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高效苯霜灵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欲将其生产转移

跨国公司欲将其生产转移
醚菌酯 ( 唑菌胺酯 )、高效苯霜 灵、高效 甲霜灵 、丙硫菌唑 ( 丙硫 唑)、硅 噻菌胺 、环氟 菌胺 、咪唑菌 酮、醚菌酯、肟菌酯 、啶酰菌胺 。
1 5 个除草剂分别有:环 丙嘧磺 隆 ( 环胺磺隆 )、 氟 吡草胺 ( 氟吡酰草胺 ) 、磺酰磺隆 ( 乙黄嘧磺 隆)、 环氧嘧磺隆 、去稗安 ( 嗯嗪草酮 )、单嘧磺隆 、双苯嘧草酮 、双 唑草腈 、双环磺草酮 、四唑酰草胺 ( 四
唑草 胺 )、 甲基二磺隆 ( 甲磺胺磺 隆)、嘧啶肟 草醚 、单嘧磺酯 、 甲酰胺磺 隆、b e n c a r b a z o n e 。 1 个 除草剂 安全剂 为双 苯嗯唑酸 。 全球的农药跨 国公司正将 目光聚焦 于全球低成本制造 市场 。超过 4 6种农药产 品的专利 即将在 2 0 1 5
印度 E s p i r i t o S a n t o投资银行 的一位分析师 说, “ 我们 已经注 意到 了这种趋势 。跨 国公司看 中印
度市场 是基 于两大原因 ,即低廉 的生产成本和环 境方面的政策 。”这位分析师说 ,在其他 国家和地 区, 环境 问题 日易滋 生,并禁止某些产 品的生产 ,这 使生产商们到 印度来寻求新 的发展空 间。 目前 ,印度每 年 出口超过 3 0 0 亿卢比 ( 约合 4 . 5亿美元 )的农化 品至美 国、欧洲 、和其他地 区。 同为低 成本 生产 国,中 国是 印度 的一 大竞争对手 ,但 由于 目前国 内环保形势趋严 ,缺少研发能力和 国际化语言环境等 原因,主要是 以农药生产为主 。而 印度 比其 他国家更具吸引力的另一原 因是 ,印度的 公司能对研 究数据提供更 好的保 护 。这也是专长于研发 的 日本公司青睐 印度 的原 因之~ 。 印度农 化市场价值达 1 3 0 0 亿卢比 ( 约合 l 9 . 5 亿 美元 ),年增速 为 8 — 1 0 % ,拥有约 1 3 0 家 公司进行 活性物质和 中间体 的生产 。全球 农化市场的价值约为 4 5 0 — 4 7 0亿美元 , 日本公司 占其 中十分之一 。

中国农药专利情况介绍

中国农药专利情况介绍

中国农药专利情况介绍对专利有迷惑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讲的还是比较详细的,看的好就转过来了,个人感觉很有帮助。

中国第一部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1993年1月1日和2001年7月1日进行了两次修改。

l 985年实施的专利法专利保护期限(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下同)为1 5年,不保扩化合物;1993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次修改后的专利法,专利保扩期限为20年,保护化合物。

但1985年专利法的保护期限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有变化,入世之后,中国专利局颁布了80号公告,规定2001年1 2月10日之后仍有效的专利的专利保护期限可以延长5年,换句话说,1986年12月11日之后申请的专利保护期限可以是20年,1986年12月l0日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保护期限是15年,到2001年12月9日均己全部届满(即过期)。

一般而言,1986年12月10日之前在国内外文献中公开的品种已处于专利期届满的状态,这些品种即使获得过专利,其专利权均已过期,不可能在中国处于专利有效的法律状态。

根据专利所具有的时间性特点,单就专利是否仍有效而言,基于专利法采用的优先权制度和延迟审查制度的时间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某一品种查到了l 986年底前公开的国外专利资料,基本上可以推定该品种在中国没有专利问题之虞。

新颖性是专利授权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在专利申请日之前专利的技术方案没有在文献公开,或者在国内使用。

而与专利相关的行政保护,在制度设计上是基于1 986年1月1日至1993年1月1日之间的国外专利而非专利申请。

由于专利的获得需要进行审查,审查需要一段过程,因此,行政保护申请相对于专利申请而言是滞后的。

而且专利审查过程可能很长(例如个别情况下长达十年),因此,有些专利申请虽早己被公开,但数年之后才被授权,造成某一品种在某些国家专利不符合行政保护条件,但有些国家的专利仍符合行政保护条件的情况发生。

由此可见,虽然某一品种查到了1986年底前公开的国外专利资料,该品种基本上可以肯定在中国没有专利权,但并不一定没有行政保护。

杀菌剂专利到期品种

杀菌剂专利到期品种

2008年~2011年杀菌剂专利到期品种 2011-12-012008年到2011年杀菌剂到期的产品共有14类,上市时间与开发公司以及产品特性如下:(1)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用于广谱、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麦类防治叶枯病、锈病、白粉病、等。

2008年1月13日到期。

先正达公司开发。

2009年市场1.45亿美元。

2001年上市。

(2)氰霜唑(cyazofamid)用于各种蔬菜、葡萄等众多作物防治霜霉病、疫病等。

2008年10月17日到期。

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

2009年市场0.50亿美元。

2001年上市。

(3)活化酯(acibenzolar-s-methyl)用于水稻、小麦、蔬菜、烟草、香蕉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等为抗病激活剂。

2008年8月18日到期。

先正达公司开发。

2009市场<0.10亿美元。

1996年上市。

(4)苯氧喹啉(quinoxyfen)用于禾谷类作物、葡萄、蔬菜等防治白粉病。

2009年1月24日到期。

陶农科开发。

2009年市场<0.30亿美元。

1997年上市。

(5)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内吸杀菌剂,主要防治稻瘟病。

2009年5月25日到期。

日本住友化学开发。

2009年市场为<0.30亿美元。

2000年上市。

(6)噻氟菌胺(thifluzamide)用于禾谷类作物及花生、棉花、马铃薯、甜菜及草坪防治丝核病、锈病、黑粉病等。

2009年11月27日到期。

孟山都与陶农科发明及开发。

2009年的市场为<0.30亿美元。

1987年上市。

(7)环酰菌胺(fenhexamid)用于葡萄、草莓、蔬菜、柑橘、观赏植物等防治灰霉病、菌核病、黑斑病等。

2009年4月16日到期。

拜耳公司开发。

2009年市场0.40亿美元。

1999年上市。

(8)噁唑菌酮(famoxadone)用于麦类、油菜、葡萄、马铃薯、瓜类、蔬菜等作物。

防治白粉病、霜霉病、晚疫病等。

2009年4月20日到期。

杀菌剂专利到期品种

杀菌剂专利到期品种

2008年~2011年杀菌剂专利到期品种 2011-12-012008年到2011年杀菌剂到期的产品共有14类,上市时间与开发公司以及产品特性如下:(1)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用于广谱、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麦类防治叶枯病、锈病、白粉病、等。

