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第一巷——珠玑古巷
08计算机网络技术3班陈时贤
简介
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原名敬宗巷。
珠玑巷全长1500米,路面用鹅卵石铺就,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
南门内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
这是广东有年代可考的唯一元代古塔,建于1350年。
塔高3.5米,七层八角,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砂岩砌成。
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是投此井自尽。
1
一、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祖居
据学者考察,历史上南迁的珠玑移民现今共有141姓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各地,并有数以千万计的人移居国外。
近几年来,随着大批珠玑巷后裔回来寻根问祖,修建宗祠,珠玑巷已成为韶关观光旅游的新热点。
珠玑古巷位于韶关市南雄城北九公里处的梅关古驿道上。
它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
古代沙角巡检司就设在珠玑巷北面出口处的沙角。
珠玑巷是大部分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祖居。
珠玑巷原名敬宗巷。
据史书和地方志记载,珠玑巷得名有两种说法。
一说唐敬宗宝历年间,巷内有一家叫张昌的家族七代同居,朝廷特赐予珠玑绦环表彰这种孝义,为避敬宗庙谥,敬宗巷便改称“珠玑巷”;一说宋祥符年间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亦号其地为“珠玑巷”。
不论哪一种说法,珠玑巷得名也有近千年历史,因此人们称珠玑巷为珠玑古巷。
珠玑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
珠玑巷位于梅关古驿道上,地理环境好,土地肥沃,宜农宜牧,风景优美,交通方便,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南来北往的人们都在此经过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户,珠玑巷便逐步发展成为百姓杂居的繁荣古镇。
明朝黄公辅《过沙水珠玑村诗》云:“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
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
”就是一个生动而真切的写照。
1/view/141528.htm?fr=ala0_1
广东第一巷
珠玑巷是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誉,巷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巷内仍保留着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观光景点,走进珠玑巷,当年的古镇风貌依稀可辨。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区北9公里秘的梅关古驿道上。
它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
宋代沙角巡检司就设在古巷北面出口处的沙角。
珠玑古巷是广东省仅存的宋代古巷古道。
它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多,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
两旁民宅祠堂、店铺商号鳞次栉比。
巷道曲直有致,古朴清悠。
巷内有古楼、古塔、古榕、古桥等古迹。
巷内现有居民20多姓,320多户,1400多人。
这里民俗古朴,民情淳厚。
走进珠玑古巷,当年的古镇风貌依稀可辨。
1
二、珠玑古巷的鼎盛期
1、唐时
唐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陆上孔道。
从此,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更加方便,往来更加频繁。
珠玑巷位于梅关古驿道上,地理位置优越,经过数代珠玑巷先民的不断开发,周围变成了宽阔平整的良田沃野,沙水河灌溉其中,宜农宜牧。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红冈翠岭,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这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南来北往的文人学士、达官仕宦、富商贵贾都有此经过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户。
随着缙绅流寓的日益增多,珠玑巷便逐步发展成为百姓杂居的繁荣集镇。
到北宋时,金人入侵,中原战火不息,以至靖康之乱,高宗南渡,偏安江南。
这一时期,从中原迁到岭南避难的人更多,有朝廷官吏,也有平民百姓,他们在此驻足生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似故乡。
”
2、宋时
宋室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发展。
