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德国地区守成政策的国内根源探析
论十九世纪德国民族主义形成的思想根源
论十九世纪德国民族主义形成的思想根源作者:霍彦韩璐璐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德国民族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
从1517年开始的宗教改革,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再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反抗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大大促进了德国民族主义的形成。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对于德意志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民族主义一方面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另一方面也成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思想诱因之一。
如何正确地对待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如何把握好民族主义的尺度,良性的民族主义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每一个国家、特别是对关系错综复杂、历史包袱沉重的亚洲国家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国;民族主义;思想根源中图分类号:K516;D091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069-02“民族主义这个概念具有多义性和矛盾性,很难对它进行描述和界定。
民族主义既可用来指称民族解放运动,也可指称民族压迫的一种意识形态。
在德国和意大利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导致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解体。
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主义成为殖民扩张的动力。
在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中,民族主义又为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民族主义”最先由Johann Gottfried Herder在1774年提出。
民族主义在德语语境中具有明显的消极涵义,而在法语和英语语境中以及法国、英国、美国的政治历史意识中,这一点并不适用。
”①近代德国民族主义的萌发可以追溯到1517年由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开启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史的开始。
天主教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会和封建统治者互相利用。
教会帮助统治者控制人民的思想,使他们甘心忍受统治者的压榨。
德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及启迪
德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及启迪德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及启迪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叶裕民在欧洲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用更少的时间走完了城市化过程。
德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40年代,快速发展于19世纪70年代,初步结束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
我们试图从如下三个方面考察德国城市化的全过程:(一)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背景1871年以前,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在德国众多的诸侯当中,普鲁士实力最为强大。
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开始致力于德国的统一事业。
多次代表德国参加对法国战争,大大提高了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中的威信,使之成为德意志的核心力量。
在经济上,于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联合大多数德意志国家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19世纪中期,这一关税同盟已经发展到除奥地利和少数个别地区以外的全部德意志国家。
关税他们为德国的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30-40年代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这时的德国仍然处于分裂状态。
之后,普鲁士于1866年和1870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爆发,战争的胜利扫清了限制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障碍,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德国的统一使德国真正走上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
(二)德国城市化的历程及特征1.德国城市化历程从下表4可以看出德国的城市化历程:表4 德国的城市化历程与城市化速度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百分点)1871 4106 1482 2624 36.11900 5637 3066 2570 54.4 0.631910 6291 3775 2516 60.0 0.561999 8200 7134 1066 87 0.30资料来源:(1)王章辉等,《欧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220页。
(2)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281页。
试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转变的经济动因
作者 简介 : 勇( 9 0 ) 男, 陈 1 8 一 , 安徽 霍邱人 , 助理研 究 员, 主要从 事世界 近 现代 史研 究 。
17 8 1年 德 意 志 帝 国 建 立 , 得 欧 洲 大 陆 国 变 化 的 决 定 因 素 , 济 实 力 增 强 是 威 廉 二 世 推 行 使 经 家 力 量 对 比 发 生 了 很 大 的 变 化 。统 一 后 的 德 国 “ 界 政 策 ” 基 础 。到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前 夕 , 世 的 德 直 到 一 战 前 , 直 在 欧 洲 乃 至 世 界 的 国 际 关 系 中 国 已 成 为 一 个 全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工 业 化 国 家 。 这 一 都 扮 演 着 重 要 的角 色 , 而 年 轻 的 帝 国也 并 非 可 然