2008年1月13日到期。

先正达公司开发。

2009年市场1.45亿美元。

2001年上市。

(2)氰霜唑(cyazofamid)用于各种蔬菜、葡萄等众多作物防治霜霉病、疫病等。

2008年10月17日到期。

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

2009年市场0.50亿美元。

2001年上市。

(3)活化酯(acibenzolar-s-methyl)用于水稻、小麦、蔬菜、烟草、香蕉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等为抗病激活剂。

2008年8月18日到期。

先正达公司开发。

2009市场<0.10亿美元。

1996年上市。

(4)苯氧喹啉(quinoxyfen)用于禾谷类作物、葡萄、蔬菜等防治白粉病。

2009年1月24日到期。

陶农科开发。

2009年市场<0.30亿美元。

1997年上市。

(5)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内吸杀菌剂,主要防治稻瘟病。

2009年5月25日到期。

日本住友化学开发。

2009年市场为<0.30亿美元。

2000年上市。

(6)噻氟菌胺(thifluzamide)用于禾谷类作物及花生、棉花、马铃薯、甜菜及草坪防治丝核病、锈病、黑粉病等。

2009年11月27日到期。

孟山都与陶农科发明及开发。

2009年的市场为<0.30亿美元。

1987年上市。

(7)环酰菌胺(fenhexamid)用于葡萄、草莓、蔬菜、柑橘、观赏植物等防治灰霉病、菌核病、黑斑病等。

2009年4月16日到期。

拜耳公司开发。

2009年市场0.40亿美元。

1999年上市。

(8)噁唑菌酮(famoxadone)用于麦类、油菜、葡萄、马铃薯、瓜类、蔬菜等作物。

防治白粉病、霜霉病、晚疫病等。

2009年4月20日到期。

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

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

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2006-12-13世界需要粮食,农业需要农药.要保证农作物的增产丰收,除杀虫、除草、灭鼠外,对病害的防治也是重要手段.杀菌剂与杀虫剂和除草剂相比,其市场额和品种相对较少,并且杀菌剂市场波动较大.但是,80年代以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仍取得很大进展,如三唑类、酰胺类、嘧啶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现将近20年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介绍如下:一、开发进展及特点1. 三唑类自1973年拜耳公司推出第一个商品化具有手性碳的杀菌剂三唑酮之后,三唑类杀菌剂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其发展之快,数量之多,是以往任何杀菌剂所无法比拟的.目前,这类杀菌剂已有约40个品种商品化,其中近年来开发的品种有7个.近期开发的化合物特点是除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等有活性外,对网斑病、灰霉病、眼纹病等多种病害亦有很好的活性,持效期长.另一特点是与常用的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分子结构变化较大,且大多含氟.环氧菌唑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使用剂量为75~125g/hm2.氟喹唑主要用于防治由担子菌钢、半知菌类和子囊菌纲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可有效地防治苹果上的主要病害如苹果黑病和苹果白粉病,对白粉病菌、链核盘菌、尾孢霉属、茎点霉属、壳针孢属、埋核盘菌属、柄锈菌属、驼孢锈菌属和核盘菌属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100~400g/hm2.意大利Isagro公司开发的氟醚唑属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优良的广谱活性,持效期长达4~6周,使用剂量低,通常为25~100g/hm2.硅氟唑是由日本三共化学公司开发的含硅、含氟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很广的杀菌谱,其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及众多不完全菌类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使用剂量为50~100g/hm2,商品名为Mongazit、Patchikoron、Sanlit.羟菌唑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虽与其它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主要用于禾谷作物防治矮形锈病、叶锈病、黄锈病、冠锈病、白粉病、颖枯病以及壳针孢、穗镰刀菌等引起的病害.既可茎叶处理又可作种子处理,商品名为Caramba.茎叶处理30~90g/hm2,持效期5~6周.种子处理:~7.5g/100kg种子.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的环菌唑对种传病害有特效.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玉米、豆科、果树等作物中镰孢酶属、柄锈菌属、麦类核腔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白粉菌属、圆核腔菌、壳针孢属、柱隔孢属等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网斑病、灰霉病等.可种子处理、也可茎叶喷雾,持效期长达4~6周.种子处理时用量为2.5g/100kg种子,茎叶喷雾时用量为60g/hm2.从化学结构上看,环菌唑加氢即得羟菌唑.丙硫菌唑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制的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效,还能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以及主要叶面病害.使用剂量为200g/hm2,在此剂量下,活性优于或等于常规杀菌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嘧菌环胺等,且对作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商品名为Proline、Input.三唑类杀菌剂与其他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它通过阻碍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对危害作物生长的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长效、强内吸性以及立体选择性等活性特点.三唑类杀菌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如多效唑、抑芽唑和烯效唑等,它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消除植物顶端优势,具有增产、早熟、抗倒、抗逆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三唑类杀菌剂是内吸治疗型杀菌剂,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单一,长期频繁的使用,病害已产生了较严重的抗药性,不少品种由于抗性问题已失去了原有的高效性.如三唑酮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少防效低,用量大则易产生药害,抑制草莓生长,导致减产.此外,三唑类杀菌剂只对真菌起作用,对细菌及病毒无活性.植物病害往往是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因此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需要配合其它杀菌剂或防病毒剂才能有良好的综合防效.近年来,三唑类杀菌剂由于自身的抗性和活性问题已开始受到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强烈冲击,但这类杀菌剂在世界农药工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如戊唑醇、氟硅唑和丙环唑1999年的销售额分别达到、和亿美元,戊唑醇和环氧菌唑2002年的销售额分别为和亿美元.2. 酰胺类杀菌剂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有30多个品种商品化,其中80年代以后开发的占一半以上.下面主要介绍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罗门哈斯公司开发的噻氟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既可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等的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25~250g/hm2,又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7~30g/100kg种子,商品名为Greatam、Pulsor、Beton.日本拜耳公司开发的环丙酰菌胺是一种环丙烷羧酰胺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菌剂不同,无杀菌活性,不抑制病原菌丝的生长,以预防为主,治疗活性较弱.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用药量为75~400g/hm2,商品名为Win、Winadmire、Solazas、Arcado、Protega.环酰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另一个保护性杀菌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对授粉昆虫和动物无毒害作用,已被美国环保局划为减少危害农药.该品种主要用于防治葡萄、桔柑、桃树、草莓和蔬菜等作物上的各种灰霉病及念株菌引起的病害,且与已有杀菌剂苯并咪唑类、酰亚胺类、三唑类、嘧啶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等无交互抗性.用药量为370~1000g/hm2,商品名为Teldor、Password、Elevate.呋吡菌胺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的琥珀酸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立枯丝核菌丝体分离,而对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作用无影响,其具有优异的预防治疗效果,对担子菌纲的大多数病菌绢病等有特效.