作为岭南交通要道--梅关古驿道上的珠玑巷,因此曾盛极一时。
南宋极盛时,珠玑巷内的商贩和居民多达千户,连同附近牛田坊一带五十七村,简直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
宋末,珠玑巷发生一个悲壮动人的事件。
南宋咸淳八年(1272)朝廷任用贾似道为相,政治腐败。
那年八月,度宗皇帝到景灵宫去祭拜先皇,碰巧遇上大雨,贾似道要皇帝等雨停后由他用大辂
车接回去。
但是,胡贵妃的哥哥胡显祖却用逍遥辇把皇帝接走了。
贾似道大怒,诬称胡显祖兄妹有夺权野心。
度宗皇帝不得已下诏罢了胡显祖的官,迫胡贵妃出宫为尼。
胡贵妃受到奸相贾似道的迫害,便设法逃出皇宫。
在京都临安(今杭州)的江边,胡贵妃被运粮上京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并随之来到珠玑巷隐居。
不料,黄贮万的家仆背主告发,贾似道便启奏朝廷,诬称珠玑巷百姓造反,命官兵将周围二十里内人人畜房舍尽行杀戮焚毁。
消息传来,珠玑巷顿时风声鹤唳,鸡犬不宁。
珠玑巷的居民恐遭祸延,纷纷逃走。
胡贵妃见此惨状,为了不殃及珠玑巷乡亲,便毅然投井自尽了。
3、元时
元时,珠玑巷人为了纪念舍己救乡亲的胡贵妃,便在胡贵妃投井自尽的地方筑石塔纪念。
石塔上刻有佛像莲花,底层刻有铭文:“至正庚寅孟冬纪,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
”现在,石塔仍屹立于珠玑巷内,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珠玑巷的衰败
珠玑巷人因避胡贵妃之祸和元兵洗劫,曾经数度南迁,珠玑巷变得冷落萧条。
元明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珠玑古巷又曾一度繁华。
明·黄公辅《过沙水珠玑村》:“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
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
”就是当年珠玑巷生动而真切的写照。
清乾隆年间,珠玑巷人为了重现古巷昔日的风貌。
分别在巷内南、北、中段修建了南门楼、北门楼和中门楼。
据门楼上镶嵌的石碑记载,这三座门楼皆由民间捐款修建。
石碑还刻着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数目。
巷中“珠玑楼”(即中门楼)上面还有一块石匾,上刻“珠玑古巷,吾家故乡”8个字,乃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副师长蒙志所题。
八十年代以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为南迁后裔提供寻根祭祖的良好环境,南雄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古道和巷内的三座门楼进行了修葺,重建张昌故居,并蒙海内外南迁后裔的赞助,由南雄籍雕塑家尹积昌老先生(广州象征五羊雕像作者)雕塑了胡妃玉像。
近年来,珠玑巷后裔回珠玑巷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文人学士研讨珠玑巷历史以及后裔对开发岭南,弘扬中华文化之贡献的作品、专著和文章更是层出不穷。
其中在海内外影响较大的有李大傻创作的小说《珠玑巷传奇》;陈中秋、潘邦榛创作的粤剧《魂牵珠玑巷》等。
四、古朴清幽的地方
“黄花满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古巷悠悠风采秀,榕风竹韵慰萦思。
”珠玑古巷以其古朴清悠的古镇风貌和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激发了人们旅游、观瞻、怀旧、思乡祭祖的热情。
珠玑巷已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磁场。
珠玑巷人珍藏的一本本族谱记载着姓氏的渊源,保护完好的一座座宗祠蕴藏着历史的轨迹,深受人们喜爱的舞龙、舞狮、装故事(珠玑飘飘)等民间艺术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1、南疆的中转站
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站,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
南宋末年珠玑巷一带居民为避战乱,又分批再南迁,迁徙到珠江三角洲一带。
珠玑巷人南迁带去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为发展岭南经济和文化以至昌兴世界文明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的珠玑巷后裔繁衍数千万人,遍布海内外,珠玑一脉,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珠玑古巷以其古朴清悠的古镇风貌和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激发了人们旅游、观瞻、怀旧、思乡祭祖的热情,已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磁场。
2、驷马桥
珠玑巷南起沙水村的驷马桥,北至凤凰桥,梅关古驿道南北穿巷而过。
全长1500米,宽三四米,鹅卵石路面。
珠玑巷现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麒街和珠玑巷、黄木巷、铁芦巷,棘巷。
建有北、中、南三个门楼。
北门楼(珠玑街门楼)位于珠玑巷北端,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早塌。
