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全文可编辑
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一、数与代数
一、复习内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二、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
1、正确地认读、写百以内的数。
其中要掌握看实物图用数表示,看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字。
2、百以内数的组成。
清楚数位的顺序(例如知道从右边数的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掌握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明白数的组成。
3、按规律数数。
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数出所给物体的个数,(例如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还能观察到所给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填空。
4、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例如在59、21、46这三数中,利用59比21多得多,46比21多一些的信息,从而选择结果。
三、数的运算
1.口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两位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其中包括进退位的运算)口算至少要让孩子达到每分钟六道。
2.混合运算。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3.估算。
如:估计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乘车时两个班乘哪一辆车合适。
4.比较。
在比较算式和算式的时候,灵活的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不用计算比较出两个式子的大小。
会用多得多、多一些、多一点、少得多、少一些、少一点等词描绘数与数的关系。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
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
如:12—9= 3 12 — 9 = 3
过程:想9+ 3 =12 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
则12-9= 3 10 2 先算:
10-9=1
再算:1+2=3
1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word全文可编辑
2、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十个(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百数图》
10
8 9 4 5 6 7 1 2 3
20 18 19 14 15 16 17 11 12 13 30 28 29 25 26 27 21 22 23 24 40 38 39 35 36 37 31 32 33 34
50 49 47 45 46 48 41 42 43 44 60 59 56 57 58 51 52 53 53 55 70 69 66 67 68 61 62 63 64 65
80 79 76 77 78 71 72 73 74 75 90 89 87 88 82 83 84 85 86 81 100
99 97 98 92 93 94 95 96 91 举例:为例: 35以33 34
34。
和 35中间的数是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 ①
35。
多1的数是34少1的数是33,比34②比;33,后面的数是35③ 34前面的数是。
少11,33比34多④ 35比34 为例:以52; 59 、56、57、58、555352①和60之间的数是:、54、的所有数)小于6052(即大于、54;后面的五个数是:53、4850前面的五个数是:51、、49、、4752②。
5755、56、。
5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47前面的第五个数是:52 ③
word全文可编辑
、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9 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34
6 例如:37
少得多。
6比37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相比较后,37和
少一些。
34比37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7和34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1 )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0+2=32 (想:3个十和2如:个十)个一,剩下32=30—(想:32里去掉2 32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0 3、
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1001、★退位。
进位,不退位,十位加减十位。
要算得即对又快,
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用竖式计算进位加
法时:★2 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①。
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向十位进1。
②从个位算起,个位
满1024 + 8=32 如:
个十
2 4
8 + 1 3 2
、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3 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
对齐十位。
①
,个位计算完成后,10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个
位作②。
十位要减去18=28
—如:36个十
. 10
6 3
8 —8
2
4、各类分解法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5 + 2 =3 7 不进位:
想:先算:5+2=7
30 5 再算:30+7=5
7
word全文可编辑
进位:
① 35 + 8 =43 ② 35 + 8 =43
想:先算:5+8=13 想:先算:35+5=40
30 5 再算:30+13=43 5 3 再算:40+5=45
13 40
不退位:
35 — 2 =3 3
想:先算:5—2=3
30 5 再算:30+3=33
3
退位:
35 — 8 =27 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减,
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
20 15 先算:15-8=7
再算:20+7=27
7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5 + 20 =55 35 — 20 =55
想:先算:30+20=50 想:先算:30—20=10
30 5 再算:50+5=55 30 5 再算:
10+5=15
50 10
★5、补充:
四、解决问题。
1.情景的问题。
灵活根据情景选择正确计算方法,理解生活中用加法,减法解决的不同的语言表述形式,
2.提问题。
只要求能用三句话完整的表述信息和问题,不过在训练时仍然对于问题的书写进行了一定的训练。
3.常见的量。
word全文可编辑
(一)人民币的认识
(1)回顾和加深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印象。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
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2、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3、小数表示法。
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
左右
元 . 角分
小数点
(2)(根据实图的张数计算总共()元()角,明确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的原则。
并会计算当角和角“满十”后,换算成一元的知识迁移。
20元+17元=()元 1元+5角=()
5角+5角=()元 40元-25元=()100元-45元=()元 2元3角+3元=()8元7角+3角=()元 1元2角+8元8角=()(3)正确利用元、角、分的关系,进行换钱的练习。
(1)一张50元能换成()张10元。
(2)一张100元能换成()张50元。
(3)4张5元能换成()张10元。
(4)一张50元能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4).会应用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1.笑笑买了2枝铅笔,每枝铅笔8角钱,她买铅笔用了()角钱。
2.一个面包8角钱;一袋牛奶比一个面包贵7角钱,一袋牛奶的价钱是()元()角。
3.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比它贵30元,我有50元,买一个篮球,够吗?如果不够还需要多少钱?
word全文可编辑
(二)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1、钟面上有什么?