大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剂量为450~600g/hm2,商品名为Limber.噻唑菌胺是由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噻唑酰胺类杀菌剂,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使用剂量为200~250g/hm2,它的可湿性粉剂25%WP已在韩国上市,商品名为Guardian.硅噻菌胺是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与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作用机理不同,研究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剂,可能是ATP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主要作种子处理,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使用剂量为5~40g/kg种子.氰菌胺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新颖内吸性杀菌剂,属于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效优异,且持效期较长.茎叶处理用量为200~400g/hm2,灌施剂量为2100~2800g/hm2,商品名为Achieve、Achi-Bu、Helmet.此外,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双氯氰菌胺、安万特公司开发的氟酰菌胺、捷利康公司开发的环啶菌胺、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penthiopyrad等品种也属于酰胺类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许多品种之间互不相同.酰胺类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甲霜灵、恶霜灵、苯霜灵和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杀菌剂中,仅高效甲霜灵2002的销售额就达到亿美元.它们作为防治霜霉目真菌的专用药剂,具有显着的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广泛应用于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的防治.然而,由于苯酰胺类杀菌剂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只对卵菌类有高效,一旦作用位点发生突变,药剂即不能在其位点发挥作用,因而导致病菌易产生抗药性.据报道,由于抗药性产生而导致药效降低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酰胺类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成功,使这类杀菌剂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3. 嘧啶胺类嘧啶胺类化合物是90年代初开发的一类重要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所致的各种病害有特效.目前有4个品种商品化:甲基嘧菌胺、嘧菌胺、环丙嘧菌胺和氟嘧菌胺.艾格福公司开发的甲基嘧菌胺具有保护、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对葡萄、草霉、番茄、洋葱、菜豆、豌豆、黄瓜、茄子及观赏作物的灰霉病以及苹果黑星病有优异的防效,使用剂量为200~800g/hm2.日本组合化学工业公司和石原化学工业公司共同开发的嘧菌胺对苹果和梨上黑星病菌,黄瓜、葡萄、草莓和番茄上的灰葡萄孢菌有很好的防效,使用剂量为~1.0kg/hm2,商品名为Frupica.诺华公司开发的环丙嘧菌胺主要用于大麦、小麦、葡萄、草莓、果树、蔬菜、观赏作物等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网斑病、颖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叶面喷雾或种子处理,也可作大麦种衣剂用药.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日产公司共同开发的氟嘧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和观赏作物的白粉病和锈病等.嘧啶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独特,该类药剂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的抗菌性很弱,但用于寄主植物上却表现很好的防治效果,该类药剂能抑制病菌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从而影响病菌侵入寄主植物.如甲基嘧菌胺和嘧菌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据推测这些酶与病原菌进入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环丙嘧菌胺是蛋氨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羧酰亚类、苯基吡咯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优异的活性.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剂来源于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自1969年Mugikek等发现其杀菌活性.经过二十多年的结构优化,终使此类杀菌剂开发成功,在杀菌剂开发史上树立了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一个新的里程碑.strobilurin类杀菌剂首例上市时间为1996年,到目前为止已有8个品种商品化: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苯氧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氟嘧菌酯和烯肟菌酯.捷利康公司开发的嘧菌酯是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钢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使用剂量为25~400g/hm2,商品名为Abound、Amistar、Heritage、Quadris、Admire.巴斯夫公司开发的醚菌酯具有广谱、持效期长等特点,主要用于蔬菜、小麦、水稻、马铃薯、苹果、梨、南瓜、葡萄、棉花及观赏植物等,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等致病真菌引起的大多数病害都有良好的活性.使用剂量为50~400g/hm2,商品名为Discus、Candit、Allegro、Mentor、Stroby、Cygnus、Sovran.诺华公司开发的肟菌酯不仅杀菌谱广,而且具有优良的保护、治疗、渗透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除对白粉病、叶斑病有特效外,对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星病有良好的活性.主要用于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黑麦和黑小麦及葡萄、苹果、花生、香蕉、蔬菜、水稻等,使用剂量为50~200g/hm2,商品名为Flint、Compass、Stratego、Swifh、Zest、Sphere.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苯氧菌胺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除对稻瘟病有特效外,对白粉病、霜霉病等亦有良好的活性.适宜作物如水稻、小麦、果树和蔬菜等,使用剂量为150~200g/hm2,商品名为Oribright.啶氧菌酯是Zeneca公司继嘧菌酯之后,开发的又一个strobilurin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及治疗活性,且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安全.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燕麦及黑麦中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现有strobilurin 类杀菌剂相比,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该化合物既具有木质内吸性又具有蒸发活性,因而施药后,有效成份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使用剂量为250g/hm2,商品名Acanto.唑菌胺酯是BASF公司以N-对氯苯基吡唑基替换了醚菌酯分子结构中的邻甲基苯基,而开发的又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通过叶面喷洒,它能控制子襄菌纲、担纲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香蕉、柠檬及草坪的病害防治,用于农作物的使用剂量为50~250g/hm2,用于草坪的剂量为280~560g200g200g恶咪唑类恶咪唑类杀菌剂是目前国外公司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有三个品种报道:商品化的恶唑菌酮和氰唑磺菌胺以及在开发中的咪唑菌酮.恶唑菌酮是由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恶唑啉二酮类、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禾谷类作物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晚疫病等.商品名为Equation、Famoxate、Charisma、Tanos.氰唑磺菌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咪唑类杀菌剂.是细胞色素bc1中Qi抑制剂,不同于β-甲氧基丙烯酸酯是细胞色素bc1中Qo抑制剂.对卵菌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可用于马铃薯、葡萄、番茄、蔬菜黄瓜、白菜、洋葱、莴苣、草坪中防治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持效期长,且耐雨水冲刷.