中门楼(珠玑楼)位于珠玑巷中段,原为翔凤坊之楼,早塌,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石匾题名“珠玑楼”。
门楼中心有一长方形青石匾,刻有“珠玑古巷,吾家故乡”8个大字,落款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三师副师长蒙志,民国十八年二月中瀚。
”南门楼位于珠玑巷南端,清代乾隆年间建,拱门上有民国16年(1927)重修时镶的石匾,上刻"珠玑古巷"四字。
3、舍利石塔
珠玑巷内有一座特别的元代舍利石塔,立于珠玑巷中门楼北约50米处的古井上。
石塔为平面八角形,7层,实心,用红色砂质岩雕刻。
垒叠而成。
通高3.36米,基层直径1.2米,高24厘米。
第一层为莲花座八角柱体,柱上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并刻有“元至正庚寅孟冬十月(1350),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高59厘米。
第二、三、四层高分别为
38、40、40厘米,均为莲花座平面八角形。
第五、六层高分别为30、40厘米,均为覆莲花座鼓形塔身,刻有浮雕佛像。
第七层高35厘米,莲花座鼓形塔身。
塔顶为宝葫芦,高30厘米。
该塔造型奇特,雕刻粗放,佛像栩栩如生。
五、个人看法:记忆中的珠玑
牛和我很早就想去不远的地方走一走。
在完成了答辩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东后,我们像是急着肯定什么似的买了去韶关的车票,第二天一早背着两个大书包就上路了。
真的是一大早,六点半从学校出来后,我们一分钟都没担误的坐上了8点钟的火车。
其实这之前心里一直怕怕的——我从未有过出门旅游的经历,对此我多少有些难以启齿——但是和牛一起出门我很安心。
尽管她是个女生,但她很理性,可以避免旅游中的冲动行为,这在后来的旅途中得到了印证。
没有浪费一分钟去看看韶关这个城市,我们下火车后立刻坐上了去南雄的汽车——目的地。
来之前,我及发闲闲的打听过一些南雄的情况,但是朋友们对他的描述都很简单——穷。
这样也好,有好多事情要自己经历过才会有体会的。
两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南雄,已是中午。
订下旅店没来得及吃午饭,草草的休整片刻后,我们向着珠玑巷出发了。
之所以会来南雄,是因为牛发给我的一篇她改的旅游稿。
上面散落的“珠玑”二字一下子攥住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这两个字,就好像廊桥遗梦里的摄影师,总是在念某些单词的时候会有很惬意的感觉。
牛曾试探的问过我要不要去清远漂流,我依旧固执己见。
珠玑巷其实是个百家姓的大本营。
珠三角人民的先祖们从中原逃难到南蛮曾聚居在此。
这里有何厚铧的字迹和何家的漂亮新祠堂(我暗自猜测是何捐的钱盖的),但我们对这些新东西不感兴趣,在千年的古道面前,谁还会在意这些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呢?
珠玑古巷的入口处是一座明清时的牌楼。
其实珠玑共有三个牌楼,但那两个年代太久远,早已被现代的仿古牌楼代替,因此真正古旧的只有这明清时代的了。
不知道其他省有没有这样的百家姓村,珠玑巷确是非常独特的百家姓集聚地。
这里的一条巷都是祠堂,一家挨着一家,一姓挨着一姓。
每家祠堂里都有本家人看护着,如果你恰好来到你姓的祠堂,屋主就会拿出香来请你祭祖。
我和牛没有,牛的理由比我简单些,因为这条巷里没有牛姓的祠堂,她也因此非常肯定地告诉我牛是北方
的姓。
我有找到陈姓的祠堂,但其一我不是珠三角人,其二这不是单纯的烧香,还要捐钱以修缮祠堂的。
主要是最后这个理由让我们真正的在珠玑除了脚印没有留下任何其他的东西。
但祠堂的守护者们并不是太介意,我觉得他们对本家到来的认同感多过对钱财的需求,在我看来,他们的脸上都大大地写着质朴二字。
我们在刘氏祠堂逗留甚久,因为这是旧祠堂中最宏大的一座。
我不懂建筑,这家的祠堂不似其他姓只有一间小小的房间供奉着先祖,刘姓祠堂共有前、中、后三间屋,先祖排位供在后屋,有些阴郁,但给人很宁静的感觉。
中屋是汉代各朝皇帝的石刻像,有些突兀,不过这里各处都供奉着各家最顶级人物的画像,汉朝是刘家的天下,供着众多的帝王像之于这个祠堂都是蓬荜生辉,所以我还是很用心的将这些石刻像纳入了我的相机。
前屋则是裱挂着捐赠者的姓名,没有太多的可看之处。
不过刘氏祠堂的女主人很是热情,即使我们没有买香祭祖,她仍旧很热情地回答着我们稀奇古怪的问题。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祠堂并不单单是一个象征、一个景点,这里还是他们的住地。
刘家后代就住在祠堂中屋的左右侧,真真正正的守护着这里。
我们沿着古碎石路缓缓前行直至周氏祠堂,门口站着一位拄拐的老婆婆同样问我们要不买香祭祖,我们笑着摇摇头,打算继续前进。
老婆婆却叫住我们,她说进来看看吧,这里是革命烈士的家,你们不是祭祖,来看看革命烈士吧。
牛和我错愕的对望了一眼,便随着老婆婆走进了这间周姓祠堂。
这个周姓烈士名群标,据老婆婆说他曾追随着毛泽东、周恩来革命,28岁那年牺牲。
老婆婆说周烈士很命苦,因为他们那时的生活很艰难,且年纪轻轻就没了姓名,但现在好了,生活好了,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好,感谢共产党!我震惊,从前我以为这只是电视剧的台词,但真正亲耳听到老婆婆说出来,我才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这也不是电视剧台词,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我们在前人的庇护下过着这和平的生活,确没有真正体会到和平的分量,每日为着些琐事自寻烦恼,抱怨生活的不如意。
听了婆婆的这席话,比学校组织的各种先进性学习要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