盾体双方相附相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通过电离平衡中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离子间的结合这种动态平衡关系,进一步体验化学平衡的“动”、“定”、“变”等特征。

[重点与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本课时的难点是弄清化合物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H2SiO3、H2S、CO2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A)NaF (B)NaHS (C)HNO3 (D)HClO
3.医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术刀的消毒剂,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

HgS难溶于水,易溶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

关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A)是难溶的共价化合物(B)是离子化合物
(C)是一种强电解质(D)是一种弱电解质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体氯化钠
5.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第一课时)》。

(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
6.将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倍,下列微粒浓度减小得最多的是()。

(A)CH3COO- (B)OH- (C)H+ (D)CH3COOH
7.浓度与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钙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比醋酸更多
(D)盐酸与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样多
8.关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正确的叙述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B)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度大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度
(C)强电解质在任何浓度的溶液中都100%以离子的形态存在,而弱电解质则大多数以分子的形态存在于溶液中
(D)在一般的浓度下,强电解质的一级电离是不可逆的,而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9.在一定温度下,在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着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度最大的是_______;
(4)若要使c点溶液中c(Ac-)增大,溶液的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试用简单的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

要求从促进和抑制CH3COOH电离两个方面写出简要操作、现象及实验所能说明的问题或结论。

课堂练习答案
1A,2C,3D,4D,5AB,6D,7AD。

8D。

9.(1)在“O”点处还未加水,是纯醋酸,纯醋酸中醋酸分子没有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导电能力为0。

(2)c<a<b。

(3)c点。

(4)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碳酸钠固体;加入镁或锌等金属。

< bdsfid="139" p=""></a<b。

(3)c点。

(4)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碳酸钠固体;加入镁或锌等金属。

<>
10.(1)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将上述溶液加热,发现溶液红色明显加深,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反应,升温使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增大,故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3)向(1)中加入醋酸铵固体,振荡后溶液红色明显变浅,是由于醋酸铵溶解后,CH3COO-增大,平衡
向左移动,即电离程度减小,H+减小,故溶液红色变浅。

说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 .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2 .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 .与化学平衡比较
(1 )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 )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 3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 .内因的主导因素。

B .外因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
问题讨论:在的平衡体系中:
①加入:
②加入:
③加入: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溶液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 4 )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
( 3 )一元弱碱
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 K 不变。

②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
随堂练习
1 .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 .
B .
C .
D .
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加入()
A .
B .
C .
D .
3 .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 .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 .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 .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4 .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A .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 .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
的钠盐弱
C .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 .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
5 .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应:
和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A .较弱
B .较弱
C .两者相同
D .无法比较
总结、扩展
1 .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2 .一元弱酸弱碱中与的求法:
弱电酸中浓度:(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浓度:(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 .讨论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 .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 1 )某溶液中,如需生成沉淀,应调整溶液的使之大于。

( 2 )要使 0.2mol/L 溶液中的沉淀较为完全(使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溶液,使溶液为。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P60 一、填空题: 2 . 3 . 4 .
P61 四、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思考]①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 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 .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 .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 .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 1 )强电解质:
( 2 )弱电解质:
3 .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 )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 )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 .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 .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 .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 1 )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 )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 .电离平衡常数
( 1 )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 2 )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 3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

如:
( 4 )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

( 5 ) K 的意义:
K 值越大,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强。

K 值越小,弱电解质较难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