即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防治草坪和白菜病害,商品名为Ranman、Docious、Mildicut.咪唑菌酮是由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咪唑酮类杀菌剂.具有触杀、渗透、内吸活性,又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除对卵菌纲类真菌引起的霜霉病、疫病包括早疫病和晚疫病等有良好的活性外,对果树黑斑病亦有很好的活性.主要用于莴苣、葡萄、马铃薯、西红柿等作物,使用剂量为75~150g/hm2,商品名为Reason、Fenomen、Sereno、Sagaie.恶咪唑类杀菌剂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如甲霜灵无交互抗性,均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但不同于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6. 吡咯类吡咯类杀菌剂来源于天然产物硝吡咯菌素,是非内吸性的广谱菌剂,对灰霉病有特效.主要品种有两个:拌种咯和氟咯菌腈,均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拌种咯和氟咯菌腈的活性谱相似,前者主要作种子处理用,后者既可作为叶面杀菌剂,也可作为种子处理剂,且活性高于前者.适宜作物如小麦、大麦、玉米、豌豆、油菜、水稻、观赏作物、硬果、蔬菜、葡萄和草坪等.作为叶面杀菌剂用于防治雪腐镰孢菌、小麦网腥黑腐菌、立枯病菌等,对灰霉病有特效;作为种子处理剂:主要用于谷物和非谷物类作物中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菌如链格孢属、壳二孢属、曲霉属、镰孢菌属、长蠕孢属、丝核菌属及青霉属菌等.吡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因其作用机理独特,故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7.氨基酸类氨基酸类杀菌剂因其对人类、环境安全,目前亦是世界农药公司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二个品种商品化.苯噻菌胺是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氨基酸类杀菌剂,主要用于葡萄、马铃薯、蔬菜等防治霜霉病、疫病等,使用剂量为25~75g/hm2.拜耳公司开发的异丙菌胺主要用于葡萄、马铃薯、番茄、黄瓜、柑枯、烟草等作物中防治霜霉病、疫病等.其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防治土传病害.使用剂量为100~300g/hm2.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其影响氨基酸的代谢,且与已知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与甲霜灵、霜脲氰等无交互抗性.它是通过抑制孢子囊胚芽管的生长、菌丝体的生长和芽孢形成而发挥对作物的保护、治疗作用.8. 肉桂酸衍生物早在1970年Staples等已报道肉桂酸衍生物3,4-二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具有杀菌活性,其中顺式cis-异构体在日本作为农药使用,反式几乎没有活性.20世纪80年代Shell公司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了杀菌剂烯酰吗琳,同样是顺式有活性,但顺反异构体在光照下可以相互转化,总有效体为80%.虽然文献报道烯酰吗啉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但实际上治疗活性很差.90年代初,刘长令用氟原子取代烯酰吗啉分子中苯环上的氯原子,发现了活性尤其是治疗活性明显优于烯酰吗啉的新杀菌剂氟吗啉,其顺反异构体均有活性.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创制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霜霉病、晚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施用浓度为50~200mg/L.作为保护剂使用,浓度为50~100mg/L;作为治疗剂使用,浓度100~200mg/L.氟吗啉于1999年11月投产,中试规模为年产原药20吨.现已列为“十五”攻关项目,进一步进行工艺优化研究、制剂与剂型研究、应用和市场推广研究.“十五”攻关完成后,将实现年产氟吗啉原药200吨的规模化生产.除了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外,还有很多类似物,但无商品化品种再出现.烯酰吗啉和氟吗啉都属于肉桂酸衍生物,同时其分子结构中均含吗啉环结构,但它们与一般吗啉类杀菌剂十三吗啉、吗菌啉、丁苯吗啉不同.一般吗啉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由大、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和网惺黑穗病等引起的病害,其作用机制基本上都是抑制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烯酰吗啉和氟吗啉的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胞壁的形成及抑制孢子萌发,对霜霉属、疫霉属等卵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对麦类白粉病等没有作用效果,说明这两种杀菌剂的主要作用基团并非吗啉环,而是结构中的其它基团发挥作用.9. 其它类其它类品种主要包括:啶菌恶唑、活化酯、螺环菌胺、苯氧喹啉等.啶菌恶唑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另一个新杀菌剂品种,属于甾醇合成抑制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广谱杀菌活性,且同时具有保护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内吸性,通过根部和叶茎吸收能有效控制叶部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该化合物对番茄、黄瓜、葡萄灰霉病,小麦、黄瓜白粉病,黄瓜黑星病,水稻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200~400g/hm2.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活化酯是诺华公司开发的苯并噻二唑羧酸酯类杀菌剂.它是植物抗病活化剂,几乎没有杀菌活性.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可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即“系统活化抗性”,从而使植物对多种真菌和细菌产生自我保护作用.其可在水稻、小麦、蔬菜、香蕉、烟草等中作为保护剂使用.主要用于预防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等,使用剂量为12~30g/hm2,商品名为Bion、Unix Bion.螺环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抑制C-14脱甲基化酶的合成.它是一种新型、内吸性的叶面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各种锈病;大麦云纹病和条纹病,对白粉病特别有效.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使用剂量为500~750g/hm2.苯氧喹啉是道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喹啉类内吸性杀菌剂.它是一个保护性杀菌剂,没有治疗作用,因此必须在可见症状出现前使用.该杀菌剂对谷物类、葡萄、蛇麻和樱桃等作物的白粉病及灰霉病和稻瘟病防治有特效,叶面施药后,药剂可迅速地渗入到植株组织中,并向顶转移,持效期长达70d.使用剂量为125~250g/hm2,商品名为Fortress、Legend、Arius、Helios.二、发展趋势农作物能否健康生长,除受虫、草害影响外,对病害的防治亦很重要.随着环保观念的加强和可持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效、低毒、高活性、低残留已成为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展望21世纪的杀菌剂工业,将呈现以下特点:1. 作用机理独特、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已成为国际上近期的开发重点近年来国外开发的杀菌剂品种主要是内吸性及选择性较好的,大多具有杂环结构,有些引入氟原子以增加杀菌活性.特别是作用机理独特、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已成为国际上近期的开发重点,总体有三个方向:①针对病原菌抗性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如乙霉威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病害灰霉病有特效;②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新型杀菌剂,如吡咯类和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等不仅活性高,且与已知杀菌剂无交互抗性;③为增强作物自身对病害免疫能力的植物激活剂是近年来发展的,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一类新颖农药,如新一代植物防病激活剂活化酯具有“系统自动抗病性”.2. 非内吸性杀菌剂在国内外市场上仍将占据较大份额由于内吸性杀菌剂作用点较单一,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较快,因此抗性产生较快.同除草剂、杀虫剂相比,内吸性杀菌剂的寿命较短;又由于短时期内农业上的转基因技术对杀菌剂工业影响最小对除草剂工业影响最大,因此,新杀菌剂的创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预计新型的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的内吸广谱杀菌剂的应用会逐渐扩大.但从长远看,由于硫制剂、铜制剂、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等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成本低、广谱和不易产生抗性的特点,它们在市场上仍将经久不衰,并占据较大份额,如代森锰锌、硫磺和百菌清2002年的销售额分别为、和亿美元.此外,在病害防治中,内吸和非内吸杀菌剂的混用制剂将会占据主力位置,植物活化剂的使用量亦将上升.。