当然 , 国 外 交 政 策 的 转 变 并 非 一 蹴 而 就 , 德 10 2 0千 吨 , 国 为 1 5 德 3 0千 吨 。 钢 : 国 为 3 3 千 英 67
吨 , 国 为 5 2千 吨 , 国 为 1 1 法 8 德 6 4千 吨 。 棉 织 品 :
16 8 9年 英 国 为 9 0 千 吨 , 国 为 9 5 法 4千 吨 , 国 为 德
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9世 纪 末 2 1 0世 纪初 , 一后 的德 国无论从 经济发展 还 是社 会 变化 都 已发 展 为一 个现 统
代 意 义上 的工 业化 国家, 为上层 建 筑的基础 , 作 它也 必然会促 使德 国外 交政 策的 转 变。 关键 词 : 工业 ; 步 ; 进 社会 ; 发展 ; 策 ; 变 政 转 中 图分类 号 : 1 0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 1 — 1 2 (0 6 0 —0 6 —0 F 1 A 0 9 172 0 )3 03 4
德国统一之路的政治与经济因素
德国统一之路的政治与经济因素德国统一是20世纪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分裂的德国进一步加剧。
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德国实现了统一,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
德国统一之路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是在这一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政治因素德国统一的政治因素主要来自于冷战结束和两德交流。
1989年,在柏林墙倒塌之后,东西德双方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东德政府开始允许东德人前往西德访问亲戚和旅游。
这种交流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进行,导致了德国国内的巨大反差,也许可以说,这是两德统一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交流中,东德社会和经济状况的落后、西德先进的生活水平和工业发展的成就更加地突显出来,导致了东德的失落和西德的慷慨。
人民需要改善他们的生活,重新获得团结和自由。
此外,里根政府帮助推动东西德交流的实践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里根在一次讲话中说:「如果这个城市(柏林)的意义是任何东西,它就是提醒我们,我们对自由的争取是永恒的,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这种由总统发出的讲话已经超出了国家和地区的范畴,具有了人类命运与汇集的文化价值。
此举不仅起到了改变社会/民族观念的作用,而且意识到和坚持和平、恒久、积极、友好的态度,并强调了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二、经济因素从经济上讲,德国统一是两德经济发展的结合。
西德的高度发展和先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东德的经济发展。
例如西德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捐款的465亿欧元中,便有295亿欧元是直接转移支付,这资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充分体现“困境社区援助条款”,援助德国东部的人民和行业。
此外,西德给予了东德巨额联邦补助,以确保东德的经济能够平稳地转型。
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两部分之间的巨大差距。
德国东部的重要工业、技术和人才被整合进了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优势也得到了提升。
西德的无私援助使得东德的生产能力得以恢复,经济崛起。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890年是近代德国外交史的一个分水岭。
是年3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命令俾斯麦辞去宰相职务,这宣告了俾斯麦外交体系的终结。
对于欧洲来说,它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德国新的领导人——威廉二世为德国外交战略设计了所谓的“新路线”政策。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构建以“大陆政策”和“均势外交”为基点,明确了统一后的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
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和孤立法国,并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避免东西作战;联合奥匈帝国,阻止俄向中欧和南欧发展;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形成英、法、俄、奥、意在欧洲的相互制约。
根据这张极其错综复杂的外交网,1873年俾斯麦促成俄、奥、德缔结三皇同盟。
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
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
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
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
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1890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1888年威廉二世继承德国皇位,在俾斯麦被免职后,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便积极对外推行“世界政策”。
“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获取“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
他试图把德国从一个欧陆国家变为世界帝国,妄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并与世界列强争霸世界。
正如极力鼓吹对外扩张的外交大臣伯恩哈特•冯·皮洛夫在1897年12月的一次演说中声称:“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德国复兴的历史原因和重要事件分析
德国复兴的历史原因和重要事件分析德国是欧洲大陆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曾经是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也因此遭受了无尽的战争和破坏。
然而,德国经过全面的恢复和再建,逐渐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国家。
本文将从历史原因和重要事件的角度,对德国复兴进行分析。