①时针:粗短。
分钟:细长
② 12个数字,从1—12
③一共有12个大格
④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
⑤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时针走一大
格是1时。
★3、时针走一大格(1时),分钟就走1圈(60分);相反,分针走
一圈
(60分钟),时针就走一大格(1时)。
所以 1时=60分; 60分
=1时。
★4、读时间时,先看时针,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
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时刻表示的分钟数要
记住。
★5、时间计算中,单位相同的相加减。
时和时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养成
遵守和(2 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7时):00(几时整(分针指着“12”,指针指着“几”)如:7
时半)30(77(分针指着“6”,时针超过“几”)如:几时半
几时几分(先看时针,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看分针,尺子帮忙看刻度)分)时1:01(7 如:7
0)(1~9分中间加
分)7时10 7:10(
)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当分针))又()1、在钟面上,时针是又()又(,分针是又()。
6 ),当分针正好指在上是(正好指在12上是()。
分是(:2、现在是342,过5。
时起床,过半个小时吃早饭,他吃早饭的时间是(3、小名今天早上6 )在对于学生的计算准确性的训练上,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要养成回头看的好习惯。
word全文可编辑
解决问题题型
1.求和求总数。
如:梨有24个,苹果有30个,一共有几个?
2.求剩余。
如: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
又如:停车场有36辆车,开走一些后还剩9辆,开走了几辆?
3.求相差。
如:红花有32盆,黄花有9盆,红花比黄花多几盆?(或黄花比红花少几盆?)
4.求原来。
如:体育室借出18根绳子,还有7条,原来有几条绳子?
5.求其中一部分。
如:我俩共摘了43个松果,你摘了20个,我摘了几个?
6.买东西。
如:玩具汽车要56元,塑料娃娃8元,买这两样共要
多少钱?
东东付了70元钱,还能找回几元?
7.求比一个数少几。
如:大猫钓了23条鱼,小猫钓的比大猫少10条,小猫钓了几条?
8.求比一个数多几。
如:比赛中一班得了41分,二班比一班多得5分,二班得了几分?
找规律
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
★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常用规律:单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双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word全文可编辑
二、空间与图形部分
一、复习内容:
教材第一单元(位置)、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二、知识技能目标:
观察物体:
1.明确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2、能正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及位置。
3、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图形的拼组:
1、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
;
2、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
3、会用七巧板拼图。
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长方形(两条对称轴)正方形(四条对称轴)
常见拼组:(2)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②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③
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1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②
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小正方体。
三、复习重点
观察物体:辨认和区分上下、前后、左右。
图形的拼组:辨认图形,及图形的分割与组合。
.
word全文可编辑
四、推荐方法及措施:
观察物体:
1、提供简单的实际观察活动,进一步提高切身的体验;
2、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人物,想想自己所处的位置。
3、题型可以用连线、填空或判断等形式。
图形的拼组:
1、图形的辨认:
1)、给出各种形状图形,将图形进行分类,能够正确书写图形的名称。
2)、数一数组合图形中的简单图形,也可以与统计部分结合起来复习,例如应用不同图形采取不同的记录方式来绘制记录单。
3)、在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清楚什么图形会出现在哪种立体图形上。
4)、在一个有趣图形中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的数出不同图形的个数。
三、统计与概率
一、知识技能目标
数据统计: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
2.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作出简单的推测。
二、复习重点
统计:
1、结合实际问题,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在实际的情景中通过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并教会一些统计的技巧。
2、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推荐方法及措施:
统计:
1、复习时仍然要创设适当的情景,既让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也激发学生对复习的兴趣。
从而根据数据现象,制作条形统计图。
2、利用有效的方法从有序排列或者无序排列的信息中,收集到有效的数据。
3 、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采用画圈、打点或者写“正”字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避免数据的出入,也可用不同的图形
4、在涂统计图时,为避免学生少画、多画的情况出现,可指导学生先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中作出相应符号后,再将统计图画完整。
而在补充题目中已涂好的部分时,还要记得检查题目所涂部分是否正确。
5、要指导学生学会检查。
要明白:所有数据之和要和所统计的总数相吻合。
6、为使统计图形美观,要使学生养成利用直尺作图的良好习惯。
7、可以结合加减法或图形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8、记录方法和符号没有统一要求,常用的有打“√”、画“○”、用“正”表示等。
注意:一个完整的“正”字是5笔。
表示数量5。
9、在涂统计图和填写统计表时,要清楚统计图里每个小格表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