专利到期农药

专利到期农药

英文通用名中文名公司申请日授权公告号Rimsulfuron 砜嘧磺隆;玉嘧磺隆杜邦19871208 CN1023680CNovaluron 氟酰(fu xian)脲;双苯氟脲圭多·多内加尼研究公司19871219 CN1018547C Thiazopyr 噻草啶;噻唑烟酸孟山都19880208 CN1026455CPicoxystrobin 啶氧菌酯先正达19880209 CN1020391CTransfluthrin;Benfluthrin 四氟苯菊酯拜耳19880211 CN1018368CIpconazole 种菌唑;环戊唑醇日本吴羽/拜耳19880227 CN1020606C; CN1044659C Metconazole 叶菌唑美国巴斯夫19880227 CN1020606C; CN1044659CCyazofamid 氰霜唑;氰唑磺菌胺(qing shuang zuo _qing zuo huan jin an) 石原产业/ISK 生物科学19880312 CN1016309CTebufenpyrad 吡螨胺三菱化成/巴斯夫19880423 CN1028713CEhiprole 乙虫清巴斯夫19880611 CN1027341CFipronil 氟虫腈拜耳19880611 CN1027341CChlorfenapyr 虫螨腈巴斯夫19880728 CN1026206CNitenpyram 烯啶虫胺日本武田19880801 CN1027447C;CN1036649C;CN1083432C Furilazole 呋喃解草唑孟山都19880812 CN1025141CPyrithiobac-Na 嘧草硫醚杜邦/组合化学19881104CN1025981C;CN1033132C;CN1028171CBispyribac-Na 双草醚组合化学19881222 CN1024664C;CN1033201C;CN1033200C Quioxyfen 苯氧喹啉道农科19890127 CN1031263CEthoxysulfuron 乙氧磺隆;乙氧嘧磺隆拜耳19890515 CN1044427C;CN1068593C Cloransulam-methyl 氯酯磺草胺道农科19890524 CN1030606C;CN1037605C Diclosulam 双氯磺草胺道农科19890524 CN1030606C;CN1037605CFlorasulam 双氟磺草胺道农科19890524 CN1030606C;CN1037605CEtoxazole 乙螨唑八州化学19890609 CN1024794CTebufenozide 虫酰肼道农科19890719 CN1031378Carfentrazone-ethyl 唑草酮;唑草酯;唑酮草酯FMC 19890824 CN1031307C在中国专利权已灭失的农药品种如下届满品种(18个):解草唑(fenchlorazole-ethyl)、虱螨脲(lufenuron)、氟硅唑(fluquinconazole)、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硝草酮(mesotrione)、烯草胺(pethoxamid)、唑蚜威(triazamate)、环戊噁草酮(pentoxazone)、四唑嘧磺隆(azimsulfuron)、甲磺草胺(sulfentrazone)、咯菌腈(fludioxonil)、唑螨酯(fenpyroximate)、烟嘧磺隆(nicosulfuron)、硫线磷(cadusafos)、金核霉素、唑吡咪磺隆(_jin he mei su _zuo bi mi huan long)(imazosulfuron)、环丙酰胺(cyclanilide)和稻瘟酰胺(fenoxanil)。

2011年度Agrow颁奖典礼落幕

2011年度Agrow颁奖典礼落幕
家 合作 协议 ,基 于 V lz 术来 研 发 、登 记 及 营销 eo 技
具 有在 种子 处理 中使用 的最 佳物 化性质 。 “ 最佳创
新 化 学 奖 ” 得 主 为 拜 耳 公 司 ,其 酮 烯 醇 杀 虫 剂 Mo et ( 虫 乙 酯 si tt m t vno 螺 pr er a)作 用 方 式 新 颖 , o a 具 有广 谱杀 虫活性 ,在 现代 杀虫 剂 中独树 一 帜 ,应
保加 利亚 、德 国 、匈牙利 、波 兰 、罗马尼 亚和斯 洛 伐 克六个 国家 通过登 记 。
临时登 记许 可 原为 三年 ,这 已是 精苯 霜 灵 、精
, ’’ ’’’ ’’’’ ’’ ’’’ ’’’’ ’ ’’’ ’’ ’’ ’ ’’’ ’’’
全首抗生农获 球 个 蚊 物 药 批i
第 5期
国 外 报 道
4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欧延三新药临登如 i 盟长个原的时记眼
I I t I I t t I ‘ I I I I 。 ‘ I ‘ I I I l t ‘ I I I l l I I I t l I I l t t l I I t ‘ l I I I I ‘ 。 ‘ 。
与 其 伙 伴 Hu t n公 司 ( ns n P t c e ia ns ma Hu t ma er h m cl o
a d Lgto s rd c S ri s 摘 得 了 新 奖 项 n i hu e P ou t evc ) h e
“ 佳 合作 奖 ” 最 。获 奖双方 签 订 了一项 长达 十年 的独