历史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1914到1918年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了德国的失败和贫困。
根据战后和平条约及其附加协定,德国失去了西普鲁士、波兰以及一些领土,向盟国支付了数十亿马克的赔款。
此外,德国军队在人数和武器等方面的规模也受到了限制。
这种限制和惩罚,使得德国的经济和财政陷入长期的萧条和不景气。
战后社会和政治的骚乱在战后的德国,社会和政治上经常发生骚乱。
1918年至1919年间,红军革命者和自由军队在柏林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最终自由军队胜利。
同年,威玛共和国成立,但德国共产党和纳粹党对政权不满,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骚乱。
这些骚乱对德国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的挫败在威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尝试实行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
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不利,这种尝试最终失败了。
在政治上,盟国和占领军的干涉及国内对各种意识形态的争斗使得议会民主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
在经济上,萧条和通货膨胀成为了导致威玛共和国崩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重要事件德国统一德国统一是德国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1990年,德国两个国家正式实现统一。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分裂和冲突之后,德国终于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此次统一为德国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推动了德国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的作用和影响力。
欧洲废死刑欧洲废死刑是德国在军事、人权等领域逐步崛起的标志之一。
1997年,欧洲理事会通过《废除死刑协议》。
这一法案迅速获得了许多欧盟成员国的支持。
作为德国的法律底线,废死刑标志着德国的人权价值和法治体系被更多的国家所认可,并为德国在欧洲议会和联合国等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19世纪40年代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
19世纪40年代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
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落后,这与当时德国的政治体制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德国在这一时期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小国林立,资源分散,导致整体国力难以提升。
首先,当时德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市场狭小,农民收入低微。
这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形成了城市贫民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其次,德国的工业化进程缓慢。
在与英国等国家的竞争中,德国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明显滞后,导致整体国家经济实力较弱。
这一状况在19世纪上半叶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再者,德国的区域分割导致了资源分散。
各个小国各自为政,国内市场割据,交通不便,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这种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贫困人口众多。
政治动荡不安,民众对现状的不满情绪不断加剧。
此外,教育水平不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受限,进一步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德国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实施一系列解决方案。
首先,德国统一市场,打破地域壁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加速工业化进程,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国内生产能力。
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
经过这些努力,德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得到了显著改善。
到了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为其后续的科技创新和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19世纪40年代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源于政治体制、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局限。
通过市场统一、工业化推动和教育改革等措施,德国成功实现了经济实力的飞跃,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原因
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原因19世纪末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相继崛起,大家知道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原因普法战争后的德意志在获得了萨尔和洛林之后,自身的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而其本身所拥有的鲁尔地区也为其在工业方面的燃料供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当时的工业水平直接体现在钢产量上,而钢铁产量又代表着一国的军事力量。
同时德国在地理上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这种区位因素也使得德意志的贸易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要回溯到普鲁士对德意志的统一,因为德国在19世纪末的诸多体现都是前期积累的结果。
这种积累并不是一代开始的,可以说没有先前普鲁士王国的积累是没有这种崛起的。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长期分裂后的统一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前进动力,而德意志的崛起也与这种动力相关。
