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式挡土墙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板式挡土墙方案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安全性
桩板式挡土墙的设计首先要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够承
受土体的压力、水流的冲刷、地震等各种荷载的作用,保证墙体不发
生滑移、倾覆、倒塌等破坏。
2、稳定性
要保证挡土墙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整体稳定性,包括地基的稳定性、桩身的稳定性和板的稳定性。
3、经济性
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
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适用性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地形、地质条件、使用要求等,选择合适
的桩板式挡土墙形式和尺寸,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发挥挡土作用。
5、美观性
在一些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工程中,还应考虑挡土墙的外观美观,使
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计算方法
1、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的计算是桩板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
常用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有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朗肯土压力理论。
对于一般情况,可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当填土表面水平、墙背垂直且光滑时,可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
2、桩的内力计算
桩的内力计算通常采用弹性地基梁法或有限元法。
弹性地基梁法将桩视为弹性地基上的梁,通过求解梁的微分方程来计算桩的内力;有限元法则将桩和土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离散化,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桩的内力。
3、板的内力计算
板可视为连续梁或板,根据其支撑条件和边界条件,采用结构力学方法或有限元法计算其内力。
4、稳定性验算
包括抗滑移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和地基承载力验算等。
抗滑移稳定性验算要保证挡土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滑移;抗倾覆稳定性验算要保证挡土墙在绕墙趾的倾覆力矩作用下不发生倾覆;地基承载力验算要保证地基能够承受挡土墙传来的荷载。
三、构造要求
1、桩的构造
桩的直径、间距和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
桩的直径一般不宜小于600mm,间距不宜大于 3 倍桩径。
桩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入土深度要求确定,一般应嵌入稳定土层一定深度。
2、板的构造
板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200mm,宽度应根据桩的间距和挡土高度确定。
板与桩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可采用预埋钢筋或钢板等方式连接。
3、桩间土体加固
为提高桩间土体的稳定性,可对桩间土体进行加固,如采用土钉、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方法。
4、排水设计
桩板式挡土墙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排除墙后土体中的水,以减小水压力对挡土墙的影响。
排水系统可包括排水孔、排水盲沟等。
5、伸缩缝和沉降缝
为适应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应在挡土墙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宽一般为 20~30mm,缝内填充防水材料。
四、施工要点
1、桩的施工
桩的施工方法有灌注桩、预制桩等。
灌注桩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和混凝土的质量;预制桩施工时应保证桩的吊运和沉入过程中的安全。
2、板的施工
板的施工应在桩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板的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表面平整度。
3、土体开挖
在施工过程中,应分层分段进行土体开挖,避免一次性开挖过大导致土体失稳。
4、监测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挡土墙的监测,包括桩的位移、内力,板的变形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五、工程实例
以某道路工程中的桩板式挡土墙为例,该工程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选用灌注桩作为桩体,桩径 800mm,桩间距 25m,桩长 15m。
板厚 300mm,宽度 2m。
经过土压力计算、桩和板的内力计算以及稳定性验算,设计方案满足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点进行施工,并加强监测,挡土墙施工完成后运行良好,有效地保证了道路的安全。
总之,桩板式挡土墙方案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
面的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
构造要求,结合施工要点和工程实例,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稳定
性和经济性。
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桩板式挡土墙的设计水平和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