2011年-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环氟菌胺

2011年-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环氟菌胺
He n r y常数 2 . 8 1 x 1 0 之P a m mo l f 2 0 。 C , c a l c . 1 。溶解 度 ( g / L, 2 0 ) : 水 5 . 2 0  ̄ 1 0 ( p H6 . 5 ) , 二氯 甲烷 9 0 2 , 丙 酮
9 2 0 , 二 甲苯 6 5 8 , 乙腈 9 4 3 。 甲醇 6 5 3 , 乙醇 5 0 0 , 乙酸
C A S登 录号 : [ 1 8 0 4 0 9 — 6 0 — 3 ]
大( 小) 鼠急性 经 口 L D s 0 > 5 0 0 0 m g / k g , 大 鼠急性 经 皮L D x  ̄ 2 0 0 0 mg / k g 。大 鼠急性 吸人 L C 5 0 ( 4 h ) > 4 . 7 6 m g / L 。对兔 皮 肤无 刺 激 性 , 对兔 眼 睛有 轻 微 刺 激性 . 对 豚 鼠皮 肤无 致敏 性 。 N O E L ( 1 y , 狗) 4 . 1 4 m g / k g 。 A D I 值 O . 0 4 1 m g / k g 。 山齿鹑 急 性经 口 L D s o > 2 0 0 0 m g / k g 。山齿
2毒性及 环 境生 物安 全评 价 :
C A 主 题 索 引 名 称 : b e n z e n e a c e t a mi d e , N一
【 [ ( c y c l o p r o p y l m e t h o x y ) a m i n o 】【 2 , 3 - d i l f u o r o - 6 一 ( t r i l f u o r o me t h y 1 ) p h e n y 1 ] m e t h y l e n e ] - ( Z ) -
化 学结 构式 :

2013-2017年专利将要过期的农药产品

2013-2017年专利将要过期的农药产品

2013-2017年专利到期的农药从专利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将农药产品分为三类:专利产品、专利到期产品和非专利产品。

2011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市值约为440亿美元,而这三类农药基本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随着开发新农药有效成分的难度逐渐加大,所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在不断攀升,近年来专利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步萎缩,目前约占作物保护市场总额的30%左右,也就是132亿美元左右。

专利到期产品约占所有产品总额的32%,合140.8亿美元左右;非专利产品目前占有的比率最高,约为38%,也就是167.2亿美元左右。

随着早期的专利农药产品的保护期陆续到期,据悉,到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专利到期,届时新增加的农药产品市场达110亿美元。

由此可见,专利到期农药品种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在新农药创制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数不多。

此外,国内许多农药品种产能过剩严重,加上国外新颖的专利产品不断抢占国内市场,使得很多大宗产品市场较为低迷。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专利即将到期的农药品种上。

本文统计了31个在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间专利保护期到期的农药产品,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可以为国内的企业带去一定的参考。

这31个产品包括12个杀菌剂、11个除草剂和8个杀虫剂。

从专利到期时间来看,2013年到期的产品有8个;2014年到期的产品有7个;2015年到期的产品有8个;2016年到期的产品4个;2017年到期的也是4个。

从专利持有者来看,大多数产品还是世界领先的前6大农化公司开发的产品;也有不少是历来在农药新化合物研发方面实力强大的日本公司所开发的产品;还有少量是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发的产品。

从产品的全球市值来看,除少数产品未获得有效数据外,2012年仅这31种农药产品中的25种的全球市值总和就达到了45.78亿美元,约占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总市值的十分之一左右。

近十年全球开发的杀菌剂

近十年全球开发的杀菌剂

近10年全球开发的杀菌剂作者:刘长令更新时间:2015-04-15近10年开发的杀菌剂61个,其中包括酰胺类杀菌剂(27个)、三唑类(1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3个)、氨基酸衍生物(3个)、磺酰胺类化合物(3个)、二芳酮类化合物(2个)、肟醚类化合物(4个)、异噁唑啉类化合物(2个)及其它类化合物(6个)。

1.1 啶酰菌胺(boscalid)啶酰菌胺(boscalid,试验代号:BJL-994)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SDHI),主要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于2004年在英国、德国和瑞士首次登记。

使用剂量为285~770 g/hm2。

2012年销售额为3.55亿美元。

1.2 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氟吡菌胺(fluopicolide,试验代号:AVF-002)由拜耳公司开发,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与其它类化合物无交互抗性。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叶面施药不仅具有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

使用剂量为70~100g/hm2。

2012年销售额为0.60亿美元。

1.3 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氟吡菌酰胺由拜耳公司开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

主要用于防治白菜黑斑病、葡萄灰霉病以及大麦网斑病等病害。

使用剂量为200~250g/hm2。

2012年销售额<0.1亿美元。

1.4 呋吡菌胺(furametpyr)呋吡菌胺(furametpyr,试验代号:S-82658)是由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SDHI类杀菌剂。

具有内吸活性,且传导性能优良,因此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适度的长持效活性。

使用剂量为300~400g/hm2。

2012年销售额<0.10亿美元。

1.5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吡噻菌胺(penthiopyrad,试验代号:MTF-753)是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SDHI类杀菌剂。