19世纪末德国的崛起的因素1870年刚刚统一时的德国的工业力量至多也只是略高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
另外仅仅5万吨的年生铁产量对于英、法,俄来说同样也是微不足道的。
虽然比起1830年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在强国林立的欧洲,这样的进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在李斯特看来,这一阶段无论如何德国都是应该采取贸易保护的。
但由于受到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段时间,自由贸易政策在德国又占据了上风。
容克地主在这一时期积极曾主张自由贸易,就如同美国地主主张自由贸易那样,但不久之后,就发现德国的农产品根本无法同波兰、匈牙利、捷克的农产品进行竞争。
到了最后还是选择了贸易保护。
但直到1873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德国才最终纠正了这一趋势。
反观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等这些身体力行亚当·斯密学说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地主用自己的农产品交换英国的工业品,过了一段价廉物美的好时光。
但是由于错过发展本国工业的绝好机会,一旦世界市场的农产品供应过剩,就失去了同其他国家进行竞争的能力。
德国民富国强的真实奥秘
德国民富国强的真实奥秘独特的经济制度——社会市场经济德国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东西是社会市场经济制度。
讲社会市场经济,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19世纪李斯特的重商主义,直到后来的历史学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强调国家的作用。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和上述两者虽然有重大区别,但是都没有否定国家的作用。
之所以讲德国特色,是因为德国确实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全世界在19世纪处在古典主义的黄金时期(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但进入了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却出现了问题,发现市场失灵了,之后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大家认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即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是必不可少的。
德国并没有顺着这一规律发展,而是拧着来。
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自由放任主义盛行、主张发挥市场作用时,德国却强调发挥国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李斯特主张国家提高关税保护幼稚工业。
为什么?因为德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它需要依靠国家力量来发展。
20世纪20年代后,大家觉得市场之手失灵,需要政府的另外一只手来发挥作用,但这个时候德国的弗莱堡大学有一帮法律背景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不同东西。
他们也承认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不合理的,或者在那个时候是有问题的,但也不认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是合适的,更不认同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
他们认为问题症结是市场缺乏秩序,市场的失灵是缺乏秩序造成的。
瓦尔特-欧肯,还有弗兰茨-伯姆、威廉-罗普克等几个人提出一套理论和学说,这套理论学说就是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的理论实质:第一,强调充分市场机制;第二,国家发挥警察的作用来维护秩序。
因此,战后德国的主流经济思想跟全世界西方其他国家并不一样。
除德国之外,凯恩斯主义在西方主要国家得到广泛的认可。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德国的确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
德国人为什么会选择市场经济?这是因为德国有一个体制发挥了作用,即德国的社会保险。
现在我们讲“三险一金”、“四险一金”就是德国发明的。
浅析德国环境政策演变的原因_张婧
经济发展(效率问题)与环境(公平问题)之间的恰当平衡是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发展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
自1987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阐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以来,环境与发展作为一种全球共识,许多国家积极探索新的与环境相统一的健康发展模式。
其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走出的一条“社会市场经济生态化”的道路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有益尝试。
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文从德国环境政策研究最基础的问题———政策演变及其原因入手,系统梳理了德国环境政策的发展脉络,结合时代背景及重要事件分析了其发展走向的原因,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德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借鉴德国环境部副部长米歇尔·米勒[1]和北京工业大学黄海峰教授、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刘京辉先生阶段划分的观点,德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萌芽阶段:16世纪至1968年1.发展概况德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6世纪。
1500年德国颁布《森林法》,由此开始德国环境保护的历史。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业化的负面影响日渐显现,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越来越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些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对此,德国政府于1920年建立了首家自然保护公园,并于1934年颁布了第一部《帝国自然保护法》。
在此之后,德国政府零星地推出了一些环保法,如1957年的《饮用水法》、1968年的《植物保护法》,但这只是例外现象。
