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事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少问题意识
连续投稿C刊被拒后,两条审稿意见均提及了一点,即缺少“问题意识”。

近期在听到人大刘海龙教授在讲座《学位论文的选题和问题意识》也提到了,对于被拒论文而言,一个笼统的或者说具有总括性的评判就是缺少“问题意识”。

但是,这也是最为致命的问题。

此前自己请教过另一位教授,他指出,问题意识不清是导致文章写作逻辑混乱的根源。

不过,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是一种论文评审人笼统的“托词”,还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内在的“学术规范”。

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下的。

问题意识是“知识差”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者在不断学习、磨炼研究技巧的过程中,一项核心的训练内容就是磨炼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问题能力。

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疑问”,关键是存在“知识差”。

不过其中也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因“缺失”导致的“知识差”;其二是因“错配”导致的“知识差”。

“缺失”导致的“知识差”
就像孩子对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打雷产生疑问一样,在他们的头脑中因为缺失了某些知识,导致他们无法对面前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此时的“知识差”就体现为“缺失”。

在学术研
究中,由于现代学术体系已经变得过于专业,导致各个专业的知识发展情况其实是不均衡的,所以,这种因“缺失”造成的“知识差”永远是存在的,在某个知识领域中对某种现象可能无法形成合理的解释,但是通过引入另一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更好解决这一问题。

在新闻传播领域,董晨宇就用知识社会学的方式来考察了“知沟理论”的早期历史。

在该文中,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两条不同的分析路径(即不同的“知识”),从而帮助研究者对知沟理论的早期历史能更好地理解。

(董晨宇,2017)顺带提一句,董晨宇在这篇文章提到了很多史料内容,多数是取自英文出版物,一方面确实和他的研究主题有关,知沟理论的诞生毕竟是在美国;另一方面也说明英文出版物的研究进度通常会比国内要快一些。

“错配”导致的“知识差”
通常来说,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无法做出回答时,就会将某个神明或某个鬼怪作为该现象的原因,此时就形成了一种“错配”,这种“错配”与真正的原因之间就构成了“知识差”。

在学术研究中,这是指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一种“错误”的因果推理,而在新的研究中,对这种“错误”进行修正,或至少是提高这种“错误因果推理”的适用性。

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此类研究实际上比较少。

相对于解决因“缺失”都导致的“知识差”,解决因“错配”导致的“知识差”
有一个难点,就必须识别出“错配”。

但是这一点却很难。

而且一旦识别出了“错配”,可能就会推动学科范式的转移。

在这类研究中,韦路和丁方舟的文章《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2013)是值得借鉴的。

“问题意识”缺失的体现
刘海龙教授总括的“问题意识”上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停留在现象描述;
2.文献综述没有体现出“对话感”;
3.缺乏新闻传播视角。

虽然我们“为了”写作一篇论文,可以去“构建”一个研究问题,但是,这个研究问题可能仅仅只是对于过去诸多研究的“重复”,比如刘提出,很多人关注新党媒、新的媒体形式之类的现象,但是,他们试图探究的可能仅仅是不同的媒介形态如何呈现不同的世界状态。

这一方面说明,一个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研究问题其实是很难得的,多数研究者只能在修补细节方面对那些原创性问题提供一些帮助;另一方面,在我们“为了”论文而“虚构”一个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型”是什么,或者应该说,要思考我所提出的这个研究问题是否有“原型”,如果有,那到底是什么?找到这个“元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顺着这条线索去找文献,看别人是如何去谈论这个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对话。

这里还有一点可以体现出文献计量学或文献计量工具的局限性所在,即我们虽然可以通过软件工具来对知识的分布情况进行呈现,但是,我们无法确切了解到隐藏在论文之中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意识才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

“问题意识”如何构建
虽然刘海龙教授提出,“问题意识”的来源有两条,其一是与其他研究形成对话,其二是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综合。

但是,这样的说法实际是有些抽象的,即使他举了不少例子,但是,依然难以摆脱“玄”的范畴。

比如,“对话”的前提必然是建立在自己已经站在某个立场上,虽然可以通过借用其他研究者的立场来相互对话,但是,真正要推动研究,必然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立场。

再比如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综合,其实在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但是,这里就更需要谨慎地看,这种“综合”中是不是个人的因素占主导、还是社会的因素占主导,或者说各因素占据了多少比例,而对于一项研究来说,最终希望的是去探究社会因素占主导的问题的。

在这一点上,赵鼎新教授的讲座(2020)会说得更加清晰一些。

赵老明确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典型的提问:
1.过程性发问
2.差异性发问
而对于研究者来说,后者要比前者更优。

过程性发问主要探
究的是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过程的问题,比如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发展的,有时也会有是如何消亡的。

而差异性发问,主要关注的是体现研究对象自身差异性的问题,不过,由于差异总是在对比之中才显出意义,也总是处在某种结构之中,所以,差异性发问基本同时也是“结构性发问”。

由此来看,“问题意识”的原点或立场就在于看到其他研究的对那种复杂“结构”的认识的不同,并试图提出自己对新的“结构性图景”的观点。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的一点是,赵鼎新教授基本是持有一种结构主义的立场,所以,他所关注的势必主要是反映社会结构复杂性的一些问题。

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存在一种强烈的“反结构”传统,也就是在新闻传播研究中,不是将社会预设为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结构性存在,相反预设为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共同体存在,任何体现差异的结构变化,是共同体内部的调适。

所以,新闻传播领域的提问就会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