常用农药杀菌剂

常用农药杀菌剂

氟吗啉、烯酰吗啉、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双氯氰菌胺、磺菌胺、甲磷菌胺、噻氟菌胺、噻酰菌胺、氟菌胺、叶枯酞、环丙酰菌胺、环氟菌胺、环酰菌胺、氰菌胺、硅噻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萎锈灵、甲呋酰胺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嘧菌胺、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肟嘧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四、三唑类杀菌剂氧环唑、糠菌唑、环丙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高效烯唑醇、氟环唑、腈苯唑、氟喹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醇、灭菌唑、联苯三唑醇五、咪唑类杀菌剂噻菌灵、麦穗宁、抑霉唑、高效抑霉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络合物、氟菌唑、氰霜唑、咪唑菌酮、恶咪唑、稻瘟酯六、噁唑类杀菌剂噁唑菌酮、啶菌噁唑、噁霉灵、恶霜灵七、噻唑类杀菌剂噻唑菌胺、土菌灵、辛噻酮、苯噻硫氰十二环吗啉、丁苯吗啉、十三吗啉九、吡咯类杀菌剂拌种咯、咯菌腈十、吡啶类杀菌剂氟啶胺、啶斑肟、环啶菌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啶菌胺十一、嘧啶类杀菌剂嘧菌环胺、氟嘧菌胺、嘧菌腙、嘧霉胺、氯苯嘧啶醇、氟苯嘧啶醇十二、喹啉类杀菌剂灭螨猛、二氰蒽醌、乙氧喹啉、8-羟基喹啉、丙氧喹啉、苯氧喹啉十三、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霜霉威、磺菌威十四、有机磷类杀菌剂敌瘟灵、异稻瘟净、吡菌磷、甲基立枯磷十五、抗生素类杀菌剂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十六、常见杀菌剂品种有效霉素、井冈霉素、链霉素、甲霜灵、呋霉灵、苯霜灵、呋酰胺、灭锈胺、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乙嘧酚磺酸酯、二甲嘧酚、乙嘧酚、克菌丹、灭菌丹、乙烯菌核利、氟氯菌核利、菌核净、百菌清、稻瘟灵、稻瘟净、叶枯唑、五氯硝基苯、福美双、代森锰锌、丙森锌、三乙膦酸铝、硫磺、波尔多液、硫酸铜、氧氯化铜、氯化亚铜、氢氧化铜十七、其他类杀菌剂、杀病毒剂活化酯、戊菌隆、哒菌酮、苯锈啶、四氯苯酞、咯喹酮、螺环菌胺、三环唑、嗪氨灵、霜脲氰、多果定、双胍辛盐、双胍辛胺、氯硝胺、苯磺菌胺、甲苯磺菌胺、吲哚酯、敌磺钠、喹菌酮、烯丙苯噻唑、溴硝醇十八、杀线虫剂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近百种常见农药对比介绍

近百种常见农药对比介绍

近百种常见农药对比介绍这里总结了一些关于农药种类的基本内容,分别介绍了农药的类别、品种、作用机理、特点以及防治对象供大家参考。

一、酰胺类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剂)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性。

(水稻白叶枯病特效药)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

(对白菜根肿病特效,可防治根肿、根腐、猝倒病)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

(对担子菌特效,可防治立枯、黑粉、锈病)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

(白粉病特效)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

(小麦全蚀病)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

(防治粉锈、霜霉、菌核病)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

(防治灰霉、黑斑、菌核病)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

(防治晚疫、霜霉病)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

(防治稻瘟病)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

(防治白粉、霜霉、稻瘟病)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

(防治霜、疫、腐霉病)17、高效苯霜灵:防治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

(防治黑穗、锈病)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

(防治水稻纹枯病)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

[防治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

(稻纹枯特效,防治立枯、纹枯、雪腐病)二、甲丙烯和咪唑类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

现代农药应用技术丛书:杀菌剂卷

现代农药应用技术丛书:杀菌剂卷

1
(trichlamid
e)
呋菌胺
2
(methfuroxa
m)
3 氧化萎锈灵
(oxycarboxi n)
4 敌菌丹
(captafol)
5 乙菌利
(chlozolina te)
氯苯咯菌胺 (metomecla
n)
苯酰菌胺 (zoxamide)
氟啶胺(fluazinam) 啶斑肟(pyrifenox)
0 5
糠菌唑 (bromuco nzole)
0 6
咪唑 (oxpocon azole)
硫菌灵 (thiophana
te)
咪唑菌酮 (fenamidon e)
0 1
异稻瘟净 (iproben fos)
0 2
稻瘟净 (EBP)
0 3
吡菌磷 (pyrazop hos)
0 4
敌瘟磷 (edifenp hos)
ole)
3 三环唑
(tricyclazo le)
4 环丙唑醇
(cyproconaz ole)
5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 zole)
0 1
丙环唑 (propico nazole)
0 2
氟环唑 (epoxico nazole)
0 3
氟硅唑 (flusila zole)
0 4
己唑醇 (hexacon azole)
丁苯吗啉 (fenprop imorph)
0 6
敌菌灵 (anilazi ne, triazine)
0 5
十三吗啉 (tridemo rph)
喹菌酮(oxolinic acid)
嗪胺灵(triforine)
氟啶酰菌胺 (fluopicolide)

蔬菜要务好噻苯隆是个噻苯隆蔬菜的保护神

蔬菜要务好噻苯隆是个噻苯隆蔬菜的保护神

2014.11赠1益果灵牌噻苯隆是我所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特点研制出的蔬菜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国家认定的高科技产品(陕科火发[2000]005号)、国家五部委认定的重点新产品(项目编号:2000G041D850031)、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产品(项目编码:2002EC000400),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编号:030050),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科发字[2007]485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文号:陕科鉴字[2007]第050号),2010年获得国家农药正式登记(噻苯隆原药登记证号PD20101354,0.1%噻苯隆可溶液剂登记证号PD20101353)、国家工信部颁发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噻苯隆原药生产批准证号HNP 61054-E0546;0.1%噻苯隆可溶液剂生产批准证号HNP 61054-E0740)。

荣获过市、省、国家科学技术奖。

噻苯隆(TDZ )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组织愈伤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数百倍。

它能够解除基因阻遏,开启DNA 和RNA 的密码,引发有关酶及蛋白质的合成,协调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泌,并能诱导激活植物SAR (系统抗性)基因的表达。

噻苯隆(TDZ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蔬菜,能保花保果、减少落果,解决保护地蔬菜坐果难的问题;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商品性;能增强其抗病、抗逆性,对保护地蔬菜的某些害虫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环境友好,属于绿色农药。

噻苯隆制剂在蔬菜上有以下功效:一、葫芦科:1.西葫芦:坐瓜期全株喷雾,可取代人工授粉、不再使用2,4-D 或防落素点花。

促进坐瓜、防止化瓜、生长快、无畸形、鲜嫩,商品性好,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大幅降低灰霉病的发生,增产70%左右。