20世纪50年代,德国少数政治家曾创立了环境问题研究组,专门分析环境污染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
1961年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 )也呼吁鲁尔河谷的“天空应该再次变蓝”,但相比之下他们的声音太为微弱,响应其观点和提议的具体措施迟迟未出台。
在1500-1968年这三百多年间,德国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政策,也没有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系统的环境管理政策。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890年是近代德国外交史的一个分水岭。
是年3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命令俾斯麦辞去宰相职务,这宣告了俾斯麦外交体系的终结。
对于欧洲来说,它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德国新的领导人——威廉二世为德国外交战略设计了所谓的“新路线”政策。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构建以“大陆政策”和“均势外交”为基点,明确了统一后的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
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和孤立法国,并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避免东西作战;联合奥匈帝国,阻止俄向中欧和南欧发展;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形成英、法、俄、奥、意在欧洲的相互制约。
根据这张极其错综复杂的外交网,1873年俾斯麦促成俄、奥、德缔结三皇同盟。
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
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
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
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
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1890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1888年威廉二世继承德国皇位,在俾斯麦被免职后,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便积极对外推行“世界政策”。
“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获取“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
他试图把德国从一个欧陆国家变为世界帝国,妄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并与世界列强争霸世界。
正如极力鼓吹对外扩张的外交大臣伯恩哈特•冯·皮洛夫在1897年12月的一次演说中声称:“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浅谈德国放弃顺应政策起源
浅谈德国放弃顺应政策起源概要:统治阶级中军国主义势力的加强为魏玛共和国抛弃顺应政策提供了领导保障;德国民族性格中的好战的一面、近现代德国军国主义的思想、资产阶级的非理性思潮及魏玛时期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为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煸动民众抛弃顺应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思想舆论工具;经济军事力量的加强、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德国抛弃顺应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有这样的统治集团;有这样号召民众的舆论工具;有这样的经济、军事、国际地位作后盾;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中,德国的外交倾向也就逐渐明朗化了。
1923年1月1日,法、比因德公开抵制赔款义务占领鲁尔,引发了鲁尔危机。
德国深受其害:德国的经济濒于崩溃,马克几乎完全失去价值。
德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受到威胁:法国支持鲁尔等地的分裂势力,利用德国的民族分裂主义者组建“莱茵共和国”。
政治动荡不安,古诺政府实行“消极抵抗”造成的一切恶果都转嫁到德国人民身上,德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并急剧尖锐化。
魏玛共和国后期,德国之所以抛弃顺应政策与其社会结构、尤其与其统治阶层有很大的关系。
外交政策虽然是国家的战略和政策,但实质上是这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策。
1924年l2月7日,魏玛共和国进行非常国会选举。
结果,所有资产阶级政党大获全胜,他们共得到l8,000,000张选票,而社会民主党只得到8,000,000张。
由于资产阶级地位已大大巩固,便不需要社会民主党来点缀。
于是德国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场反对社会民主党领袖现任总统艾伯特的闹剧。
指责艾伯特等人曾在1918年1月参加过柏林罢工,这个行动是“在背后打击了”德国军队,是卖国行为,并对艾伯特加以审判。
艾伯特经过这番折腾,心办瞧悴,于1925年2月25日病逝。
之后,兴登堡当选为魏玛共和国的第二总统。
在他的庇护下,各种准军事组织得到迅速的发展,不少军团成员担任了政府文职官员并逐渐走上了政治舞台。
魏玛共和国后期抛弃顺应政策的原因与当时德国公众的舆论也有密切的联系。
浅析德国成为社会福利国家的历史原因
浅析德国成为社会福利国家的历史原因在世界历史范围内,德国被视之为最早实现社会福利的国家。
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失业保障和退休保障体系以及救助贫穷和辅助病弱者的社会救助机构,免除了所有公民基本生存的担忧。
德国不是最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却最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始建于工业化时代,这个时期的德意志依然处于政治分裂的状态,可以这样说,德意志的工业化与政治上的统一是同步进行的。
进入近代以后,德意志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政治传统,即:以保护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个人联合的政治体制。
这种政治体制通过特许权保护各个社会阶层,以此获得政治支持。
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是由大大小小在政治上独立的邦国和自由城市构成的具有联合性质的小政府的形态。
19世纪中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也只是一个政治上的联合体,延续了小政府的政治传统。
在这种小政府的政治体制下,教会、行会、同业公会等各种社会团体具有组织经济生产活动、社会救济等社会性的职能,形成了大社会自助和自救的社会传统,这种大社会的传统在工业化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延续,关注工人的社会福利成为各政党之间进行政治角逐时的重要课题,也是以此获得在帝国议会中政治选票的重要筹码。
因此,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也是政党之间政治角逐的产物。
一、“小政府”的政治传统西欧各国都具有“小政府”的政治传统,这是因为它们都源自于中古早期同一个法兰克王国。
欧洲中古社会是在巨大的社会动荡中开启的。
4世纪中叶,居住在欧亚平原上的游牧民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增大,这些游牧民族中较为强大的一支——匈奴人向东迁徙进入亚洲,但汉王朝成功地将其阻挡在秦长城之外,只有很小一部分匈奴人进入位于今天鄂伦春自治旗的鲜卑山区,在那里定居,史称鲜卑人,后来他们逐渐融入大中华的政治传统体系中。
在亚洲受阻的大部分匈奴人转向欧洲平原,挤压居住在欧亚平原上的游牧民族集体向欧洲迁徙,史称:民族大迁徙。
德国占领后期(1910年-1914年)分析
德国占领后期(1910年-1914年)分析城市迅速膨胀并已越过规划区域向西发展。
德国殖民者自诩已经拥有了这片土地的租借权,开始重新对青岛进行定位,青岛从最初的军事基地和商贸交通口岸,转变为以商业和经济并举,港口、交通、商贸和经济协调并存、共同开发的商埠贸易城市。
在此基础上,德国殖民者制定的1910年的《青岛市区扩张规划》,体现出如下的规划思想:1.对港口和铁路的过分依赖。
城市沿港口与铁路呈带形北扩,并与台东镇连片。
在港口北部的海泊河海口附近填海造地,扩大港口用地。
城市核心区调整至带形结构中部的贮水西坡,一定程度上克服城市核心区偏南的弊端。
但由于没有规划与带形结构应的交通系统,致使铁路贯穿整个城区,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
2.依然注重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大港码头的东南方向所规划的住宅区,与台东镇遥相呼应,成为城市的副中心。
这种城市的布局体系,主要是沿着原有市区的北部自由扩展,是城市形态在布局上依赖太平山南北两侧形成两处各自有一定联系、却独立性比较强的城市空间布局。
并且,城市绕山建设,不占主要的丘陵及山林,这一切都体现出德国殖民者注重城市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3.着重考虑商业的发展和需要。
首先是取消华欧分区的界限。
德国殖民者认为,中国人居住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显露出商业繁荣的景象,其贸易量和商业的活跃程度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欧洲人区。
原有的华欧分区政策将众多中国富贾拒之门外,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引进中国商品,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德国商品的倾销。
所以,只有取消华欧分区的界限,才能够使青岛商埠的贸易活动自由畅通,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繁荣。
其次,从道路的规划上,将贮水山西侧的新城区的道路与原有道路有机结合,使这一区域交通四通八达,容易汇聚人流,这是出于将此地作为商业贸易活动基地的考虑。
再次,规划建设新的港口码头,并将铁路线引入港口,提高港口货物的吞吐能力,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岛地区的商贸活动,加快物资的周转。
新的规划还在铁路沿线的居住区设立了便于人流进入的客运站台,这一方面方便了客货运输,带动了北部住宅区的商业活动,推动区域商贸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铁路对整个城市的影响和作用。
19世纪40年代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
19世纪40年代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
(最新版)
目录
1.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2.德国落后的原因
3.对德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正文
19 世纪 40 年代的德国,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在当时,德国尚
未实现统一,而是由一系列小国家组成。
这些小国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市场和经济政策,导致德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德国落后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德国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比之下,英国、法国等国家已经在 18 世纪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德国在这一过程中起步较晚,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其次,德国的政治体制制约了经济发展。
由于德国是由众多小国家组成,政治体制分散,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规划和发展。
此外,德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创新和研发能力,导致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劣势。
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对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国内市场狭小,导致企业生产规模受限,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其次,由于缺乏统一的经济政策,德国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难以形成合力。
此外,德国的科技水平较低,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总之,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的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农
业经济主导、政治体制分散以及科技水平较低。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第1页共1页。
19世纪末德国的殖民原因分析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统一了之后,德国国内出现了一种思想,就是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会越来越重要,大国将会逐渐拓展,小国则变得无足轻重。
德国的逐渐成长,工业渐渐发达,使得德国人意识到了仅靠自己现有的领土不足以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掌控世界的大国。
同时放眼世界,整个世界几乎都被英法等老牌强国所殖民,唯有非洲,德国人才能进行扩张。
并且,资源问题也随着德国高速工业化而显现,国内的资源短缺,严重的限制着德国的发展。
而非洲的巨大矿产资源,则恰好能提供给德国一个继续大力发展工业的平台。