2.黄瓜:能提高嫁接和移栽成活率,增强其抗病性,促进生长;能促进坐瓜,降低因灰霉病及高、低温造成的化瓜。

瓜条发育快、鲜嫩、品质好;能解除低温形成的花打顶;与杀菌剂混用,可提高杀菌效果,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性 , 对豚 鼠皮肤无致 敏作 用; 无致癌 、 致畸、 致 突变
作用 , N O E L数据 : 大 鼠( 2 Y) 4 . 4 m g / k g . d 。 ( 2 ) 生 态毒 性 鸟类 : 来 亨鸡 的急性 经 口 L D ∞为 4 6 0 0毫 克/ 公
斤, 山 齿鹑 急 性 经 口 L D 。 > 5 0 0 0毫 克/ 公斤 , 鹌 鹑 急 性经 口 L D 5 0 > 3 7 0 0毫 克/ 公 斤 ,山齿 鹑 亚 急 性 经 口 L D 5 0 > 5 0 0 0毫 克/ 公 斤 ,鹌 鹑 亚 急 性 经 口 L D 。 > 5 0 0 0
基) 一 D 一 氨基 丙酸 甲酯 I U P A C N a me : me t h y l N一 ( p h e n y l a c e t y 1 ) 一 N— f 2 , 6 一
x y l y 1 ) — — D — — a l a n i n a t e
C A S N a m e : me t h y l N - ( 2 , 6 - d i me t h y l p h e n y 1 ) - N - ( p h e n y l a c e t y 1 ) 一 D — a l a n i n a t e
C A S登 录 号 : 9 8 2 4 3 — 8 3 — 5
毫 克/ 公斤 。 鱼类 L C 。 ( 9 6 h ) : 孔雀 鱼 L C 5 o =7 . 0 P P M, 蓝 鳃 太
阳鱼 L C 5 o = 5 . 9 P P M, 鲤鱼 L C 5 0 = 6 . 0 P P M, 金鱼 L C 5 0 =
7 . 6 P P M, 虹 鳟鱼 L C s o = 7 . 6 P P M 有 益节 肢 动物 : 接 触 和 吸入 急性 毒性 试 验 表 明
分 子式 : C 2 0 H 2 3 N O
分 子量 : 3 2 5 . 4 0 结 构式
H3
对蜜蜂无毒 , 对益虫试验表明 , 该 化 合 物 对 益 虫无
十分关注的事情 。“ 十二五 ” 期间, 我 国将 有 多个农药品种的专利保护到期。 本刊 2 0 1 2年 第一期 开始 陆续介 绍 2 0 1 1 年- 2 0 1 5 年 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敬请关注 !
酰胺 类化 合 物作 为 杀菌 剂 已有 几 十 年 的历 史 , 该 类 杀菌剂 在杀 菌剂 市场 中 占有 重要 的地位 。如 甲 霜灵 、 苯霜灵 、 恶 霜灵 和 甲 呋酰 胺 等 苯 酰胺 类 杀 菌
影响。
总之 , 该 化 合 物 对 鸟类 、 水生生物 、 土 壤 微 生
物、 益 虫等危 险可 忽略不 计 。
( 3 ) 代谢 机制 : 动物 : 在 实 验 动物 中完 全 降解 , 其 代谢 产 物 随 粪 便 和尿液 迅速完 全 消除 。在不 同的受试 动物 中没
口 农药
专 利 5 年专利到期
刘 军 于 乐祥 童 佩 剑
( 山东省农 药科 学研 究院 济 南 2 5 0 1 0 0)
农药产品大致可分为 : 专 利 期 品种 、 过 专利 期 品种 及 无 专 利 品 种 。 目前 专 利 到 期 产 品 和 非 专 利 农 药产 品 是 农 药 的 主要 市 场 , 约 占农 药 市 场 7 0 %的 市 场份 额 。 保 护 农 药知 识 产 权 , 维 护 农 药 开 发 和 技 术 创 新 的积 极 性 , 对 维护 农 药 行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十 分 重要 。 农 药领 域 的 专 利 和 行政 保 护 较 多 , 如何避免专利侵权及产权纠纷 , 也 是 农 药 企业
亿美 元 。它 们作 为防治 霜 霉 目真 菌 的专 用药 剂 , 具
有 显 著 的保 护 、 治 疗 和 铲 除作 用 , 广 泛 应 用 于 马铃
薯 和番茄 晚疫 病 的防治 。近年来 高效 、 低毒 、 低 残 留
已成 为 农 药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 手性 农 药 就是 其 中的
剂 中 ,仅 高效 甲霜灵 2 0 0 2年 的销 售 额就 达 到 2 . 2 5
1理化性 质 纯 品为 白色无 味 结 晶 , 熔点 7 6 . 8 ℃, 密度 1 . 1 8 1
( g ml ) , 蒸 汽压 0 . 0 5 9 5 m P a ( 2 5 ℃) , 闪点 1 9 5 ℃, 溶 解性( 2 5 %, g / L ) : 水0 . 0 3 7 , 易溶 于丙 酮 、 氯仿 、 二氯 甲 烷、 二 甲基 甲酰 胺 、 二 甲苯 等大 多数 有机 溶 剂 , 在 酸 性 及 中性介 质 中稳 定 , 遇强碱 分解 。不吸潮 , 无爆 炸
个 手性 农药 .研究 表 明苯 霜灵 的 R 一 异 构体 的活 性
远远 高 于 S 一 异 构体 , 二者 混用 大大 降低 药效 。 因此 高效 苯 霜灵 的研究 和开发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高效苯霜灵又名精苯霜灵 , 英文名称 B e n a l a x y l - M
化 学 名称 : N 一 ( 2 , 6一二 甲苯基 ) 一 N一 ( 苯 基 乙酰

和腐 蚀性 。
2毒性 及环境 生物 安全 评价
个研 究 方 向 。很 多农药 手性 化 合 物相 互 作用 时 ,
出截 然相 反 的性 质 。酰 胺类 杀菌 剂 中苯 霜灵 也是 一
( 1 ) 哺乳 动物 毒性 : 大 鼠急性 经 F I L D 5 0 > 2 0 0 0 m#
k g ;大 鼠急性 经 皮 L D ∞ > 5 0 0 0 m g / k g 。大 鼠急 性 吸 入
手性 对 映体 往往 表 现 出不 同 的特性 , 有 时甚 至 表 现
L C s o > 1 0 m g / L ; A D I 值0 . 0 4 m g / k g ; 对兔 皮肤 和眼睛无 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