同时由于德国国内市场已渐渐趋于饱和,作为一个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国家,自然要将目光放在海外销售市场,而非洲经济落后,正适合于将德国先进的工业产品带到非洲土地上去贩卖。
而民族主义对德国殖民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在德意志统一后,德国人实现了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同时也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
他们希望能够依靠向外扩张而使德国成为像“日不落帝国”一样的庞大帝国,因此国内广泛鼓动建立起殖民帝国。
这种急切向外扩张的欲望正是德意志帝国推行殖民政策所必备的“民族动力”。
而那时的世界,唯有非洲没有被老牌强国殖民,所以自然而然的,德国将殖民目光放在了非洲大地上。
同时,向外殖民也是俾斯麦政府为了迎合国内人民强烈爆发的民族主义,是为了让德皇的统治更加顺应民心。
而在俾斯麦上台前夕,俾斯麦个人非常厌恶殖民扩张,但由于殖民扩张的巨大利益和殖民扩张所牵扯的与其他各国的关系问题,俾斯麦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努力的为德国的殖民扩张而游走于各列强之间。
当时的世界格局较为复杂,德国在统一之后,东西两边受到了法国和俄国的夹击,所以当时时任德国宰相的俾斯麦迅速运用了自己的外交政策,联合奥匈帝国和俄国,建立起了三皇同盟,希望以此来孤立与自己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法国。
同时由于英国在一些殖民问题上与法国的矛盾日益严重,所以德国也看准了这个机会,与英国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
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日期:2007-6-1 点击:689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队伍。
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德国于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获胜,国内也实现了统一。
日、德两国很快就扮演着与英、法、俄、美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角色。
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和争夺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夺取殖民地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愈演愈烈,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远东地区是资本主义列强角逐的焦点。
中国及其邻国是西方列强攫取的主要对象。
西方列强在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周边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它们在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攫取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明目张胆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进犯。
日、美出兵侵略台湾,俄、英争夺新疆,英国窥视云南、西藏,造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使中国的边疆烽火连天,危机四伏。
这次边疆危机,首先燃起报警烽火的是东南海疆,来犯者则是东邻日本。
随着日本向外侵略扩张野心的表面化,中国东南海疆的危机也日渐逼近,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而要实现侵占台湾,又必须吞并琉球。
1872年9月,日本便迫使早与中国有“宗藩”关系的琉球国王接受“藩王”的封号。
自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英、美等国的侵略分子都曾妄图侵占台湾。
1847年和1849年,美国海军曾两次派舰艇驶往台湾,勘察矿藏。
1867年,美国政府借口它的失事船只“罗佛”号的7名水手在台湾遇害,公然派出海军上将培尔率领的军舰两艘、陆战队181人,在台湾岛南部琅硚(今恒春)登陆,向当地的高山族人民进攻;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又以与高山族领袖谈判为名,亲赴台湾进行刺探情报,他先后对台湾岛的海岸、港口以及岛内政治、经济情况等搜集了大量资料。
十九世纪德国社会福利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十九世纪德国社会福利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十九世纪德国社会福利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始于19世纪中后期,它的高效率得到了全球的公认。
德国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福利网络,涉及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生、老、病、死以及教育、疗养和住房的各个方面。
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德国模式”渐渐显现出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压得国家越来越喘不过气。
一、德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其一,社会福利费用支出过度扩张。
德国每年都要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来支付救济金等各种保险费用。
过高的福利保障不仅阻碍了国家促进就业制度的推行,也增加了财政负担,严重地拖累了*** 在其他经济领域的投资力度。
2010年德国三级公共财政加上社保基金的赤字总计为820亿欧元,占GDP的3.3%。
为了弥补赤字,德国*** 不得不举债度日。
其二,失业率居高不下。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可以看出,德国自1991年以来失业率均高于7%,2010年失业率为8.6%,失业人口达到320万。
在德国,一名失业者可以得到原工资的53%-67%作为失业救济金,比在职者收入少不了多少,以至于很多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其三,企业税收压力大。
德国的高福利依赖于高税收,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了企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影响了企业、个人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许多纳税大户为了躲避高税收,选择了外迁或者将投资转向国外,还促使了偷税漏税的盛行。
[1]其四,职工的负担日益加重。
德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一份公报表明:自2003年以来,德国人口呈持续下降趋势,2009年实际人口数量减少近19万。
另一项统计显示,德国在2000年时,是4个半职工负担1个退休者,到2040年,将变成2个职工负担1个退休者。
退休者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者数量不断减少,使社会保险费率逐年上升,劳动者的收入相对减少,打击了劳动者的消费热情,也抑制了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814 公共政策论文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地区守成政策的国内
根源探析
1871年德国统一后,为了能快速在欧洲生存下去,一改王朝战争中的强硬外交,开始实行小心谨慎的地区守成政策。
在这一时期,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签订了多种多样的同盟条约。
在以往学界研究中,很多学者把德国地区守成政策的形成完全归结为出于国际战略和国家目标的考虑。
其实这更深层次的是基于国家内政因素的考虑。
本文将从德国统一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来探讨德国19世纪后半期实行地区守成政策的内部根源。
一、德国的地区守成政策
从1871年1月德国统一到1890年威廉二世上台,地区守成政策一直是德国外交战略的核心。
虽然德国也曾在1884―1885年间在非洲西南部开拓殖民地的短暂时期,但这主要是为了取悦于国内资产阶级,更好地巩固内政而做出的策略,是一种短期外交行为。
德国地区守成政策的目的是不与其他国家为敌,专注于自己国内的发展,通过与
周围尽可能多的国家建立网状错综复杂的同盟关系。
德国的地区守成政策一直维持到1890年,这在19世纪中后期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抢占海外殖民地,相互之间为殖民地利益而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德国的低调行事,小心谨慎、立足于欧洲大陆的地区守成政策是耐人寻味的。
二、德国国内政治形势
德国统一后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是其外交政策考虑的首要因素。
此前德意志民族经受长期战乱,小邦林立,边界变换不断,在欧洲大国间起缓冲作用。
到19世纪中期,德意志民族也开始意识到国家统一起来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当时主要有两种道路,一种是在奥地利领导下大德意志方案,①一种是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小德意志方案,②从60年代以后,普鲁士通过普丹、普奥、普法战争以后,实现了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小德意志的统一。
按道理说,德国结束长期分裂,终于实现了统一,应该是举国欢庆的大事。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是普鲁士与小邦国之间的矛盾。
德国的统一是在普鲁士的领导下逐步完成的,新国家中普鲁士享有诸多特权。
虽然,新国家名义上是实行联邦制,但是,这种联邦制只是种外在的形式。
它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
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国家”。
③国家的绝对权力掌握在普鲁士手中,普鲁士始终凌驾于其他小邦之上,这引起其他小邦的很大不满。
另外政府与其他政治党派之间的矛盾也是冲突不断。
德国国内的政党组织很发达,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央党,主要代表天主教徒的利益;保守党,主要代表高级军官、容克贵族的利益;自由党,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社会民主党,主要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这些政治党派面对政府的某项政治决策,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站出来支持或反对。
德国统一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国内政党组织,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坚决打压威胁政府的一切力量,尽可能地利用其他党派之间的矛盾,把他们的利益都加以整合,使他们都能为国家的统治服务。
三、德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德国经济在统一后表现的巨大潜力,也促使其奉行小心谨慎的外交战略来设法保持这种增长的势头。
在德国还没有统一之前,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有普鲁士在1834年倡导的关税同盟,打破了国家之间纷繁的关卡,使同盟内的一些国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德国境内的大部分小邦国还处在落后的境地。
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德国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国家还没有完全统
一,也就注定了这种发展只能是有限的发展。
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必须等到政治上的完全统一之后。
德国于1871年1月虽然实现了统一,但是与其他周围强国相比,德国还是新生的婴儿,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消灭的危险。
国家必须尽快地使自己强大起来,于是,德国在消除了小邦林立、关卡重重的局面以后,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一个统一的政策。
德国国内迎来了一个建立企业的高潮期,一大批企业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济领域顿时聚集了大量的资本。
德国经济发展首先是从重工业开始的。
国德虽然结束了长期战乱,摆脱了长期的分裂,完成了统一,但是德国地处欧洲腹部,周围邻国很多,很容易被多个国家同时围攻的天然地理位置,使德意志民族自古就有一种天生的不安全感,再加上身边还有一个时刻想着复仇的法国。
所以,德国统一后,必须使自己快速强大起来,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以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当务之急。
四、小结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凭借地区守成政策不仅在欧洲逐渐站稳脚跟,而且快速进入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行列。
德国的这种地区守成政策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1871年国家统一后,德国国内政治上还有遗留下很多问题,存在的错综
复杂矛盾还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国家从长期的分裂到统一并逐步走向正规发展道路,国内的民众对新国家需要有一个适应阶段,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注释:
①大德意志方案,不仅包括德意志人,还包括奥地利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是大范围的统一。
②小德意志方案,是相对于大德意志方案来说的,是只包括德意志民族小范围的统一。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页。